首页 针灸 第10页

针灸 第10页

  • 针灸愈合作用 人体无处不是穴

    针灸愈合作用 人体无处不是穴

    李永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学士,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生理硕士,香槟伊利诺伊大学分子免疫博士;纽约北岸大学医院病理住院医师;哥伦比亚大学及阿克曼皮肤病理研究所皮肤病理专科医生。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医学科学界对针灸始终保持着谨慎的关注态度,并坚持用现代科学方法验证针灸。目前,西方大量的研究报告虽然证实了针灸对许多常见疾病的疗效,但同时也揭示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还提出了不少传统中医针灸界不曾遇到的新问题。 一是针刺疗效是否只是安慰效果;二是为什么针刺非穴位点同样可以产生疗效;三是针灸到底有哪些临床适应症;四是寻找代...

  • 针灸立法之争 中医“龙”和西医“蛇”大战

    针灸立法之争 中医“龙”和西医“蛇”大战

    美国中医立法的故事要从一位叫斯坦勃的地产大亨说起。他当时是一位65岁半退休的纽约律师,定居于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市,拥有拉斯维加斯最大赌场的地产。斯坦勃的夫人毕阿是一位高雅而传统的华裔,患有偏头痛的毛病多年,看过许多医生,也没有见好,医生告诉她是由于精神太紧张所致。 1972年夏季,斯坦勃偕夫人到亚洲旅行,在香港停留期间拜访了香港著名的针灸师陆易公。经陆医生针灸治疗,毕阿的偏头痛明显好转。同时,斯坦勃在诊所里亲眼看见了很多经针灸治疗取得神奇疗效的病例,令其难忘。而这些在他看来神奇的疗效,对陆医生来...

  • 中国申报“中医针灸”

    中国申报“中医针灸”

    2006年5月25日,我国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个,其中包含9个传统医药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中国针灸学会联合申报的针灸项目列为其中之一。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教习活动,针灸项目评选出了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王雪苔和贺普仁,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0年11月16日,由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被列入“人类非...

  • 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对于地处潮湿地区,无论湿热还是湿冷的天气总让人的关节感到不舒服,特别是一些有颈椎病、腰腿疼痛等疾病的人来说,经常需要到医院做一些理疗来缓解不适。其实,除了理疗,针灸也是一种治疗疼痛的理想手段,本期将为你详解一种源于古法的针灸治痛方法——立新七针。   指导专家   吕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主任、古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立新七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案例回顾:   57岁的张伯最近一到湿漉漉的雨天就感...

  • “中医针灸”成为了“世界针灸”

    “中医针灸”成为了“世界针灸”

    刘保延,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 “中医针灸”已经成为了“世界针灸”。而走向世界的针灸同时也向针灸发源地中医针灸界提出严峻挑战。 挑战一:针灸疗效“缺少研究数据”。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建议采取“两法并举,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一要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按国际公认的规则,尽可能对已成熟的诊疗方案或疗效明确的针灸疗法开展验证性研究。要建立合适的研究假说与合适有效的...

  •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评介

    《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评介

    王居易先生的新著《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共14章,以经络诊察为主,参以四诊所获临床资料,进而辨经、选经、配穴、治疗,与其他针灸医案以四诊为纲,八纲、脏腑辨证为主,进而立法、选穴、治疗的方法迥然不同,实当世针灸医案中的标新立异者。 经络诊察与经络医学理论 经络诊察,简称“察经”,是用“审、切、循、扪、按”的方法,在经络循行线(主要是在各种组织、器官的缝隙间)发现各种阳性反应,以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这些阳性反应的出...

  • 中国创造了 中医针灸针品牌

    中国创造了 中医针灸针品牌

    “一根针灸针看似简单,做好它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产学研用,需统筹解决。”3月2日,在中国针灸学会和人民政协报社主办的“针灸针:从中国创造到中医制造”沙龙,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看完提案说,“这份提案虽然反映了针灸针的问题,却也折射了我国制造业的困境。” 这是一份关于促进针灸针制造业升级改造,提高针灸国际贸易能力的提案,来自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 中国创造了,...

  • 魏稼少与针灸结缘

    魏稼少与针灸结缘

    •他偶然与针灸结缘,却一生独钟于此。 •他创新用艾灸治热症,一反千百年热症忌灸说。 •他致力于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先后提出了“热证可灸”“动穴与静穴”理论。 •他数十年如一日从事着中医针灸高等教育,桃李遍布世界各地…… 春意盎然的四月,初见魏稼教授,他腰背挺直,双目有神,说话中气十足,精神矍铄,若不是岁月的年轮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浅有致的皱纹和稀疏的白发,真难以相信他已届耄耋之年。 魏稼少从叔父名医魏荷...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针灸
  • 中国针灸初到美国就遭受了“当头一棒”

    中国针灸初到美国就遭受了“当头一棒”

    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美国多个州在七十年代初将针灸治病定为“非法行医”。加州针灸发展的最早推动者之一,李传真医生因“无照行医”在自己的诊所被捕,此事在当时成为轰动一时的社区新闻。李传真后来被加州针灸界称为“针灸之母”。 在美国,如果出现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法律和规定来约束,就可能进入一种“真空”时期,出现既没有法律规定可以,也没有法律规定不可以的局面。针灸70年代初在美国开始流行时就处在这样一种&ld...

  •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延伸和发展

      穴位埋线减肥以其独特的疗效,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在中青年群体中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其实穴位埋线不仅仅局限在减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刘凤斌教授表示,穴位埋线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用特制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载体羊肠线(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植入相应的穴位,穴位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

  • 针灸专家话针灸养生

    针灸专家话针灸养生

    张道宗,1941年出生,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张主任擅长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内科、妇科病及疑难杂症。他认为,针灸是中医治病重要手段,也是养生保健方法之一。通过针灸对人体特定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增进新陈代谢,可达到强身健体目的。 “人之所以有病,是因为气血失调、正气不足引起的。”张道宗说,《内经》中所说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的就是这种情况。他举例说,肺虚,就易咳嗽;肾虚,小便就多;胃虚,就会胃痛。按照“气为血之帅&rd...

  • 在瑞士针灸几乎无病不治

    在瑞士针灸几乎无病不治

    针灸渐被瑞士主流社会接受 不少朋友以为,中医在国外的活动中心一定是华人圈子。有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华人数量多,接受针灸治疗的比率自然较高。在一些影视剧中,传统中药铺也常是唐人街的一景。 实际上,中医在欧美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当地人,瑞士的情况更是如此。据统计,瑞士华人仅2万人左右,不超过总人口的3%。从笔者所治患者来看,可以说99%都是“老外”。这么多年,虽然也给一些华人同胞看过病,但加在一起也就十几人。 那么,又是哪些瑞士人在接受针灸治疗呢?这是个很有意思的...

  • 中国“针灸外交”震撼了西方客人

    中国“针灸外交”震撼了西方客人

    美国1972年8月14日出版的《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位脸上扎满银针的美女照片,标题为:“针灸大全”。 经过一个记者,两位科学家和四位美国医生,以及一个总统代表团的推动,此时美国针灸热已经走向高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而自豪,外交技巧也灵活多变。人们熟知的有“乒乓外交”“熊猫外交”,甚至“茅台外交”。针灸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过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有更广泛的后续国际影...

  • 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中医在国外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已有不少外国人购买中药膏方配方,生产中药保健品,澳大利亚70%的西医给医生看完病之后建议患者去针灸调理。有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针灸师已达4.5万人,其中加州地区针灸师数量达1.5万人。有业内人士预计,照此发展速度,美国注册针灸医师的数量有可能会超过中国。人们不禁要问,针灸在美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西医不经过考试就可以针灸 虽然中医在美国被称为替代补充医学,但美国西医界对针灸是非常重视的。针灸不仅仅应用在调理亚健康、预防方面,在治疗领域也广泛应用。在美国医学界工作20多...

  • 针灸体验 坚持针灸梦想

    针灸体验 坚持针灸梦想

    5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附二医”)住院部康复病区,一位金色头发、棕色眼睛的洋医生循例跟着师傅巡视病房,走到10号床前,她熟练地从针灸包里取出一枚毫针,左手持针,右手按压穴位,她的师傅李劲民点头示意后,她在病患老李左手合谷穴扎了一针,轻轻捻转、提插,患者轻微抽动,一旁的老师心里清楚:她已成功“得气”。 这位洋医生名叫Trixi(崔茜),今年是她第四年来温州学习中医针灸。相比以往,她现在为病患扎针,多了一份娴熟、淡定和从容。在附二医康复...

  • 针灸和按摩“灭”秋燥之火

    针灸和按摩“灭”秋燥之火

    秋燥时节,人们往往容易出现低热、咽干、便秘等上火症状,中医专家建议,可用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来“火火”。 如果上火的症状较轻,最简单的办法是用“皮肤针”在大椎、曲池、合谷、曲泽等穴位敲打,直到穴位出现淡血色,可以起到较好的去火效果。 如果上火症状较重,可以采用拔罐和刮痧的方式去火。先用润滑油或食用油涂在身体上,沿着背部膀胱经或心包经走罐或刮痧。根据上火情况每天进行一次或隔天一次,直到皮肤潮红,或有红色的痧点即可停止。 如果上火症状很重,且持续了较长时间,还可以考虑&...

  • 中医针灸申遗5年 世界应用范围扩大

    中医针灸申遗5年 世界应用范围扩大

    今年是“中医针灸”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第五个年头。11月15~16日,“中医针灸”申遗成功5周年暨“世界针灸周”中医针灸传承保护系列活动在京举办。“针灸已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地区得到应用,20多个国家获得立法,逐渐进入国际医疗体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介绍。在2010年“申遗”之初,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 活动包括专家座...

  • 世界针灸周活动 医疗资源下沉

    世界针灸周活动 医疗资源下沉

    11月16~22日为“世界针灸周”,正逢“中华第一神针”杨继洲诞辰493年及其名扬古今中外的《针灸大成》刊行414周年之际,由中国针灸学会、浙江省针灸学会和浙江衢州市委市政府、衢江区委区政府在衢江区中医院联合举办“2015年世界针灸周暨杨继洲纪念活动”。 浙江衢州为“中华第一神针”、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的故里。2014年,“杨继洲针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目录唯一针灸项目...

  • 加强针灸临床建设确保廉价中成药供应

    加强针灸临床建设确保廉价中成药供应

    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谢建群代表中医药界提交了关于加强针灸临床学科建设的建议和关于确保传统廉价中成药生产供应的建议,以促进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目前,上海的针灸临床学科建设发展相对薄弱,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各医疗机构对针灸临床工作发展不够重视,针灸临床治疗特色优势不足,针灸临床医疗服务模式单一;临床应用性研究相对滞后;针灸技术劳务收费过低等。为加快针灸临床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针灸临床优势和特色,谢建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他建...

  • 加大传统医学推介力度“中医针灸”专家传承工作室

    加大传统医学推介力度“中医针灸”专家传承工作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于6月19~20日在江苏苏州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主题为“深化卫生务实合作,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捷克共和国总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匈牙利人力资源部部长本奇·里特瓦瑞、江苏省省长石泰峰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刘延东指出,“16+1合作”开辟了中国同传统友好国家关系发展的新途径,目前已步入成熟期和早期收获期。今年是中国&mdas...

  •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4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四川省中医药工作会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要求,必须把发展中医药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加速国际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对全省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四川中医药底蕴厚重,具有特色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希望全省中医药系统传承四川中医药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助推全省经济社...

  • 中医师资格认证 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

    中医师资格认证 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

    “分阶段考试让我在学校里基础知识还很巩固的时候就能参加考试,比之过去毕业后临床实习1年以上再考,备考会轻松不少。”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学专业在读的小王正在备考5月27日和28日即将开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中第一阶段的考试。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将以五年制(及以上)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域分布、办学层次、参与意向等,在8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的考试工作。 本次实证研究的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

  • 中医服务网络体系 针灸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

    中医服务网络体系 针灸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通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针灸推拿学院以及龙华医院针灸科等单位合作,在帕金森症小鼠模型上,从自噬角度探索了针灸改善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分子机制,而且为针灸这一古老中医疗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有益思路,相关研究论文于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研究发现,针刺小鼠腿部的阳陵泉穴可以通过非mTOR依赖途径调节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自噬通路,恢复其受损的自噬水平,清除α-突触核蛋白在脑内的积累,并显著改善其运动能力。自噬是真核生物中对细...

  • 中医医联体 世界针联针灸国际发展论坛

    中医医联体 世界针联针灸国际发展论坛

    6月13日,第二届中德卫生创新对话暨第29届中德-德中医学协会联合年会在京召开。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德国联邦卫生部长格勒见证下,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代表该院与德国汉诺威医科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李斌在致辞中说,希望将中医引入德国,使两国在深化中医药合作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使中医药为德国人民服务、优势互补。格勒表示,中德双方应携手并进,推进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中医药将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签署合作备忘录是对《中德卫生合作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实。双方合作内容包括通过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开展...

  • 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王居易

    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王居易

    人生难得一知己,   踏遍千山难寻觅;   三十年前促膝谈,   君子之交记心里。   王居易扶杖西行,噩讯传来令人肝肠寸断。一位享誉海内外的针灸大师,便这样默默地离开了。   王居易学验俱丰。他不仅是北京针灸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家,还曾任《中国针灸杂志》的主编多年。在学术思想上,王居易和笔者对中医的感悟非常贴近,因此以文会友,成了莫逆之交。在推广各自学术思想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与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王居易在针灸界身居高位。笔者80年代初从事耳针研究...

  • 针灸大家谢锡亮

    针灸大家谢锡亮

    谢锡亮简介 谢锡亮(1926-2018),男,汉族。生前历任主任医师、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等职,著有《谢锡亮灸法》《健康长寿与灸法》等多部著作,发表《灸法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心得》《用直接灸法防治艾滋病》等90余篇文章。生前曾多次受邀赴美国、日本等国家参加世界性针灸大会,为中国针灸尤其是灸法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8年1月16日,记者惊闻针灸大家谢锡亮老先生故去,心中感慨万千,夜半难眠,往事历历在目...

  • 访针灸大师李耀武先生

    访针灸大师李耀武先生

    樊蓥:这个“治疗中心”后来的情形怎么样? 李耀武:由于某些报纸的不实报道,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病人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的一个诊所不得不在1974年底停业。我同一些留下来的中、西医师搬到华盛顿特区康尼迪克大道的康州酒店,一共租了8间房,又坚持了近两年。1976年,应佛罗里达州病人朋友的邀请,我把“华盛顿针灸治疗中心”大部搬迁到了佛罗里达州,诊所名字仍然叫“华盛顿针灸治疗中心”。 樊蓥:您是佛罗里达州针灸界的先行者,您在那里从...

  • 缅怀中医针灸学家谢锡亮

    缅怀中医针灸学家谢锡亮

    我的曾祖父谢锡亮(1926—2018),山西省侯马市人,主任医师,生前历任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澄江针灸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祖父为中国的针灸事业奋斗一生,特别在灸法研究创新上著述颇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深受各界敬爱。 曾祖父的一通电话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祖父和父亲说起我的曾祖父,听得最多的便是曾祖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一位真正的老中医。大概在我八岁时,父亲教我一首歌诀:“一斤油,四两丹,扒拉扒拉摊两千。”这么短的一句话,我牢牢记在...

  • 针灸之祖皇甫谧

    针灸之祖皇甫谧

    虽然你曾年少放浪, 但改弦更张而奋发图强。 虽然你居柴门寒窗, 但不事权贵而品德高尚。 虽然你也安贫乐道, 但著书之丰堪比那富王。 虽然你是一代名医, 但建树史学书帝王华章。 春夏秋冬,天人相应。 阴阳交合,万物生长。 小小银针闪闪亮, 皇甫冢子艾蒿狂, 修身笃学甲乙经, 针灸之祖永流芳。 (安徽 毛新安)...

  • 郑魁山从事针灸教育与临床70余年

    郑魁山从事针灸教育与临床70余年

    本年8月18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将隆重召开“郑魁山百年诞辰留念大会暨传统针法国际研讨会”,以留念我国当代针坛一代宗师郑魁山。值此之际,回忆郑魁山汹涌澎湃的终身。 箕裘世绍郑家针 1918年12月4日,郑魁山出生于直隶保定府安国县(今河北省安国市)北娄村的一个针灸世家,其时恰逢其父郑毓琳的针灸馆开业不久,郑毓琳给爱子取名福永,字韶元。 郑毓琳是郑氏针法的第三代传人,初随叔祖郑云祥及父亲郑老勋学针,后拜舅父曹顺德及博野县道医霍老顺学习针法及功法,22岁开端行医,屡起沉...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