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3025页
-
从《伤寒论》方剂变化探讨虚性寒饮的治疗
水饮是指人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导致的病理产物。张仲景《伤寒论》中治水饮之法或以健脾,或以宣肺,或以燥湿,或以利水,或以温阳等,邪同而治异,然其中之不同则因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处疾病阶段不同故治疗不尽相同。本文就水饮的产生及《伤寒论》中治疗水饮之方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四逆汤分析如何动态辨证论治水饮。 水饮产生的机理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
-
治疗多种疑难病通瘀煎 举案
通瘀煎出自《徐灵胎医书全集》,原方由蒲黄、灵脂、桃仁、琥珀、赤芍、泽泻、郁金、枳实、白术组成。原方用治胀满的一个名方。余在临床应用时,常加姜黄。其功效更佳。方中蒲黄破瘀血,通经络,降浊阴,桃仁润燥破血,赤芍活血、凉血、泻火逐瘀,姜黄活血化瘀,健脾胃、利胆气,郁金宣通气郁,行气开结,通调肝脾气结,化滞开塞,枳实,白术、名枳术丸,健脾益气,宽中理气,琥珀散瘀血,宁心神,开道行血,全方具有健脾化瘀血,运脾开枢,通调五脏循环,使五脏气血通调,血脉冲和通畅,使五脏六腑之气血大海,流通和顺。亦即取“若五脏元真通...
-
五官属半表半里 柴胡类方治疗五官疾病
郭少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市名中医。师从耳鼻喉科名家于清涛教授,喜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等五官科疾病。郭少武法承仲景,着眼五官方寸之地,从半表半里诠释五官之病,运用柴胡类方进行治疗。笔者整理其临证诊疗思维与经验如下。 五官属半表半里 张仲景《伤寒论》原书无半表半里一词,金代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率先明确提出了半表半里的概念。半表半里证,系外感邪气由表入里,郁于少阳,病邪处于由表入里的过渡阶段,病势徘徊于表里之间。临证多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
补气升阳法治疗甲状腺疾病探析
甲状腺疾病包括了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大类疾 病, 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 甲状腺 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 甲状腺炎、 甲状腺结节和甲 状腺癌等,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由于遗传、 感染和 免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现今疾病谱已经发生了突出 变化, 甲状腺类疾病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显得尤 为突出和重要。然而, 因为甲状腺疾病涉及的临床范 围非常广泛, 所引起的临床问题又极其复杂多样, 虽然 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多样, 但中医药在甲状腺疾病的治 疗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尤以补气升阳的经...
-
麻黄汤在温病治疗中的一席之地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临床多用于风寒表实证。在温病的治疗中,麻黄汤属于禁用之方,这似乎早已成了定论。然而细阅《伤寒论》,以及参证临床实战中的认识,我觉得此论是否定得适当,还是值得商讨的。《伤寒论》第五十八条明文写道:“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这里说到的浮数之脉,无疑指的是风温在表之脉。这虽然不是麻黄汤的主症,而且带有一定的伸缩性,但是即使如此,却足以证明麻黄汤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延伸。这里说到的条件表现为以下2点: 1.必须是邪未...
-
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科疾病
补中益气汤源自元代名医李杲《脾胃论》,是临床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笔者近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科疾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窦 道 张某,男,70岁。农民。2006年12月5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7月患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而穿孔,在当地卫生院手术治疗后,局部感染,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住院1月余,遗留窦道而出院。后又以多方治疗,服用中西药无数,迁延5月余。来院就诊,右侧小腹部窦道,周围皮肤糜烂,色微红,隐痛,脓液稀薄,并见精神不振,头晕、声低懒言,体...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心绞痛
中医古代名著《金匮要略》,像一个宝贝匣子,里面装了许多治病的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之一。该方是由5种药物组成:黄芪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3次温服。本方主要是治疗血痹。所谓血痹,相当于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关节酸痛症等病证。医生根据寒热虚实进行加减应用,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还可以治疗许多现代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缠绵,时轻时重,颈部和肩背...
-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中医辨证治疗
《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指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药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已成为我国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由于鲍曼不动杆菌的自身特点,其感染、防控及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这为临床医生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上带来了许多困难。在治疗的选择上临床医师举步维艰,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去控制感染。 2014年11月下旬,我院ICU病区陆续出现了几位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且广泛耐药,...
-
中医治疗疝气 附子大黄汤治之
现代医学认为疝是人体腹部肌肉薄弱或开裂的区域,导致脂肪组织或肠等人体器官通过这个位置向外,在皮下形成明显突出,伴有不适感和疼痛。特别长时间站立、大小便或举重物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大部分疝是由于人体内有长期存在的薄弱区。通常腹壁的薄弱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遭受创伤或手术切口变得更薄。举重物或干重体力活会加剧疝的严重程度。疝的常见类型有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脐疝、切口疝等,中医统称为疝气。其基本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平卧或用手...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热证体会
山东省枣庄市名老中医朱文元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各种热证,扩展了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运用此方时,遵循《伤寒论》101条所云“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结合脉证随症加减:若久热不退,邪气较甚,去人参、甘草,以防有助邪生热之弊,另加白薇、青蒿、元参、地骨皮等,治疗不同类型发热,均获良效。今将有关朱文元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热证经验作一简要整理,供同道临证参考。 胆囊切除术后发热案 钱某某,女,28岁,2009年6月19日诊。病者因患胆囊炎、胆石症,月余内作...
-
丁治国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初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 “甲减” ,是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 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 [1 ] 。常见临床症 状有精神萎靡、畏寒、乏力、嗜睡、动作缓慢、 出汗减少、智力减退、体重增加、大便秘结、黏 液性水肿等,治疗多以左甲状腺素补充为主,目 标为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2 ] 。多数患者在接受药 物治疗后,能够达到症状缓解,病情控制,但长 期无法脱离药物维持,甚至需要终生服药,严重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丁治国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甲状腺疾病 临床及科研工...
-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一种表现为身体持续疲劳或反复疲劳发作的慢性过 度疲劳为主的全身证候群 [1 ] 。本病主要的病情特点是 脑力疲劳和体力疲劳, 伴有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 中、 咽痛、 肌肉关节疼痛、 反复头痛、 睡眠质量不佳、 颈 部僵直或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 活和工作。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缺乏有效药物, 而中医 通过辨证论治、 调整脏腑功能、 激发正气、 益气养血等 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 [2 ] 。中医认为, 劳伤心脾, 致心脾 两...
-
软坚散结 廖志军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方
名医治甲状腺炎(瘀痰互结)方 处方:茯苓、赤芍、防己、陈皮各12克,桃仁、当归、法半夏、山慈菇各8克,夏枯草、川芎各10克,二棱、红花、木香各6克,莪术5克,甘草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耳状腺炎中期,中医辨证属经络阻滞,瘀痰互结型。症见甲状腺肿大如马蹄、质地坚韧如橡皮、可伴有疼痛且部位固定。有时疼痛可向下颌角或颈部放射,胸闷心慌,易劳累,喜太息,舌苔薄白腻,脉滑或涩。 创方者:廖志军 名医治甲状腺炎(脾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0克,夏枯...
-
临床中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血管壁渗透性、脆性增高所发的皮肤病变,风湿型紫癜属其中一种类型,贯发于青少年及下肢。为略隆起的大小不一瘀斑,色呈紫红,边缘隆起,间有瘀点,或有风团、水肿性红斑表现。除皮疹外,由于滑膜水肿,症状为关节痛及肿胀,伴有低热乏力的症状。对于此类病症,在临床中以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 病例:王某,女,17岁,2012年11月9日初诊。双小腿、踝足部起针尖、栗粒、至黄豆蚕豆大紫红色瘀点、瘀斑,膝踝关节胀痛10余天。其间某院诊为过敏性紫癜(风湿型),经服醋酸泼尼松、葡萄糖酸钙、...
-
杜光明 银台芍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发热案赏析
杜光明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素有军中名医美誉,曾任成都军区首任中医学会会长、高职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为昆明圣爱中医馆名医工作室特聘专家。 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所见重症、顽症无数。近日,杜光明医师治一脾虚泄泻、气虚发热患者,临床表现:腹泻则发热,泻止则热退,如此反复月余,多次住院,西医数十项检查均无异常,诊断未明,束手无策,实属罕见。杜光明医师举重若轻,从脏腑辨证入手,抓住脾气虚弱这一核心问题,泰然处以银台芍六君子汤而取效。兹实录此案,以飨同道,并对银台芍六君子汤治疗气虚发热之机理试作浅析。...
-
王琦应用葛根黄芩黄连汤治疗伏邪发热经验
名医简介 王琦( 1943—) ,男,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从医50 余年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色,遣方用药崇尚精简,创立了中医体质学、中医男科学学科,提出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 葛根芩连...
-
明辨证、抓病机经方治疗验案举隅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 而能否准确辨证、 紧抓 病机就是关键。导师吕冠华教授临床经验丰富, 辨证 精当, 善抓基本病机, 活用经方, 临证治疗疗效甚佳, 现介绍导师运用经方治疗验案 5 则。 大柴胡汤治疗胁痛案 孙某, 女, 76 岁, 2016 年 1 月 14 日初诊。自诉右胁 部疼痛 1 月, 曾有咳嗽, 小腹部疼痛, 咳嗽和体位变动 时疼痛加重, 口干, 饮食一般, 睡眠不安, 大便干, 3 ~ 4d 一行, 排便不畅, 舌暗红, 苔薄黄, 脉弦数。查: 血常规及 胸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 胁痛病, 证...
-
王绪前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上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兹介绍如下。 热淋 黄某,女,50岁。2013年9月11日初诊。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有下坠感,尿色黄,头昏乏力,舌淡红,苔白厚,脉沉滑。 方药: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茯苓30克,法夏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15克。5剂水煎服。 2013年9月19日回访,已愈。 按:此乃气虚...
-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疾病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 在临床上运用经方 治病, 除了要纯熟掌握辨证论治之外, 还要注意一些 细节问题。 在临床上, 一个医师若能每每治愈疑难 病症,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医术和技巧。 要 想医术精湛,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医学期刋, 或学术会 议, 或名家学者的经验中学习, 另一方面从 《伤寒杂 病论》中找答案。 《伤寒杂病论》 虽是古代的医学著 作, 但能常读常新, 不但能启人智慧, 而且能解决临 床上问题。 现试述如下 , 还望专家学者斧正。 病案1 患者某, 女, 50岁, 2003年10月20日初诊...
-
中药复方汤剂相比中成药治疗靶点与作用机制
中成药即中药成品药,泛指以中药为原材质、以某种特定工艺研制而成的中药剂型。近年来,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应用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其合理应用也就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重大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与中药复方汤剂相比中成药治疗靶点与作用机制基本清晰,有效组分基本明确,含量稳定,量效关系相对明确,临床疗程较易确定,同时便于患者保存携带且服用方便,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好。 但是,当前中成药临床应用距规范合理应用仍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中成药处方权无任何资质要求,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