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腹泻 第9页

腹泻 第9页

  • 护肠胃圆白菜 腹泻酸梅汤

    护肠胃圆白菜 腹泻酸梅汤

    前段时间有一个朋友说,在网上看到一个验方,腹泻的时候喝点酸梅汤可以起到止泻的效果。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腹泻喝酸梅汤需要分情况对待。 大家都知道,酸梅汤是由乌梅熬制而成的。乌梅性味酸、涩、平,具有涩肠止泻、生津止渴的功效。若是慢性腹泻、正气虚弱的患者,喝点酸梅汤可借乌梅酸涩之性,起到涩肠止泻的作用。由于慢性腹泻患者体内的津液长期从肠道损失,往往还会伴有阴液亏损,出现诸如口干、舌红的情况。这恰恰是乌梅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乌梅既可以涩肠止泻,防止津液进一步损失,又可以生津止渴,补充人体的阴液,可收一石二鸟之效。 若是饮食...

  • 中医药治疗发热肠鸣腹泻

    中医药治疗发热肠鸣腹泻

      某患者,发热肠鸣腹泻3天,1982年7月1日初诊。   患者腹痛局限在脐周,相继大便次数增多;呈暗红色血水样便,一日十余次,腹疼发热不能进食,食则即吐,体温39.8℃。在某医院补液加抗感染等,用药治疗两天未有明显好转,发烧腹疼如故,患者要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精神不振,痛苦面容。皮肤灼热,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疼痛,压疼明显,无包块,小便量少,大便呈酱水色稀便。体温38.5℃,脉沉数,舌质红,苔薄微黄而燥。   此乃暑热内郁,郁久气滞则血瘀,瘀阻胃肠致胃肠脉络损伤而血溢于胃肠。治宜清热活瘀解毒...

  • 莲薏粥无花果叶治腹泻

    莲薏粥无花果叶治腹泻

      莲薏粥   材料白莲肉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制法白莲肉泡去皮,与另两味加水煮作粥。分数次温食。   功效健脾祛湿。用治脾虚泄泻。   无花果叶   材料无花果叶(鲜品)100克,红糖50克。   制法将鲜叶切细,加入红糖同炒,研末。开水送下,顿服。   功效固肠止泻,用治经年泄泻不愈。   烤馒头   材料馒头1个。   制法将馒头置于烤架上,放在炉上慢烤,烤至焦黄色,只吃馒头的焦外皮。早晚各吃1次。   功效健脾止泻,用治消化不良泄泻。  ...

  • 抬腿治腹泻 掐指防咳喘

    抬腿治腹泻 掐指防咳喘

    经常腹泻多抬腿脚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可导致慢性腹泻。中医历来有“脾主四肢”的说法,活动四肢可改善脾胃功能而止腹泻。 身体直立,两手自然下垂(年老体弱者,可用拐杖等作为辅助支撑物),调匀呼吸。吸气时,右腿屈膝上提,小腿下垂,大腿抬平与躯干成90度角(如金鸡独立状)。然后呼气,缓缓将腿放下(腿不着地),随着吸气再抬脚。如此反复做15~30下,再换左腿进行相同的练习,每日2~3次。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练习次数。 兰全月 掐按手指可防咳喘 春季是哮喘高发季节,掐按手掌的肺脏反射区...

  • 三法治腹泻

    三法治腹泻

      2001年秋,有一中年妇女,患腹泻终年累月不愈,经余诊断,立法以消导、渗利、疏肝、健脾、暖肾,升提温补,均未见效,余茫然不知所措,求教于家父。父亲深思片刻云:患腹泻者,大多在初病之时,必有食物积滞于肠,久之致中焦脾胃渐亏,运化无权,以致所进食物难以消化,从而形成食积。故腹泻早期常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积滞丛生。陈积未去,新积又生。积滞与肠胃不健互为影响,循环往复,由此而脾虚及肾,而成肠滑不禁,腹泻难愈。故可认为积滞乃起病之因。治疗应“必伏其所主,...

  • 腹泻 便秘 验方可治

    腹泻 便秘 验方可治

    治寒性腹泻 胡椒粉少许,填肚脐,用伤湿止痛膏贴盖,每日换药1次,一般连用2-3次即可见效。   腹泻是一种常见不适,季节变化、饮食无节等都是诱发因素。严重的腹泻,会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下面介绍3个验方可治腹泻。   莲薏粥   材料:白莲肉30克,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   制法:白莲肉泡去皮,与另两味加水煮作粥。分数次温食。   功效:健脾祛湿,用治脾虚泄泻。   无花果叶   材料:无花果叶(鲜品)100克,红糖50克。   制法:将鲜叶切细,加入红糖...

  • 辩证食疗巧治腹泻

    辩证食疗巧治腹泻

    腹泻在临床主要可 分为寒湿证、湿热证、脾 胃虚弱证和伤食证。 一、寒湿证:症见大 便清稀如水样,腹痛肠 鸣,脘闷食少,或兼见恶 寒发热、鼻塞身痛,舌质 淡苔白,脉沉细。可选用: 1.莲子生姜粥:莲子 50克,生姜、红糖各30 克,粳米100克。莲子、粳 米先煮半小时,再放人 姜、糖,煮10分钟食用。 2.附子粥:炮附子(先 煎1小时)10克,生姜30 克,粳米100克。共煮1 小时后成粥食用。 二、湿热证:症见泄 泻腹痛,泻下急迫,肛门 灼热,泻完以后感觉还想 泻,粪色黄褐而恶臭,甚 至带黏液、脓血,烦...

  • 秋冬季腹泻 家庭护理

    秋冬季腹泻 家庭护理

      每年的秋季是小儿腹泻高发期。秋冬季腹泻常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因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患病。其症状表现为上吐下泻,拉蛋花状稀便,偶尔伴有低热;严重的可致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秋冬季腹泻应引起高度重视。   宝宝发生秋冬季腹泻,家长怎么照顾才更加妥当呢?首先要学会观察病情,一个是症状的观察,如大便性状次数、腹痛、发热、呕吐、烦躁等;一个是脱水的观察,如患儿神志、前囟及眼眶有无凹陷、口唇是否干燥、皮肤弹性、尿量等,再根据医嘱补充水分。轻度、中度脱水且不伴有呕吐的患儿...

  • 热水泡脚缓解经期腹泻

    热水泡脚缓解经期腹泻

    有些女性在行经期间会伴随有拉肚子的现象,专家分析,经期拉肚子和个人体质有关,也和平时的身体调理有关。有些女性由于体虚,经期肠胃受到刺激,容易腹泻。另有一些女性,由于平时不注意饮食及身体调理,习惯吃生冷的东西,即使经期也不例外,这样也会严重影响肠胃功能,导致腹泻。 月经期间,要特别注意不要受寒。常言道“寒从脚起”,如果因为受到寒凉等原因导致拉肚:广的话,此时往往脚部能明显感觉到冷。可以试着用热水泡泡脚,水温45-47度,每天泡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脚部受热后,全身血液循环会加快,体内热量...

  • 腹泻吃个烧香蕉

    腹泻吃个烧香蕉

    孩子营养不良,经常腹泻,屡治不好,不妨让孩子吃吃烧香蕉。 把带皮香蕉放在火上烤,一直烤到香蕉皮焦煳、开裂,里面的香蕉瓤冒泡,就像开锅一样,用汤匙把香蕉从皮里舀出来,能看到香蕉上面的丝状物。待香蕉不烫时就可喂给孩子吃了。每次吃1—2个,1日3次,连吃两三日。 烧香蕉治疗儿童腹泻,不是指细菌性腹泻,如果孩子得的是痢疾,则必须上医院吃药才行。香蕉烧了以后有“保肚子”的作用,香蕉不烧如平时那么吃就是润肠通便的。这个偏方不只对小孩管用,对大人也有效。 用香蕉治疗腹泻,在国外也有案例。孟加拉...

  • 张蕾治糖尿病性腹泻方

    张蕾治糖尿病性腹泻方

    治糖尿病性腹泻(脾虚湿盛)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苍术、白术、藿香梗、苏梗、白芷、薏苡仁、山药、山楂、陈皮各10克,升麻3 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理气化湿。用于糖尿病性腹泻,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型。症见大便时溏时泻,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创方者:张蕾 治糖尿病性腹泻(肝郁脾虚)方 处方:苍术、白术、防风、陈皮、白芍、木香、郁金、淮山药、乌梅各10克,茯苓15克,柴胡、薄荷各5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

  •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脾胃出了毛病,症状主要可概括成8个字: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纳呆”的意思就是不想吃饭,也吃不多、吃不香,这是脾胃功能减退最明显的特征;“腹胀”的特点是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腹泻”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粪能分开叫“腹泻”,水和粪均匀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发现自己有这几种情况,就该怀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问题,尽快就医。 王鸿谟...

  • 车前子治疗湿热或暑湿所致的腹泻

    车前子治疗湿热或暑湿所致的腹泻

      车前子是车前草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种子。车前子其性味甘寒,入肾、膀胱经,可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车前子可入汤剂,入丸散,或煎汤外用,或研末外撒。   车前子善渗湿利水,泌别清浊,止泻堪称妙品。车前子止泻与其利水功能有关。因其可分清降浊而止泻,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常用于治疗湿热或暑湿引起的水泻为宜。《医学启源》说:“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滇南本草》说:“消上焦火热止水泻。”《海上方》谓:...

  • 米汤补充体液治腹泻

    米汤补充体液治腹泻

      小儿急性腹泻又称肠炎,好发于夏秋季,大多数急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病儿每天的大便次数超过三次,大便呈稀水样,粘液样或脓血样,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由于频繁腹泻和呕吐,病儿体内丢失了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而可发生脱水。年轻的父母看见孩子腹泻,往往不知所措,没有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以预防脱水。要知道,及时补充体液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关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向世界各国推荐了一种口服补液盐,这是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一种有效药物,治疗脱水的有效率达95%以上。近年我国推广口服补液盐的同时,发现米汤电解质溶...

  • 适用于脾虚腹泻

    适用于脾虚腹泻

      1. 莲子肉、茯苓、山药各50克,共研细末。每次取2匙,加水调成糊状,文火烧熟后加白糖食用,每日一次。适用于脾虚腹泻见大便稀烂呈水样便,伴神疲乏力,纳呆,或食后腹胀的慢性腹泻。   2. 山药粉,每日2次,每次1匙,用水调成糊状,文火烧熟后食用,每日2次。适用于脾虚腹泻。   3. 锅巴50克,山楂15克,煎汤后加适量红糖代茶饮。适用于食滞肠胃及乳食不消导致的腹泻。   4. 草果5克,生姜5克,加适量红糖,煎汤代茶饮。适用于风寒腹泻见大便溏薄、形寒肢冷者。...

  • 临床中服用真武汤后出现腹泻

    临床中服用真武汤后出现腹泻

      临床中,又一个患者服用真武汤后出现腹泻。   笔者问:大便一日几次?患者答:四五次。再问:难受否?答:大便之前略有不适,大便后没有不适。笔者嘱:继续吃药,没有问题。患者疑,问:我身体很虚,原来不拉,现在拉起来了,不是会更虚吗……   如果患者能了解《伤寒论》278条所讲的道理,就不会担心了。   条文讲:“……太阴……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 中医细说现代病——夏季腹泻

    中医细说现代病——夏季腹泻

    专家简介 苏宝祥,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男科治疗工作,尤其在治疗老年病、亚健康状态及代谢综合症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记者从市内各医院了解到,夏季因胃肠道疾病来就诊的患者,多数是因贪图凉食导致。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苏宝祥说:“中医认为,炎夏之季,天暑下逼,地湿上蒸,暑湿之邪,困扰脾胃,脾失健运;兼以人们贪恋清凉,过食生冷,或进食变质食物,均可引发腹泻。对于夏季腹泻,中医一般以辨证治疗为主。” 病例...

  •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腹泻 渗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中医认为,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如果脾胃气虚就会导致饮食运化失常,水湿内生,从而出现腹胀、消化不良、肠鸣腹泻等症状。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可以用来治疗脾虚湿盛导致的消化不良、胃部胀满、肠鸣腹泻等症状。现在除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胃肠道疾病之外,其他慢性病临床表现属中医脾虚夹湿证者,也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服用参苓白术散时需要注意的是:阴虚火旺者(表现为舌红、少苔)慎用;感冒时忌用。高血压患者慎用;忌生冷、油腻。 田栓磊...

  • 治腹泻艾炷隔盐灸疗法

    治腹泻艾炷隔盐灸疗法

      寒冷季节,人们易腹泻。中医认为,腹泻有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种,均可采用艾炷隔盐灸治疗。   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降,脾主运化、主升,脾胃健旺、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吸收功能正常气血以行营卫;一旦由于饮食失节,寒温不调等致脾胃受伤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运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采用艾炷隔盐灸法治腹泻,简便易行。   具体做法:取神阙穴(肚脐眼),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宽衣解带并使腹部充分暴露。将适量精盐填平肚脐眼后,把纯艾绒用拇、食二指搓成纺锤状,再以拇、食、中三指捏紧置于平板上用力压紧...

  • 煨大蒜治老年性腹泻

    煨大蒜治老年性腹泻

    老年性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可反复 发作,引起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迁 延难愈。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煨大 蒜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白皮大蒜50~100克,用 炭火煨熟后去外皮,分2次服。2天为1 疗程。 典型病例:刘某,女,76岁。患者于半 年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经治疗后好 转,此后反复发作,近3日腹泻加重,每 日数十次,色黄,水样,伴腹胀,曾用西药 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轻度脱水貌,舌淡苔 白,脉沉迟。遂用上方,口服2次后腹泻 次数明显减少,4次后痊愈,随访1年未 复发。 体会:老年性...

  • 慢性轻微腹泻可用南瓜治

    慢性轻微腹泻可用南瓜治

    我爱人患有慢性轻微性腹泻,腹泻的症状较轻,病情可持续3—5天,然后可自行好转,但会反复发病。医生说此类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医生建议我爱人采用食疗法进行治疗,并推荐了一款可治疗慢性轻微性腹泻的食疗方——南瓜丸子,食用后效果很好。 制作方法:取南瓜500克,面粉、白糖各50克,醋20毫升,水淀粉10克,盐、豆油各适量。将南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上笼蒸熟。将蒸熟的南瓜块打成南瓜泥。将南瓜泥与面粉、白糖、食盐一起放人盆中加适量的清水揉成面团。在炒...

  • 消化不良性腹泻 划痕疗法

    消化不良性腹泻 划痕疗法

    患者,女,3个月,2011年11月28日初诊。其母诉患儿5天前腹泻,每日3~4次,放屁屎出,大便色黄夹绿,有奶瓣,质黏混浊,味道酸臭,不发热,腹胀,面黄,纳呆。予以划痕治疗,3次即愈。 治疗方法:患儿取俯卧位,穴取肾俞(双侧),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无菌手术刀,以双侧肾俞穴各为起点,由内向外横划一线,约一寸长,不宜过深。用手轻挤,出血即可。 体会:采用划痕疗法,以脾虚消化不良性腹泻为佳,见发热而泻者,配足三里,行平补平泻,不留针,轻者1次,重者2~3次即效...

  • 当归芍药散治腹泻2年余 夏秋季节明显

    当归芍药散治腹泻2年余 夏秋季节明显

    马某某,男,26岁。2013年8月30日初诊。 患者诉腹泻2年余。夏秋季节明显,大便不成形,每日2次,伴脐两侧腹痛,进食则舒,时有头痛,小便可。2013年1月外院查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前医曾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效差。舌暗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腻,脉沉细。 处方:川芎6克,当归6克,生白芍10克,泽泻6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蚤休10克,白及10克,生黄芪15克,煅乌贼骨15克,生山药30克,元胡10克。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时腹泻、腹痛完全缓解,后以黄芪建中汤化裁另服1月,病...

  • 腹泻的病因不同 治疗用药也不同

    腹泻的病因不同 治疗用药也不同

      夏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腹泻病一般表现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每日大便3次以上,可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四肢乏力、口渴、食欲减退。其病因可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消化不良、受凉及过敏等。腹泻虽然是个常见病、多发病,也有很多非处方药可用,但患者最好在发病初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分辨一下是感染性腹泻还是功能性腹泻,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是食物中毒还是消化不良或受冷引起,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否则,不经医生诊断自行用药,很容易用错药。治疗腹泻时要用好以下几类药物。   糖盐水治疗腹泻时别忘了对身体...

  • 治湿热腹泻方

    治湿热腹泻方

    处方与用法:黄连5克,厚朴10克,石菖蒲、法半夏、山栀子各5克,藿香、茯苓、泽泻、扁豆、葛根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5日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和中,治湿热腹泻,大便稀黄如水或夹黏液.肛门灼热,腹满不适,舌红,苔黄滑,脉滑数等。...

  • 腹泻吃什么好

    腹泻吃什么好

    腹泻吃什么好 1.山楂肉500克,将山楂肉一半晒干,一半炒焦,合研成细末。每次6克,温醋开水送服,每日3次。 2.马齿苋100克,地锦草50克,凤尾草5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3.莲子60克,研成细末,每次3克,米汤送服,每日两次。 腹泻吃什么好 4.柿饼3枚,粳米100克,共煮成粥,调入适量红糖食用。 5.炒山药15克,炒薏苡仁15克,莲子9克,炒扁豆6克,将诸药共研成细面,加大枣5枚,共煮成粥,每日服两次。 6.艾叶500克,麻黄50克。将二药加水煮沸20分钟,滤取药液,倒入盆中,坐浴,药液需过肚...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腹泻什么
  • 糖尿病腹泻中药外敷治

    糖尿病腹泻中药外敷治

    糖尿病性腹泻足糖尿病胃肠病变具体表现之一,临床较常见,它足桃尿痫并发神经病变的一种,一出现很是棘于,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笔者从2005年8月至2009年8川对84例糖尿病腹泻的患者,分别给予中药散外敷,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配方:吴茱萸、丁香、葛根、麻黄、肉桂、益智仁、五倍子、黄连、干姜以:30:30:60:60:30:30:60:60:60比例共研细末混合均匀,每次取10克,用白醋调成糊状,用75%酒精棉球消毒脐部及双侧涌泉穴再放人调好的药糊,用保鲜膜敷盖,外包纱布固定,每天2次,每次 30分钟。...

  • 胡椒适用于胃腹冷痛 肠鸣腹泻

    胡椒适用于胃腹冷痛 肠鸣腹泻

    胡椒性味辛热,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强,十分适用于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肠鸣腹泻。 腹泻期间,可在炖肉时加入8~10粒白胡椒调味,也可以在炒菜中加入四五粒胡椒,除了散寒以外,还能温补脾胃,有效遏制腹泻,凉拌菜里也可以加点白胡椒面。此外,胡椒常用于酸辣汤的制作,因此,腹泻时喝碗酸辣汤也能起到很好的止泻效果。腹泻严重的话,可取10~20粒胡椒口嚼后,用开水服下,一次基本上就止泻了。由于胡椒的热性高,吃了很容易让人体内阳气生发,所以每次最好别多吃。另外,发炎和上火的人要暂时禁吃胡椒,否则更容易动火伤气。 在夏季...

  • 治疗慢性腹泻方病例与疗效

    治疗慢性腹泻方病例与疗效

    应用桃花汤加减治疗慢性腹泻43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26 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3岁,.其中20~50岁者22例, 51~63岁者21例;病史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1年。43例患者均经肠镜检查排除肿瘤、肠结核、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辨证要点:每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物,夹有不消化食物,迁延反复,脐腹冷痛,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细。中医辨证...

  • 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临床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病人9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 疗效。现总结如下。 慢性功能性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 便呈糊状或稀水样,但无腹痛症状,起病 缓慢,反复发作。在过去的12个月里,至 少有12周反复出现糊状或水样便,或每 日排便次数增加,在2次以上粪便偏软 溏。实验室检查未发现生化异常,经肠镜 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临床常见以下四种证型,投以相应方药, 每日1剂,加入清水煎煮,分上下午各温 服1次。服药1月为1个疗程。 一、寒湿困脾型:症见大便清稀或如 水样...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