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腹泻 第7页

腹泻 第7页

  • 春分防腹泻 养生吃“春汤”

    春分防腹泻 养生吃“春汤”

      《春秋》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2012年3月20日是今年的春分时节,民间谚语“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在这样的一个特别的时节,医生认为,春分养生要注意阴阳平衡。   传统习俗   春分有什么习俗呢?广西民俗学会会长、广西师范学院民俗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光荣教授给读者做了简单介绍。      竖蛋   春分这一天,很多好奇的人都会做“竖蛋”的实验,也为春分节气增添了许多趣味。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

  • 治急性胃肠炎腹泻经验方

    治急性胃肠炎腹泻经验方

    治急性胃肠炎方 处方:穿心莲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急性胃肠炎。 方志云 治腹泻经验 方法:取50~60度的白酒30毫升,加入白糖25克,放在火上烧开(注意防止酒着火),边烧边用筷子搅拌,让糖溶化在酒中,待糖完全溶化后,稍凉趁热一次喝下,早晚各1次,当日可见效。 主治:腹泻。 李大义 治胃下垂经验 方法:取蓖麻仁、五倍子各50克,共同捣烂,每次取5克,敷于肚脐,用麝香止痛膏固定,每4天换一次药,一般连敷15次即可好转。对麝香止痛膏过敏者慎用。 主治:胃下...

  • 按摩太白穴 腹泻可止

    按摩太白穴 腹泻可止

    太白穴是人体健脾补肺的要穴,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 “太白”为古代星宿之名,传说此星有平定战乱、利国安邦之能。太白穴主治疾病: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 按摩太白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另外,点揉太白穴还可调控血糖指数,高者可降,低者可升。 但是,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以穴位处微微感到胀痛为度,不必用太大力气,...

  • 治疗腹泻验案 肠道湿热型

    治疗腹泻验案 肠道湿热型

      “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疗腹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通过疏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方法,又叫“开支河”或“分消走泄”。其理论来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下利气者,当利小便”。晋代王叔和亦在《脉经》中提出:“溏泻,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后世...

  • 洋葱糖浆能治腹泻

    洋葱糖浆能治腹泻

    洋葱具有润肠、理气和胃、温中通阳、提神健体、散瘀解毒的功效。服用洋葱糖浆,有杀菌止痢功效,适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诸症。 方法:取洋葱100克,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过滤取汁,加糖制成洋葱糖浆,每天服3—4次,每次 10—15毫升。 宋 波...

  • 春季腹泻食疗来调理

    春季腹泻食疗来调理

      近日,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张涛在门诊治疗发现,腹泻的患者非常多,而如果单纯用药治疗,虽然能止泻,但很多人的身体依然虚弱,由此,张涛教授特向市民推荐两款调理腹泻的药膳。   1.八宝薯蓣糕   [组成]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云茯苓各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   [制法]①将赤小豆制作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②鲜山药煮熟去皮,加入茯苓等煮熟的药粉,拌成泥状,在盘中薄薄铺上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六七...

  • 陈国玺中医辨证治功能性腹泻

    陈国玺中医辨证治功能性腹泻

    治功能性腹泻(寒热挟杂)方 处方:乌梅、炒白术、川椒、制附片f先煎)、炮姜、黄柏各8克,党参20克,黄连4克,茯苓10克,细辛 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温中,寒热并用。用于治疗功能性腹泻,中医辨证属寒热挟杂型。症见腹泻日久,便下粘腻,或夹泡沫,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便前腹痛,腹胀肠鸣,便后症状缓解,但易复发,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或细。 创方者:陈国玺 治功能性腹泻(脾胃虚弱)方 处方:党参、山药、薏苡仁各25克,炒白术、陈皮各10克,炒扁...

  • 慢性腹泻药粥4款

    慢性腹泻药粥4款

      芡实山药粥   材料芡实、干山药各30克,糯米50克,沙糖适量。   做法芡实、山药、糯米洗净后加沙糖,同煮成粥。   用法供四季早晚餐食用,温热服。   功效补脾胃,滋肺固肾。   适用脾虚腹泻,肾虚遗精,慢性久痢,虚劳咳嗽。   莲子芡实粥   材料莲子15~20克,芡实15~30克,粳米或糯米100克。   做法用莲子、芡实同米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健脾养心,益肾抗老。   适用年老体弱,慢性腹泻,多梦失眠,夜间多尿。   大枣糯米粥...

  • 中药治甲亢性腹泻疗效好

    中药治甲亢性腹泻疗效好

    甲亢性腹泻是指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多为顽固性腹泻。目前西医治疗尚没有满意的疗法。应用中药治疗甲亢性腹泻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甲亢性腹泻患者30例,其中男9 例,女21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为2 年;均排除直、结肠器质性病变。 二、临床表现 30例甲亢性腹泻患者均表现为大便呈糊状,泻下不爽,肛门灼热感,每天如厕5~15次不等。患者因此极度消瘦,有的表现为恶病质状态,脐腹灼痛,心烦口苦,性情急躁易怒,心慌,多食易饥,多汗,突眼,颈部增粗,...

  • 脾胃虚弱型腹泻案

    脾胃虚弱型腹泻案

    傅某,女,78岁,2012年5月13日初诊。自述腹泻半年,1日行3~4次,或便溏,或水样便,伴矢气多,腹中肠鸣,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滑。处方:党参15克,山药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5克,炒苡米15克,炒扁豆10克,广木香6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3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苍术6克,焦三仙各15克。7剂,水煎服。二诊大便次数已减少,但大便仍偏稀,腹中肠鸣,大便排出欠畅,舌脉同前。守上方加砂仁6克。7剂,水煎服。三诊大便已正常,患者因还有其他疾病,故仍坚持治疗。 体...

  •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腹泻腰痛经验方

    治湿热腰痛经验 方法:取鲜丝瓜子60克,捣烂,敷命门穴(脊柱上,与脐部相对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主治:湿热腰痛,症见腰痛重着,胀痛,痛处伴有灼热感,遇热天或阴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心烦口渴,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雍雁姬 治湿热腹泻经验 方法:取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水煎20分钟,取药液入盆,兑入温水,以超过足踝为度,令水温保持30℃左右,浸泡脚部30~6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 主治:湿热腹泻,症见腹痛肠鸣,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

  • 治胃溃疡慢性腹泻方

    治胃溃疡慢性腹泻方

    治胃溃疡方 处方:炒白术、炒白芍、浙贝母、川楝 子各30克,制香附20克,炒枳壳15克, 炙甘草6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日服2 次,每次10克,温开水调送。 主治:胃溃疡疼痛泛酸者。曹继祖 治慢性腹泻方 处方:谷芽、麦芽各15克,赤芍、白 芍、茯苓各12克,藿香、苍术、白术、厚 朴、外=香、大腹皮、通草、炙甘草各9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慢性腹泻脾虚寒湿型。龙进升...

  • 山药蛋黄治慢性腹泻

    山药蛋黄治慢性腹泻

    取山药30克,熟鸡蛋黄2枚。将山药切块,捣成碎沫,用凉开水调成山药浆,然后再将山药浆倒入锅内,置小火上,不断用筷子搅拌,煮2-3沸,加入鸡蛋黄,继续煮熟即成。 每日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热服食。此方可健脾止泻,适用于脾虚久泻、大便清稀、水谷不化者。...

  • 肠易激综合征 治腹痛腹泻验案

    肠易激综合征 治腹痛腹泻验案

      李某某,男,45岁。患者自2010年2月出现左下腹疼痛,疼痛时作时止,痛则泄泻,泻后痛减,伴倦怠乏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大便无脓血。行结肠镜检查见全结肠黏膜光滑,未见明显异常。4年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口服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均未见效,近来渐增腰膝酸软、畏寒喜暖等症。遂于2009年4月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腹痛纳差、倦怠乏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我院专家认为患者脾虚肝郁,病久损及肾阳,治疗应予健脾温肾柔肝止痛为主。处方:党参20克,茯苓20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5克,白术20克,陈...

  • 产后腹泻 中药精方疗

    产后腹泻 中药精方疗

      1968年秋季,时值阴雨连绵,有一李姓妇女患产后腹泻求诊。自诉:产后13日,大便溏稀,日四、五次,腹部胀满,肠鸣阵阵,纳食减少,形体消瘦。问其恶露已停,时有汗出,夜眠难安,口干不欲多饮。前医曾给参苓白芍散、胃苓汤等方,症状未减轻。现消瘦脱水貌,舌淡苔薄白,脉濡缓。   祖父诊后云:产后诸症是本虚,气血双亏,脾胃不足,此妇人尤甚,实则是脾虚难以运化水湿,水湿泛滥于肠道,故而腹泻。前医用参苓白术散、五苓散类方,也属对证,只因该患者脾虚肠弱,药物难以吸收,故效不佳耳。思之再三,祖父给出一方:土炒白术30克,车...

  • 严防御二昧药治好腹泻病

    严防御二昧药治好腹泻病

    在南宋时期的宫廷医案里,记载了一则宋孝宗患腹泻病太医们治之不见起色,后经杭州市一位郎中只用了二味药就将病治愈的经过。 宋孝宗由于经常吃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常常发生腹泻。一次他因吃湖蟹后腹泻,一天泻三、四次,完谷不化,皖腹胀闷,稍进油腻食物后腹泻次数就增加,结果是太医们治疗多日后也不见起色。在众太医们束手无策、十分惊恐之时,一大臣推荐杭州城内一位叫严防御的郎中立即进皇宫为皇帝治病。严防御查看了皇帝的舌为舌淡苔白,诊过脉后见缓弱脉。于是他在皇帝及众御医、大臣面前说: “皇帝患的是脾虚泄泻,应用健脾的方法治...

  • 石榴皮能治腹泻

    石榴皮能治腹泻

    属性功效:石榴皮味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痢固脱等功效。 防病保健:吃石榴后将石榴皮洗净、晒干收集起来,当家人出现腹泻症状时,可将石榴皮与红糖煮水喝,疗效较佳。 宗和...

  • 防治腹泻的炒黄面

    防治腹泻的炒黄面

      取白面500克,将白面炒至焦黄,每日晨起空腹用滚开水调冲30克食用,也可放入适当的盐或糖来调味。于晨起空腹食用,可达到止泻固肠的作用。此方出自《饮膳正要》。   适用于胃肠不固而引起的腹泻不止。肠胃不固指的是肠胃消化不好,不能将食用的食物完全消化。中医认为肠胃为“水谷之海”,吸收水谷中的营养。当我们的肠胃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水谷中的营养甚至出现腹泻的症状时,就需要对我们的肠胃进行调节,这时我们大多使用炒黄面。也就是说当身体出现腹泻症状的时候,我们吃一点炒黄面给肠胃补充阳气,恢复肠胃的正常功能...

  •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

    糖尿病性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征,通常发生于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类型多数是间歇性的、持续数周或数月、中间间隔有排便次数正常或便秘的时期,发作时腹痛轻微,腹泻可达1日20余次。目前的西医治疗主要是症状出现时对症治疗,如有细菌过度生长则应用抗生素,其他治疗还有可乐定、奥曲肽、苯丁哌胺等,缓解后停药。虽然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欠佳。 糖尿病性腹泻属中医“泄泻”范畴。泄泻的病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和脏腑虚弱,病变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也可累及肝、肺、肾等各...

  • 扶正祛邪治腹泻拔火罐

    扶正祛邪治腹泻拔火罐

      腹泻又称泄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主要症状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糜,甚至如浆水样。本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脾胃虚弱、肝肾不足也可导致。拔火罐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中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对腹泻的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方法如下。   急性腹泻选取穴位:中脘、天枢、阴陵泉、三阴交、上巨虚、下巨虚、脾俞、胃俞、大肠俞,可加神阙穴隔姜灸。慢性腹泻选取穴位:关元、中脘、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命门。每次选3~5个穴位,每个穴位5~15分钟。(梁迎春)...

  • 疏肝和胃治腹泻

    疏肝和胃治腹泻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徐经世老中医行医50余载,在治疗肝胆脾胃及各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他认为脾虚生湿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两大基本病机,治疗应特别注重调护脾胃和疏理肝胆相结合。   徐经世2011年8月曾接诊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患者主诉胃脘部畏寒、腹泻反复发作5年余,稀便每日5~10次不等,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时有上腹饱满感,饭后加重,肠鸣腹痛,泻后痛减,肛门有重坠感。偶有头晕头昏,失眠多梦等。前医言其脉沉细,以为是沉寒久客,脾肾阳虚之证,治以温补,仿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中有熟附片12克...

  • 运用痛泻药方治慢性腹泻

    运用痛泻药方治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多由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大便溏结不调。   中医将慢性腹泻归于“泄泻”范畴,其中腹部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遇冷加重明显的为脾肾虚寒证;厌食、消化不良,腹胀,四肢疲乏无力的称为脾气虚证;由情志因素影响、精神紧张,忧思恼怒之后而腹痛即泻,而泻后痛减的为土虚木乘证。   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由炒白术、炒白芍...

  • 茶叶金银花治腹泻

    茶叶金银花治腹泻

    湿热腹泻金银花治 湿热型腹泻,症见腹痛肠呜,腹痛即泻,泻势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可用金银花治疗。 方法:取金银花(炒炭)30 克,研为细粉,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易健华 茶叶治腹泻 取5-10克茶叶(绿茶或花茶均可),直接放到嘴里,嚼碎后咽下肚,效果甚佳。 中医认为茶叶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茶叶有抗菌作用,因此对细菌性腹泻有效。...

  • 调治腹泻的药膳

    调治腹泻的药膳

    腹泻属于中医学 “泄泻”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外感湿邪等引起.轻症饮食治疗即可见良效。 山药莲子粥山药、莲子各10克,薏米30克.大枣lO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 扁豆薏米粥薏米、大米各50克,白扁豆3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 山楂枣茶山楂、炒麦芽各10克.白术5克.大枣 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 山药大枣粥茯苓、山药各20 克.大枣10克.粳米 50克。红糖适量。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

  • 中医治疗腹泻 拉肚子的方法

    中医治疗腹泻 拉肚子的方法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中医认为引起泄泻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总离不开脾胃功能的障碍。在外因方面,本病多因湿邪侵入脾胃所致,即所谓“湿胜则濡泄”;在内因方面,与饮食、脾胃虚弱、命门火衰及情志失调等相关联,其中与脾虚的关系最密切,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而致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所以,运脾化湿是治疗此病的关键。中医在辨证分型治疗腹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

  • 慢性腹泻固肠止泻方

    慢性腹泻固肠止泻方

      赵某,女,60岁。2012年7月26日诊。慢性腹泻病史3年。3年来,每到天将五更时,肠鸣辘辘,下腹部脐周隐痛不适,旋即腹泻,每天3~4次,泻后痛减。曾用西药止泻药,服则泻止,停则又作,不任凉物。纳谷不香,疲乏无力,形体瘦弱,舌淡水滑,苔白腻,脉沉迟而弱。证属釜底无火,脾失温煦,运化无常。治以扶阳暖脾,固肠止泻,方宗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合方损益。处方:白附片40克(先煎2小时),淡干姜30克,炙甘草10克,油桂丝25克,炒白术20克,台党参20克,春砂仁15克,益智仁20克,炮姜片30克,高良姜30克,煨肉蔻1...

  • 腹泻经久不愈 滋养脾阴治方

    腹泻经久不愈 滋养脾阴治方

      1983年7月,有朋友之妻赵某,患腹泻,经久不愈,经医院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来吾处求治。详问其情,大便溏薄,日3~5次,四肢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余立方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服药10余剂,症状未得缓解。即邀父亲诊治。   家父细察病情,闻其虽有腹泻,但无腹痛。口干少饮,神疲乏力,舌淡红,舌苔中心剥脱,六脉细而软。家父云:此乃久泻伤阴,更以香燥之品犯之,遂致脾阴更伤。脾阴虚则无以濡润运化,津液不布,难以上承,反流其下而成泄泻。诸医治泄,多以健脾阳,而少虑及脾阴。只有脾阴复,脾阳方可以...

  • 夏季腹泻

    夏季腹泻

    夏季是腹泻多发期。长沙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黄萍提醒大家:如果发生腹泻,应针对病因对症用药。如果是严重的急性腹泻,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确定引起腹泻的原因。不要自作主张地用药,不分何种原因的腹泻就使用抗生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家庭常备止泻药 治疗腹泻的药品主要有:微生态制剂、肠道黏膜保护剂、止泻剂和抗生素。 家庭可常备以下三类药品,出现轻度腹泻症状时可单独使用。 抗菌药首选黄连素,黄连素抑制作用强且不易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无抗药性和副作用。主要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 肠道黏膜保护剂包...

  • 中医药预防腹泻感冒研究

    中医药预防腹泻感冒研究

      2010年8月8日,“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水源污染,城区垃圾成堆,遇难者尸体和动物尸体高度腐化,居民和救援人员近八万人居住在仅1.9平方公里的县城,天气高温闷热时伴有阵雨。8月8日至12日,县城几个医疗点上报的数字中反映出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及皮肤病呈高发病趋势。在这样异常的情况下,时刻都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疫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中医药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灾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大量煎煮具有防疫...

  • 腹泻吃什么药:番石榴叶

    腹泻吃什么药:番石榴叶

      急性腹泻是消化科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病理产物均可引起腹胀、肠道痉挛性腹痛等不适。有研究发现,在急性腹泻患者中,湿热型(腹痛、腹胀、发热、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占较高比例,腹泻吃什么药 临床采用单药番石榴叶治疗效果较佳,其价格低廉、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具体方法是:番石榴叶30克,水煎服,每日1次,3天为1个疗程。   点评:番石榴叶味甘、涩,性平,无毒,归脾、胃、大肠、肝经,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功效,能迅速止泻、止腹痛,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番石榴叶可抑制细菌及病毒生长...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