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102页
-
口疮 中医治用党参鲜石榴茶叶偏方
口疮 【病因与症状】 口疮即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所以常称为复发性口疮。历代医家将口疮的病因、病机概括分 为虚、实两类。实症的表现是:发病迅速,病程短,一般7~10天逐步愈合, 愈后不留斑痕;溃疡好发于口腔前半部,多见于唇、舌、颊、口底等部,龈、 腭少见;初起的红赤稍隆起,中央出现溃点,逐渐扩大凹陷,呈绿豆粒大或 黄豆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多覆有黄白色膜,周围绕有红晕。虚症的 表现是:发病稍缓,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间歇期时间长短不等,终年不断, 此起彼伏;溃疡多...
-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用药方法
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多发于唇、颊、前庭沟、舌尖、舌侧缘等处黏膜,伴有锐痛。一般7~10天痊愈,但也有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者,故称复发性口疮。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认为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口腔黏膜上的表现,与免疫和内分泌紊乱、胃肠道功能障碍、饮食不节、病毒感染、局部刺激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临床症状 本病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青壮年多见,其中28~45岁的女性尤甚。症状可分三期。初期:大约1~3天,可见口腔黏膜充血、潮红,出现散在的粟粒状、针尖...
-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治疗心得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是以口腔反复出现黏膜破损、充血水肿和疼痛的一种疾病,具有周期性复发的特点,一般是一处或多处溃疡分布在口腔内各个部位,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淋巴肿大等表现。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神经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西医缺乏有效的对因治疗药物.传统常用的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补充维生素等以及中医清热解毒、清心泻火等方法疗效欠佳。笔者借鉴伏气温病理论、运用温病方药辨治本症.获得较理想的疗效。 典型病例 患者,女,护士,1月22 日初诊,主诉反复口腔溃疡2 月余,每...
-
治疗口腔溃疡的妙招 复发性中医辨治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心火亢盛)方 处方:生地、麦冬、蒲公英、连翘各15克,通草、竹叶、板蓝根各6克,炒山栀9克,知母、丹皮、甘草各10克,大黄4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心利尿,解毒敛疮。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属心火亢盛型。症见心烦不寐,口子或渴,小便短赤,面赤便干,口腔内溃疡以舌尖周围多,呈点片状或起芒刺,灼痛,舌尖边赤,苔薄黄,脉数或滑数。 创方者:孔祥海 治复发性口腔溃疡(肝胆湿热)方 处方:龙胆草8克,生地、柴胡各9克,炒栀子、...
-
中医有效小秘方助你治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很多人都曾出现过的一种情况,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疼痛却让很多人感到十分的烦恼,吃饭也吃不好,那么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人可能会去药店买口含治疗的药物,那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吧,今天中医有效小秘方帮助你治疗口腔溃疡,一起了解一下吧。 1、吴茱萸粉末12克,用醋或茶水调成糊状,睡前敷足心(涌泉穴)处,次晨取下。每晚一次,连敷三天。 2、石榴片烧成煅炭后研成粉末,加青黛共为细末外涂。 3、按摩合谷穴。在古代的中医书籍上有按摩合谷穴位预防治疗口腔疾病的记载。中医针灸有“面口合谷...
-
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医辨治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一种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特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为最,学龄儿童发病率高。笔者按以下四型辨治: 邪犯少阳,毒热初聚 症见轻微发热恶寒,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疼痛,或伴头痛,咽痛,纳少,舌红,苔薄白或淡黄,脉浮数。治宜疏风透邪,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方用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加减。药用牛蒡子、荆芥、桔梗、甘草、连翘、金银花、板蓝根、夏枯草、赤芍、僵蚕、马勃、玄参、竹茹、法半夏、柴胡、黄芩等。 热毒壅盛,痰热结滞 ...
-
中医治疗牙齿动摇一般分为三型
牙齿动摇,又称牙齿浮动。中医认为,手阳明之脉入下齿,足阳明之脉入上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寄龈以为养,所以齿动与手足阳明之脉和肾密切相关。牙齿动摇,与口腔卫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若素不刷牙,或刷牙方法不正确,食物残渣存于齿缝,附于齿龈,腐蚀牙根,则齿动摇。中医治疗此症一般分为三型。 阳明热盛 牙齿摇动,伴有牙龈红肿,或牙龈宣露,口臭便秘,舌质红,苔黄腻偏干,脉滑数。 治宜清胃固齿。药用:黄连10克,当归10克,生地20克,升麻6克,丹皮12克,石斛12克,熟地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
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
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50例, 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 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40岁;病程最 长5年,最短3天。 诊断标准:①牙齿疼痛,龋齿牙痛 除外;②牙龈红肿出血;③舌质红,脉 数。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耳 鼻喉科学》第4版教材。 二、治疗方法 西洋参、地骨皮各10克,生地、黄 芩各6克。牙龈红肿明显者可去生地, 加当归、甘草各5克。上述药每日1剂, 水煎后去渣取汁,并分成2份,每份约 200毫升。服用时取1份中药汁加20 克白砂糖、...
-
面瘫的治疗方法 中医验方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甘、苦,性温,入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的功效,临床上治疗风寒表证、胸痹、经闭、癥瘕等疾病。笔者取其解肌通络功用,重用桂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显著疗效。 王某,男,35岁,工人。2009年7月20日初诊。因天热夜间休息吹空调,于第2日起床出现口角流涎,吃饭时漏水,左眼开闭无力。刻诊:形体肥胖,左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示齿不全、不能鼓腮、吹口哨,伴恶风,汗出,纳食可,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脉缓。既往体健,查头颅CT未发现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周围性面...
-
口味异常中医辨治
一、口臭。口臭多为牙龈红肿疼痛、溃烂出血或流脓、口舌生疮引起的,多伴有口干渴,喜喝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大而数等。为胃内积热上蒸,使口舌发炎、齿龈化脓而致,宜清泻胃内炽热,方用清胃散加减:当归12克,生地、丹皮、陈皮、枳实各10克,升麻6克,黄连3克,生石膏3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若患者咳吐黏稠黄痰或浓痰带血而发出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胸闷胸痛,发热,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类口臭是肺内痰热壅塞所致。治宜清肺热化痰,方用清肺化痰汤加减:地骨皮、桑白皮、桔梗、瓜蒌、黄芩、枳实、杏仁、陈皮、茯苓...
-
不良生活方式引发青年高血压的机制及中医防治
青年高血压是发生在 30 岁以下人群的以收缩压 和(或)舒张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系统疾 病。其为西医病名, 祖国医学古典文献中并无此病名, 今人根据其相关症状表现, 传统的将其归入“眩晕” “头痛” 范畴。随着对本病研究和认识的深入, 中医经 典 《黄帝内经》 中有关“脉胀” 的论述更切合高血压的 表现。这一观点得到了王清海 [1 ] 、 李广浩 [2 ] 、 杨传华 [3 ] 教授等赞同, 并逐步成为全国学术界的共识。笔者认 为 &l...
-
老年高血压病机与络病病变 治疗中医通络法
老年高血压是指年龄 60 岁以上老年人, 在没有 抗高血压药物或措施的干预下, 血压持续升高, 三次 以上非同日、 坐位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达 到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收缩压≥ 140mmHg?和 (或)舒 张压≥ 90mmHg。治疗上西医多着重降压, 减轻靶器 官损害, 但有时症状缓解并不理想, 降压药的不良反 应也困扰着患者。 高血压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 血管阻力 增加, 不同年龄的原发性高血压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 环障碍, 而络脉与现代医学所描述的微循环在分布结 构和功能上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