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98页

中医 第98页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陆绵绵,女,1931年生,浙江温州人。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54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后工作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曾任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尤其对眼科较为复杂与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诊疗思路,更在角巩膜病方面总结了大量的病例与效方。她认为,眼病治疗必须重祛瘀,其次要重视脾胃,认为除因脾胃影响气血,从而...

  • 中医辨证治沙眼

    中医辨证治沙眼

    沙眼是衣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主要侵犯眼睑内面,形成色红而坚的细小颗粒,状如花椒的病症,故中医称其为“椒疮”。在治疗上常根据眼部症状辨证选药施治。 风热偏盛证 表现为眼涩微痒,眵多,迎风流泪,眼睑内色红,细小颗粒丛生,舌尖红,苔薄或微黄,脉浮。可选用银翘散、拨云复光散、马应龙八宝眼膏、清凉眼药膏等。脾胃湿热挟风证 表现为眼涩痒痛,眵泪增多,羞明流泪,睑内面可见红赤颗粒累累,脉络模糊不清,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可选用风火眼药、拨云眼膏等。 瘀血凝滞证 眼刺痒灼痛,沙涩...

  • 传统中医 用手法防治近视眼

    传统中医 用手法防治近视眼

    我是一名在校高中生,学习之余,跟随外公学习传统中医,用手法防治近视眼。除了治好了自己的近视眼,还治好了多位患者。手法简单,效果显著,大家不妨一试。 医者与患者面对面坐在矮凳上。 第一步:用右手顶住患者左膝,左手中指在患者腓肠肌近端,也就是中医称之为“委中”穴的地方,用力按压一下。这个手法叫作“千里正骨”。 第二步:用左手中指和食指掐住患者腓肠肌腹中部的肌索往外一拉,叫作“伯乐驯马”。 因为这个位置在 “承筋”,穴旁...

  • 飞蚊症的中医辨治

    飞蚊症的中医辨治

    患者感觉在视野中看到黑 色物体漂浮,通常代表可能患飞 蚊症。 这种病症形成病因复杂,传 统中医常会辨其湿邪、血瘀、正 虚,依其证型治疗。引起飞蚊症 的原发病因未能控制者,治疗时 应以原发病因为主,先后顺序不 可倒置。 湿邪者全身多半有湿象可 寻,治宜化湿祛浊为主。 血瘀者多半会有眼内出血 病史,中医认为,离经之血外无 出路,常会积于眼内扰及神膏 (玻璃体),因此,治疗必须散除 瘀血,但要防止化瘀时又引起出 血,须止血、化瘀两者齐用。由于 出血多因血热所造成,所以治疗 时常兼采清热凉血等治法。 正虚者多半见于...

  • 中医解不同类型的“目涩”“目昏”

    中医解不同类型的“目涩”“目昏”

    暮春时节,杜鹃声远,蔓草芊芊,晨露莹莹。 我漫步在田间小路上,感慨零落的野花,吟诵着《诗经·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遥想着距今3000多年前那场不期而遇的邂逅……特别让人思绪翩翩的还是美人那双“婉如清扬”的眼睛:眼角流波、含情脉脉……...

  • 中医运目法 延缓老花眼

    中医运目法 延缓老花眼

    由于很多人40岁 就开始出现老花眼,眼 睛保健越年轻开始越 好。在中医范围内,有 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首先是按摩。每日 醒后,闭眼以双手的中 指按太阳穴,无名指按 眉毛中部鱼腰穴,小指 对准眉毛内侧攒竹穴, 适当按压。每次5分 钟,能使眼肌解疲、眼 睛明亮。 第二是热敷。洗脸 时先将毛巾浸泡在热 水中,趁热熨贴在额部 和眼眶部位,双眼轻 闭,可改善眼部血液循 环。也可将双掌搓热, 掌心捂着眼睛,直到温 度降低后再搓热,反复 几次,也能收到热敷的 效果。 第三是运目法。 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 来兴奋眼肌,并上下...

  • 高血压眼底血管病变 中医古方来调理

    高血压眼底血管病变 中医古方来调理

    眼睛被称作心灵之窗,其实不单单是心灵,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还能看到关于自己身体的更多秘密,比如透过眼底血管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变化。那么高血压和眼底血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观察眼底血管的呢? 其实,我们用来检查眼底的仪器叫做眼底镜,这个小镜子可以直接窥视到眼底血管,而且眼底是全身唯一能够窥见血管的窗口,因此,通过检查眼底的血管,对于预警全身血管硬化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但古人既没有血压计,也没有眼底镜,因此并不知道血压具体有多高。然而在以前,中医对疾病的辨证中有一种辨证为气血津...

  • 中医能治近视吗?有妙方

    中医能治近视吗?有妙方

      中医能治近视吗?如果孩子是假性近视,通过针灸、穴位按摩等治疗一般会有不错的疗效。如果是遗传的近视或真性近视,上述方法则可以改善症状,延缓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眼睛反映五脏情况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目得血而能视”。意思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上升到眼睛,眼睛得到血气的滋养而能看到外界景物。所以,在中医看来,眼睛与各个脏腑都有着密切联系。比如眼睑属脾,眼白属肺,大小眼角的血络属心,黑眼仁属肝,瞳孔属肾,它们正好像五个轮子,轮轮相扣。   针...

  • 中医治疗白内障

    中医治疗白内障

    眼球的水晶体就像是一 块玻璃,如果使用过度容易有 混浊现象,影响视力。该病症 常渐进发展。中医认为,白内 障的发生,多因肝肾不足、气 血亏虚而致。中医调理护眼, 可从滋肝益肾、调理气血着 手。 肝肾不足者,可见眼睛易 酸涩,遇风流泪,男性易小便频 数,或小便不畅,腰膝酸软,舌 质淡红,苔薄白,治以补肝益 肾,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气血不足者,常见于年轻 的贫血族群,出现眼睛昏花, 视力模糊,头晕,眼前看到飞 蚊,说话无力,舌淡,苔白。治 以补气益血,可用六君子汤、 十全大补汤加减。 针灸治疗上,可取精明、 光...

  • 治疗斜视 中医有方

    治疗斜视 中医有方

      斜视患者常见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此症属于眼外肌的疾病,并会有眩晕、呕吐、步伐不稳等症状。斜视除可采用手术以及用矫正方法外,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配合针灸为主的调理。   肝血不足:可见眼斜、眼睛畏光、口苦、头痛。主穴可选用肝俞、胆俞、太冲、阳陵泉等穴,药方辅助可配合用加味逍遥散,改善体质。   脾胃虚弱:可见视物不清、脸色苍白、容易疲倦、身体瘦弱。主穴可选足三里、内关、胃俞、脾俞穴,配合药方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帮助补气健脾。   肾虚:常见伴随头晕、容易频尿,主穴可选肝俞、肾俞、胆俞、大肠俞等穴位。   此外,还...

  • 中医调理护眼 治疗白内障

    中医调理护眼 治疗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水晶体混浊的现象,过去多见于老年族群,近年因为手机族增加,经常用眼过度,或在黑暗中等环境较差的空间使用手机,造成白内障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   中医调理护眼,可从滋肝益肾、调理气血着手。眼球的水晶体就像是一块玻璃,如果使用过度容易有混浊现象,影响视力。该病症状常渐进发展,刚开始可能出现眼前如有蚊子的飞蚊症现象,之后视力逐渐衰退,眼睛看东西模糊,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中医认为,白内障的发生,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而致。   肝肾不足者,可见眼睛易酸涩,遇风流泪,男性易小便频数,或小便...

  • 秋季眼睛保湿 中医建议

    秋季眼睛保湿 中医建议

    秋季干燥多风沙,人们大多知道护肤,经常给自己补水。然而,人们经常会忽视作为身体较为敏感脆弱的眼睛,医生建议:秋天让眼睛保湿尤为重要。 中医:眼部皮肤最敏感 北京中医医院眼科田月娥医生介绍说,都知道秋冬季节皮肤容易干燥,应注意保湿。眼部是最脆弱最易老化的区域,其周围的皮肤又薄又敏感,秋天应该更加呵护。另外,由于这个季节风沙大、紫外线强的原因,人们更要好好地滋润保护眼睛。 田医生格外指出,天气越好,越是秋高气爽的日子,说明紫外线也越强,人们不要忽视紫外线的伤害。 中医建议: 1.秋天给眼睛保湿很重要,眼部周...

  • 中医治疗麦粒肿便方

    中医治疗麦粒肿便方

    治疗麦粒肿,中医多用清热解毒之法。常用银翘散加减:银花12克,连翘、菊花、黄芩、赤芍各10克,竹叶、荆芥各6克,薄荷5克,甘草3克。红肿较重加栀子、蒲公英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内服。 还介绍一种常用方: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内服。二煎乘热先薰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用1-2剂就可治愈。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朱有章献方...

  • 中医食疗护眼 护眼按摩的方法

    中医食疗护眼 护眼按摩的方法

    邓小姐是一名白领,平日上班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自从换了智能手机,她更是“争分夺秒”,路上看电子书,晚上发微博,一有空便往手机里安装各种游戏和应用。可是近来,邓小姐逐渐发觉眼睛疲劳、涩痛,即使晚上休息过后,第二天疲劳感仍不缓解。平日里顾盼生辉的妙目逐渐熬成了迷蒙的双眼,双目无神,“电力”大减。 她的情况属于视疲劳范畴,常见的症状有视物模糊、眼痛、眼胀、流泪、眼干涩、头痛、眼沉重等。《灵枢经》中提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

  • 树枝状角膜炎的中医治疗

    树枝状角膜炎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树枝状角膜炎是由单疱病毒Ⅰ型感染所引起的角膜炎症,角膜病变可为树枝状、地图状或盘状,其特点是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病在中医学属“聚星障”“花翳白陷”等范畴,其分型治疗如下。 一、外感风热 症见:病初起,自觉羞明、流泪、涩痛,但充血症状较轻,或兼发热恶寒、咽痛,舌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散热。方药:新制柴连汤,防风12克,荆芥6克(后下),柴胡15克,蔓荆子10克,龙胆草20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大青叶15克,赤芍12克,木通...

  • 王长松善用传统中医方法治疗甲亢性眼病

    王长松善用传统中医方法治疗甲亢性眼病

      Graves眼病(GO)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吸烟、T和B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等在GO的发病机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出现的同时、之前或之后。东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王长松善用传统中医方法治疗该病,现将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病案   张某,男,45岁,司机,2012年7月20日初诊。   患者因“左眼突出伴复视三年&...

  • 中医预防近视五法

    中医预防近视五法

    熨目温通法每日晨起、临睡以及大量阅读后,双手对搓至发热.将两手掌心分别按在双眼上,使其热气煦熨双目.稍冷再摩擦,再熨,如此反复6~9遍,有温通阳气、明目提神的作用。 运目活血法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 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眼20次。 闭目养神法端坐,全身放松.眼微闭,双手放在膝头,静心闭目片刻,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深呼吸几下.睁眼闪...

  • 干眼症的中医辨治

    干眼症的中医辨治

    泪水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度,从而会导致一些用眼多的学生、白领或老年人出现眼干涩、异物感、疲劳,甚至痛而畏光、干红等症状。这些症状称干眼,即干燥性角结膜炎,中医称为“白涩症”。中医认为:“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故“白涩症”应从人体五脏方面辨证施治。 心火旺:症见眼干涩,伴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小便赤涩、舌尖红赤、苔黄脉数,甚至吐血、衄血、尿血等。治宜清心泻火。方用生地20克,菊花、麦冬、决明子各15克,黄芩、黄连、甘草、蒲公英、栀子各10 克,...

  • 中医外治法:热敷(护眼聪耳健脑)

    中医外治法:热敷(护眼聪耳健脑)

    热敷属中医外治法之一,方法是用毛巾或净布浸热水(或药液)中,轻轻绞去水,掩覆于患处,对寒湿聚集、气滞血瘀引起的疼痛等有较好疗效。老年人常采用头部热敷,能起到护眼聪耳健脑的效果。 护眼:将毛巾放入稍烫手的热水中浸透折叠,然后将其放在闭合的双眼上,双手在毛巾上轻柔地揉眼;毛巾稍冷后,用热水重浸再热敷摩揉。每次做时保持呼吸自然,心情放松,每次可做 3~5遍,每天1-2次。能起到解除疲乏、保护视力的作用,对预防老花眼、白内障等也有效果; 聪耳:用热水(手能耐受为度)浸透过的毛巾掩盖在耳上,先掩左耳或右耳均可。每次交替...

  • 溢泪症患者 中医辨治治以清心肝火

    溢泪症患者 中医辨治治以清心肝火

    在临证中,笔者遇到过溢泪症患者,经中医辨治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案 李某,女,74岁。双眼流泪数年,其流泪量多似哭,遇风更甚,无视物模糊。兼见头痛、咽干、心烦燥热、失眠。脉滑数有力,舌红苔薄黄。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病史,平素服降压药等。 辨证:心肝火旺,治以清心肝火。 方药组成:黄连6克,栀子20克,竹叶10克,生地黄15克,玄参10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石决明30克,苍术15克,川牛膝30克,郁金15克,丹参30克,竹茹6克,枳实30克,五味子20克,...

  • 睑缘炎用什么药 中医验方西医疗法

    睑缘炎用什么药 中医验方西医疗法

    睑缘炎 【病因与症状】 睑缘炎是指眼睑边缘的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慢性炎症,俗称“烂眼边”。眼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 盛,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由葡萄球 菌等细菌感染造成。屈光不正、慢性 结膜炎、营养不良、睡眠不足、卫生 习惯不良及风、尘、烟、光的刺激均 可诱发睑缘炎。由于病因不同,睑缘 炎可分为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 炎、眦部睑缘炎三种类型。 睑缘炎有哪些症状? 1.鳞屑性睑缘炎这种睑缘炎由糠 疹癣菌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发痒、 流泪,睑缘表面及睫毛根部有白色鳞 屑,并有点状皮脂溢...

  • 中医如何治疗干眼症

    中医如何治疗干眼症

    长时间在室内吹冷气、使用电脑可能会诱发干眼症。干眼症常见在老年人身上,女性尤其较常见,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降低导致,常有干涩感、灼热感等不适。用眼过度,加上长时间吹冷气、空气过于干燥也会让症状加重。中医认为也与肝肾阴虚、津液亏损、气血亏损有关。 干眼症患者通常有干涩感、眼中有沙砾感、眼睛灼热感等,症状会愈来愈明显,有些则出现眼睛痒、眼睛刺、眼睛疲劳的感觉,严重者会出现疼痛感、眼睛红、眼球后胀闷感或是畏光等。 此外,年纪大的人容易会有干眼症,药物的使用,如利尿剂,有时也会引发干眼症,如自体免疫的类风湿关节炎,也会侵犯眼...

  • 全国名老中医治干眼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干眼症经验

    邹菊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 华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 名中医,上海市紧缺临床专科人才带 教老师,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 指导老师。现将邹老治疗干眼症的经 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干眼症,即角结膜干燥症,多由 泪腺分泌减少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脑、空调使用的不当,空气污染加 重,干眼症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临床表现 邹老认为,干眼症因其发病病程 长、症状重,不适感尤为突出,属眼 科疑难病症之一,临床表现为眼部干 燥、有异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 模糊、视疲劳...

  • 治疗眼睛红肿中医有效方

    治疗眼睛红肿中医有效方

    眼睛红肿的原因很多, 通常疲劳、睡眠不足,易使 眼睛充血、发红,尤其是熬 夜、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的 人,眼睛都有变红的现象。 中医认为,眼睛红肿属 于肝热、虚火较为旺盛。此 外,由于饮酒过度,或者嗜 吃一些油腻厚味的食物,导 致肺热、心火亢盛,也可导 致眼红的症状。若是由于感 染结膜炎所导致的眼部红、 剌、痒,或者是眼屎多。这便 是由于“风热”、“热毒”所造 成。其它病因,还有肝肾的 亏损、心血的不足而无法濡 养眼睛,导致眼睛发红。 整体而言,眼睛发红, 在中医的...

  • 十大中医教授治过敏性鼻炎妙法(二)

    十大中医教授治过敏性鼻炎妙法(二)

    七、广州中医药大学耳鼻咽喉科王德鉴教授 患者林某,男,28岁。反复鼻塞、打喷嚏、流清涕3年,加重1 个月。鼻痒以清晨或遇风时发作明显,口淡不渴,舌淡红苔白,脉细。查见双下甲肿大,黏膜苍白,少许清稀分泌物。证属肺卫虚弱,卫外不固。治以补益肺气,固表通窍。方用:黄芪25克,白术、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僵蚕、五味子各lO克,菊花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6剂后,诸症减轻,仍鼻痒,舌淡红,苔白,脉细。上方去僵蚕,加桂枝10克,白芍药15克,续服6剂而愈。本例患者病机为肺卫虚弱,卫外不固,故治以补益肺气,固表...

  •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思路

    变应性鼻炎中医治疗的研究思路

    益气温阳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理论探讨 变应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AR) 是特应性个体接 触致敏原后由 IgE 介导, 并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 子参与的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AR 在全球人口 中发病率为 10% ~ 20% [1 ] , 典型的症状主要是阵发性 喷嚏, 清水样鼻涕, 其次是鼻塞和鼻痒, 部分伴有可逆 性嗅觉减退,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 。西医治 疗 AR 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和特异性 免疫疗法, 存在远期疗效不确切, 治疗周期长和风险高 等问题...

  • 治过敏性鼻炎 咳嗽 荨麻疹中医方

    治过敏性鼻炎 咳嗽 荨麻疹中医方

      组成桂枝15~30克,白芍15~30克,蝉蜕15~30克,僵蚕15~30克,白土苓15~30克,地肤子15~30克,白鲜皮15~30克,炒乌梅15~30克,生百部15~30克,炙甘草15~30克。   功效调营和卫,驱风燥湿,缓冲激惹,解除过敏。   主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疹及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各种过敏与变态反应相关性疾病。   用法将上药一剂入砂罐,取生水750毫升,浸泡半小时,大火至水沸,中火煎煮15分钟,取汁约300毫升,再加开水600毫升,水沸后煎煮20分钟,约...

  • 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复发 中医防治

    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复发 中医防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碧辉   “早晨起床就不断打喷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干啥都不方便,真愁人。”时值晚秋,气温下降明显,市民王阿姨多年的鼻炎也随着冷空气一块到来,令她一筹莫展。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孔娟说,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鼻炎发生和复发,孔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中医治疗 苍耳散藿香汤

    鼻炎虽是小疾,但患者会感觉很不舒服。我初学医时,听到的说法是慢性的鼻炎不可治,这多半是从西医传过来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此病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不可治疗。 苍耳散 苍耳散是我最早知道的治疗此病的方剂,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一例患者吃了此方彻底解决了问题。患者是老家的邻居,前医也是用的此方,我觉得邻居肺脾之气不足,给原来的处方上加了人参5g、炒白术10g、干姜5g,叫患者坚持服用。后来再回老家,患者见我再三感谢,说吃了三个月左右,终于没有以前鼻炎的症状了。后来也在一些患者身上用过,夹外...

  • 中医文献有许多辛夷治疗鼻病的方子

    中医文献有许多辛夷治疗鼻病的方子

    玉兰花的花蕾在尚未开放时采摘下来,干燥后入药,叫作辛夷。辛夷是祛风通窍中药,性温,味辛,善治各种鼻病。《本草纲目》介绍辛夷主治病症,列出的是相当于现代慢性鼻炎为主的多种鼻病,包括鼻渊、鼻鼽、鼻窒、鼻疮等。中医文献有许多辛夷治疗鼻病的方子: 《济生方》苍耳散治鼻渊:辛夷、苍耳子、白芷、薄荷,晒干后研粉,用葱、茶煮水送服。 《缪氏方选》治鼻内作胀或生疮:辛夷、黄连、连翘,稍炒过后研成粉末,用白开水送服。 《证治准绳》川芎散治鼻塞:鼻内窒塞不通,不得喘息,用辛夷、川芎、细辛、...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