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 第21页
-
颈肩背痛拍打治疗手法 捏筋辅助手法
现在坐办公室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有人反映工作久了,身心疲惫,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辗转反侧,时间一长还出现颈肩背部酸疼发紧甚至麻木,睡眠质量进一步降低。其实这种失眠往往是因为平时持续工作时间长,姿势不当,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身体又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和放松,影响了交感神经,从而造成了失眠。 程女士,54岁,年轻时从事会计工作,常年伏案工作,十几年前开始出现了失眠症状,入睡困难。有时明明很困,眼皮沉重,但就是睡不着,勉强入睡后总是1、2个小时就醒,睡眠质量很差,醒后总感觉颈肩部和后背酸痛发紧,背后像背了重物一...
-
主治颈项强急腰背痛 舒筋活络汤
张磊,男,1929年生,主任医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现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等职,首届全国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他长期致力于教学与临床,治学严谨,博采众长,深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奥旨,临床治病多以经典理论为指导,善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病。 组成:葛根30克,当归15克,生地20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木瓜30克,鸡血藤30克,姜黄10克,怀牛膝20克,甘草6克。...
-
医治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
痉挛性斜颈是临床上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性疾病,以颈部肌肉不自主缩短导致头颈部运动和姿态反常为特征。患了痉挛性斜颈,多数人白日体现重,特别在心情紧张、劳累、身体运动时加剧。运用中医药医治痉挛性斜颈有必定的优势。笔者有幸在重庆市中医院名医馆曾定伦教授处跟师侍诊。曾定伦,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医40年余,对内科、妇科、儿科及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的医治有丰厚的临床经历,在病人中享有很高的名誉。今共享曾教授医治痉挛性斜颈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验案 雷某某,男,64岁,2017年5月...
-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
林氏颈椎正骨推拿手法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林应强教授所创,后经其弟子吴山教授不断完善总结而成。这是在运用整体发力原则及独特的矫正技巧下,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及颈椎相关疾病的一项技术。其中包括一系列手法,如微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寰枕部及C1-2节段)、颈椎定点旋转手法(适用于C3-5节段)、前屈位提拉旋转扳颈手法(适用于 C6-T2节段)。 治疗椅选择:一般选择治疗椅的座高为45cm左右,宽度为40~50cm不等,椅背高度为60~90cm不等。...
-
颈肩背痛 拍打治疗手法图解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睡觉醒来手麻的经历,一般都会认为是睡觉时压着手臂造成的。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们就应该警惕是否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颈椎也伴随着各种劳损和退变,比如骨刺、椎间隙狭窄等,有些退变就会引起神经根受压迫,从而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 张女士,32岁,前一段时间开始偶尔觉得脖子发紧,右臂酸痛,右手有点发木的感觉,但并不严重,工作比较忙,就没太注意。三个月前,觉得右臂酸痛得厉害,有时候甚至使不上劲,右手无名指和小指指尖也有些发木,张女士吓坏了,担心自己瘫痪。其实这是神经根型颈椎...
-
痉挛性斜颈 针刺治疗取五心穴
高树中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外治学学科带头人,首批山东省医药卫生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高老师临床30余载,重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倡导针药并用,内外合治,擅长治疗疼痛性疾病、胃肠病、男性病、不孕症、痤疮、时间性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现整理高老师以经典指导临床,针药并用辨治疑难病案三则,介绍高老师临证经验特色。 痉挛性斜颈 男,30岁,2014年3月8日初诊。颈部痉挛向左侧偏斜2月余。 病史:患者2月前生气、劳累后出现...
-
颈椎病的病位在颈部筋肉不利 气血寒瘀为本虚标实之证
颈椎病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引起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刺激或受压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性、反复性、难治性等临床特点。传统治疗主要关注椎间盘变性、骨赘形成、椎体移位、椎间孔缩小等骨性改变。近年来开始从单一重视骨性改变向骨性改变和软组织改变并重转变,尤其重视颈肌改变在颈椎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长时间低头工作、操作电脑、驾车等慢性劳损致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发生颈部肌肉损伤。随着现代伏案工作模式日益增多,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颈...
-
主治脊髓型颈椎病 中醫方解加减
组成:黄芪50g,赤芍20g,当归20g,甘草20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地龙25g,丹参30g,白芍30g,全蝎6g,蜈蚣3条。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川芎、丹参、桃仁、红花、赤芍活血祛瘀,开通经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和拘挛;全蝎、蜈蚣、地龙具有较强通络作用;葛根为引经药,也为治颈椎病的要药,有解肌升阳之效。 加减:伴头晕目眩者加天麻15a,钩藤20g;瘀阻甚者加乳没各6g,元胡15g;肌肉萎缩明显者加熟地、鸡血藤各30g,何首乌、菟丝子各...
-
颈椎病中医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是指椎间盘变性、颈椎失稳、椎间关节及颈椎骨质增生, 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组织而引起的临床症状[1]。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大约为3.8%~17.6%[2], 且呈现低龄化、职业化趋势。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 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和研究, 其治疗痛证的效果已经得到国际公认[3,4,5], 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见效快、疗效稳定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对...
-
“筋”与“骨”颈椎病推拿诊疗“筋骨平衡疗法”
“筋骨平衡”理论在颈椎病推拿诊疗中的应用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超负荷的社会压力。为了追赶社会的步伐, 人们必须长时间伏案工作, 这使得颈椎持续处于以屈颈为主的复杂运动模式。这种模式会造成颈椎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进而导致神经根、椎动静脉、颈交感神经以及颈段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 产生继发性损害而形成颈椎病[1]。颈椎病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 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2]。颈椎病的发生大多集中在过度用颈人群, 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