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第24页
-
汗证治案举隅 自汗盗汗治疗体会
汗证有自汗、盗汗之分,病因病机不 同,遣方用药也不相 同,现将治疗体会介 绍如下。 1.肺脾气虚。营卫 不和 张某,女,47岁, 初诊:证见汗出不止, 活动后更甚,畏风,容 易感冒,体倦乏力,少 气懒言,食欲不振,食 少纳差,时有嗳气、饱 胀,大便稀溏,舌质淡 苔白滑,脉沉细。辨证 为自汗,属肺脾气虚、 营卫不和。治宜健脾补 肺,收敛止汗。方用黄 芪汤加减:黄芪30克, 党参15克,茯苓15 克,白术15克,自芍 30克,甘草10克,炒 谷芽30克,炒麦芽30 克,龙骨30克,牡蛎 30克。水煎2次,取汁 混合...
-
辨治盗汗 固表温阳法 清心泻肝法 化瘀清热法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类病症。寐则汗出,醒来则止者为盗汗,又称寝汗,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断学》认为:“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因此不少医者在临床中一遇盗汗辄责之于阴虚,然效果不佳。南京中医药大学孟景春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兹收集并总结其辨治盗汗经验数则,以飨同道。 益气固表法 刘某,男,35岁。 患者平素畏寒,汗出后恶寒更甚,近来夜寐汗出,汗后恶风,两眼干涩,发痒,更兼鼻塞、流涕,腰酸,舌上易生溃疡,舌...
-
自汗盗汗老出虚汗 中医有方
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运动和吃饭时,适当出点汗是正常现象,而且可以通过出汗,达到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和体内垃圾的目的。 但是,若在安静状态下和睡眠中经常出汗很多,甚至大汗淋漓,有的还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属于病态。 对老出虚汗者,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周身无力、少气懒言、面黄肌瘦等症者,是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
-
盗汗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盗汗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较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结核病、糖尿病、垂体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引起盗汗的发生,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审因论治。中医常见盗汗有阴虚盗汗、血虚盗汗、气虚盗汗等。临床中,阴虚盗汗最为多见,此类患者常伴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治疗选用滋阴降火的方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如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等。 此外,临床还有一类胆热脾寒兼有水湿内停的患者,亦会出现盗汗症状,治疗可选用医圣张仲景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147条云:&ldqu...
-
盗汗,心阴亏虚,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黄某,男,49岁,衡东县人。 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盗汗,一直未予系统治疗,现症见:盗汗,时轻时重夜寐多梦,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脉来弱小无力,偶有间歇。 中医诊断:盗汗 中医辨证:心阴亏虚 西医诊断:盗汗查因 治疗:滋阴养心 处方:柏子仁丸与炙甘草汤加减 人参10克、地黄15克、麦冬15克、麻仁1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8克、白术10克、牡蛎15克、灸甘草15克、阿胶15克、桂枝10克、大枣5枚、生姜5片。 连服10帖,脉转饱满,律齐,汗渐止,又服10帖,诸症平...
-
营卫失和之偏汗 阴虚阳亢之自汗 阴虚火旺之盗汗 心阴气虚之自汗
营卫失和之偏汗 左某,男,58岁,农民,1979年8月6日初诊。患者左半身汗多、发热,右半身无汗、发凉2月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用西药谷维素及维生素制剂未效。症见:左半身出汗偏多,润湿不已,甚则淋漓,右半身不出汗,发凉并感畏寒,面色萎黄,精神萎靡,肢体乏力,懒于行走,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脉浮弱。辨证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试以桂枝汤调阴阳、和营卫为治。方用: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7枚。服方5剂,左半身出汗偏多即止,右半身汗出恢复正常,左右体表温度如常人,精神亦爽。...
-
盗汗 中药用自拟方定志止汗饮加减
女性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更年期综合症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女性更年期一般在45—55岁,其中15-25%的妇女无明显异常感觉,75-85%的妇女可出现或轻或重或多或少的临床症状,但只有15%的人因症状严重需要治疗。各人就诊的症状不一,但涉及到身体各个系统,故称为更年期综合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生殖系统功能失调可出现月经周期及经期不规则直至完全停止,月经量改变;阴道分泌物减少,干枯,瘙痒等不适;性欲减退,性生活困难,...
-
自汗盗汗半年余 养肝补肾滋阴降火
养肝补肾 滋阴降火 肾为先天之本,主温煦五脏六腑,肝主调达全身气机,肝肾亏损,不能滋养温煦肺脾,卫气不能固护肌表,故出现汗出之症。若大病伤阴,或年迈体弱,必致阴虚内热,迫津外泄而自汗盗汗。故治以养肝补肾、滋阴降火,内热得清则外汗自止。 典型病例 患者,女,76岁,2008年12月23日初诊。 自诉 自汗盗汗半年余。半年前因心衰住院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但自汗盗汗严重,每天汗湿衣服5、6次,伴疲乏无力,面赤心烦,口干,便结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证属阴虚火旺,蒸液外泄,治以养肝补...
-
治小儿遗尿 顽固性盗汗 阴囊疝气方
治小儿遗尿症经验 方法:取桑螵蛸、煅龙骨、煅 牡蛎、五味子各10克。肺脾气 虚,症见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自 汗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者,加黄芪、升麻各10克;肾阳 虚,症见面色无华,精神不振,畏 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 淡,苔薄,脉细者,加仙灵脾、菟 丝子各10克;肾阴虚,症见形体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消瘦,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 红,苔薄,脉细微数者,加黄柏、 知母各10克。共研细粉,混合均 匀,密封备用。每次取适量,用醋...
-
盗汗自汗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
案一 肝郁脾虚、郁而化热证 肖某,女,51岁。2021年7月4日初诊。诉盗汗、自汗2个月。近2个月意志消沉,盗汗、自汗,以上半身为主,动则加剧,浑身燥热,入睡困难,面部出疹、瘙痒,双目干涩,小便色黄,大便稀溏。舌红苔白,脉沉弦。 诊断:盗汗、自汗(肝郁脾虚、郁而化热型)。 治法:疏肝健脾,养血清热。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20g,赤芍20g,炒白芍10g,柴胡10g,薄荷8g,炒白术10g,茯苓10g,生姜10g,炙甘草8g,川芎10g,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