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盗汗 第23页

盗汗 第23页

  • 轻度盗汗可服玉屏风

    轻度盗汗可服玉屏风

      药师经验   南宁康全大药房药师徐星新   最近,有位南宁市民前来咨询,他说虽然每天晚上都开着空调睡觉,空调温度也就25摄氏度,但是入睡后就会不停地冒汗,常常大汗淋漓,衣服全湿。我告诉他这是“盗汗”的表现,可能是气血不足引起的脾虚或者气虚。我推荐他用了“玉屏风颗粒”,服用了一两盒后,他还过来跟我介绍经验说,他的“盗汗”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睡眠质量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 治疗小儿盗汗方

    治疗小儿盗汗方

    方药:泥鳅鱼150-200克,用热水洗去鱼身粘液,割腹去内脏,用适量油煎至黄焦色,加水一碗半,煮汤至大半碗,加盐调味即可。 用法:年龄小者可分次服,每天1次,连服3天,其中鱼肉也可同时食用。功能:补虚,止汗。 主治:小儿盗汗。 疗效:治疗4l例,显效37例,有效2例,无效2例。...

  •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盗汗可简单理解成:汗,睡熟时偷偷泄出,睡醒则渐收。湖南省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坚说:“春天大地的阳气刚刚萌生,阴虚之人,身体的阳气顺应天时,容易往外浮越,出现盗汗。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现象。轻微的话,不必在意,季节一过,自然会好。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吃知柏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滋阴降火安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则建议用黄芪15克、鸡肉150克煮汤,或党参30克炖排骨;也可用浮小麦加大枣煮水,当茶喝,有很好的补气止汗作用。长期盗汗者,应做个身体的全面检查...

  • “瘪麦子”治盗汗 盗汗怎么治疗

    “瘪麦子”治盗汗 盗汗怎么治疗

    《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御医王怀隐等人编写的一部大型方药著作。在著作中,有一则王怀隐偶得浮小麦治病的故事,读来非常有趣。 宋代太平兴国年间,有一天雨后放晴,王怀隐到后院查看晾晒的中药材,发现新购进一堆小麦,便问伙计:“这些又瘦又空的蛀小麦,何人送来?”伙计回答:“是城南张大户送来的。”正在此时,忽然来了一位急症病人,那病人的丈夫对王怀隐恳求说:“王先生,我娘子近来不知何故,整日心神不宁,常常发怒,有时哭笑无常,甚至还伤人毁物。今请先生施恩,为她除病驱邪。&rd...

  • 治盗汗方

    治盗汗方

    处方:生地15克,知母、黄柏、银柴胡、白薇、浮小麦、麻黄根、当归各10克,竹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养阴清热。 主治:阴虚内热,夜寐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梁 杰...

    精品偏方 2024-03-08 7 0 盗汗
  • 安魂汤治盗汗10年的小伙

    安魂汤治盗汗10年的小伙

    27岁小伙儿李威(化名)来门诊的时候,没人看得出他是一个因为疾病快要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这个高大帅气的年轻人除了面容有些黯淡外和普通人并没有任何区别。 并不像其他病人一样一坐下就急切地询问倾诉,他缓缓坐下来,沉默着,直到导师王琦问他:“你是李威?”他点了点头,说:“是。” “怎么不舒服呢?”王琦教授继续问。 “盗汗10年了。看遍了医生都没有治好,现在越来越严重。”这个小伙子声音里带着明显的低...

  • 邱明义 盗汗临床经验

    邱明义 盗汗临床经验

      郑某,女,69岁。2011年5月2日初诊。自述盗汗12年。现凌晨2点至4点每每醒来,发现身上汗如水浇,湿透衣衫,浑身乏力,平时口干苦,手脚心发热,苔薄黄,脉弦数。邱明义辨为阴虚火旺,迫津外出之证,治以滋阴降火,固表止汗,方以当归六黄汤加减。处方: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黄柏10克,黄芩15克,浮小麦3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山萸肉30克,海螵蛸30克,五味子15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二诊:汗出减少,口干苦,苔薄黄,脉弦数。于上方加黄连10克,石斛15克以加强清...

  • 治盗汗妙方当归六黄汤

    治盗汗妙方当归六黄汤

    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并称其为“盗汗之圣药”。《医宗金鉴》认为该方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芪,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芪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吴昆认为杂证之盗汗”与伤寒盗汗不同。伤寒盗汗是半表半里之邪未尽,杂证盗汗则阴虚而已。彼以和表为主,此以补阴为主。 病案:孙某某,女,4...

  • 验方加减治盗汗

    验方加减治盗汗

      盗汗隶属汗证范畴,《金匮要略》首提“盗汗”这个名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确指出自汗、盗汗的区别:“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睡著汗出,即明盗汗。”对于盗汗来讲,大多是由于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精被绕,不能自藏而外泄为汗。盖“汗为津液”所化,且根据“气血津液同源”理论,故过度的汗液外泄则可产生伤津耗气损阴的证象,失治或不治日久,必然会导致“气阴两亏”...

  • 小儿盗汗 用"止汗贴”

    小儿盗汗 用"止汗贴”

    盗汗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睡时汗液出,醒后即收为主症。笔者采用“止汗贴”外敷神阙及膻中穴治疗不同证型的盗汗10余年,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将五倍子、龙骨、郁金按2:1:1碾粉备用。睡前将患儿神阙穴及膻中穴擦净,再将药粉与陈醋调成泥团如蚕豆大小敷于神阙穴及膻中穴,然后用4厘米X4厘米胶布一块贴在放好药团的神阙穴及膻中穴上,胶布中点对准脐中及双乳中穴,每次敷6—12小时,一日一次,5 次为一疗程。 湖南衡阳 王 健 点评:止汗贴由纯中药组成,方中五倍子收敛止汗;龙...

  • 更年期盗汗桑叶煮水治

    更年期盗汗桑叶煮水治

    我妻子今年。50岁,患更年期综合征已经半年了。半年来,她经常烦躁不安,而且每天夜里都出现咨汗。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她应采用心理疏导疗法,并口服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我俩认为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多,因此没有采纳这种疗法。后来,一位学小医的朋友告诉我,服川桑叫水治疗此病效果很好、,我妻子连续3天服用桑叶煮的水,盗汗症状便消失了。 方法是:取桑叶100克,用清水洗净后人锅加1碗清水煎煮至剩余半碗的药液时,调人适量的红糖即成,可每天服1剂,分2—3次服完。 桑叶具有祛风清热、清肝明且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

  • 验方治小儿多汗临床常自汗 盗汗

    验方治小儿多汗临床常自汗 盗汗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仲景治疗黄汗,黄疸而有脉浮,表虚症状之主方。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孙浩老中医根据其中桂枝汤可解肌和营,调和阴阳,黄芪可补气固表之功用,临证多有发挥,现举四例验案简析其用此方经验。 小儿汗证 赵某,男,7岁。自3岁入托以来稍稍运动则大汗出,夜间睡眠时背部及头汗出,汗湿衣被,...

  • 主治小儿盗汗、睡出虚汗

    主治小儿盗汗、睡出虚汗

    【简介】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醒后汗自停的现象称之为“盗汗”。 【治法】 【组成】北芪18克浮 小麦12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一剂 【组成】炙甘草9克 瘦猪肉60克 【制法】蒸服 【用法】每日一剂,或二剂 【疾病】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 小儿盗汗 小儿疝气方

    治小儿流涎方 处方:鲜丝瓜根(切片)50 克,瘦猪肉0.2公斤。加水共煮至肉熟烂,分3—4次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主治:小儿流涎,中医辨证为脾胃积热型,症见患儿时时流涎,口涎粘浊,下巴赤烂,烦躁不宁,小便黄,大便干结,唇舌红赤,苔黄,脉数。 张菁 治小儿盗汗方 小儿夜间睡着时出汗,醒后即止,称为盗汗。取赤小豆60克,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熟后加红糖10克,混匀后一天内一次或分次吃完,连服半个月,治疗小儿盗汗有较好疗效。 治小儿疝气经验 方法:取香附、宣木瓜、苏叶、橘 红各10克。上...

  • 小儿盗汗吃什么药 木耳红枣汤

    小儿盗汗吃什么药 木耳红枣汤

      许多小儿经常在夜间睡着后出汗,醒来则汗止,这就是所谓的盗汗。笔者介绍一款木耳红枣汤治之,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不妨一试。   取黑木耳、红枣各1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大半碗。每日一剂,分2~3次服用,一般患儿连服1~6天即可见效。(郭旭光)...

  • 治阳虚盗汗宜阳中求阴

    治阳虚盗汗宜阳中求阴

    张景岳云:“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五脏六腑之病,穷必及肾。阳虚盗汗,为阴阳两伤,必损及肾,肾藏真阴,又寓真阳,为水火之源。治肾之要,重在阴阳互调,水火共济。治此证,因其阳气虚衰于前,肾阴受损于后,肾阳不足,开阖失司,故当先拟助阳散寒之剂,尔后再以柔剂阳药,如巴戟天、菟丝子,配柔肝滋阴药(熟地黄、山萸肉、麦冬、五味子等),配伍入温阳益气方中,取阴中求阳之意,使阳生阴长,阳气充盛,汗孔开阖复常,则汗证自愈。当然,也有精血亏损,阳虽虚...

  • 中药复方治疗盗汗效果好

    中药复方治疗盗汗效果好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以夜间出汗,醒 后汗止或睡而汗出为特征,常见于西医 中女性或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 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等,易造成一系列 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心理障碍,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中 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汗液为人体 津液的一种,与血液密切相关。血汗同 源,血液耗伤者,不可再发其汗。盗汗之 病机总属气血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运用 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盗汗108例,取得 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0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56 例,女5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 岁;疗程最...

  • 治疗小儿盗汗单方

    治疗小儿盗汗单方

    方法:取黑木耳、红枣各15克,冰糖适量,水煎取汁大半碗,每日1剂,分2—3次服用。3天为1疗程。...

  • 治疗盗汗的中医验方

    治疗盗汗的中医验方

    眼下,已是凉爽宜人的秋季,可仍然有许多人爱出汗。这种出汗很有特点:白天不出汗,晚上睡着后才出汗,并且醒来汗就不出了。 这种异常出汗的现象,中医称为“盗汗”,盗汗严重的人,会因大汗淋漓而在睡梦中浸湿床单、破褥,还很容易出现脱水。盗汗过多或过久会导致人体内电解质紊乱,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出现气短、乏力,严重时会虚脱,甚至休克。以下介绍几个治疗盗汗的中医验方。 地骨皮茶 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具有清热、敛汗、滋训、生津的作用,是治疗盗汗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用单味地骨皮10克,煎水...

  • 盗汗三方

    盗汗三方

      验方1乌梅30克,浮小麦15克,五味子10克,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阴虚盗汗。   验方2黑豆100克,红枣20克,黄芪、党参各5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气虚盗汗。   验方3党参15克,煅龙骨、牡蛎各30克,麻黄根10克,五倍子15克,适用于体虚盗汗。...

  • 特殊盗汗证 运用山楂配当归治愈

    特殊盗汗证 运用山楂配当归治愈

      盗汗属于临床常见病,此病之汗是指除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出汗外的寐中汗出,醒来汗自止的现象。该病多由肺气不足、营卫不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而致。笔者临证中曾经遇见1例特殊盗汗证,运用山楂配当归治愈,报道如下:   张某,男,30岁,1999年12月24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酒,因婚姻问题时有郁闷。3年前结婚,婚后不久出现夜间熟睡后腰以下出冰冷汗水,上半身潮热汗出,并逐渐伴有性功能减退,婚后妻子一直未孕。经多医以肾虚治疗,未曾显效。半年前,夫妻俩去三甲医院检查,排除妻子不孕。丈夫...

  • 夜间盗汗的原因 中药治方

    夜间盗汗的原因 中药治方

      夜间盗汗的原因: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陈某,女,47岁。2009年6月12日初诊。每日午夜12点过后则大汗如洗,衣被尽湿。待天明则汗出减缓,夜夜如此,伴头晕乏力,心慌短气失眠。诸医皆云:神经衰弱。每日服药盈握,病情难以控制。中医诊为阳虚,予桂附、真武之类,或益气参脉之品,皆无效。观其体弱消瘦,舌淡,苔灰白,脉沉涩。腹部胀满,双下肢轻度浮肿。思此患者久服温阳补气之品效不佳,又加之心慌短气,汗出每于夜间发作,实乃气虚血瘀之...

  • 伤湿膏贴神阙穴治盗汗

    伤湿膏贴神阙穴治盗汗

    盗汗是多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佝偻病、植物神经紊乱、更年期综合症等。可用伤湿止痛膏贴肚脐以缓解盗汗症状。伤湿止痛膏原为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所制,因其具有较浓的芳香气味,通过贴脐刺激后,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活动,促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改善盗汗症状。 方法是,先用温水适量将肚脐正中的神阙穴及周围洗净、拭干,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根据人体大小(成人或小儿),将一面或 1/2面的伤湿...

  •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小儿盗汗 试试脐疗

      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陈文英主治医师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在脐部敷药对很多疾病有疗效,其中小儿盗汗就是很常用的一种。临床上,一般用五砂散或五味敷剂对小儿盗汗进行脐疗。   五砂散的成分是五倍子和辰砂,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陈文英说,一些肺结核引...

  • 仙鹤草巧治盗汗

    仙鹤草巧治盗汗

    仙鹤草性味苦涩平,人肺、肝、脾经。临床主要用于止血、强壮、杀虫、止痢等,亦常用于煎汤熏洗治疗跌打损伤。民间验方将仙鹤草用于治疗盗汗,颇有良效。 治疗方法:仙鹤草50克(鲜者倍量),大枣30克,水煎2次取汁,早晚分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张某,男性,36岁。患者于 3个月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夜间盗汗,先后经多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口服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近半月来盗汗渐重,并自觉周身倦怠乏力。予服上方3剂后盗汗基本消失,其它症状亦明显减轻。继服3剂后痊愈。随访半年未发。 体会:《本草纲目》...

  • 治小儿盗汗方

    治小儿盗汗方

    处方与用法:生地12克,川芎、当归各5克,白芍10克,酸枣仁、石斛各8克,煅龙骨12克,胡黄连3克,浮小麦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血养阴,清热止汗,健脾敛汗,治小儿盗汗,汗出如洗,神疲,纳差,口干,唇舌不华,少津,脉细数等。...

  • 盗汗半年余 病机与治则处方

    盗汗半年余 病机与治则处方

      胡某,女,1岁半, 1990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盗汗半年余。其母代诉:患儿盗汗显著,每日早上起来头汗很多,枕巾湿透,面黄无华,畏寒畏热,大便干、臭,腹部热胀,晚上睡不稳,经常外感。就诊时咳嗽,流稠涕,苔黄,脉浮较紧。   病机与治则: 肺气失宣,脾胃食积;治当宣肺止咳,清热化积。   处方:生黄芪10克,桂枝4克,紫苏叶4克,金银花10克,瓜蒌4克,桔梗4克,苍术4克,石膏15克,白茅根10克,莪术4克,三棱4克,槟榔10克。2剂,水煎服,日1剂,少量频服。   方解:本方以生黄...

  • 经常盗汗服桑叶粉

    经常盗汗服桑叶粉

    盗汗以睡后汗出,醒后汗止为特征,多兼有心烦少眠,手足心烦热,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等症。用桑叶治疗有良效。 方法:取桑叶60克,研细粉,每晚睡前用米汤送服6克,连服8~10 天。 苟胜...

  • 女性更年期盗汗怎么办

    女性更年期盗汗怎么办

    更年期盗汗是妇女更年期的主要症状之一,是由于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等所致。那么,妇女更年期盗汗应该怎么治疗呢? 中医认为,妇女更年期盗汗是因为进入更年期之后会逐渐肝肾精血亏虚,脏腑功能衰退,进而出现盗汗症状。那么,中医怎样运用中药调理更年期盗汗呢? 中医认为,熟地黄能养阴、益精填髓;生地黄能清热、养阴生津;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五味子能收敛止汗、补肾宁心、益气生津。四药配合能达到补益心肾、养阴、清热、敛汗的作用。将熟地黄20克、生地黄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煎水喝,每...

  • 中成药加减治盗汗

    中成药加减治盗汗

      “盗汗”隶属于“汗证”一病范畴,早在《灵柩·五癃津液别论》中就有“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的记载,《金匮要略》首提“盗汗”这个名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的区别更是明确指出:“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睡著汗出,即明盗汗”。对于自汗、盗汗,病因主要有营卫不和,肺卫不固,里热迫蒸,心血不足和阴虚火旺。   对于“盗汗”来讲,大多是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