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第22页
-
我用五倍子敷脐治愈自汗及盗汗患者不计其数
主治:自汗、盗汗、早泄、遗精梦交。 配方及用法:五倍子6克。五倍子研为细末,每次约2克,用健康异性唾液调为糊状,置肚脐中,外用一小块胶布覆盖固定,贴一昼夜更换。健康异性唾液,取其阴阳调和之意。亦可用醋调代替,但疗效次之。如阴囊自汗者,可内外合治,用五苓散加味: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黄芩12克,桂枝、细辛各6克煎服。遗精合用“参麦汤”:玄参50克,麦冬30克,肉桂3克,煎服。梦交合用桂枝龙骨牡蛎汤,继服六味地黄丸加强并巩固。 疗效:我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经内外合治,用本药方治愈患者者不计其数,有效率达9...
-
我的手脚麻木盗汗症是服霜后桑叶治愈的
我今年55岁。一年前患了肥胖症,体重达90千克。身体每况愈下,经常手脚麻木,浑身无力,自汗盗汗,四处求医,收效甚微。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个民间验方,说是霜后桑叶可治盗汗。我按照要求,请住在农村的亲戚采集秋桑叶。每晚用1杯冷开水浸泡5克左右的干桑叶,第二天早晨空腹服下,然后再冷开水浸泡桑叶。天天如此,一个冬春,我果然不再盗汗了,体重也有所减轻。坚持饮桑叶茶到今天,体重减轻16千克,人也感到神情清爽,手脚不再麻木。 桑叶治好了我的病,我对桑叶也产生了兴趣,多方收集了有关资料。《本草纲目》称霜打的桑叶...
-
晒不死的清热野菜马齿苋治疗盗汗
马齿苋有“天然抗菌药”的美称,现代研究证明,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是治疗夏季腹泻的常用药。为保持马齿苋的鲜嫩,刘光瑞建议大家烹饪马齿苋前都最好在沸水中焯一下,并且因其草酸含量较高,焯过再入菜也更健康。刘光瑞称,不管是煲炒还是煮粥,马齿苋都极具风味。重庆人喜欢凉拌马齿苋,也一定要加蒜泥,以增强抗菌消炎止泻的作用。马齿苋炒鳝丝:同是口感滑嫩的食材,搭配效果佳。1.取净鳝丝适量,用盐、醋、料酒、姜、葱腌制15分钟;2.锅中热油,开小火,把再次洗净的鳝丝放入锅中爆,熟后捞出盛...
-
我的家传秘方五倍子治盗汗有奇效
配方及用法:五倍子10克,研末,加水少许搅成糊剂,睡前置患者肚脐中心,外用纱布固定。 疗效:有效率100%,一般用1次即愈。 引自:广西医学情报研究所《医学文选》 百姓验证:河北滦南县柏各庄镇石各村赵信艳来信说:“本村刘x有五六年盗汗史,每到夜晚睡觉时,必汗流如洗,痛苦不堪。曾在县中医院用草药和谷维素、刺五加、人参生脉饮等治疗,效果不佳,花去药费几百元。后来用本条偏方治疗,只外贴1次,花了5角钱,当晚就明显见效;连贴3次盗汗症状全无,至今未复发。” 黑龙江尚志市亚布力林业局黄xx,男,62岁,退...
-
治炎症性皮肤病方 治盗汗方
治炎症性皮肤病方 处方:金银花、连翘、 黄芩、生地、丹皮、赤芍、丹 参、当归、白芷各10克,白 鲜皮12克,浮萍、川芎、白 蒺藜各8克,苦参、荆芥、 防风、蝉蜕各6克,甘草5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主治: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辨证属血瘀风热型。 常为发病中期,皮损红褐 色或暗红色,伴瘙痒,舌质 红或暗红或有瘀斑瘀点, 脉涩。 贺贵博 治盗汗方 处方:党参、牡蛎(布包) 各15克,柴胡、黄芩各lO 克,法半夏、甘草、麻黄根各 6克,大枣6枚,生姜3片。 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盗汗,中医辨证 属肝气郁...
-
饮中药茶 治盗汗症
用中药茶治疗盗汗症58 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8例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12~64岁,平均 32.7岁;盗汗时间2个月~3 年,平均1年1个月。均经有关检查排除结核病可能。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生地各20 克,地骨皮12克,黄柏、麻黄根各7克。 加减:汗出过多者,加浮小麦12克;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2克;脾虚便溏者,加白术10 克。 用法:上药略加粉碎后,用沸水浸泡20分钟以上,待药茶凉后服用,每日1剂,早晚各服 1次。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痊愈:盗汗消...
-
古今单验方介绍治疗小儿盗汗的方法
近年盗汗的小儿越来越多,可能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一定关系,比如喝牛奶、奶粉,牛奶是温性的,喝得多了,也容易盗汗。在治疗上不可一概而论,但是以阴虚为多见。 有热心网友曾介绍了一个外治法治小儿汗出,疗效很好。五倍子研粉敷肚脐。此法来源于明朝龚信《古今医鉴》中所介绍的简便方。其以“五倍子末,津调填满脐中,以绢帛缚定,一宿即止;或加枯矾末尤妙”。用此方治疗各种汗证,不论盗汗、自汗,亦或手脚心出汗。尤其是小儿服药困难,用此法更方便些。此外,本方可治疗小儿久泻不止。凡是小儿久泻不止,查看肛...
-
治小儿病后自汗 小儿盗汗症二方
治小儿病后自汗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克;炙黄芪10 克,炒当归10克,陈皮 5克;碧桃干15克,获苓5克,糯稻根50克,红枣10克。水熬服,日 1剂,分2次温服。 功效:调和营卫,敛阴止汗。治小儿感染热性疾病后,自汗或盗汗,神疲乏力,冒纳不佳,舌淡红,脉细无力等。 (曾示浪) 治小儿盗汗症方 处方与用法:太子参10,青蒿、桑叶、麦冬、丹皮各5克,谷芽、玉竹各2克,五味子3 克,大枣2枚,甘草2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安神止汗,治小儿盗汗症,纳呆口渴,夜寐不安,易惊叫,舌尖红,苔薄黄,指纹青紫。...
-
治疗盗汗贴脐疗法
盗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来即止的临床常见病症,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笔者行医多年,采用伤湿止痛膏贴脐治疗盗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先用温水适量,将肚脐正中的神阙穴及脐周洗净、拭干,然后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将1面或1/2面平贴在肚脐即可。每天贴12个小时,3次为1 疗程。运用本法时应注意有无过敏反应,若出现过敏反应(肚脐及周围皮肤发红、发痒等),应立即停用。最好选用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药香味浓,效果较佳。 伤湿止痛膏原为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所制,它具有较浓的芳香气味。通过贴脐刺激后,可使经络疏通,气血...
-
化疗后盗汗 敷脐法巧治
盗汗指睡中汗出,醒来自止,又称为寝汗。因为患者身体虚弱,加上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所以极易发生盗汗,从而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流失,抗病力更加下降。运用五倍子、朱砂敷脐治疗有较好效果。 方法: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研粉混匀,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将药糊填满神阙穴(即肚脐),按压铺平后,外用脱敏胶布固定,临睡前敷,早晨起床后取下,7天为1疗程,治愈后停药。 盗汗属于中医学中的虚劳证,肿瘤患者因手术和化疗后体质虚弱而最易出现。方中五倍子收敛止汗;朱砂清心镇惊、安神解毒,配伍使用可增加止汗功能。肿瘤患者化...
-
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20160507 徐陆周介绍什么是盗汗
本页提供2016年5月7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徐陆周。主题是《出汗背后(下)》。主要介绍什么是盗汗,睡着出汗提示身体有什么问题,睡觉出汗可用哪种药材缓解,西洋参的由来,中医认为儿童经常盗汗的原因,小孩盗汗怎么办,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徐陆周: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中医师。 盗汗就是偷偷出汗的意思,盗汗往往是夜间出汗,就像盗贼一样。盗汗的特点是睡觉的时候出汗,清醒是又停止了。 睡着出汗提示身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