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 第76页
-
基于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的中医传承
●中医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与中医传承息息相关,中医人必须牢牢把握关乎中医本质的核心内容,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把握对于古圣先贤、当代名医名师、自己个人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涤清中医学习之路。 ●今时之中医不仅要有坐堂行医的本事,还应具备创新发展学科的信念和能力。当我们的中医人视野更宽、思维更广的时候,不仅是给予了自己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也同样是为我们的中医学科开启了一扇扇发展之门。 ●产业化意味着一门学科的知识、产品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服务天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
-
中医药浴验方 辨病辨证选药
说到冬病夏治,大部分人会想到穴位敷贴,其实,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除穴位敷贴外,还有艾灸、刮痧、火罐、药浴等。其中,药浴形式多样,有全身药水澡,局部烫洗、熏洗、坐浴、足浴等,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的记载。为保证效果,药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药要对证。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的体质、时间、地点、病情等因素,选用不同的方药,各司其属。 其次,方法要得当。初浴时,水位宜在心脏以下,约3-5分钟身体适应...
-
中医药浴疗法验方六则
方一羌活、独活、五加皮、当 归、干姜、透骨草、伸筋草、宣木瓜各 30克。本方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 瘀、滑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 痹、筋骨挛痛、四肢冰冷、风湿关节 炎、腰腿寒痛等。 方二麻黄、细辛各30克,桂 枝50克,苏叶100克。本方具有发 散风寒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咳 嗽气喘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和哮 喘。 方三伸筋草、威灵仙、续断、 麻黄、桂枝各15克,当归、红花、制 川乌、制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 川芎各12克。本方具有舒筋活血、 温经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肩周炎各 期。 方四 山楂50克,决明子...
-
黑芝麻入药治病验方
黑芝麻又名黑脂麻、胡麻、巨胜,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其味甘,性平,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活血脉、乌须发之功效。 下面介绍几则黑芝麻入药治病的验方。 治产后少奶: 黑芝麻炒香,加食盐少许,共研细末;另将鸡蛋煮熟,去壳,蘸芝麻末食用,如加猪蹄汤冲服,则效果更好。 治大便下血: 黑芝麻500克,红糖 500克,黑芝麻炒焦,加红糖拌匀,随意食用。 治气管炎、老年哮喘: 黑芝麻10克,核桃仁两个,生姜两片,共嚼食,细嚼慢咽,每晚一次。 治干咳无痰,早轻晚重: 黑芝麻120克,冰糖30 克,共捣烂,开水...
-
海带能治病吗 海带治病数验方
治便秘、酒精中毒:海带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 治糖尿病:海带、大豆各适量,共入锅加水煮熟食。经常食用有效。 治高血压:海带50 克,决明子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治睾丸肿痛:海带、海藻各15克,小茴香6 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肝脾肿大:海带25 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 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治颈淋巴结肿大:海带30克,白芥子20克,海篙子、夏枯草各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治高脂血症:海带150 克,绿豆100克,共入锅加水煮烂,调入红糖后服食.每日1剂,分2次食完。经...
-
来自张琪实践的用药配伍经验
国医大师张琪从医60余载,崇尚经典著作,吸收各家之长,精于辨证论治,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肝肾病、冠心病等。著有《脉学刍议》、《张琪临证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等。笔者通过学习有关著作,现总结其用药配伍特色经验如下。 理论研究重实践 张琪认为:伤寒与温病同是外感病,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无疑可以统一。如果能撰写一部外感病专著,熔各家学派之特长于一炉,将是对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一大贡献。辨证必须认识证和辨证的涵义,证要标准化、规范化,临床要抓主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发热有三阳合病、伏邪...
-
基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中层理论建构
近年来,以名中医传承研究工程带动的经验挖掘和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如何应势而进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其中,如何将大量的经验资料提炼、上升为抽象理论,如何在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之间架起建构理论的桥梁是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层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或为扎根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借鉴。 从探索中医理论建构的方法学出发,提倡基于老中医经验的自下而上建构中医中层理论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中层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给予介绍和解读,继而对近年来中医界开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部分成果进行分析,从...
-
做好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近些年来,国家对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与传承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自1990年起,先后遴选认定了3 批1500名有师带徒资格的名老中医,迄今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级中医临床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医学术下滑的势头,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间,这些名老中医的经验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挖掘、整理,大量有关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论文、专著相继发表、出版,其传承者的学术水平也随之得到了相应提高。 无论从何种角度、用何种方法对名老中医经验进行总结,都离不开经验信息的采集,而经验信息采集的方法直接影响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的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