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秋 第6页

秋 第6页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

  • 幼儿秋泻敷脐 儿童易感冒选玉屏风滴丸

    幼儿秋泻敷脐 儿童易感冒选玉屏风滴丸

    秋冬季干燥多风,很多人都会觉得嘴唇发干,出现皲裂,因而就会不自觉地舔唇,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嘴唇的干燥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导致唇部肿胀、结血痂。其实,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慢性唇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慢性唇炎与机体缺少维生素B2有很大的关系,当气温低,相对湿度亦较低时,容易诱发或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症状。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主要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生长和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由于人体对维生素B2的贮存能力有限,多余的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而要注重摄取和补充,以免引起缺乏。 对于中老年...

  • 小儿秋泻足浴有方

    小儿秋泻足浴有方

    中医认为,小儿秋泻多因 脾虚,感受外邪所为,当以健 脾利湿,清热止泻为治,临床 观察发现,足浴可有效治疗小 儿秋泻,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 担,减少小儿对打针、吃药的 恐惧心理。介绍几则,供选用。 1.蕲艾叶50克,白胡椒 25克,透骨草25克。将上药 加水500~1000毫升,煎 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将 药汁倒入盆中,待水温适宜 时,将患儿双足置人浸洗 10~15分钟,每日3次,每剂 可煎3次、,连续3~5日即可。 可健脾温中。 2.银杏叶100克。将银杏 叶加水约2000毫升,煎煮20 分钟,待水温适宜时...

  • 秋冬腹泻 隔姜灸脐

    秋冬腹泻 隔姜灸脐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儿,秋冬季腹泻都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中医发现,在肚脐(神阙穴)施以艾灸,可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对秋冬腹泻效果明显。 在肚脐施以艾灸名曰“脐灸”,中医常用脐灸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艾条悬灸,即手持点燃的艾条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感觉脐周有温热感为度,每次施灸时间为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尤以秋冬季施灸效果最佳,对秋冬季腹泻,...

  • 小儿患“秋泻"用白药敷脐

    小儿患“秋泻"用白药敷脐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指小 儿在10。11月这个季节发生 的腹泻,多数是由于轮状病毒 感染导致的,其临床表现为感 冒、呕吐以及腹泻。小儿秋季 腹泻起病比较急,目前还没有 针对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 的特效药。如对此病处理不当 会引发患儿脱水、酸中毒和电 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危及患儿 的生命。临床在常规治疗基础 上联合云南白药敷脐,疗效较 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秋季腹泻患儿40 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 龄6~24个月,病程2~10天。 二、治疗方法 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 基础上,对脐部进行消毒,将...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肠道蛔虫 秋季驱蛔正当时

    肠道蛔虫 秋季驱蛔正当时

      肠道寄生虫以蛔虫最为常见。用药驱蛔虫虽说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是最佳季节是在秋天。   夏季,大人和儿童进食大量的生鲜蔬菜和瓜果,这些食品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正好药到虫驱。   常用的驱蛔虫药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盐酸左旋咪唑、盐酸四咪唑(驱虫净)、阿苯哒唑(肠虫清、丙硫咪唑、抗早敏)、甲苯哒唑(甲苯咪唑,安乐土)等。目前小儿服用的驱蛔药共同特点基本上是用法简单、疗程短、疗效好。以肠虫清治疗蛔虫病为例,每次只需服两片,晚睡前一次服下,或每晚...

  •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治小儿秋冬腹泻方 小儿秋冬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药治疗副作用多,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内服方:党参、茯苓各3克,白术、葛根各2克,藿香、木香、炙甘草、儿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一般3-5剂可愈。 外敷方:肉桂、干姜、丁香各5克,共研细末,先用生理食盐水把患儿肚脐洗净擦干,再取上述药末1克把肚脐填平并稍加压,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治小儿腹泻经验 方法:取新鲜无花果叶10 片,洗净,放人清水2000毫升中, 加明矾适量,煎煮至1500...

  • 夏秋季节 当心宝宝腹泻

    夏秋季节 当心宝宝腹泻

    婴幼儿腹泻是夏秋季节的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大便次数增多、腹痛腹胀、精神倦怠为主要特征。尤以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病因病机 导致小儿泄泻的病因主要有三:1.饮食内伤,小儿饮食不节,不定时、不定量,或食入不易消化或不清洁的食物。2.感受外邪,如小儿外感风、寒、热邪,或为暑湿所伤。3.脾胃虚弱,多为小儿身患重病、久病之后,致脾胃损伤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书》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幼幼集成》说:“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

  • 小儿秋季腹泻论治

    小儿秋季腹泻论治

    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肠炎。以呕吐、腹泻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为特征。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起病急,传染性强,是影响小儿身体健康的多发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疗法。秋季腹泻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在古今文献中尚乏专论。笔者总结出秋季腹泻的3个特点:①流行多在立冬至小雪之间;②发病多是6~18个月的小儿;③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等肺系症状,吐泻并作,伤阴明显。提出“小儿秋季腹泻因燥起”的学术观点,运用运气学说对其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等进行了深入...

  • 儿童秋泻的饮食治疗

    儿童秋泻的饮食治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有国 婴幼儿“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对抗生素不敏感,选择食疗,特别是粥疗极为有益。可选用的食谱有: 荔枝粥:荔枝干(去核)、莲肉各5~7 枚,山药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加白糖少许调味服食。 猪肚粥:猪肚1具(切片),粳米30 克,山药15克,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服食。 糯米固肠粥:取糯米30克,山药15 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粉,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

  • 秋季口疮吃石榴

    秋季口疮吃石榴

    中医认为,秋季老人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是阴虚内热、虚火上扰,吃石榴治疗口疮有明显效果。石榴味酸、性凉,可以养阴生肌、解毒敛疮,常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现代医学证实,石榴富含锌及维生素C、E,有明显的的抑菌、止血、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石榴100克去皮,果肉连籽捣烂,用温开水250毫升浸泡1小时后取汁饮用,分2-3次服完,连用1周。因石榴含有鞣酸,不宜空腹服用。...

  • 阳痿 秋季发病 拟原方

    阳痿 秋季发病 拟原方

      贾某某,男,33岁,2007年9月12日初诊。   结婚7年,既往有阳痿病史3年,每年均在秋季发病。本次发病已1月余,除阳事不举,或同房时阴茎勃起明显无力之外,伴有腰膝酸软。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而弱。   证属肝郁肾亏,宗筋无力。治宜疏肝补肾,振兴阳道。方选柴胡疏肝散加补肾药:柴胡10克,当归12克,制首乌12克,川芎10克,炒赤芍15克,补骨脂15克,淫羊藿20克,大熟地15克,水煎服,每天3服,每日1剂。10天后以中成药柴胡疏肝丸和全鹿丸调理40天即愈。   2008年8月5日复诊,谨遵医...

  • 按摩提高秋季性欲

    按摩提高秋季性欲

    人体在夏季性欲较为旺盛,人秋之后一些中老年人反映自己性欲明显减退,夫妻之间也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产生矛盾。对此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来提高性欲。 按照中医理论,到了秋天人体内的阳气和精气都开始收敛,为冬天做准备。因而,人的性欲也会有所收敛,导致性欲减退。一些男性会出现暂时的性兴奋不足,女性也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临睡前,夫妻若相互进行按摩有助于提高性欲,改善性功能。首先,按摩脊柱。一方俯卧,对方用温柔的手法从颈部开始按压,沿脊柱下行,直到尾骨,重复3次。其次,按压脚掌心。用大拇指按揉脚心,每侧100次。最后,按摩腹部。一...

  • 秋季养“性”粥

    秋季养“性”粥

    进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渐盛.一碗温暖可口的养性粥.能补充盛夏时节体力的消耗.提高中老年人的性功能,可谓一举两得。 龙眼粥龙眼(桂圆)肉 20克(鲜品加倍),粳米100 克.白糖少许,同煮粥。龙眼肉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志的功能.是秋季补虚疗损、健体强身的食疗佳品。龙眼粥对心脾两虚引起的早泄、阳痿、滑精有很好的疗效。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将冼净的枸杞与粳米一起煮粥。枸杞粥能滋补肝肾、养阴明目,适用于肝肾阴亏引起的阳痿、遗精,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视物模糊者食用。 羊肉粥鲜羊肉100 克.粳米...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秋季
  • 更年期 - 女性的“多事之秋”

    更年期 - 女性的“多事之秋”

    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把从中年走向老年的过渡时期习惯以“更年期”一词来称呼。 更年期四个食疗方: 杞枣汤: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赤豆薏苡仁红枣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枣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洗净酸枣仁,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

  • 金秋蟹肥慎防痛风

    金秋蟹肥慎防痛风

    秋天菊香蟹肥,是人们品尝大闸蟹的最好时机。不少市民被大闸蟹细嫩的肉质和鲜美的滋味所吸引,纷纷一饱口福。但每年品蟹季节,各大医院总会碰到不少因为吃蟹不当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人,以及因过量吃蟹导致痛风发作、复发的例子。 专家介绍,痛风是食用大闸蟹后最容易产生的健康问题。大闸蟹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因此,如果摄人过多大闸蟹,容易在人体内产生大量尿酸,从而导致痛风发作。此外,多吃大闸蟹,高血脂患者也会产生一些健康问题。但由于这些健康问题在初级阶段不容易表现出来,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此外,食用大闸蟹过多,还容...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痛风
  • 深秋寒凉 调养颈椎

    深秋寒凉 调养颈椎

      秋季寒凉,很多办公族的颈椎都会感觉特别不舒服。秋天应该注意保暖,适当调理颈椎,防微杜渐,不要等到身体出了大毛病再去寻医求药。   7:00早饭后,喝一碗生姜红糖水   其实,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女性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偶然有受寒的现象出现,就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做法如下:取红糖2汤匙、生姜7片,将红糖、生姜与适量的清水一同放入锅中,煎煮10分钟即成。可每日饮1剂,分2次饮完10:00 做5分钟颈椎操   白领女性在上班时,几乎都保持着不变的坐姿,这样会使...

  • 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这与中老年人颈椎退化有关。颈椎病常出现颈椎正常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严重的还伴有神经压迫症状。颈椎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吹了一个夏天空调、电扇后,颈椎凉损冷伤较重,加上近来气温逐渐下降,颈部又暴露在外,更易受低温刺激,加重颈部肌肉疲劳,影响血液循环,使颈椎负担更重,容易诱发颈椎病。因此,老人应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喇叭水杯 日常生活在的小事也可能伤害颈椎,比如喝水。喝水时头后仰的幅度较大,反复多次过度后仰对颈椎也是一种磨损,长年累月下来就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加重颈椎病情。老人可选择呈喇叭状的水...

  • 深秋时节 老寒腿的问题

    深秋时节 老寒腿的问题

    每年的冬季来临,都会让刘老师面临大敌,因其老寒腿稍不小心就犯,酸困难忍,腿疼得打不了弯,走路困难。刘老师的老寒腿病史已有6年了,一直控制得很好,可今年刚到深秋时节,就出现问题了。 刘老师的儿子说,最近天气变冷,老父亲不愿意天天待在家,要求出去锻炼。家人怕他冷,就给刘老师“武装”得厚厚的,手套、皮衣、皮帽、护膝一应俱全,全是为了呵护他的老寒腿,一周后,他感到膝关节发胀、酸困疼痛,最后连路都走不成了,只好来到医院。 不要保暖过度:老寒腿实际上就是以下肢发凉为特征的慢性骨性关节炎,在寒冷天...

  • 秋季便秘饮女贞茶

    秋季便秘饮女贞茶

    秋季气候干燥,原来患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到此时便秘就更加严重了。这是因为习惯性便秘本来就津液亏损,而秋季外界燥邪较盛,侵袭人体后使得肠道津液更亏,肠道失润,形成大便燥结难下。用单味中药女贞子泡水饮用,可以缓解秋季肠燥便秘。 取女贞子(中药店有售)15克,用1000毫升水文火煮20分钟,过滤取汁。分早、中、晚3次,一般在饭前1小时代茶饮。 女贞子味苦、甘,性凉;归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清热明目的功效。女贞子清热生津,可缓解燥热灼伤阴津所致的津液亏虚,大便秘结症状。...

  • 秋季老人便秘宜食疗

    秋季老人便秘宜食疗

      芪竹兔肉煲→气虚便秘   取炙黄芪、玉竹各30克,兔肉500克,加水、调味品各适量煲熟后服食。此方具有益气润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便秘所致的排便无力、便后疲乏、汗出气短等症。   银耳炖冰糖→血虚便秘   取银耳1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洗净,放在碗中,加入冰糖、大枣,隔水炖1小时即可食之。此方具有养血润肠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虚便秘所致的便结难解、面色苍白、唇舌色淡、头晕心悸等症。   百合蜂蜜饮→阳虚便秘   取百合50克,蜂蜜、白糖各适量。将百合加水煮烂,与白糖...

  • 秋燥便秘首选火麻仁

    秋燥便秘首选火麻仁

    秋季是老人便秘的高发季节。天气干燥,再加上老人体内阴津相对不足,内外燥合而为病,津枯肠燥而导致大便燥结,排便时努挣,排便不顺利,严重的甚至一连好几天也解不下大便,往往苦不堪言。 中医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若使用猛烈的泻下药攻之,易引起腹泻不止,且止泻后便秘依然如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药火麻仁既可润燥滑肠,药性又较为缓和,非常适宜体质虚弱的老人使用。 火麻仁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叫大麻仁、麻仁,其味甘、性平,人脾、胃、大肠经,能润燥滑肠、补中益气。火麻仁入药历史悠久,一直被认为是一味润肠通便而兼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更...

  • 秋防便秘以『润』为主

    秋防便秘以『润』为主

    进入秋天,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很多人嘴唇干燥、鼻子“冒烟”、嗓子干疼等“秋燥”症状又开始冒头。而且还有一种症状很多人不好意思说出来,那就是便秘。 秋天便秘主要是因为肠道缺水干涩引起的,在防治时,自然应当以“润”为主,尽量保持肠道湿润。润肠的关键在于饮食调理。建议平时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流质饮品,以养阴润燥,弥补损失的阴润。但喝流质饮食,尤其是饮料和水等液体饮料时,饮用方法颇为讲究,以少量频饮为最佳。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

  • 秋风初起 颈稚不适喝解痉粥

    秋风初起 颈稚不适喝解痉粥

    秋风初起,天气转凉,风寒湿邪容易通过张 开的毛孔侵入体内,导致经络受阻,局部血管、 肌肉痉挛,尤其是阳经聚集的颈肩部更为严重, 容易诱发颈椎疾病。可以自制一些“解痉粥”,通 过促进颈肩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与强 直,预防颈椎病的发作。 一、葛根薏苡仁粥葛根15克,薏苡仁50 克。薏苡仁提前浸泡2小时,加水与葛根同煮至 薏苡仁软烂,去葛根,1次吃完,也可用葛根粉 代替葛根,与薏苡仁同熬粥食用。 二、宣木瓜陈皮粥宣木瓜10克,陈皮6 克,粳米50克。宣木瓜和陈皮用纱布包裹,再与 淘洗干净...

  • 入秋膝痛 做“暖膝操”

    入秋膝痛 做“暖膝操”

    进人秋季,凉爽了不少,温度发生变 化,日夜温差也随之加大。不少人受凉后 会出现膝盖疼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骨 火节炎发作。严重的还会影响上下楼梯、 甚至走路。在此,给大家推荐一套“暖膝 操”,每天做一次,有助缓解膝关节炎。 第1招:高位马步。两膝稍弯曲,以 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 举,目视前方,坚持1分钟,并逐渐增加 时间(如图1)。 第2招: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 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 直,并保 持伸腿姿 势5~lO 秒钟,再 慢慢放 下。双腿 交替进行...

    精品偏方 2024-03-08 13 0
  • 秋凉需防“老寒腿”

    秋凉需防“老寒腿”

    秋天由炎热渐渐转变成凉爽,这时,“老寒腿”的毛病说不定就会悄悄来到你的身边。“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人的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 膝关节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随之而发生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

  • 偏方治痛风 防治秋季皮肤痒

    偏方治痛风 防治秋季皮肤痒

      我患上痛风已经有十年了,每次痛风发作时,脚趾都疼得慌。后来,亲戚介绍了一个缓解痛风的偏方给我,就是丝瓜茶汤。每当脚趾又红又肿的时候,我就会取50克丝瓜络,加适量葱段和清水,用武火煎煮10~15分钟,最后放入绿茶5克,浸泡至茶叶出味,趁热代茶饮用。每天喝2~3次,可有效缓解痛风。(常州招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主任医师魏合伟指出,中医认为,丝瓜络有祛风通络、引血清热之功。而西医认为,丝瓜络含有甘露糖等多糖成分,具有利尿的功效。所以,饮用丝瓜络茶能够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减...

  • 秋燥便秘能诱发痔疮

    秋燥便秘能诱发痔疮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燥病的特征就是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表现。例如,可见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大便干结,严重者伤及肺脏,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等。针对这些秋燥症状,专家建议秋季养生应将重心放在润燥上: 中医认为,秋季时节空气湿度小,人体呼吸排出湿气,津液匮乏,会引起大便干燥,加上下焦有热,容易引起痔疮。为此,给大家支几招: 首先,要吃含水量大的水果、蔬菜、可以润肺、滋阴,如秋梨、橘子、柑、百合、芹菜、南瓜等。 其次,要补充水分,即多喝水,有便秘的可...

  •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食疗

      秋季,长期便秘或腹胀不仅痛苦,也很容易引起一些健康和皮肤问题。对付秋季肠燥,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食疗。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聂斌。   指导专家   聂斌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硕士导师   秋季便秘多是肠燥   聂斌指出,进入秋天以来,很多老年人就一直被便秘困扰,早上起床要在卫生间待上十几、二十分钟,往往还是“无功而返”。其实,这种便秘症状跟秋天干燥的天气有关。干燥的秋季,除了大便干结以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