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第6页
-
敷脐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治疗方法 先采用按揉足三里,提长强穴及分阴阳各100次,而后用75%酒精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将附子理中丸做成半粒花生米大小药丸纳于其内,外用长1.5厘米,宽0.5厘米的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治疗期间停止其他任何治疗。 典型病例 夏某某,男,6个月,9月20日9时来诊。患儿因受凉及喂养不当而致腹泻,曾在当地卫生室静脉用药治疗3天,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来诊时见:水样便,每天15次以上,喷射状排出,量多,伴拒食,烦躁不安,小便量少。查见:腹胀,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减退,体温37.4度,大便镜检见脂肪滴,白细胞少许,...
-
幼儿秋泻敷脐 儿童易感冒选玉屏风滴丸
秋冬季干燥多风,很多人都会觉得嘴唇发干,出现皲裂,因而就会不自觉地舔唇,但结果常常适得其反,嘴唇的干燥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导致唇部肿胀、结血痂。其实,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慢性唇炎的典型临床表现。慢性唇炎与机体缺少维生素B2有很大的关系,当气温低,相对湿度亦较低时,容易诱发或加重维生素B2的缺乏症状。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主要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生长和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由于人体对维生素B2的贮存能力有限,多余的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而要注重摄取和补充,以免引起缺乏。 对于中老年...
-
小儿秋泻足浴有方
中医认为,小儿秋泻多因 脾虚,感受外邪所为,当以健 脾利湿,清热止泻为治,临床 观察发现,足浴可有效治疗小 儿秋泻,可减轻家长的心理负 担,减少小儿对打针、吃药的 恐惧心理。介绍几则,供选用。 1.蕲艾叶50克,白胡椒 25克,透骨草25克。将上药 加水500~1000毫升,煎 10~15分钟后去渣取汁,将 药汁倒入盆中,待水温适宜 时,将患儿双足置人浸洗 10~15分钟,每日3次,每剂 可煎3次、,连续3~5日即可。 可健脾温中。 2.银杏叶100克。将银杏 叶加水约2000毫升,煎煮20 分钟,待水温适宜时...
-
小儿患“秋泻"用白药敷脐
小儿秋季腹泻主要指小 儿在10。11月这个季节发生 的腹泻,多数是由于轮状病毒 感染导致的,其临床表现为感 冒、呕吐以及腹泻。小儿秋季 腹泻起病比较急,目前还没有 针对小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 的特效药。如对此病处理不当 会引发患儿脱水、酸中毒和电 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危及患儿 的生命。临床在常规治疗基础 上联合云南白药敷脐,疗效较 好,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秋季腹泻患儿40 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 龄6~24个月,病程2~10天。 二、治疗方法 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 基础上,对脐部进行消毒,将...
-
小儿秋季腹泻的实证推拿经络通畅疗法
秋意渐浓,早晚温差变大,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在逐步增高。 轮状病毒肠炎传染性较强,可以表现为发热、呕吐,1-2后出现腹泻,大便表现为黄色稀水样或者蛋花汤样。 孩子腹泻,家长不仅感同身受,更因患儿服药不配合而发愁。 我院儿科倡导绿色医疗,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肠炎,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直达病所,缩短病程,奏效快捷,免除小儿服药的痛苦,也深受家长们推崇。 推拿疗法是外治法的一种,具有促进气血循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秋季腹泻病程早期以实证多见。 下面介绍...
-
肠道蛔虫 秋季驱蛔正当时
肠道寄生虫以蛔虫最为常见。用药驱蛔虫虽说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是最佳季节是在秋天。 夏季,大人和儿童进食大量的生鲜蔬菜和瓜果,这些食品难免带有蛔虫卵,感染蛔虫的机会较多。到了秋季,幼虫长为成虫,都集中在小肠内,此时服用驱虫药,正好药到虫驱。 常用的驱蛔虫药有驱蛔灵(枸橼酸哌嗪)、盐酸左旋咪唑、盐酸四咪唑(驱虫净)、阿苯哒唑(肠虫清、丙硫咪唑、抗早敏)、甲苯哒唑(甲苯咪唑,安乐土)等。目前小儿服用的驱蛔药共同特点基本上是用法简单、疗程短、疗效好。以肠虫清治疗蛔虫病为例,每次只需服两片,晚睡前一次服下,或每晚...
-
主治小儿腹泻 小儿秋冬腹泻
治小儿秋冬腹泻方 小儿秋冬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西药治疗副作用多,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方法治疗,效果好且副作用小。 内服方:党参、茯苓各3克,白术、葛根各2克,藿香、木香、炙甘草、儿茶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一般3-5剂可愈。 外敷方:肉桂、干姜、丁香各5克,共研细末,先用生理食盐水把患儿肚脐洗净擦干,再取上述药末1克把肚脐填平并稍加压,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治小儿腹泻经验 方法:取新鲜无花果叶10 片,洗净,放人清水2000毫升中, 加明矾适量,煎煮至1500...
-
按摩提高秋季性欲
人体在夏季性欲较为旺盛,人秋之后一些中老年人反映自己性欲明显减退,夫妻之间也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产生矛盾。对此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来提高性欲。 按照中医理论,到了秋天人体内的阳气和精气都开始收敛,为冬天做准备。因而,人的性欲也会有所收敛,导致性欲减退。一些男性会出现暂时的性兴奋不足,女性也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临睡前,夫妻若相互进行按摩有助于提高性欲,改善性功能。首先,按摩脊柱。一方俯卧,对方用温柔的手法从颈部开始按压,沿脊柱下行,直到尾骨,重复3次。其次,按压脚掌心。用大拇指按揉脚心,每侧100次。最后,按摩腹部。一...
-
更年期 - 女性的“多事之秋”
人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衰老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把从中年走向老年的过渡时期习惯以“更年期”一词来称呼。 更年期四个食疗方: 杞枣汤: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赤豆薏苡仁红枣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枣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枣仁粥:酸枣仁30克,粳米60克。洗净酸枣仁,水煎取汁,与粳米共煮...
-
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这与中老年人颈椎退化有关。颈椎病常出现颈椎正常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严重的还伴有神经压迫症状。颈椎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吹了一个夏天空调、电扇后,颈椎凉损冷伤较重,加上近来气温逐渐下降,颈部又暴露在外,更易受低温刺激,加重颈部肌肉疲劳,影响血液循环,使颈椎负担更重,容易诱发颈椎病。因此,老人应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喇叭水杯 日常生活在的小事也可能伤害颈椎,比如喝水。喝水时头后仰的幅度较大,反复多次过度后仰对颈椎也是一种磨损,长年累月下来就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加重颈椎病情。老人可选择呈喇叭状的水...
-
秋燥便秘首选火麻仁
秋季是老人便秘的高发季节。天气干燥,再加上老人体内阴津相对不足,内外燥合而为病,津枯肠燥而导致大便燥结,排便时努挣,排便不顺利,严重的甚至一连好几天也解不下大便,往往苦不堪言。 中医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若使用猛烈的泻下药攻之,易引起腹泻不止,且止泻后便秘依然如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药火麻仁既可润燥滑肠,药性又较为缓和,非常适宜体质虚弱的老人使用。 火麻仁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又叫大麻仁、麻仁,其味甘、性平,人脾、胃、大肠经,能润燥滑肠、补中益气。火麻仁入药历史悠久,一直被认为是一味润肠通便而兼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更...
-
入秋膝痛 做“暖膝操”
进人秋季,凉爽了不少,温度发生变 化,日夜温差也随之加大。不少人受凉后 会出现膝盖疼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骨 火节炎发作。严重的还会影响上下楼梯、 甚至走路。在此,给大家推荐一套“暖膝 操”,每天做一次,有助缓解膝关节炎。 第1招:高位马步。两膝稍弯曲,以 膝盖不超过脚尖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 举,目视前方,坚持1分钟,并逐渐增加 时间(如图1)。 第2招:坐位伸膝。坐在椅子上,将 双足平放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左(右)膝伸 直,并保 持伸腿姿 势5~lO 秒钟,再 慢慢放 下。双腿 交替进行...
-
偏方治痛风 防治秋季皮肤痒
我患上痛风已经有十年了,每次痛风发作时,脚趾都疼得慌。后来,亲戚介绍了一个缓解痛风的偏方给我,就是丝瓜茶汤。每当脚趾又红又肿的时候,我就会取50克丝瓜络,加适量葱段和清水,用武火煎煮10~15分钟,最后放入绿茶5克,浸泡至茶叶出味,趁热代茶饮用。每天喝2~3次,可有效缓解痛风。(常州招先生) 专家点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骨科主任医师魏合伟指出,中医认为,丝瓜络有祛风通络、引血清热之功。而西医认为,丝瓜络含有甘露糖等多糖成分,具有利尿的功效。所以,饮用丝瓜络茶能够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