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 第9页

上 第9页

  • 身体上这些“消气穴”

    身体上这些“消气穴”

    生气的危害大家都知道,那么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才能快速调节好情绪呢?其实只要按一下我们身体上这些“消气穴”,很快就让你心情舒畅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膻中穴 气机枢纽 操作方法:双手合十,用手掌根部,叩击膻中穴20-30次,然后深呼吸,吐出憋闷在胸中的郁结之气。 疏肝经 排气通道 操作方法:双手从胸部循肝经,向下捋100次,配合深呼吸。 太冲穴 消气开开 操作方法:沿足背侧,第一、二跖骨间隙往上推,在两骨头结合...

  • 肝阳上亢危证

    肝阳上亢危证

    肝阳上亢危证 中国银行司事马君永叔,幼年患遗精,年长以来,深自警惕。然肾气不固,已成习惯,愈遗愈虚,愈虚愈遗,有欲制治而不能者,因之身体愈亏,未老已衰。今岁秋干气候甚燥,普通多上焦火病,以阴虚之人而值金气不肃之候,病极已有跃跃欲动之势。兼之行事忙碌,劳心日甚,是以暴发,心体跳跃,波动较平人大四五倍,不能寐。恍惚眩冒,颊赤,如诸厥状,日数发。自觉尻骨内热气一缕上熏,厥象即作。经汉上名医某甲诊治,方用高丽参、当归、白芍、龙骨、牡蛎等药,意在补虚养血,收敛浮越,服之不效,而心跳气蒸、晕厥如故。甲医乃邀予同诊。拟...

  •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脾困湿扰眩晕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脾困湿扰眩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志芳   外内合邪,见于《素问·咳论》,是指因脏腑本身先有损伤,内疾产生,又在外感邪气牵引下发生脏腑的病变表现。   “眩”是指眼花,“晕”是指视物模糊昏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眩晕”。由于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而且不同疾病的病因也有所不同,其病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失血、劳倦过度等方,而主要病机有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心脾两虚、脾虚湿扰四个方面,...

  • 春茶上市 冠心病患者能喝吗?

    春茶上市 冠心病患者能喝吗?

    最近,新茶陆续上市,但有些冠心病患者害怕喝茶,认为会加速心跳,诱发冠心病发作。其实冠心病患者喝茶只要方法得当,喝茶不仅有助降脂、提神,还能护心。 喝茶的益处 研究发现,与从不喝茶或很少喝茶的同龄人相比,有喝茶习惯的人更晚患上冠心病和中风,寿命更长。对茶叶类型的分析显示,绿茶中富含多酚,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相比之下,完全发酵的红茶中,多酚被氧化成色素,失去了相关功能。 根据季节选茶 春季主升发,适合喝花茶,能散发机体冬季储存的寒邪;夏季炎热,宜喝绿茶,其性味...

  •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心脾两虚眩晕

    肝阳上亢眩晕 肾精不足眩晕 心脾两虚眩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志芳   外内合邪,见于《素问·咳论》,是指因脏腑本身先有损伤,内疾产生,又在外感邪气牵引下发生脏腑的病变表现。   “眩”是指眼花,“晕”是指视物模糊昏花,或眼前发黑,头晕旋转,站立不稳,因二者常同时出现,故合称“眩晕”。由于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而且不同疾病的病因也有所不同,其病因多为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失血、劳倦过度等方,而主要病机有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心脾两虚、脾虚湿扰四个方面,...

  •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 宁风定眩汤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之眩晕恶心 宁风定眩汤

    李玉贤,男,1948年生,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名中医、昌吉州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长期临床一线工作中,理论联系临床实践,逐步形成独特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在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以及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辑出版专著《草山堂医验录》1部,获国家专利1项。   组成: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蒺藜15克,白术9克,钩藤15克,半夏9克,陈皮6克,天麻9克,制首乌12克。   功效:散饮化痰,熄风止...

  •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滑肉门深刺法 滑肉门主治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滑肉门深刺法 滑肉门主治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也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上可表现为食后上腹胀痛、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跟诊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发现SMAS患者1例,采用程氏三才进针法,重视层次辨证,以滑肉门为主穴论治,疗效甚佳。现整理分析如下,并探讨滑肉门穴的主治特异性。 医案 患者,男,14岁,诉呕吐10个月。患者于2013年7月开始呕吐,发于饭后1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自觉腹胀,于沈阳医科大二院就诊,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且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病史。舌尖红边暗,苔薄黄,左关弦,右关细。诊断为呕吐...

  • 仝小林从湿热论治肠上皮化生

    仝小林从湿热论治肠上皮化生

    湿热蕴结是肠上皮化生的核心病机。治疗要点:一为改善胃内湿热环境,改善黏膜生存状态,使其滋润;二为保护消化道黏膜,不局限于胃黏膜;三是仍需要继续寻找针对某一靶点的特效药。 仝小林临床常使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山茱萸为基础方治疗此病。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泻胃热,解毒利湿,二药均为甘凉之品,燥湿而不伤胃阴;山茱萸为治疗肠上皮化生的经验用药。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非独立疾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合并存在,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治疗目前多从肝、脾、胃等方面论治,病机多为脾虚、胃热、血瘀,并...

  • 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医案

    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医案

    当今还有少数人认为中医只能看四时感冒病、慢性病,不能治急重病,这是一种偏见。他们不了解中医史,也未看到中医师救治急重病人。许多中医名家就是因为治愈急重病而名噪一方的,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就是治急重病而千古流芳的中医名家,后来把经验著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部巨著,至今仍是中医药院校的教材。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出身于中医世家,少年时父亲就亲传救治毒蛇咬伤的秘方给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6年至临床工作50多年,时时得到恩师邓铁涛、罗元恺教授的热情传承,医术日臻,琴心剑胆救治许多危重病而名扬一方。现介绍几则纪实医...

  •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证 为中气下陷,脾胃气虚,清阳不升, 气机升降失常,故呃声连连。投补 中益气汤加味治之。 处方:柴胡、当 归、炒鸡内金(打粉)、炒山楂各12 克,升麻、生姜各8克,黄芪30克, 党参、炒白术各15克,陈皮10克, 大枣8枚。共7剂,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药后患者呃止过半,体 力、精神、饮食亦较前好转。共服上 方30余剂,呃止体健。 体会:呃逆之因,多...

  • 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 简便验方

    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 简便验方

    人居天地间,时空流转,冷热寒暑,青绿黄红,四季更换,大自然之污浊疫瘴无处不在,倘若人体内外阴阳失衡导致虚弱,疫疠入侵,机体随时都可致病。 尤其是饮食不洁,生冷无度,暴饮暴食,体内寒热格拒,都可引发胃肠疾病,如上吐下泻、腹痛之急性胃肠炎,来势凶猛,便如水注,令人紧张,不知所措。 有一个信手可得之简便验方: 粳米50克,生姜30克。 将生姜切成片,与粳米一并放入锅中用文火不停翻炒,把米炒至有爆声、色焦黄后,再加水煮开便得。 口服汤液,盛于碗内待温度合口就可饮下,最好把姜...

  • 湿毒蕴肺热势盛 上下分消症自愈

    湿毒蕴肺热势盛 上下分消症自愈

    基本资料 刘某,男,22岁,入院日期2020年1月24日。既往体健。 发病过程 患者于2020年1月13日从武汉乘坐高铁返回广州,1月19日自觉发热,乏力,未测体温,自行口服感冒灵后症状缓解。1月23日晚再次岀现发热,伴少许恶寒,口干欲饮,无鼻塞流涕,无咽痒咽痛,无咳嗽,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尿频急痛。当日遂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37×109/L,血小板计数171×109/L。肝功能:白蛋白51.9g/L。急诊生化:葡萄糖6...

  •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是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是由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上呼吸道感染分类 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打喷嚏、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头痛乏力等。临床检查时,有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现象,咽部轻度充血。一般3~7天即可痊愈。 急性咽喉炎 主要有咽部发痒、灼热、疼痛、干咳症状。 细菌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有恶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咽痛明显、吞咽时疼痛加剧、头痛乏力等症...

  • 春季“上火”咳咳咳 食疗方:五汁饮

    春季“上火”咳咳咳 食疗方:五汁饮

    “咳咳咳~咳咳咳~” 最近身边总是弥漫着各种咳嗽声 看来春季咳嗽 不知不觉已经入侵了 虽然都是咳 但也有不同的原因和病症 今天小编针对春季最常见的两种咳嗽 给大家分享两款超实用食疗方 春季“上火”咳咳咳~ 民间有句俗语“内火盛,咳嗽生”,就是说感冒只是咳嗽产生的诱因,人体内的“内火”才是咳嗽发生的基础,内火咳嗽最为典型的就是肺燥咳嗽。 肺燥咳嗽具有干咳无痰,...

  • 中医意义上的“痰”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

    中医意义上的“痰”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rdquo...

  • 肺气上逆而导致咳痰喘

    肺气上逆而导致咳痰喘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通过主呼吸之气,呼浊吸清,吐故纳新,此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天气通于肺”。 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宗气上出喉咙走息道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并贯通心脉、行气血而布散周身,以温养脏腑组织和维持其正常功能活动。可见,肺的一呼一吸,都直接对全身的气机(气的运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肺系疾病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或者内伤杂病,使得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肺气上逆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主要表现在咳、痰、喘三方面。...

  •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各类医书上治感冒的用药

      每个季节更替时都会出现气候的不稳定性变化,以致于身体机能本来就低下人常常会感冒,在这里中医中药秘方网小编汇总了各类医书上治疗常见感冒的辩证用药,经常容易发生感冒的人可以参考治疗。   1、寒证   王三才:人参败毒散,治感冒非时,伤寒头疼,身热拘急,憎寒壮热。   人参3克羌活4.5克独活3克柴胡3.6克前胡3克葛根3克甘草1.5克桔梗枳壳茯苓各2.4克川芎苍术各3克   《医便》卷二   蒲辅周:加味香苏饮,伤风感冒常用方。   苏叶3克陈皮2.4克香附3克甘草0.9克防风3克葛根...

  • 对付上感 清热解毒是关键

    对付上感 清热解毒是关键

      因为雾霾天气等原因,近期时令上呼吸道感染(上感)比较常见,不少人会出现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据专家介绍,上感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人体抵抗力降低,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下,在人体内乘机迅速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感染。   对付上感,清热解毒是关键。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注射剂中,痰热清历年来名列前茅。痰热清注射液是由上海凯宝独家生产的现代化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第一批按指纹图...

  •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刮痧疗法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刮痧疗法

    一年中最难熬的盛夏又到来了,高温度加上高湿度,如果通风条件差,人的体温调节功能容易失常,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在中医上亦称“发痧”,主要是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劳累过度,导致元气亏虚,暑热之邪乘虚而入所致。轻则暑热夹湿郁于肌表,重则暑热燔灼,蒙蔽心包而发病,且发病骤急。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中暑先兆,如高温环境下出现大汗、口渴、无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体温升高不超过38℃,通过刮痧可以有效缓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

  • 伤暑初起宜治上焦

    伤暑初起宜治上焦

    本案病发于暑天,急性起病,从中暑考虑,应该是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暑热开泄,虽有“表证”,但不宜开表,只宜清解暑热。暑热弥漫三焦,阻滞气机,虽有气机升降失常,但病变初起,只宜化气利湿而治肺利三焦,不宜过早升降脾胃。叶氏明确提出:“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本案治疗,淡渗佐以微辛,清暑利湿中畅利气机,强调“上病治上”,不宜早用中、下焦药物。 叶案: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膹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 小议上星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小议上星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上星穴为督脉穴。《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云:“鼻塞无闻迎香可引,应在上星。”《玉龙歌》云:“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因此,上星穴常被称为治疗鼻疾的要穴。据相关调查显示,临床中针刺选取上星穴或配合他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频率为28.3%[1],且疗效确切。 曹玉霞,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针灸三科主任,新九针临床研究室主任,山西师怀堂“新九针”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其擅长采用“新九...

  • 彭清华上病下取治干眼症

    彭清华上病下取治干眼症

    干眼症是泪液和眼球表面的多因素疾病,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为近年眼科的研究重点、热点及难点。干眼症发病率高,美国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发病率为7%~1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岐黄学者彭清华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用古方治疗眼科疾病。目前对干眼症多从眼局部论治,效果不甚理想,少有人从下焦论治,本文总结了彭清华运用上病下取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经验。 辨治经验 彭清华治疗干眼症善用逍遥散加减:醋柴胡、白芍、白术、当归、茯苓、甘草、枸杞子、密...

  • 牛黄上清丸新用

    牛黄上清丸新用

    牛黄上清丸 (包括片剂)是一种价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药(一般药店均有售)。传统应用于风热上扰、头晕耳鸣、头痛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鼻干眼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病症。近年来发现,本品经中医辨证后灵活使用,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胃热嘈杂泛酸 方法是病发时,口服牛黄上清丸 1丸(每丸重6克)。有医务工作者用本药治疗71例胃热嘈杂泛酸患者,收效灵验,服药20分钟左右,均收到疗效。急性结膜炎 口服牛黄上清片,每次4片,1日2 次,5天为1个疗程。本品能祛风解表,疏风清热,故能用于急性结膜炎的治疗。 口腔溃疡 内服牛黄上清...

  • 肾气丸加减治愈疑难病(上)

    肾气丸加减治愈疑难病(上)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等篇。组方:生地24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泽泻、茯苓、丹皮各9克,桂枝、炮附子各3克。功能:补肾壮阳,化气行水。主治:肾阴阳两虚证。用法:中成药肾气丸药店有售,温开水送服。用方指征:腰膝冷痛,四肢发凉,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遗尿,浮肿,消渴,咳嗽喘促,脉细弱。下面介绍几则肾气丸的临床新用,供大家参考。 1.房事后小腹痛:王某,男,34岁,每行房事后即感小腹冷痛,喜温按,约1 小时后缓解,腰酸膝软。查: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肾阳不足,寒滞经脉。治宜...

  • 中医对症治低热疗效佳(上)

    中医对症治低热疗效佳(上)

    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内伤发热,为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也可见于病人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高者,低热常为标本俱病,虚实相间,病情有的较长,而治疗又比较困难。临床实践体会到:低热病因虽多,治疗虽难,但只要抓住疾病的分型与特点,掌握好药物的性质特点,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现将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 一、气郁发热: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制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舌苔黄,脉弦数。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

  • 脐上一寸压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脐上一寸压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石某,男,32岁。2009年8月31日初诊。患者反应迟钝,时有短暂意识丧失,发时自觉头痛欲裂,颈项板滞不舒。去年5月份因昏迷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在协和医院昏迷10天,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询问病史,知2000年骑摩托车出车祸,当时右额头受过严重外伤,无他不适。舌暗苔薄白,脉细涩。腹部按诊:脐上一寸压痛。处方: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当归、川芎、五灵脂、红花、枳壳、香附各5克。7剂,水煎服,日1剂。9月7日复诊,颈项板滞感稍减,脐上压痛减轻,后宗此方加减调治月余而愈。   按:《灵枢·邪气脏腑病...

  • 中医“上火”辨虚实

    中医“上火”辨虚实

    中医不仅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且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 上火治疗方:菊花、金银花各10克,生甘草、胖大海各6克。上药共置保温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1剂。具有疏散风热、利咽清音之效。怎样来分辨是实火还是虚火呢?其实通过看二便和发热情况就可做出初步判断: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仍为虚...

  • 仲景用桂枝妙在何处(上)

    仲景用桂枝妙在何处(上)

    •唐宋以前肉桂与桂枝不分,至清代才把柳桂作桂枝的正品,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仲景经方时要根据证候、经文治疗的指征分析,是桂枝还是肉桂。 •桂枝汤中以桂枝与芍药配伍并不是以“有汗”“无汗”作为辨证的要点,用方的关键是“营卫不和”。现代实验研究认为桂枝汤对体温和汗腺呈双向调节作用。 •桂枝并无直接利水作用,通过辛开温化而达水气流行之目的。降逆气是桂枝之特长。后世有医家称号桂枝汤乃补虚温中第一...

  • 六味地黄丸 能助上一臂之力

    六味地黄丸 能助上一臂之力

    很多人都知道,同仁堂的补肾常用药六味地黄丸能用于多种病症,例如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如丝、失眠健忘、盗汗遗精、腰膝酸痛、口燥消渴等,而且都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作用。对于亚健康人群证属肝肾阴虚者来说,六味地黄丸也确能助上一臂之力。现今社会,人们对于养生越来越重视,六味地黄丸因为适应证广、疗效显著,而被不少朋友当作了日常保健良品。 临床上,六味地黄丸也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咽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小儿发育迟缓、脱发、复发性口腔溃疡、视神经炎、中心...

  • 上海名医范文虎巧治虚寒顽疾

    上海名医范文虎巧治虚寒顽疾

    范文虎名赓治,字文甫,是上海 近代名医,自少悟性超人,先儒而 后医,初擅疡伤,继专精内科,患 者进门望之,即知病所在,投药无 不愈,曾治好很多疑难杂症。他乐 于助人,急人之急,亲友中有求助 者,慷慨解囊毫无吝啬,曾有一理 发师傅贫而病,他授以人参而却 其酬,传为美谈。他曾言:“但愿人皆 健,何妨我独贫。”《近代中医流派经 验选集》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生 动的故事。 有一书生,年四十有余,常年感 到寒冷,服遍中西药无效,遂延请范 文虎诊治。范文虎至病家,见门窗紧 闭,书生面色无华,虽值盛夏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