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760页

疗 第760页

  • 潘梅鸪治疗妇科病验案四则

    潘梅鸪治疗妇科病验案四则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潘梅鸪治疗月经病、不孕症、先兆流产、子宫内膜异位、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疑难杂症,独辟蹊径。尤其是近十多年来,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现分享验案四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妊娠病 尹某某,女,28岁,2012年8月23日初诊。患者已孕5月余,近1月余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口、鼻、眼干燥、发热、瘙痒,伴烦躁,口苦,恶心,纳差等,自觉痛苦不堪,欲引产终止妊娠。望诊:肤色暗黄,体型适中,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则:清热安胎。 方药:当归芍药...

  • 温灸地机穴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温灸地机穴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穴性特点】   地,土为地之本,意指足太阴脾土。机,要也。穴属足太阴之郄,为足太阴气血深聚之要穴,故名地机。   该穴可健脾渗湿,调理月经。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痛经、女子癥瘕、水肿、小便不利、腰痛。   当代临床应用该穴治疗乳腺炎、急性乳腺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近来发现,温灸该穴对痛经有很好的疗效。   【操作技法】   取艾柱如小枣大,放穴位处点燃,热度以患者耐受为止,每月经期提前1周来灸,1日1次,连续5~7次。   【诊疗现场】   痛经...

  • 快速治疗痛经的办法 敷脐疗痛经

    快速治疗痛经的办法 敷脐疗痛经

      痛经为女性常见病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因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医治。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近几年来采取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痛经收到良好效果,方法如下。   取云南白药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敷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换药,连续3~5天。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均可使用。...

  •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血瘀型痛经山楂治疗佳品

      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瘀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瘀者。   专家提醒:孕妇出现早孕反应时,酸甜可口...

  • 妊娠期间“胎前病”王氏妇科特色疗法

    妊娠期间“胎前病”王氏妇科特色疗法

    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为妊娠病。俗称“胎前病”,王氏妇科对妊娠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特色。治疗之法多“治病与安胎”并举。用药宜平和,施治用药必须顾及胎元。中医虽有“有故无陨,亦无陨也。”之说,但临症施治之时需当谨慎,不可妄投碍胎之品。 补肾系胞法 肾者主精,胞胎赖肾精之养,肾精充则胎有所养。肾主系胞,有提系胞胎之功。故安胎当先固肾系胞。肾虚常见胎前病有:堕胎、小产、滑胎、胎漏、子淋及妊娠腰酸、水肿(妊娠中毒症)等。治以补肾系...

  • 朱卓夫治疗妇女闭经的临床经验

    朱卓夫治疗妇女闭经的临床经验

    朱卓夫(1893-1969),字先敬,湘潭县歇马乡人,师事湘乡名医易弗亥,熟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经典医籍,临床实践每诊多验。施方喜用附子,有“朱附子”之称。处方宗验方,对时方亦择善而从,常化裁古方,独出新意。1957年,任湘潭市中医院业务院长,次年获省名老中医称号。1959年,受聘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临证心得》等。 现简要介绍朱老治疗妇女闭经的临床经验如下。 朱老认为,闭经的原因大抵分为血枯、血瘀、寒凝、热涸、痰阻、气郁和脾虚等七方面,故而常从这七...

  • 热熨疗法缓解痛经

    热熨疗法缓解痛经

      热熨疗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物理疗法,其方法是将一些中草药或导热物质加热后,迅速用布包好,放在患者身体的特定部位上,做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热熨疗法对于痛经中的寒证有一定作用。这类患者一般表现为经前或经行时小腹冷痛或绞痛,喜按,得热则痛减。患者多有畏寒,手足欠温,小便清,大便稀,舌淡苔白等症状。如果患者表现为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并伴有带下色黄,小便短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等症状,则系热证,不属于本法的适应证。   下面介绍几种可缓解痛经的热熨疗法。   一、盐熨 粗盐500克,放入铁锅内爆炒后...

  •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邓某,女,9岁,于2008年12月3号来诊。   母诉其女近来无精打采,不想吃饭,并发现其内裤常有如涕之白滑之物,量多,疑为白带。观女孩面黄,精神萎顿,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证”,此乃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下注而成带下。   处方:炒山药30克,炒薏仁15克,焦白术20克,肉桂3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一周后复诊,女孩精神好转,饮食正常,白带明显减少,嘱再服药3剂,素日少食寒凉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后带下病未复发。...

  •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四种方法可治疗痛经

      有人曾调侃道:如果男人也如女人般得承受每月的例假、痛经和生孩子的痛苦,那么女人也愿意在外奋斗买车养房。虽是愤慨之言,但也道出了女性痛经折磨人的痛苦。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李婕医师表示,“春冬交替的时候,很多女性为了漂亮,过早的换上短衣低腰裤,肚子受寒更易引起痛经。”痛经应该怎么办?有四种方法可供选择。   中药处方   网上中药方不可全信   一名网友在某论坛上分享了治好了她多年的痛经的中药方子。方子如下:1、泽兰10克、艾叶6克、红糖30克,煎服一日三次,服3~...

  • 不孕症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不孕症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患者,女,29岁,2001年7月24日初诊。诉继发不孕3年。1998年曾宫外孕,保守治疗,2001年7月在外院输卵管造影示:“双侧输卵管不通”。月经周期规律,本月11日来潮,量多,初为暗褐色,继之色鲜红无血块,轻微腰腹痛,偶有两侧小腹隐痛,经前乳房胀痛,纳可,二便调,舌尖微红,苔白,脉细滑。 诊断:(胞脉气滞血瘀型)不孕症。 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2001年7月24日~11月6日。治法:养血活血,以通胞脉法。方药: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5g,川...

  •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多数女性都曾经历。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便又经济,可以对痛经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妨试一下。   经前揉揉“三阴交”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

  •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痛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并随着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过于前屈和后倾,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呈片状排出(膜样痛经)、盆腔炎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中医治疗,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分型治疗。 气滞血瘀: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压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

  •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怎么办快速止痛 食疗九方

    痛经是行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发生腹痛或其他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因青年女性精神紧张而疼痛;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而致胞脉失养引起痛经。 痛经大多于月经前l、2天出现,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骶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疼痛剧烈时,可有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的...

  • 马堃补肾兼活血治疗不孕不育

    马堃补肾兼活血治疗不孕不育

    马堃,1962年生,女,回族。中医妇科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分会执行会长。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部),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6项;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3篇入选F5000论文,1篇被2018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引用。 我在中医妇...

  •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下腹疼痛和带下增多为主症。慢性盆腔炎症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盆腔炎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景岳全书·妇人规》曰:“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恚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总由血动之...

  • 痛经 针灸熏脐疗法来疏经通络

    痛经 针灸熏脐疗法来疏经通络

      中医认为,痛经跟女性月经来潮时发生血脉瘀滞、气血失和有很大关系,进而“不通则痛”。另外,也有经血量过多、经后疼痛的患者,则属于“不荣则痛”。   除了按中医辨证服用中药方之外,还可以配合针灸、熏脐等疗法来疏经通络、温经止痛。   按摩改善 在经前可按压三阴交、太冲等穴位以疏经缓痛。其中,三阴交穴为妇科要穴,同时也是改善痛经的第一大穴,平时也可多按摩,有助于疏通盆腔气机。三阴交穴在脾经上,位于脚踝内侧上三寸处,靠近胫骨内侧后缘的地方。   按摩太冲穴...

  • 加味谷神增乳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产后缺乳

    加味谷神增乳汤为基础加减治疗产后缺乳

    肖承悰为萧龙友的嫡孙女及学术经验传承人,燕京医学流派主要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经验丰富,勤求古训,勇于创新。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对女性疾病的影响,治疗主张平调肾中阴阳,认为女子阴柔之体,用药宜平和,组方精巧,擅用对药,衷中参西。历代医家对产后缺乳的治疗以脏腑辨证为主,药食同用;基于“乳房乃宗经之所”的特点,注重引经药物的应用,配合针灸、按摩等疗法,尤其强调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的补泻。肖承悰治疗本病,从...

  • 妇科月经病治疗中医医案3则

    妇科月经病治疗中医医案3则

    吴承玉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工作,对肿瘤病、风湿病、代谢病、妇科病的疑难病诊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她对妇科月经病治疗采用以血为本的方法,积有丰富经验,现举医案3则以飨读者。 验 案 举 隅 案例1 林某,女,32岁,2010年6月25日初诊。近1年来每次月经均推迟7-10 d,末次月经时间是6月17日,经量适中,挾有血块。面部黄褐斑,面色暗淡,腹胀纳少,腰膝酸软,情绪不稳,急躁...

  • 试试治疗痛经的妙方

    试试治疗痛经的妙方

      很多女孩在来月经时都会痛,几乎每月都有,使许多女孩都有一种恐惧感,更加重了痛经的发作,甚至产生恶性循环。这主要是由于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若月经来时肚子不舒服的话,可用热水袋热敷或喝些生姜红糖茶、玫瑰花茶等暂时缓解。若一直持续疼痛不能缓解的话,应及时到医院妇科进行检查,以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也可以试试治疗痛经的妙方:   1、玄胡益母草煮鸡蛋:   【原料及做法】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将以...

  • 白带病的分型治疗

    白带病的分型治疗

    白带病中医称为带下证,其临床表现为:带下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者。治疗时,要根据发病原因分型施治。 1.脾虚湿盛: 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味,面萎黄、四肢欠温、纳少便溏、舌苔白。宜用人参归脾丸治疗。 2.湿热型: 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量多、黏稠、有臭味,胸闷口腻、小腹作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治宜清热化湿,治疗用治带片或二妙丸。 湿毒: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或如脓样、臭秽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干、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干。治宜清热解毒。可选五味消...

  • 针刺秩边穴治疗痛经

    针刺秩边穴治疗痛经

      【穴性特点】   《诗经》云:“左右秩秩。”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诸穴排列整齐,其形秩秩,秩边穴作为膀胱经走行于腰背部的最后一个穴,当其边际,故名“秩边”。   秩边穴具有壮腰补肾、疏通经络之功效,主治腰脊疼痛、二便不利、下肢瘫痪及坐骨神经痛等。《针灸甲乙经》载:“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不得小便,秩边主之。”   该穴具有疏通经络、调理下焦的作用,不仅能治大小便不利、痔疮、腰骶痛、下肢痿痹、痛经、经闭、湿热带下等内、妇科疾...

  • 治疗白带异常_中医调理方

    治疗白带异常_中医调理方

    治疗白带异常:症状1:白带量多、色黄、黏腻、有臭味、或白带如豆渣样、有臭味、阴道瘙痒、尿频尿痛。   中医诊断:湿热带下,是由经期、产后或手术后感染所致。   食疗秘方:车前草炖猪小肚。   原料:鲜车前草60~90克(干车前草20~30克)、猪小肚2具(约200克)。   方法:将车前草、猪小肚洗净,小肚切成小块,加水、少量盐,炖半小时即可,饮汤吃猪肚。每日一次,连服数日。 治疗白带异常:症状2:白带多、白色或淡黄色,质稠、无臭味。   中医诊断:脾虚带下,由饮食不节、过于疲劳、思虑过度所致。   食疗秘方:白...

  •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 8克,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甘草6...

  • 敷脐法治疗痛经二方

    敷脐法治疗痛经二方

    1.香白芷、石菖蒲各30克,公丁香9克,精制食盐500克。先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再将食盐入锅内炒干燥,入药粉拌匀,装入药袋敷于脐上,盖上被子静卧片刻即愈。未痊愈,可再炒食盐热熨敷1次。 2.乳香、没药各15克,元胡10克,细辛8克,朱砂2克。共研成细末,调匀装瓶备用。于月经来潮前1天取药6克,加面粉及米酒适量,制成小药饼1只,敷贴肚脐,以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用3—4个月经周期。此方有活血化瘀、安神止痛之功效,临床上适用各种类型的月经痛患者。 ·痛经可能掩盖大毛病 ·解决痛经...

  • 痛经:调经治疗大法

    痛经:调经治疗大法

    中医认为经水出诸肾,意思是月经病和肾功能有直接关系,也和脾、肝、气血、冲脉、任脉、子宫相关。以玛丽为例,痛经主要是肾气亏虚、气血不足,加上各方面的压力,令肝气郁结,以致气血运行不顺,造成痛经。 现介绍6招简易的中医治疗方法,止痛效果立竿见影。 食疗方:当归3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葱、黄酒、花椒、盐等适量,共煮汤。待羊肉熟烂后,撒上胡椒粉,喝汤吃肉。经常吃可预防与治疗畏寒腹冷之痛经。 经验方:三七粉15克,肉桂粉30克,失笑散60克。共装胶囊,每日2次,每次5克。自行经前5天开始口服,至服完为止,可治行经有...

  • 叶天士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探讨

    叶天士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探讨

    《临证指南医案》 卷九“调经案” 是叶天士妇科 学术思想的代表, 笔者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 “调 经案” 共58 案71 方的研究, 就叶天士治疗月经病的 学术思想作一简要探讨。 1 重视奇经八脉, 尤其是冲任二脉 女子以血为本, 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 行有蓄溢和调节作用。月经正常来潮与否与奇经八 脉尤其是冲任二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冲任二脉同起 胞中,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为阴脉之海, 总司精血津 液等一身之阴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说...

  • 从伏邪理论探讨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思路

    从伏邪理论探讨经前期综合征的治疗思路

    伏邪, 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病 因学的范畴。 其理论起源于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的 《黄帝内经》 ,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冬伤 于寒, 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 夏生飱泄; 夏伤于暑, 秋 必痎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 。 其后经历代医家修 正发挥后, 得到不断发展, 至明清时代趋于成熟。 目 前, 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原发性肾 小球肾炎、 儿童抽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诊疗, 并取得 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4] 。 经前期综合征 (prem...

  • 王培昌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

    王培昌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

    家父王培昌从事中医妇科临床60年,其诊疗立方用药独具特色,疗效彰显,临床经验丰富。余多年随父侍诊,受益颇多,今联珠成串,希与同道共研之。 谨察阴阳 王培昌临证多根据《内经》之论:“天有五运六气,人有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其间关系复杂,数之可千,然其要一也。”重在“把握阴阳”,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治疗“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案例:宋某,女...

  •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经验方

    中国回族医药是中华传统医学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回族医药理论中其对妇女生理结构及功能的认识,特别是在崩漏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治疗崩漏常用药物及方剂介绍如下。 回医常用治疗崩漏的药物 诃黎勒: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以黄橙色有光泽坚实者为佳。《回回药方》称“可不里诃子”。其味酸、涩,性温,能敛肺、涩肠、下气,用于治疗久咳、久泻、崩漏、带下、遗精等。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回回药方》称“阿福散汀”。其味苦、辛,性...

  • 直肠给药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直肠给药法治疗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即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炎症的总称。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本病临床以小腹疼痛为主症,多伴有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等,属“盆腔炎”“带下病”“癥瘕”“月经不调”范畴。 直肠给药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中西医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临床给药技术,是除口服和注射给药之外...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