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南 第11页

南 第11页

  • 湖南永州的一款传统名菜 新田血鸭

    湖南永州的一款传统名菜 新田血鸭

    永州新田血鸭作为湖南永州的一款传统名菜,具有营养美味、开胃凉血、老少皆宜食用的特点,在当地很受欢迎,并以其独特的口味闻名。如今,在永州新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大小宴席也少不了这道菜。 经过多年临厨研究,本人认为“三爆”可以炒好新田血鸭。 配料2至3斤仔鸭1只,姜、油、盐、干红椒、味精、小葱、大蒜、料酒、酱油适量。 准备取大碗1只,放适量盐,从鸭颈取鸭血,迅速用筷子搅匀,再放入适量酱油、味精搅动,直到变成稠密状。 操作大致分三步: 锅爆将铁锅放旺火上烧热,放...

  • 南瓜食用十不宜

    南瓜食用十不宜

    秋风吹,南瓜美。尽管南瓜具有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等功效,但食用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1.《随息居饮食谱》记载:“凡时病疳疟,疸痢胀满,脚气痞闷,产后痧痘,皆忌之。” 2.《本草纲目》称:“不可与羊肉同食,令人气壅。” 因为南瓜补中益气,羊肉大热补虚,二者都是热性之物,两补相合,令人肠胃气壅,易引起腹胀、便秘等疾。 3.南瓜性温,患感染性疾病和发热症状者不宜食用,以防病情恶化。 4.南瓜性温味甘,多吃会助长湿热,尤其皮肤患有...

  • 南人食蒜

    南人食蒜

    有北方汉子娶了 南方妻,习性自然迥异。 丈夫爱吃大蒜,妻子怕 闻异味,避之不及。一 天,妻子出差,丈夫拣得 良机,急切切抓出一把 蒜头,丢进嘴里大嚼。 忽然,门被推开,妻子折 回,大呼之下如见生番。 浙人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说,蒜是“秽人齿颊及肠胃”的。他撰写美食菜谱,各种食材.一一点到,却将蒜排斥在外。蒜不受待见,可是若干杂役偏偏少它不得,即便在南方。 蒜的滋味辛辣,最适宜红烧类,这种依恋在骨子里,没蒜,出不了滋味。南人做红烧鱼时,一定要剥几颗蒜头,“啪”地拍碎...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 南瓜西梅蒸

    南瓜西梅蒸

    南瓜西梅蒸 主料:南瓜200克,西梅(果脯)15颗,蜂蜜适量。 做法:1.将南瓜切块去籽,无需去皮。2.南瓜块与西梅排列于盘中,包上保鲜膜,并在膜上扎一个透气小孔。3.将盘子放入微波炉中,高火五分钟出炉。4.淋入适量蜂蜜即可食用。 功效: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肝气、益心气、益肺气、益精气等功效。对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食少腹胀、水肿尿少等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南瓜营养丰富且全面,含有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脂肪含量很低,是很好的低脂食品。南瓜作为高钙、高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南瓜
  • 发挥中医药作用 建设健康南阳

    发挥中医药作用 建设健康南阳

    在医圣张仲景的故乡河南省南阳市,一年一度的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是传承仲景学术、光大医圣精神、促进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11月10日,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开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出席开幕式并指出,扎实做好“十三五”中医药工作,努力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河南省副省长王艳玲,南阳市市委书记穆为民、市长程志明等出席开幕式。 本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以“传统医药的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聚...

  • 岭南的秋天

    岭南的秋天

    农历七月,时令已是立秋。在北国,秋色渐浓,一夜秋风过处,满山尽染黄金甲。友人去新疆喀纳斯游玩,拍摄了相片电邮过来,满山的云杉、落叶松和白桦林染了秋色,黄的橙黄,绿的靛绿,蓝天澄碧,上帝在这里打翻了调色板,美不胜收。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苦吟诗人贾岛的这句诗让我想起某一年的十三朝古都西安。那一年,我马不停蹄地乘坐火车从中原穿越而过,八百里平阔的秦川大地铺满秋色,枣子艳红,苹果垂枝,龙一般蜿蜒的秦岭缀满秋意,间或有一丛丛的枫叶在山间热烈地燃烧,灞河边的柳树在秋风中落寞地招展。 但这终...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秋天
  • 云南应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云南应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资源禀赋突出 在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伟大宝库中,云南具有独特的地位。就生物多样性资源而言,云南省药用植物种类达6800种之多,位居全国首位,是中药与民族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传统医药文化的多样性层面,云南省同样高居全国榜首,拥有26个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具有丰富的医药文化多样性。 近年来,云南省中药产业立足于云南药物资源优势,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中药材种植生产、GAP规范化种植、中药企业规模化创新发展、中药材质量管理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2014年云南省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其...

  • 南通市中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发展纪实

    南通市中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发展纪实

    六十载悬壶济世,六十载拼搏奉献,六十载沐风栉雨,六十载一路前行。长歌奋进中,南通市中医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从60年前的仓巷陋室到如今的新楼耸立,从涓涓细流到海纳百川,经过几代中医院人的励精图治,团结进取,医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文化积淀浓郁、中医特色显著、人才梯队完备、医疗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成为江海平原上一颗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人文情怀的璀璨明珠。 酒香不怕巷子深 1952年,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的前身——由...

  • 岭南中药材品种 体验中医 中药材入欧洲药典

    岭南中药材品种 体验中医 中药材入欧洲药典

    日前,近百位在宁留学生走进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感知中国,舞动金陵”文化体验活动,近距离感受中华医学传承,体验中医奥妙,领略名老中医风采,见识常见中草药,感受传统中医的悠久历史。 留学生们参观了位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汉中门校区健康产业园的国医堂、国仁堂、国粹堂,学习并体验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以及传统中医养生功法之八段锦。作为东道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志愿者向兄弟院校师生们展示了中医针灸和推拿手法,神奇的中医针法和灸法让留学生们称赞。本次活动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发起主办、南京中...

  • FDA《植物药研发指南》的历史演变

    FDA《植物药研发指南》的历史演变

    FDA《植物药研发指南》的历史演变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是世界上非常有影响力的食品与药品管理机构,影响着各国药品法规的制订与执行。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CDER)于2015年8月17日在网上发布了修订版的《植物药研发工业指南》(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 ,以下简称修订稿),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这是该指南11年后的首次更新。 FDA早在1996年8月16日开始起草,广泛征求意见,几经易稿,于2000年8月在网...

  •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中医药地位 中医针灸师宋南华

    4月8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四川省中医药工作会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要求,必须把发展中医药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在推进中医药标准化、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和加速国际化进程等方面下功夫。 会议召开前,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对全省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四川中医药底蕴厚重,具有特色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希望全省中医药系统传承四川中医药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为助推全省经济社...

  • 河南围绕“健康中原”推动中医药发展

    河南围绕“健康中原”推动中医药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发展模式的调整,核心仍是发展,发展作为中医行业第一要务的基本前提没有改变。 •河南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规模也还有很大发展潜力,资源优势尚没有完全转化为相应的产业和经济优势。 •围绕建设中医强省这一目标,在发展壮大中医事业的同时,着力将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打造成优势产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工作,促进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中央...

  • 跟李奶奶“站南墙根”

    跟李奶奶“站南墙根”

      我们家隔壁有位李奶奶,虽然年逾古稀,身子骨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每天都是她张罗一家人的饭菜,谁要是抢着干她就跟谁急。而我做的是文案工作,整日对着电脑敲敲打打,时间久了颈椎部开始出现酸胀,对此我特别心烦却又无可奈何。   这天,我下班回家时,瞥见李奶奶贴墙站在楼梯旁的储藏室门口,闭着眼睛一动不动,我有些吃惊,赶紧问她:“您怎么了?要不要帮忙呀?”李奶奶睁开眼一看是我,竟“扑哧”一声笑了,她解释说:“我没事儿,我这是在健身呢!”健身?怎么可能呢?...

    养生秘方 2024-03-06 13 0
  • 国学大师南怀瑾近百岁

    国学大师南怀瑾近百岁

    国学大师南怀瑾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与世长辞,享年95岁。南怀瑾在93岁高龄时,还活跃于讲学、著作和其他繁忙的工作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享有近百岁的高寿呢? 饮食清淡,平衡搭配南怀瑾饭量很小,中午只用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晚餐一碗稀饭,饭碗不大且盛得不满。稀饭一般是小米和红薯合煮,秋天改为薏米、小米稀饭。他在美国旅居时,中午吃点面包,晚上一小碗面条,仅此而已。他说:一般人觉得饿的时候吃,其实并没有真正饿,因为那时胃里还有很多食物。普通人习惯于把胃塞得满满的,胃里稍微空一些,他就觉得饿了。饮食之道要...

  •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现年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是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建校时的首届学生,1947年开始研习中医,从医67年,他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辨证精准、医德高尚等大医精神,在中原医林树立了榜样。   名医名家   我在大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内经》教学,当时他是《内经》教研室主任,是我们班主讲。高古深奥的古典巨著,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深受后学喜爱,也使我们在他的启蒙中领悟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思想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张磊已经蜚声中原杏林,他熟记背诵经典著作和数...

  • 朱南孙:传承家学创新法 润物无声育桃李

    朱南孙:传承家学创新法 润物无声育桃李

    朱南孙,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朱氏妇科疗法)的负责人及代表性传承人。 “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一位身着白大褂,满头银发的老人抬起头来,微笑着跟就诊的姑娘说“这个药吃起来酸酸甜甜,不苦的。”老人柔声细语、反复叮嘱,“吃药时不要急着怀孕啊。”如同慈爱的长辈嘱咐自己疼爱的晚辈。...

  • 南征:艾滋病患者信任的好中医

    南征:艾滋病患者信任的好中医

    近日,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防艾专家中药组负责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征教授,在100名首届全国名中医评选中,获评“全国名中医”。 多年来,南征在防治艾滋病、救助艾滋病患者的事业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常奔赴各地义诊,不仅医治他们的病痛,更是鼓舞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同疾病作斗争。他运用中药达原饮加减及芪精抗艾胶囊治疗艾滋病及其合并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75岁的他在众多艾滋病患者心目中,是一把撑起来的大伞,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更是他们人生的依托。...

  • 冀南内丘的扁鹊气息

    冀南内丘的扁鹊气息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片和气息,而冀南平原内丘县的名片,无疑就是扁鹊了,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扁鹊的气息。 司马迁《史记》记载:“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他长期为医,既通内外妇儿各科,又精针砭,是中医“望、闻、问、切”的提出者。扁鹊周游列国经晋国时,治愈了晋国大夫赵简子昏迷5天不省人事的怪病,“即以中丘之蓬山赐地四万亩”,扁鹊便在这里居住采药,给人...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扁鹊
  • 丁樱带领河南中医儿科跻身“国家队”

    丁樱带领河南中医儿科跻身“国家队”

    二级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这一串很有分量的学术身份和荣誉,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丁樱从事教学、临床、科研39年辛勤耕耘,率领弱小儿科成为国内同行规模第一的证明,也是一位勇于攀登、在中医儿科领域卓有成效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位厚重博学、勤奋敬业的中医儿科教师未忘初心的真实写照。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

  • 南京名医张简斋逸闻

    南京名医张简斋逸闻

    张简斋(1880—1950),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字师勤,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中医世家,与施今墨并称为“南张北施”,为民国时期“金陵四大名医”之首。张简斋住在南京中华门一小巷内,在抗日战争时期,已年逾“花甲”,体不高,较瘦弱。他每晚7点开始门诊,于门前设挂号处,每号诊费银币一元,贫者免诊费,仍依次序发给号牌,按次序进行诊视。每晚门诊近二百人,贫者过半数。官僚、资本家等有钱人家则不用来排门诊,可请出诊。据传,张简斋某次应上海相邀出诊,...

  • 陈秀华:传承岭南飞针,铸就医者仁心

    陈秀华:传承岭南飞针,铸就医者仁心

    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性医学。其中,家学渊源深厚的“岭南陈氏针法”更是一枝独秀,于2015年11月正式列入“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在广东省中医院北区三楼传统疗法中心的诊室里,墙上挂着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广东省省级非遗牌匾——“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陈秀华正在给患者看病治疗。只见她右手持针,一个漂亮手部回旋,拇指、食指、中指搓放之际,...

  • 海派朱氏妇科 创始人朱南山 继承者朱小南 创新者朱南孙

    海派朱氏妇科 创始人朱南山 继承者朱小南 创新者朱南孙

    海派朱氏妇科自20世纪初创立以来,已历百年。朱氏三代传承,名家辈出,医术精湛,救人无数,尤其热心医学团体教育事业,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其声望之隆,饮誉全国,称道海外。朱氏妇科由朱南山先生在20世纪初始创,又由其传人朱小南和朱南孙不断融入新说而发扬光大。 创始人:朱南山 创始人朱南山(1871—1938),名庆松,又名永康,江苏南通人,家贫好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宗张子和学派,以治时疫重症成名于乡里。1916年应旅沪同乡会之邀来沪行医,因其辨证确切,用药富有魄力,往往一帖见效,人称&...

  • 穿衣保暖的指南

    穿衣保暖的指南

      天气冷了,当然要多穿衣,但究竟该穿多少呢?大部分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但是,我们常常会被经验欺骗。比如,以为冷空气来势汹汹,结果穿得太多,出了一身汗;或者是对冷空气估计不足,冻得瑟瑟发抖。   衣服究竟穿多少最合适呢?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的桂晓春医师是个有心人,她拿着温度计测试了将近1年时间,总结了一个穿衣公式:穿衣最佳温度指数26℃,比较厚的羽绒服相当于9℃~11℃,薄款羽绒服相当于6℃~8℃,稍厚的弹力絮棉衣是5℃~7℃,厚羊毛衫是6℃,棉背心4℃,抓绒衣服、薄外套是3℃,厚的棉毛衫2℃,薄的棉毛衫是...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保暖
  • 让南疆各族群众享受绿色中医治疗

    让南疆各族群众享受绿色中医治疗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妇幼保健学科体系建设中,在儿童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和妇女保健部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一大批“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项目普遍开花结果,惠及了南疆各族群众。 阿克苏地区妇幼保健院承担阿克苏市及周边县(乡)妇女儿童各类疾病的诊疗保健、危重疾病抢救,全地区八县一市妇幼保健业务的技术指导工作。近年来,该院将学科单元按人群划分,科学设置“妇女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每个部...

  • 毛南医方摘要

    毛南医方摘要

    1.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 处方:满天星叶、根共。100克,瘦猪 肉150克。 用法:满天星叶、根洗净捣烂,和瘦 猪肉共搅匀,隔水蒸熟,日服3次,连服 一周可痊愈。 2.瘟疫(群体瘟疫同用) 处方:苍术12克,良姜2克,枯矾 12克。 用法:以上三味共研成末,每次用 12克。与大葱白一条共捣烂,捻于手心 中。先将纱布块掩住肚脐,将上药膏置于 纱布上半小时。同时饮服红饭豆汤一碗 (用红饭豆250克煮汤趁热喝尽),至病 人汗出即愈。 3.安胎饮 处方:莲子肉(去心不去皮)、青苎麻 根(布包)、糯米各9克。...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医方
  • 毛南医学特色的内服外用治疗方

    毛南医学特色的内服外用治疗方

    毛南医常用治疗方法 一、内服药物疗法 毛南医学经历了漫长 的发展阶段,从巫医之后, 开始了有针对性的利用草 药治疗一些简单伤病,随 着毛南医学接触吸收了中 医药的理论精髓后,在其 传统的草医草药治疗中融 合了循症辨证的中医治 法,正如谭云锦在《中医验 方摘要》中介绍的那样,治 病治本,标本兼治,分清急 缓,寒热虚实,虚补实泻, 随症而治,治贵权变,正治 反治,急而治标,缓而治 本,阴阳平衡,辨证论治。 毛南医学形成了有自己特 色的内服药物治疗方法, 其中隐约可见中医理论的 影子,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解表发汗法、...

  • 针灸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

    针灸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

    针灸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方法来治疗疾病[1]。广泛的针灸包括针刺、电针、艾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按压、耳针等[2]。《灵枢》已经记载有关针灸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今,针灸作为补充替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103个WHO的成员国,其中18个国家将针灸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3]。 临床实践指南(CPGs)是根据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制定的指导意见,帮助医生和病人针对具体的临床问题做出恰当的决策,对卫生保健服务管理有重要意义[4-5]。指南在指导临床实践、规范医疗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

  • 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彩云之南,彝医之美

    彝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是西南地区历史舞台上的主体民族。彝族医药是彝族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并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以彝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的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医药,是彝族人民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为彝民族的生存、发展、社会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中国传统医药和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是一部饱含民族情感的壮丽画卷。 历史沿革 据彝文《帝王纪》和《西南彝志》...

    养生秘方 2024-03-06 14 0
  • 走进甘南藏医院阿克曼巴的世界

    走进甘南藏医院阿克曼巴的世界

    多年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藏医院传承坚守着藏医药的传统诊疗方法,守护当地藏民的身体安康——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边5公里,蜿蜒流淌的夏河边,拉卜楞寺巍然伫立、金碧辉煌。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距今已接近300年,其寺属曼巴扎仓即医学院,至今依然延续着藏医药最为传统的师带徒传承方式。藏医保障这里民众的安康,人们将藏医大夫尊敬地称为“阿克曼巴”。 藏医护卫甘南安康 夏河县,人口中,超过八成是藏族同胞。...

  •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精准援藏让甘南藏医药“墙外开花”

    如何在扶持藏医药发展的同时,让藏医药有机会为更多患者服务,甘肃的有益探索给出了答案。该省从政策入手,设计出政府协作、部门配合、统一调度的民族医药发展平台,将发展藏医药作为援藏工作的“重头戏”,实施“精准援藏”,突破院内制剂原有政策,不断优化报销比例,使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优质藏医药服务。 从碌曲到白银 藏医药走出藏区 看到自己的目标一项一项实现,索南旺杰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身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医院书记的他清楚地知道,这一次,是藏医药走出大山的...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