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 第66页

性 第66页

  • 风寒湿性关节痛正虚邪实型 方药培本治痹汤

    风寒湿性关节痛正虚邪实型 方药培本治痹汤

    正虚邪实型 主症: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晦滞,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经久不愈,病势绵绵,甚至彻夜不已,日轻夜重,怯冷,自汗,或五心烦热,口干,苔薄白,脉细小弦。 病机:久病及肾,正虚邪恋。 治则:补益培本,蠲痹通络。 方药:培本治痹汤。 处方:生熟地各15克,当归10克,仙灵脾15克,鸡血藤20克,鹿衔草30克,寻骨风20克,炙僵蚕12克,地鳖虫10克,乌梢蛇10克,甘草6克。 加减:偏气虚加黄芪15~30克,当归12克;偏阳虚加淡苁蓉10克,骨碎补1...

  • 蒲公英内服外用方治慢性阑尾炎

    蒲公英内服外用方治慢性阑尾炎

      内服方蒲公英30克,红藤20克,败酱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1周为1疗程,连用3至4疗程。每疗程之间停药1天。   外用方鲜蒲公英50克(或者干蒲公英30克),青黛10克,黄柏30克,共研细末,或者捣烂混匀,用少量醋调,敷右下腹麦氏点,每日1次,每次敷5小时以上。连用3天后,停用1天。观察局部皮肤没有出现明显反应者,继续运用。最多可以用10天。...

  • 介绍几种简便易做的老年习惯性便秘药膳

    介绍几种简便易做的老年习惯性便秘药膳

    我国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药膳,是指选用中药或某些亦食亦药的食物与米或面做成的食物,它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应用时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病症以及饮食嗜好的不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选用需要的原料,按特定烹制方法制作即可。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系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包括排便间隔延长、粪便干燥和患者主观排便困难。中医认为老年便秘多因老年人气血津液亏耗,阴阳失调,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致。便秘可以引起或加重某些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习惯性便秘的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可...

  • 久泻慢性结肠炎中药验方

    久泻慢性结肠炎中药验方

      1987年初春,患者刘姓女求治,时年38岁。患者主诉腹痛腹泻3月余。大便溏薄,日5~7次,便下夹有黏液或脓血性粪便。腹部胀闷不适,食欲不振,喜温畏寒,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形消体瘦。经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观舌淡苔白,脉沉而弱。   余思其脾气不足,水湿失运。治以健脾止泻固涩。立方以四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焦术15克,砂仁5克,煨肉蔻6克,煨诃子6克,黄芪15克,炒芡实12克,炒山药18克,炒薏仁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患者药后复诊,腹痛腹泻如初,症未见减,且伴大便不畅,时时如厕,苦...

  • 采用手穴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采用手穴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便秘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之一,给老年人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不足,而使小肠热盛,大肠传导失职所致,当以滋养阴液、润肠通便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手穴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取牙签6根,用胶布捆紧,使其尖部呈梅花状,点压大肠穴(食指上节横纹中点)、小肠穴(食指中节横纹中点),并可与三焦穴(中指中节横纹中点)、肾穴(小指上节横纹中点)、肝穴(无名指中节横纹中点)相配伍,双手交替治疗。每次3~5分钟,每日2次,连续2~3天。一般按压两天即可感觉肠蠕动增强,第三天即可...

  • 治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治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经验方:丹参、山楂各30克,鳖甲(打碎)24克,茯苓15克,白芍、赤芍、柴胡、陈皮、竹茹、桃仁各10克,枳实、清半夏、黄连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禁酒 及高蛋白饮食。 疗效:本方治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8 例,治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9例。...

  • 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经验

    治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经验

    经验方:黄芪、白花蛇舌草各30克,丹参、赤芍、桑寄生、菟丝子各20克,黄芩、党参、白术各12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兼阴虚加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兼湿热加虎杖12克,湿重苔腻加姜半夏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治疗乙肝表面抗原(HBsAg)Pefr生者66例,转阴45例,服药伞6个月仍阳性,但滴度下降者17例,无效4例。...

  •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 诊治急慢性肝炎

      治疗肝病,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发黄的病机主要是湿热郁蒸。在急性阶段有热重、湿重、湿热并重三种不同类型,皆当以茵陈剂为主治疗。肝炎恢复期,病机上不一定仍为湿热,应针对突出的夹杂症治疗,而不胶执在肝炎的肝功能某一项指标上。肝性昏迷已非茵陈剂所能退,应因证不同而施养阴清热开窍、扶正温阳开窍等法,用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紫雪与苏合香丸等,临床有一定效果。   急性肝炎   病因病机   岳美中认为,“伤寒发黄”包括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 陈洪干辨治中医“胁痛”慢性胆囊炎

    陈洪干辨治中医“胁痛”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属于中医“胁痛”范畴, 江苏淮宿名中医、江苏泗阳县中医院创立 者陈洪干先生业医60载,对慢性胆囊炎 的分型治疗,经验颇丰。现将其分型辨治 慢性胆囊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湿热内蕴型症见胁肋胀痛,连 及肩背部疼痛,胃脘饱胀,口中黏腻乏味, 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小便黄染甚至巩膜 黄染,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脉 数。治以清利肝胆湿热,通腑泄浊法,用大 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 实、山栀子、大黄、藿香、砂仁、金钱草、元 胡。腹胀盛加大腹皮,巩膜黄加茵陈,湿热 既衰...

  •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 化浊解毒是基本治疗大法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 化浊解毒是基本治疗大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其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在国内外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总体疗效仍不理想,而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独具特色,逐渐受到重视。李佃贵从浊毒论治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   浊毒证是指浊毒侵犯人体而出现一系列浊毒内蕴的病证。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从典型症状、舌象、脉象、颜面五官征象、排泄物及分泌物等进行辨证。①典型症状:慢性复发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②舌象:舌质红或暗红或紫红等;...

  •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治慢性肝病血清异常方

    处方与用法:人参、三七、琥珀,按 2:2:1 的比例,共研细末。每次3 克,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 个疗程。 功效:大补元气,化瘀扶肝,治疗各种慢性肝病 (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等),血清蛋白低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经多种药物或输白蛋白、全血或血浆效果不理想者,有一定的效果。(许北平)...

  •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瘀血既是果亦是因 治疗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结肠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或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学之“痢疾”、“泄泻”、“肠澼”等范畴。余从“阳虚血瘀”论治UC获益匪浅,现论述如下。 从“阳虚血瘀”论治UC的理论基础 大多数医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为肝郁脾虚、寒湿内蕴、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

  •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慢性迁延性肝炎 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

      案例:周某,男,39岁,农民。患慢性迁延性肝炎3年,症情时轻时重,肝功能检查指标反复波动。1年前发现脾脏肿大。B超示:肝硬化,脾脏肿大。故来我院诊治。刻诊:肝区刺痛,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夜寐梦多,齿龈渗血,偶见鼻衄。脉弦细,舌红绛。   证属肝肾阴虚,郁热瘀阻。拟清滋肝肾,柔阴宁络。药用北沙参、生白芍、生地、枸杞、地骨皮、玄参、生鳖甲、天麦冬、阿胶、三七、白茅根。服药10剂。   复诊时患者齿龈出血已止,胁痛腰酸亦减,仍感倦乏少力,口干少寐。原方去阿胶、地骨皮,加黄芪、生白术、当归等治疗2个月,诸恙...

  • 中医将急性胆囊炎分型辨治

    中医将急性胆囊炎分型辨治

      胆囊炎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属中医学“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中医认为胆是六腑之一,以通降下行为顺,如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引起肝胆气郁,疏泄失常,通降失调,即产生“不通则痛”的症状。如湿热熏蒸,浸淫肌表,则可发为黄疸。治宜理气活血,清热燥湿,通里攻下。中医可将急性胆囊炎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气滞型胁脘隐痛,闷胀痛或窜痛,并牵引肩背,伴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寒热往来,食少腹胀,发热不重,苔薄白,脉弦紧...

  •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清肝方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组成郁金12克,香附12克,佛手12克,生地30克,丹参20克,虎杖15克,半枝莲30克。   功效凉血解毒,疏肝活络。   主治急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按其量加倍研细粉制成胶囊,日服3次,每次3~4粒。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单服胶囊,第1年连服6个月,第2年后每年服3个月。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水煎服,日1剂,同时服用胶囊,肝功能正常后再单服胶囊6个月。   方解对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认识:一为血热,二为肝郁,三为血滞。所以本方以大剂量的生地清热凉血,兼养肝阴;虎杖、半枝莲清肝解毒,兼以凉血;香附、...

  • 慢行活动性肝炎 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慢行活动性肝炎 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

      案例:李某,男,42岁,农民。肝功能异常,面色晦滞6年。宿患慢行活动性肝炎,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近期查B超示:①肝硬化、脾大;②胆囊襞毛糙;③腹腔少量积液。肝功:总胆红素24.6μmol/L,ALT126u/L,AST81u/L。刻诊:面色晦滞,头昏烘热,夜眠欠安,两下肢乏力,胁肋隐胀、疼痛,晨起口腔有血迹,纳可便秘。舌红绛,苔薄黄,脉弦。   此属肝肾阴虚,热毒瘀结,治宜养阴解毒,化瘀消癥。方剂:柴胡、郁金、白芍、生地、石斛、当归、茵陈、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石见穿、鳖甲、白茅根、油松节、牛角...

  • 龚雨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龚雨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龚雨萍主任从事中医脾胃内科临床与实践 30 余 年, 在治疗慢性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等消化 道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近年来溃疡性结 肠炎的发病率和诊断率逐年增高 [1-2 ] , 目前已成为消化 系统常见疾病及疑难病。龚主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 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辨病辨证观点, 总结归纳出一套内 外联用的理论。2 年来, 笔者跟随龚主任临证学习, 可 谓受益颇多, 兹对龚主任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 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 腹 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病位在膜原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吗? 多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有传染性的,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的复制。判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无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乙肝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其在临床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化验检查的异常,给中医的辨证论治提出了难题。现代医家习惯把慢性乙肝归属于中医“胁痛”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肝,恰好与现代医学所证实的病位相稳合,所以就提出了“疏肝、利胆”等一系列治疗方案,但西医所说之肝脏是...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气虚血滞)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气虚血滞)方

    处方:赤芍、白芍、丹参、炙鳖甲、泽兰各15克,生牡蛎30克,藕节、鸡内金、黄芪各20克,当归、香附、水红花子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化瘀行气。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滞型。症见面色黧黑,唇舌紫黯,肌肤甲错,两胁刺痛、痛有定处,肝脾肿大坚硬,口干不欲饮,妇女痛经、经行不畅有血块,纳呆,乏力气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 创方者:张俊桥...

  • 分型辨治自身免疫性肝炎黄疸

    分型辨治自身免疫性肝炎黄疸

      自身免疫性肝炎出现的黄疸,大多属中医“黄疸”中的“阴黄”范畴。笔者将本病黄疸按以下三型辨治,取得了一定疗效。   寒湿阻遏脾胃肝胆   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右胁疼痛,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治宜温中散寒化湿,健脾利胆退黄。方用茵陈术附汤和理中丸加减,药用茵陈、附子、干姜、白术、甘草、柴胡、丹参、泽兰、郁金、黄芪等。   脾虚不运湿郁肝胆   症见黄疸久郁,身目俱黄,黄色较淡而不鲜明,胁肋隐痛,食欲不振,肢...

  • 孙桂芝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探析

    孙桂芝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经验探析

    孙桂芝教授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 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工作 40 余年,直肠癌放 射性直肠炎的诊疗独具一格。笔者侍诊在侧,略 有所得,现将其诊疗经验梳理如下。 放射性直肠炎是指直肠癌患者经放射治疗所 引起的直肠炎症。病理表现开始是肠黏膜充血、 红肿、糜烂,肠壁增厚,继而出现黏膜层及黏膜 下层坏死,形成溃疡,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变 形,形成瘢痕,重者可形成肠梗阻或并发肠穿孔。 早期或急性者是发生在放疗期间,停止放疗,可...

  • 治肝炎转氨酶高及絮浊试验阳性

    治肝炎转氨酶高及絮浊试验阳性

    【简介】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组成】女贞子、茵陈各30克,败酱全草(连根及果枝)50 克 【制法】水煎,分3次服。 【用法】每日1剂,连服5-7天。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方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方

    患者名字:郭磊 性别:男 出生日期:32岁 就诊日期:2013.02.18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腹泻、腹痛2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每于饮食不慎或受凉后呈现腹痛、腹泻,未引起注重,予对症处理多能缓解。一年前加剧,在湘雅医院行肠镜查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予西药医治症状重复而求中医医治。现大便溏一日1-2次,色黑,偶有脓血粘冻,胃脘饱胀,食后尤甚,左下腹冷痛,口淡口苦。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查看:面色萎黄,腹平...

  • 治疗慢性胆囊炎单方

    治疗慢性胆囊炎单方

    组成与用法:桂枝10克,炙甘草5克,吴茱萸5克,竹茹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5克,茯苓15克,郁金15克。水煎服,每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 功效:理气疏肝,通胆止痛,治慢性胆囊炎,右上腹疼痛,得热则舒,无发热,舌淡,苔白,脉弦细者。...

  • 李佃贵治溃疡性结肠炎用药思路分析

    李佃贵治溃疡性结肠炎用药思路分析

    李佃贵教授系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杏林悬壶 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脾胃病颇有研究,擅治多种疑难杂病,其中对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完成了“胃痛宁胶囊的药理实验研究”等多项课题,并获得科技进步奖。代表著作有《中医浊毒论》、《绞股蓝的研究与应用》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溃疡性结肠炎(简...

  • 疏肝活血治慢性肝炎

    疏肝活血治慢性肝炎

    处方:女贞子20克,川楝子、枸杞子各15克,菟丝子、蛇床子各12 克,郁金、茵陈各9克,鸡内金(研粉冲服)、炙鳌甲(研粉冲服)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补肝肾,疏肝活血。 主治:慢性肝炎之肝肾阴亏、肝郁血瘀型,症见全身乏力,食欲欠佳,手足心热,盗汗,头昏目涩,腰膝酸软,舌暗红有瘀点,苔少,脉细涩。李力群...

  • 急、慢性胆囊炎共20方

    急、慢性胆囊炎共20方

    方剂1 当归、白术、柴胡、黄芩、香附、龙胆草、丹皮、莪术各9克,白芍、郁金、川楝子各12克,云苓、茵陈各15克,甘草3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胆囊炎肝胆气滞证 方剂2 柴胡、黄芩、青皮、枳实、大黄、栀子各9克,郁金、川楝子各12克,茵陈21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胆囊炎湿热壅阻证 方剂3 半夏、栀子、龙胆草、木香、郁金、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克,茵陈30克,柴胡、黄芩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方剂4 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陈皮各9克,...

  •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穴位贴敷治习惯性便秘疗效好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 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 病症,习惯性便秘为经常性的大便 不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临床以 “十枣汤”贴敷穴位治疗该病48例,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8例患者中,男18例,女30 例;年龄小于16岁者4例,17—40岁 者21例,41~60岁者17例,61岁以 上者6例;兼有腹胀腹痛者28例, 纳食减少者20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芫花、大戟、甘遂各等量, 大枣适量。 制法:上药共研成粉,以蜂蜜和 丸,密封于干燥处保...

  •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经验方:七叶一枝花、贯众、苦参、五味子、女贞子各9克,柴胡、淫羊藿各6克,一枝黄花、黄芩、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山楂、丹参、虎杖、山豆根各10克,黄芪15克,茵陈1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近期治愈87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85%。...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独到见解与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独到见解与治方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思路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 是一种慢性 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病变常累及于直、 乙状结 肠, 可逆行向近段结肠发展, 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 肠, 临床症状以黏液脓血便, 腹泻、 腹痛等为主。本病 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病程迁延, 治愈难度大, 易反复 发作。近年来, 由于我国居民饮食结构、 生活习惯的改 变, 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本病虽尚无 根治之法, 但国内医家根据中医理论, 运用中医药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将各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