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 第64页

性 第64页

  • 熏洗治炎性外痔、肛裂等症

    熏洗治炎性外痔、肛裂等症

    应用仙人掌浸出液熏洗治疗120例炎性外痔、肛裂等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21~70 岁;病程l~7天;单纯炎性外痔102例,炎性外痔伴肛裂18例。 二、治疗方法 取新鲜仙人掌500克,去根去刺,削去外皮约3毫米,切成条块状,入铁锅中加水煎煮,煎出药液约2000毫升,即倒入盆中,乘热熏蒸肛门部,待稍温后,坐入盆中浸浴15分钟,每日2 次,连用3~5日。 三、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后肛门疼痛多于1天左右减轻;用药2天后痔核水肿部分吸收、肛裂渗血减少...

  • 江苏名医治强直性脊柱炎方

    江苏名医治强直性脊柱炎方

    处方:黄芪、生地、青风藤、络石 藤、龙葵、白花蛇舌草、虎杖各10 克,知母、当归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忌食牛冷鱼腥,油腻辛辣。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 毒,祛风通络。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中医辨证属肾虚湿热瘀滞型。症 见腰骶及背部反复疼痛,屈伸不利, 肢节疼痛,酸楚,伴有晨儒,苔薄白, 脉沉细。 创方者:龚正丰(原苏州市中医 院骨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国 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中 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40余年,是北京市脾胃研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的针对“脾虚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对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危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药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下...

  • 糖尿病性便秘 临证辨治获良效

    糖尿病性便秘 临证辨治获良效

    糖尿病性便秘为糖尿病并发病的一种,多因胃肠植物神经病变所引起。临证辨治,获良效。 1.阴血亏虚证见大便秘结,排出困难,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或心悸乏力,舌淡或红瘦而少津,苔薄白或无苔,脉细数或细而无力。治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方用润肠丸加减:当归15克,生地 20克,火麻仁15克,桃仁15克,枳壳25克,瓜蒌仁25克,首乌25克,黑芝麻20克,紫菀25 克。化裁:伴有肠胃燥热者加用增液承气汤;兼有阴虚甚者加用六味地黄汤;兼有气虚者加太子参、黄精、生黄芪。 2.脾胃气虚证见大便秘结或软,气短乏力,腹胀下...

  • 治急性嵌顿痔方

    治急性嵌顿痔方

    处方:大黄、黄柏、苦参、升麻、葛根、五倍子、白术、丹参各30克,黄连15克,元胡20克。 用法:上药煎成药液约2000毫升左右倒入盆中,加入冰片15克、芒硝100克溶化,趁热先熏,待药液稍降温后再坐浴20分钟,坐浴过程中用手轻轻按摩嵌顿的痔核。 每日1剂,熏洗3 次。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嵌顿痔。 粱思恩...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急性
  •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慢性结肠炎双侧申脉穴进行温针灸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

  •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 炎性外痔疮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 炎性外痔疮

    用中药散治疗各期混合痔、炎性外痔、痔疮脱出嵌顿、肛裂、肛门湿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70例中,混合痔 12例,炎性外痔13例,痔疮嵌顿脱出16例,肛裂20 例,肛门湿疹9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苦参、大黄、芒硝各3份,白矾、花椒、艾叶各2份,冰片l份。 用法:将上药分别研为粉末,按比例混合,装人纱布袋中,每袋30克,治疗时取2袋放人坐浴用的盆中,加入沸水2500~3000毫升,翻动并挤压药袋,使药粉充分浸透,泡出有效成分。待水温适宜时用药液坐浴。坐浴时可用手指分别按顺时...

  • 慢性风湿关节疼痛 贵州名医刘子湜的经验方

    慢性风湿关节疼痛 贵州名医刘子湜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黄芪12克,薏苡仁18克,全当归9克,桑枝15克,玉竹9克,白术9克,制草乌6克,威灵仙9克,骨碎补9克,淫羊藿12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慢性风湿关节疼痛。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刘子湜的经验方。本方药稍偏温,性实平和,痹证日久,气血必伤。方中黄芪、当归、白术助元气,壮筋骨,祛风运湿而固本;玉竹甘润,主风湿虚劳之缓证;草乌、威灵仙、骨碎补止痹痛也。若兼有热,可加生地黄、生石膏。(何钱)...

  •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腹胀腹泻伴黏液便 吴焕淦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吴焕淦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带头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一直从事针灸尤其是灸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等肠腑病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在灸法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绩卓著。经过数十年的临证实践,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开创了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在此做一简要介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黏液或脓血便为主症...

  • 消炎解毒治炎性痔疮

    消炎解毒治炎性痔疮

    孔某,男,39岁。2014年5月22日初诊。肛门皮肤皱襞水肿如葡萄状,表面光亮,局部有少量分泌物,微痒,触之软,灼热疼痛较剧2日。经内服抗生素、外用痔疮膏(不详)疗效不著。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 诊断:炎性外痔。证属湿热下注,蕴阻肛门,使气血瘀结,经脉不通,化为热毒,而呈上述症状。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消炎解毒。 处方:赤小豆150克,大黄100克,水煎约1500~2000毫升待温,先熏后坐浴,毎次30分钟,日3次。2剂后症状均轻,痔疮明显消退,续用3剂诸症告...

  • 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便秘一般是指每周大便的次数少于2次,粪便排出困难,或两者兼并伴有不适,如腹胀、恶心纳差、会阴坠胀、便意不尽、心情烦躁等症状。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加,其中大部分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其病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牙齿不全、咀嚼不利、饮食习惯改变等是导致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另外老年人常因排便不畅,滥用刺激性强的导泻剂或抗生素,可能使肠道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或肠内微生态失调。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也极为常见,便秘的原因很多,有饮食不足、食...

  • 治慢性结肠炎 内服外敷收效颇佳

    治慢性结肠炎 内服外敷收效颇佳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虚湿盛所致。其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带黏液或脓血。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多发于青壮年。笔者采用如下方剂治疗慢性结肠炎,收效颇佳。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党参、苦参、仙鹤草各15克,丹参、白蒺藜、白藓皮、木香、延胡索、槟榔各10 克,地肤子、地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敷:木香、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各9克,八角茴香、吴茱萸各6克。烘干,共研细末,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外盖塑料薄膜,纱布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至愈。 (郭光)...

  •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

  • 习惯性便秘 新疆名医何复东治方

    习惯性便秘 新疆名医何复东治方

    处方:白术、白芍、炒莱菔子、甘 草各15克。 加减:若阴虚肠燥甚者可加生 15克;气虚明显,加黄芪15克;腹胀 甚加厚朴12克;有血瘀者可加桃仁 12克;阳虚者加肉苁蓉12克,熟 子(先煎)8克。 用法:上药加水600毫升,煎取 300毫升,再加水400毫升,煎取200 毫升,共取500毫升,混匀分2次早 晚温服,日服1剂,5天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健脾行气,敛阴生津。 主治习惯性便秘。症见脘腹胀满,大 便不畅或无力,努挣难下,平时虽有 便意临厕则努挣乏力,用力排便时则 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等。 创方者:何复...

  • 老年习惯性便秘 补脾益气方药

    老年习惯性便秘 补脾益气方药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习惯性便秘者属气虚(脾气虚)者较多,使用一般清热泻下药难以获效,如果选用补脾益气方药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老人气虚便秘多因体弱多病,引起脾气虚弱,中气不足,致使胃肠推动无力所致。表现为:大便不通,或每有便,但临厕无力解出。同时可伴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动则气喘,口淡无味,头晕,面色萎黄,脱肛等。现介绍几种治疗气虚便秘的中药方,供患者选服: 1、补中益气汤:黄芩、党参各30克,白术、升麻各12克,当归、柴胡、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也可选用&ld...

  • 润肠通便治习惯性便秘验案

    润肠通便治习惯性便秘验案

    病例:患者,女,42岁。习惯性便 秘,近1周未大便。患者平素习惯性便秘, 一般3~4天大便1次,自用开塞露通便。1 周未大便,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 努挣则汗出短气,腹部柔软,按之不痛, 食欲差,晚上吃饭后自觉腹胀不舒,睡眠 欠佳,小便可,舌淡苔白,脉弱。西医诊 断为功能性便秘;中医诊断为便秘。考虑 患者气虚所致排便困难, 治则:补中益气、 润肠通便。 方为补中益气汤加减:白术30 克,黄芪20克,党参、火麻仁各15克, 陈皮、柴胡、升麻、当归、桃仁、麦冬各 10克,甘草、木香各6克。4剂,每日1 剂,水煎...

  • 溃疡性结肠炎 求取方药

    溃疡性结肠炎 求取方药

      跟师山西中医学院吕国泰主任医师,每日所见病人颇多。在吕国泰所医治的病患中,有一位取效之神速,让我惊叹不已,这里我想和广大读者一起分享探寻一番。   孟某,女,44岁,河南省社旗县人。便脓血年余,加重2月余。患者日便脓血七、八次,色鲜红,便时少腹隐痛,受凉后加重,里急后重。经某大医院电子肠镜检查见(直肠)结肠黏膜重度慢性炎症伴糜烂,有浅溃疡形成,少许细胞有异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眠食尚佳,月经正常。患者因住院检查未至,其夫来述,求取方药。   吕国泰未见舌脉,思忖须臾,手拟一方,以观验效。其方如下:...

  •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申脉穴治疗慢性结肠炎 临床总结

    【穴性特点】 申脉穴在外踝之下,展足则开,为足关节屈伸着力之处。申与伸通,本穴有伸筋、利腰脊的作用,故名之。又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本经,故名申脉。 本穴位于膝以下足跟部的重要位置,可收远道取穴之效,具有法风散寒、疏通经络,伸全身筋脉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腰痛以及足膝无力,不能久立等病症。 申脉为八脉交会穴之一,是阳跷脉之起点。膀胱经、阳跷脉皆入于脑,膀胱经别又通于心,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本穴又有调理心神、宁神定志的功效。 临床上又常用于治疗癫痫、心悸、失...

  • 治慢性结肠炎中医辨治温化寒湿

    治慢性结肠炎中医辨治温化寒湿

      高某,男,32岁,2011年8月23日诊。患腹痛腹泻两年余,病初经肠镜检查为慢性结肠炎,已用多种消炎、止泻等中西药物均未取效。两年来,每日腹泻三五次黏液稀便,总有腹胀肠鸣,腹痛即泄,晨起便急,便后腹痛止,腹胀减时而复作,每食凉物痛泄加重;近一年来增加腰酸足凉,身倦无力。   刻诊: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厚,有齿痕,全腹胀硬,叩之鼓音,腹痛点在脐围和左少腹,拒按明显,脉弦迟。   脉证合参,证属寒湿凝结肠道,以致痛泄俱作,病久损及脾肾。治宜温化寒湿,兼温阳导气。   处方:肉豆蔻15克,吴茱萸...

  • 名医邓泽潭治老年性便秘方

    名医邓泽潭治老年性便秘方

    名医治老年性便秘(肺气壅滞)方 处方:桔梗、当归、苏子、杏仁各10克,枳壳、紫菀各8克,厚扑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口干欲饮者加北沙参、黄精,以开提肺气,养育肺阴;咳喘甚者加麻黄、枇杷叶,以宣肺降气,开通秘结。 功效主治:理肺开秘,宣肺润肠。用于治疗老年性便秘,中医辨证属肺气壅滞型。症见咳喘食少,腹部胀满,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偏红,苔白,脉滑数。 创方者:邓泽潭 名医治老年性便秘(脾肺气虚)方 处方:黄芪20克,生白术、太子参、肉苁蓉各15 克,当归10克,杏仁12克,枳壳9克...

  • 针刺按摩耳穴治习惯性便秘

    针刺按摩耳穴治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临床症状。临床采用中医针刺、贴耳穴、自我按摩治疗中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有一定疗效。   体针:气海、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大肠俞、支沟、中脘、合谷穴位局部用75%乙醇棉球或棉签由中心向外擦拭消毒后,选用1.5寸毫针,施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用TDP治疗仪烤电治疗,留针半小时,每天1次,14天一疗程。本病多为中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或饮食失调所致,治疗以促进肠蠕动为主。   贴耳穴:脑干、枕、皮质下、大肠、...

  • 涩肠止泻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涩肠止泻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0克,黄芩、红藤各15克,当归、木乔(后下)各10克,槟榔片6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炒扁豆、葛根各 15克,莲子肉、木香(后下)、桔梗各lO克,炒薏苡仁 30克,大枣4枚,生姜5片,甘草、砂仁(后下)各5...

  •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李寿庆主任医师,五世业医,临床推崇医家多为张仲景、叶天士、龚延贤、张锡纯,喜读中医经典医籍,如《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叶天士医案》《寿世保元》。擅长治疗脾胃病以及疑难杂症,现举临床治疗老年性、顽固性便秘一案,供同道交流借鉴。 典型病案 王某,男,81岁,2013年3月3日诊,主诉:习惯性便秘60年,伴乏力、心悸、干咳、易感。现病史:患者诉年轻时起,大便常干结、身热、口臭、排便困难,常6~7天排便一次,每次大便干硬结。多年来依靠导泄药、麻仁丸、芦荟、胶囊、开塞露...

  • 止痛止泻治慢性结肠炎

    止痛止泻治慢性结肠炎

    补骨脂、炒白芍、炒白术各15克,肉豆蔻20克,五味子12克,煨诃子8克,炙米壳、陈皮各6克,炒石榴皮、炒防风各10克,茯苓、炒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分服,2周为1个疗程。 本方有疏肝健脾、温肾涩肠、止痛止泻之功效,对久泻有明显疗效。 中医辨证属肝郁乘脾者,加延胡索15克、青皮6克舒肝理气止痛;脾胃虚弱者,加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补气健脾和胃;寒热夹杂者,加黄连3克、黄柏5克清热坚阴止痢;脾肾阳虚者,加附片10克、杜仲15克温补脾肾。 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伏新顺献方...

  •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温通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武某,女,30岁,2011年9月24日初诊。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刻下:脐腹发凉,大便溏,有时夹有脓血,日2~3次,甚则4~5次,腹部隐痛,排便时明显,遇风冷则腹痛加重,痛时即泻,泻后痛减,有时腹胀,可触及肠形。伴有纳少,头晕,乏力,气短,语声低微,畏寒,易感冒,睡眠欠安,腰酸,脚凉,有时小腿拘挛,月经量少。望之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口唇、爪甲色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质淡暗,苔白腻,脉沉细小弦。 治法:温中理脾,疏肝缓急,调其升降。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 炒黄芪1...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孔某,女,3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自1995年1月始肠鸣腹痛腹泻,受寒后加重,大便呈稀糊状,兼有黏液脓血,腹痛时即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曾服消炎止泻中西药多次,效果不佳。后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橫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均有糜烂及溃疡,距肛门6~7 厘米较严重,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曾经中西药物内服和保留灌肠,方能暂时维持。若3日不灌肠,每日数次泻下黏液脓血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辨证属脾胃寒湿,下注肠间,日久而发。治应健脾渗湿,温阳散寒,涩肠止血愈疡,收敛止泻。 取炒苍术30克,炒白...

  • 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的药膳

    可改善骨性关节炎的药膳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疾 病,主要影响软骨,软骨是在关 节内覆盖骨骼末端的光滑组 织。患有骨性关节炎者的软骨 顶层破裂和耗损,患者常出现 膝关节疼痛,尤其是下楼梯、伸 屈活动时疼痛感加重,有时候 在活动时膝关节有摩擦声。 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的痹 证范畴,多因肝肾两虚,筋骨 失荣,加之外伤、劳损、风寒湿 邪侵袭,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 痹。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 寒湿邪往往依附于风而侵袭 人体;寒湿为阴邪,易阻于经 络,留于肌肉、关节中,故出现 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症状。在 积极治疗的同时,日常可辅以 药膳调理。 若患者...

  • 骨性关节炎中药涂擦进行治疗

    骨性关节炎中药涂擦进行治疗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 病,是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核心,累 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 其他结构的慢性炎症。其病理特点 为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和继发性退 行性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其病因是各种因素致关节长期劳 损,积劳成疾,外伤筋骨,内耗肝肾, 筋骨失养而衰退,产生骨性关节炎, 治疗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 临床对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涂 擦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 F。 一、临床资料 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其中男 15例,女25例;最...

  • 主治溃疡性直肠炎 肠健平方

    主治溃疡性直肠炎 肠健平方

    张东岳,男,1930年生,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63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后师从河南名医司万清老中医,50年来一直从事肛肠病的防治工作,对常见大肠肛门疾病,如痔疮、肛瘘、肛裂、脱肛、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肛门直肠性传播疾病、便秘等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博采众长,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学术思想,讲究创面损伤小,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好的理念。如运用“开窗留桥法”治疗复杂性肛瘘、“三联法&r...

  •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中药调理 顽固性便秘治验二则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 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症见大便秘结,5~6日一行,但大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无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暗淡,少苔,脉细弱。辨证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宜健脾益气,升阳助运。方用:黄芪30克,白术12 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 12克,柴胡12克,山药15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