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阳 第8页

太阳 第8页

  • 头痛 太阳穴放血疗法

    头痛 太阳穴放血疗法

      头痛又称“头风”、“脑风”。《素问·风论》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两端。笔者近来以太阳穴(患侧)放血治疗“脑风”患者,疗效良好。   赵某,男,47岁。2012年7月23日初诊。头胀痛4天。患者因近日工作不顺,加之动性生气,遂致头部胀痛不已。经吃中药和静脉滴注(药物不详)治疗,胀痛症状稍有缓解,现左侧...

  • 老慢支要多晒太阳

    老慢支要多晒太阳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冬季常发病。研究证明,冬季常晒太阳,可以有效防止“慢支”复发或减轻病情。 冬季晒太阳的好处在于:阳光中的紫外线除了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外,还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有助增加钙的吸收。钙除了能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强度、改善心肺功能外,还能增强支气管的纤毛运动,促进呼吸分泌物如痰液的清除,这些都有利于呼吸道炎症的消除。 此外,冬季接受阳光照射,能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激素分泌,有效消除或减轻抑郁情绪,这对“慢支”病人的情绪改善、康复非常有益处。&ldquo...

  • 常晒太阳 能防耳聋

    常晒太阳 能防耳聋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老人的听力逐渐下降,有的甚至耳聋。研究发现,听力与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若是缺乏维生素D则可引发听觉功能障碍,出现听力下降或者耳聋。 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就是日光浴,即晒太阳,因此老年人应多在户外活动,经常接受阳光的沐浴,这样有利于预防听力减退。 日光浴的最佳时间在上午8~10点以及下午4~5点。 韦志高...

  • 秋控糖补水晒太阳

    秋控糖补水晒太阳

    许多老年糖尿病病友发现,进入秋季之后血糖很容易波动,并没有夏天时那么好控制。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秋天血糖易波动是因为,气转凉后,人的食欲会比燥热的夏天要好,进食增加,加上部分老人运动量减少,导致体内的糖分代谢不充分,造成了血糖的波动。”解放军第181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莫剑峰说,子女应提醒他们注意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 “锻炼的时候要注意保暖,掌握锻炼时间,在上午9~10时,可在阳光和空气好的户外走走。”莫剑峰表示,老年糖友在此时适当地晒太阳,不仅能...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太阳
  • 按摩“太阳”能防眼花

    按摩“太阳”能防眼花

    我自60岁开始眼花,视物不清,我向一位中医请教后,中医教我按摩太阳穴来防止眼花。 回家后,我按照中医方法每天坚持按摩太阳穴60下,坚持了多年,如今我已经 85岁了,视力明显增强了,现在我看报纸写作从不需要戴老花镜。 郭若兰...

  • 太阳穴疼怎么办

    太阳穴疼怎么办

    太阳穴,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额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是骨质脆弱的部位。 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 特殊头痛病 太阳病阳明病头痛详解

    特殊头痛病 太阳病阳明病头痛详解

    太阳病、阳明病头痛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麻黄汤);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此条文提示,太阳病与阳明病都可有头痛发生,同时当有热;诊疗时必须验其小便以知表里,或汗或下;伤寒在表先用麻黄汤发汗,如头痛不已且鼻衄,须用桂枝汤更小发其汗;知病在里,就有用承气汤的机会了。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把头痛列入了太阳病的提纲。第8条:“太阳病,头...

  • 反复头痛恶寒,病毒性脑膜炎,玉屏风散补太阳之虚

    反复头痛恶寒,病毒性脑膜炎,玉屏风散补太阳之虚

    某女,28岁,反复头痛恶寒2周来诊。 患者于2周前不慎感寒,出现头痛及恶寒怕风,无明显发热,曾服用感冒药,症状不减,并觉全身肌肉疼痛感,疲倦感,来诊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紧。查体:脑膜刺激症阳性,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及生化未见明显异常,但脑压200mmHg。西医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补诉,素体虚弱,易感冒,此次发病最重,时间最长。沈老辨为体虚太阳伤寒证。 治疗上以葛根30g,麻黄10g,羌活10g,独活10g,白芷10g,桂枝10g,白芍10,生姜5片,大枣12枚,甘草10g,黄芪30g,防风10g。每日一剂...

  • 治感冒电吹风吹太阳风池穴

    治感冒电吹风吹太阳风池穴

    我平时工作较忙,经常加班,每当超负荷工作后,很容易患感冒,且伴有头痛症状。以前在上学时,每当感冒就往药店、医院跑,认为吃药、打针病会好得快一些。但现在不行了,感冒药大多有催眠作用,一粒下去,上班时恍恍惚惚的。有一次感冒,我正好刚洗完头,感觉浑身发冷,就用电吹风对着头发吹起来。当吹到太阳穴和风池穴时,感觉特别舒服,于是我每天吹上几次。说来也怪,2~3天后,感冒竟然好了。济南市凌云 专家点评:使用电吹风吹太阳穴(位于眉目外凹陷处)和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其功效与按揉或艾灸太阳穴和风池穴一样,可起到以热驱...

  •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处方《伤寒论》桂枝汤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处方《伤寒论》桂枝汤

    太阳中风表虚外感案 成某,女,43岁。2016年4月6日初诊。主诉:微热、汗出、恶风等数月不愈。现病史:患者自台湾于北京研修,由于气候南北差异,加之平素身体虚弱,不耐北京气候寒冷,感冒小恙,数月迁延不愈,3月中旬因打扫阳台,复受风寒,时轻时重。刻诊:时有汗出,尤以后背为甚,常湿透内衣,遂即恶风、恶寒,喷嚏连连,鼻流清涕,倦怠嗜卧,纳少乏力,大便偏软,舌淡苔薄白,脉浮缓弱。 中医诊断:太阳中风外感。 病机:太阳表虚,营卫不和。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处方:《伤寒...

  • 模拟“太阳下山”治内瘦型糖尿病

    模拟“太阳下山”治内瘦型糖尿病

    去年曾治疗一位内瘦型糖尿病患者,其在太阳下山后全部症状都会减轻,循着这个“象”在其体内营造“太阳下山”的状态,进而获得症状迅速改善、血糖恢复正常的疗效,停用药物1年后随访,患者血糖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详述如下: 张某某,女,64岁,2021年5月18日初诊。患者素来体型偏瘦,4年前因体重减少5kg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发现餐后血糖高于10mmol/L,开始连续求治于不同的中医,自觉症状没有改善,餐后血糖也一直不降。平素饮食控制,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血糖...

  • 干眼痒中药方 六经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

    干眼痒中药方 六经辨证属太阳少阳合病

    靳某,女,54岁,2021年3月12日初诊。主诉:两眼发干、发痒、流泪6年有余,加重半年。患者6年前自觉眼干、眼痒、流泪。起初不严重,未给予重视,仅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治疗,月余后症状不但未改善,而且病情逐渐加重。患者在当地中医院用杞菊地黄汤治疗3个月左右,症状虽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药20多天后病情复发。刻下:两眼发干、发痒、流泪,两下眼睑轻度充血。患者诉夏天不敢使用空调、风扇等,眼睛对风吹特别敏感,风吹后两眼发干、发痒、流泪症状旋即加重。因此在单位上班时,自己需要单独找一间办公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敢开空调,更...

  • 感冒高烧出汗 太阳表虚发热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加石膏

    感冒高烧出汗 太阳表虚发热 方用桂枝加附子汤小柴胡汤加石膏

    刘某,男,58岁,2023年5月10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经常感冒、出汗,常高烧,体温39℃以上。患者曾在医院多次检查无果,因发烧常住院反复输液治疗,未有缓解,后找某专家治疗,专家予小柴胡汤与玉屏风散加减治疗,仍未改善发热汗出的症状。刻下:发热汗出,体温39.4℃左右,有时寒热往来,口苦,口干,口渴,恶心,后背发凉、汗出特甚,纳可,眠可,精神差,大便干稀不调,每日1~2次。舌淡,苔白腻,脉浮弦涩,略数无力。 诊断:太阳表虚发热(卫表不固,营卫不和,少阳枢机不利,阳明热盛,太阴脾湿)。 治法:温阳...

  • 什么是太阳病 使用麻黄汤

    什么是太阳病 使用麻黄汤

      麻黄汤是《伤寒论》里“太阳病篇”的主打方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剂。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太阳伤寒类的感冒,当然,麻黄汤的用途不仅仅是外感表证,也用于水液代谢失常等疾病,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什么是太阳病   张仲景用麻黄汤来治疗太阳伤寒证。太阳病就是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后所发生的疾病,也称太阳表证。我们现在叫“感冒”。自然界中有风、寒、暑、湿、燥、火(热),正常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导致疾病的,中医把它...

  • 晒太阳 晒头部补阳气 晒背部调气血

    晒太阳 晒头部补阳气 晒背部调气血

    冬天里,不少孩子的手脚总是冰凉,为此父母总担忧其感冒。其实,多晒晒太阳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晒太阳时,不妨按照中医要求,多晒以下4个部位。 晒头部补阳气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士,可抵御外邪的入侵,可使身体强健,户外活动时就可多晒晒头顶部。 晒手心促睡眠一般家长会忘记给孩子晒手心,其实,手心上有劳宫穴,此穴位有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促进睡眠等作用。气温较高时,可间断地晒,气温较低时,则可持续晒半个小时。 晒背部调气血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经过背部,可在有暖阳的时候多晒晒背部,有益健康。...

  • 晒太阳增体阳气 养生所必须

    晒太阳增体阳气 养生所必须

      清晨,每每看到丝绸般的阳光安静地铺洒在阳台上,我喜欢搬张椅子,静坐在阳光里。   中医认为,晒太阳可以增加体内的阳气,是养生所必须的。“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晒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可通畅百脉、调补阳气。天气好时,走出室外,充分享受阳光的沐浴,多晒晒腰背部,还可以补充阳气。   晒太阳,不仅给人以好心情,还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如在阳光下摊开双手朝向阳光,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当然晒太阳,一定要避开紫外线强的时候。  ...

  • 冬天低成本的驱寒多晒太阳

    冬天低成本的驱寒多晒太阳

      《黄帝内经》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尤其强调人在冬天“必待日光”。   冬季是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万物闭藏潜伏。此时,人们在生活上理应“去寒就温”,尤其是抗寒能力较弱的老人与小孩。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写道:“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几日,则令血凝...

  • 中医专家建议晒太阳最好晒背部

    中医专家建议晒太阳最好晒背部

      本报讯(实习记者/杨凯)晒太阳,晒哪里有利于养生呢?中医专家建议晒太阳最好晒背部。   《黄帝内经》认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苏宝祥说,从中医上讲,人体的前为阴,后为阳,因此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晒晒后背,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当然,还可以适当晒晒肚子,不要让肚子受...

  • 春夏之交 享受“太阳进补”时机

    春夏之交 享受“太阳进补”时机

    春夏之交,日光暖而不晒,正是享受“太阳进补”的大好时机,而享受日光养生,不妨重点晒晒4个部位。 晒头顶 补阳气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是百脉所会之处。晒太阳时,一定要让阳光晒晒头顶,且最好能晒到正午的阳光,即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具有通畅百脉、调补阳气的作用。 晒后背 调气血 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在后背,经常晒晒后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阳气...

  • 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

    十月太阳历,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减去尾数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并且运用十天干予以标记的历法。一年分为五季是十月太阳历的最大特点。十月历有天、月、行、年时间要素。即一年360天分为十个月,每月36天,每两个月72天为一行(即一季),五行(季)为一年,从冬至之日过年之后算起。将冬至日成为“阳旦”,夏至日为“阴旦”。上半年的五个月为“阳”。第一(甲乙月)、二季(行,丙丁月)依次属性为“木”“火”,...

    养生秘方 2024-03-07 8 0 太阳
  • 小雪节气养生 防寒保暖晒太阳

    小雪节气养生 防寒保暖晒太阳

      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此时北方已开始下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这个节气的养生,既要防寒保暖,又要注意糟糕的天气对情绪的负面影响。      情绪:多晒太阳防抑郁   小雪节气后,天气逐渐阴冷晦暗。原本精神状态不错的人脑袋可能会变得昏昏沉沉,嗜睡、情绪低落,有的人甚至会出现抑郁的现象,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医认为‘病自心中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激就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引发身体的健康问...

  • 天地生命的核心是太阳

    天地生命的核心是太阳

    天地生命的核心是太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昼夜晨昏的变化孕育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而四季昼夜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及地球自转的天体圆运动规律。这个圆运动的圆心中点就是天阳。人生长于天地之间,天人合一,故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就是人体内阳气从初生到衰竭的全过程。故《内经》中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与日光明。” 既然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那么扶阳就是固护人体之生命。扶阳护阳是生命全过程的需要,不能囿于疾病治疗阶段论长...

  • 眼疾良药太阳石、太阴石寻觅记

    眼疾良药太阳石、太阴石寻觅记

      800余年的药石,陈列在安阳大眼科文化博物馆展厅内的被历代中医药学家尊称为治眼良药的奇石,已经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在中医药界被誉为“幽室一灯,中流一柱”的金代著名医学家、寒凉派的开山鼻祖刘完素独创出一种治眼良方,其主药为太阳石、太阴石……彩霞石等。该方收录在其著作《精要宣明论》一书中。待刘完素仙逝后,上述诸药因其来源(产地)不详,遂有方无药。   到了明代,被中国人盛赞为“医药双圣”、世界上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

  • 太阳病表证当发汗 但汗出病不解

    太阳病表证当发汗 但汗出病不解

    《伤寒论》第82条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太阳病表证当发汗,但汗出病不解,是原有表证不解,还是汗后又产生了变证而病不解呢?根据后述症状可知,此病不解是指原有的太阳表证没有完全解除,所以其人仍发热,“仍发热”的“仍”字,说明了发热的归属。尽管是原有表证不解,其人仍发热,但病证已经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从其他症状还是治疗用药来看,发热的表证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主要证候...

  • 太阳表证汗之不及 下失序致误

    太阳表证汗之不及 下失序致误

      太阳病本应当汗,但要汗之得法,仲景在《伤寒论》第一首方剂桂枝汤“方后注”中名言,太阳病发汗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这就要求,太阳病发汗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汗出周身,不能只是局部出汗,否则发汗不彻,病邪不去;第二,要微似有汗,不可大汗,否则将有可能伤气耗阴或亡阳,酿患无穷。仲景之论看似平淡,其实恰恰点中了临床治外感病之要害,太阳病汗之不当,当今临证屡见不鲜,因此造成严重后果者甚重,所以有必要对《伤寒论》中太阳病误汗之原文进行总结分析...

  • 太阳伤寒表阳证 要用辛温解表?

    太阳伤寒表阳证 要用辛温解表?

      冯世纶教授是全国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的门人,潜心研究经方,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随冯老临诊,在诊病之余探讨经方之学。一次他问:太阳伤寒表阳证为什么要用辛温解表?回来后,笔者认真学习了《伤寒论传真》的有关条文,疑惑迎刃而解。   《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脉证提纲,概括了太阳病的特征。太阳主表而卫外,为一身之藩篱,外邪侵入人体,太阳首当其冲。   笔者认为,“脉浮”就是血管内充血,血管内体液和废物郁积体表。尤其头项部位...

  • 吃野菜+晒太阳 当心皮肤“灿烂”

    吃野菜+晒太阳 当心皮肤“灿烂”

    一到春天,踏青的人们喜欢顺便挖些野菜带回家,殊不知,当吃野菜遭遇晒太阳,有一部分人皮肤也会“灿烂” ——过敏。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就接诊了多例此类患者。因此,专家提醒,路边的野菜要慎采。出门踏青需要防晒。 野菜导致面部浮肿 黄女士上午出门挖了点野芹菜,中午吃完了又在院子里晒了会儿太阳后,谁知竟然却“中毒”了。约一个小时后,黄女士感觉脸和手发麻,但她并没有注意。不料,左脸开始水肿。家人见状,立即将她送到医院。在赶往医院的...

  • 邪之所凑 正气必虚 易感冒运太阳穴

    邪之所凑 正气必虚 易感冒运太阳穴

    《黄帝内经》在描述中医养生法则时曾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只要人体正气充足,邪气就不容易侵袭,不容易生病。中医的“正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力,而“邪气”相当于外在的各种致病因素。 人体正气的强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先天禀赋、精神状态、生活环境、饮食起居、锻炼、年龄等,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先天禀赋体质,如“瘦人多火”、“肥人多痰”等正是由于体质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病理特...

  • 四个部位晒太阳 补足阳气身体壮

    四个部位晒太阳 补足阳气身体壮

      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简单实用的养生之道呢?不妨试试晒太阳吧!善于晒太阳,有时甚至比吃补药更能养护身体。南宁迪拜中医诊所主任薛炜指出,享受“太阳进补”,不仅要看时机,也得关注部位。      四个部位晒太阳可进补   晒头顶:补阳气   适合对象:上班族   薛炜说:“在中医的观点看来,头顶的百会穴是‘诸阳之会’接收天地阳气的地方。”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

  • 霜降节气时调理下半身的足太阳膀胱经

    霜降节气时调理下半身的足太阳膀胱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霜降节气时 每天凌晨1 点至5 点,两腿伸直并拢平坐, 两手抓握脚前掌, 两眼平视前方。 吸气, 膝盖用力, 使两腿脚跟快速蹬出,至呼气时停止,再吸气再蹬,如此快速蹬35 次, 然后用叩齿、吐纳、咽津液保健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