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第36页
-
秋季干燥 肺燥咳嗽 食百合
秋季,由于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们常会口鼻干燥、口渴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出现肺燥咳嗽。百合有润肺止咳、淸心安神等功效,为秋季食用之上品。 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其营养成分丰富,有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及-些特殊的有效成分,如淀粉、多糖、果胶以及多种生物碱,对抑制癌细胞増生有-定的疗效。 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当菜肴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这些都称得上是美味佳肴。不过,百合的最佳吃法是煮粥。如百合与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点冰糖,不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于睡眠;还可以用百合、莲子和红枣共煮...
-
蜂蜜生姜治疗咳嗽
●蜂蜜150克,老姜150克,大雪梨5个,黑豆600克。将梨、老姜捣碎取汁,黑豆研末加蜂蜜调匀,然后七蒸七晒,随时服用,可治久咳不愈。 ●蜂蜜50克,生姜25克,贝母10克,白糖40克。把贝母研末与白糖和匀,加蜂蜜、姜汁(把生姜榨成汁)调服,治久咳不愈。 ●蜂蜜180克,姜汁大半碗,猪肺子1个,杏仁50粒。在猪肺内放入姜汁、蜂蜜、杏仁炖熟,去杏仁,分次服汤食猪肺,可治老年咳嗽。 ●蜂蜜25克,鲜生姜汁60克,绿茶6克,鲜葡萄汁适量。把绿茶倒入沸水中泡成浓茶水,再加入蜂蜜、姜汁、葡萄汁调匀每日服1剂。...
-
药茶加按摩 润肺治久咳
一、药茶调治 感冒除了初期发烧、喉咙发炎等状况,后续的咳嗽也让人困扰,久咳者可依痰量多寡、颜色等症状,喝中药茶饮调理,如痰多色白的寒湿咳,以杏仁、款冬花等润肺散寒,而痰多、颜色黄的热咳,则用桑白皮、川贝等清热化痰,另可按摩穴位,缓解咳嗽、胸闷等不适。 以下茶饮做法皆为药材加水]500 毫升,泡30分钟后,以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煮30分钟,再过滤药渣饮用,于当天喝完,饮用次数不限。便秘者可加蜂蜜,易腹胀、腹泻者可用红糖调味。 1.杏仁散寒茶:薏仁15克,陈皮、杏仁、款冬花各10克。功效:薏仁补肺健脾、祛风排湿,陈皮...
-
止咳嗽偏方 感冒药不要与蜂蜜同服
生姜炒鸡蛋,有温化祛痰,特别适合于风寒咳嗽。做法:取生姜切丁或丝,将鸡蛋打入碗内拌匀,将少许油倒入锅中烧热,再将姜丝放入油中过一下,最后倒入鸡蛋炒熟,姜炒鸡蛋做好后趁热吃下,吃的量可自己决定。 注:一定要选用新鲜的生姜,鲜姜有疏风散寒的作用;如果选用老姜,容易上火。 感冒了多半会咳嗽,而蜂蜜有止咳的作用,于是很多人感冒时会喝蜂蜜缓解咳嗽症状。这里要提醒大家,感冒药最好不要与蜂蜜同服。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咳嗽。如果咳嗽少痰,或痰少而黏,或者干咳无痰,可以冲蜂蜜喝。但如果正在服用退烧药或含退烧成分...
-
中医调治感冒后咳嗽严重
感冒后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生活和工作,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许白色黏液性痰,咳嗽常突然发作,呈阵发性、挛急性的呛咳,咳甚者可小便自遗或作呕吐等,多伴咽痒,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 中药治疗(补土宣肺方):麻黄5克,杏仁、桔梗、法夏、地龙各15克,党参、北沙参各30克,甘草5克。伴鼻塞、流涕、喷嚏者加辛夷、苏叶各10克;痰黄难咯、咽痛显者加天竺黄15克,鱼腥草30克(或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久咳(肺燥津伤)、口咽干燥者,将上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5克,加五味子10克,款冬花10克;痰液...
-
风寒型咳嗽 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食品
临近“小雪”,风寒趁机四伏,这时候体弱受寒最容易引起咳嗽。风寒型咳嗽一般症状是,初起咳嗽痰稀或咳痰白黏,或兼有鼻塞流涕,或兼头痛,舌苔薄白。饮食宜吃辛温散寒或化痰止咳的食品。 芥菜生姜紫苏肉片汤做法:芥菜150克,生姜10克,紫苏5克,瘦猪肉50克,精盐、味精等各适量。将芥菜、紫苏洗净,生姜去皮、拍破,猪肉洗净、切成薄片;先将生姜放油锅炒香,加适量水,放芥菜、瘦肉片,用武火煮沸,放入紫苏稍煮片刻,调味后,趁热食用。 功效:化痰止咳、开胃健脾。芥菜有宣肺豁痰、利气开胃之功,生姜可发...
-
治产后咳嗽中医润燥通便
赵某,女,32岁,2010年11月5日初诊。诉其咳嗽一月余,咳嗽痰少,咽部不利,呼吸不平。问其病史,知其产后2月余,病起于精神不爽、感寒而致。现每日咳嗽频作,食纳欠佳。更苦于大便干结难解。观其面红唇干,舌红苔干微黄,脉细而无力。 此乃产后阴血不足之际,外感邪气,化燥伤津,燥邪伤肺,肺失清肃。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便干难解。治以养阴清燥,润肠止咳。 立方:太子参12克,北沙参12克,炒杏仁12克,冬瓜仁12克,瓜蒌仁10克,百部6克,炒苏子9克,火麻仁12克,郁李仁9克,枇杷叶5克,甘草3克。水煎...
-
慢阻肺 肺心病 喘咳治方
刘某某,男,69岁。2010年4月23日初诊。 患者有慢阻肺,肺心病病史,半月前,因感冒而发病,咳嗽,咳痰,继之阵发性气喘、心慌,动辄加重。近3天来,喘咳、心慌频繁,夜间不能平卧,3个月前曾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心衰在市某医院住院治疗半月。刻下症见:精神差,痛苦病容,气喘,喘甚时心慌,频发咳嗽,咳黄白相间黏腻痰,阵阵畏冷,不时自汗,口苦较甚,咽干不适,纳差,寐差,无发热,双下肢无水肿,二便调,唇暗,舌暗,舌体胖大,苔白厚滑腻,脉弦滑数。辨为太阳、少阳合病兼挟痰瘀,方予柴胡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夏厚...
-
反复咳嗽 予以桂枝汤及牡蛎散祛风止咳
吴某,女,56岁,2013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少痰2个月余。患者不慎伤风后出现咳嗽,先是咽部不利,随即阵发性呛咳,不能自主,以夜间为甚,夜不能寐,时有汗出,汗出恶风,两肩部怕冷,少量白黏痰,并多次感冒,咳嗽反复,迁延不愈。曾在某医院以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显。 刻诊:神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体型偏胖,纳食尚可,二便调,舌淡苔簿白脉浮缓。 辨证:营卫不和,风舍于肺所致咳嗽。 治则:调和营卫 祛风止咳,予以桂枝汤及牡蛎散加减。 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
-
刘启廷治疗咳嗽 理法方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常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医学上对咳嗽的生理作用是肯定的,认为咳嗽本身是一个防御反应,咳嗽、咯痰等都是排出肺部、呼吸道垃圾的最佳办法。因此,从生理角度讲,咳嗽是一种保护作用。但是当咳嗽变得频繁和剧烈,尤其是慢性和反复的咳嗽,则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时咳嗽就成为一种症状。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咳嗽既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又是肺系疾病的一个症状。咳嗽是由外感或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使肺气上逆而引起的一种反射性行为。张介宾在...
-
治外感咳嗽 急性支气管炎
外感咳嗽,西医称急性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最为多见,小儿和年老体弱的人,感受风寒或风热更易发病。 发病时,先有怕怜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全身不适等感冒症状,咳嗽日益加重,最初是干咳,以后逐渐有痰。外感咳嗽主要有风寒和风热两种,治疗时应区别对待。 风寒咳嗽:痰稀色白,容易咳出,并有风寒感冒的症状。应当采用发散风寒、祛痰止咳的治法,可选用以下方药。 1、一般可煎服止嗽散(百部、白前、紫菀、桔梗各10克、荆芥、陈皮、甘草各6克)。每日1剂,分3次服。 2、...
-
豆腐也能治咳嗽 喘证验方
豆腐是用石膏点成,因而可以治疗咳嗽。下面介绍两种用豆腐治疗咳嗽的方法: 1、将植物油50克烧热,加葱花和盐少许,将500克豆腐倒入锅内,炒压成泥状,加食醋50克,加水少量烧开,盛出趁热吃,可治咳嗽。 2、将50克冰糖放在大碗中,另取一小碗反扣于大碗中,再将用盐卤点制的鲜豆腐500克切成薄片状,在小碗边上铺盖一圈,然后隔水蒸30分钟左右,拿去豆腐和小碗,取冰糖、豆腐汁趁热饮,可治小儿咳嗽。 治喘证验方 丹参、川芎、赤芍各12克,红花6克,黄芪50克,葶苈子50克,泽泻、当归、五味子各15克。随证加减:咳嗽低热者加...
-
巧用清凉油止泻又止咳
清凉油,俗称万金油,它是头痛瘙痒的良药,其实,清凉油对于一些小毛病也有着很好的疗效。 1.缓解咳嗽:感冒咳嗽不止时,可在后背上涂些清凉油,5分钟后咳嗽症状即可缓解,过?小时再涂1次。 2.止腹泻:清凉油对于因外感风寒引发的单纯性腹泻疗效甚佳。取适量清凉油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沟槽内涂抹,并来回搓擦,直到皮肤感到微热为止。 3.去鸡眼:鸡眼一般长于脚上,主要因摩擦挤压而形成的小圆硬块,可每天将清凉油涂在鸡眼上数次,再用点燃的艾条熏。如此一段时间,鸡眼自动脱落。 4.治痔疮:清凉油有消肿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可用于...
-
蒜糖水止咳 米茶治腹泻 萝卜汁治糖尿病
蒜泥糖水止咳嗽 大蒜数瓣捣成蒜泥,加入冰糖适量,用沸水冲泡,温服。对小儿百日咳、老人痰咳、伤风咳嗽等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 大米茶叶治腹泻 大米30克,茶叶10克。将大米入锅炒黄,再倒入茶叶炒至黑黄色,加水250毫升,煮沸10分钟,过滤后把煎液一次服下(婴儿酌减)。可治疗因受凉、伤风、伤食及某些细菌性胃肠炎所引起的腹泻。 鲜萝卜汁治糖尿病 将新鲜白萝卜(红皮者为佳)洗净,捣烂取汁,不加热,不加佐料。每日早晚各服100毫升,半月为1个疗程,连服6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可见效。...
-
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二方
一方:蒲公英15克,苏梗、海蛤壳 (研粉)、佛手各12克,丹皮、黄连、枳壳、苦杏仁各lO克,甘草、大黄(后下)、玄明粉(冲化)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胃泻热,理气止咳。 主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中医辨证为胃火织盛型,症见阵发性咳嗽,痰少,上腹部灼痛,胃中嘈杂,心烦,口臭,口渴喜饮,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二方:香附、苏梗、海蛤壳(研粉) 各12克,柴胡、黄芩、半夏、黄连、浙贝母各10克,甘草、吴茱萸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咳。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