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214页
-
治肺气郁闭咳嗽的中医妙方
风药是指味辛,质轻薄,药性升 浮,具有祛风解表功能,多用于治疗 外感风邪的一类药物,如羌活、独 活、荆芥、防风之属。中医老爷爷常 说,众风药皆偏于辛散,唯独防风多 了份甘润,故防风乃风药中润剂。小 徒弟对风药中润剂不是很理解,便 问爷爷。爷爷笑笑说:“你嚼一嚼就 知道了。”小徒弟马上从药柜里拿下 防风,还有羌活、柴胡,发现防风嚼 在嘴里有股甘甜味,果然有滋润的 感觉,而柴胡、羌活嚼起来却是干 的。.这一尝就知道,带有滋润的风 药,这就是防风啊!难怪古籍上说, 一般风药容易伤津,所以不可过用,...
-
基于雾霾理论的中医诊疗探讨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 阴霾天气逐渐增多, 个别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甚至达到重度级别, 中国不少地区 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 报, 统称为 “雾霾天气” 。 有研究表明, 雾霾可引起上 呼吸道感染、 鼻炎和眼结膜炎, 诱发支气管哮喘, 长 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 会增加肺癌的发病率 [1] , 同时 也会对心血管、 神经、 免疫系统产生危害, 对大脑的 发育也有长期的损害 [2] 。 而中医对雾霾的认识还尚未 被专家学者们广泛讨论, 本文现将雾霾与中医认识 以及疾病防治进行探...
-
中医认为咳嗽首先是责之于肺 治疗咳嗽
中医认为咳嗽首先是责之于肺。肺具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一旦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就会导致咳嗽。治疗咳嗽首先要考虑恢复肺自身的功能,比如常说的宣肺化痰、降气止咳等。常用药物如麻黄、苦杏仁、半夏、射干、苏子、白前、前胡、百部、款冬花等等比较多。但是不少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仍然咳嗽不止,就需要找找是不是因为以下因素导致。 水饮内停 当前治疗咳嗽一个较常见误区就是一看到咳嗽就认为是炎症,西医大量消炎药甚至动不动就输液,而中医就用清热解毒化痰药物。市面上常见治疗咳嗽的中成药尤其是一些糖浆大多数都是清热止咳药物居...
-
浅谈角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应用
姜良铎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 国家级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归纳总结了很多中医理念, 主要包括内伤基础上的外感, 从毒论理、从通论治、以调求平, 辨状态论治, 角药思想等。其中, 角药是姜教授临证辨状态论治的药物体现形式。临床过程中, 姜教授多以辨状态论治为指导, 以角药取效, 取得了显著疗效, 特别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的治疗中。兹就姜良铎教授应用角药治疗COPD稳定期用药规律进行探讨, 以飨读者。 角药思想...
-
咳嗽中医病案“阴虚火旺”“寒包火”治方
咳嗽病变部位在肺,但五脏六腑均能令人咳。不同的医家对咳嗽的治疗思路迥异,赵氏临床善用轻清宣透法治疗疑难咳嗽,其用药轻灵,效若桴鼓。 北京同仁堂上海药店赵爱华名中医系国家级名中医赵绍琴之女,曾在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系统学习中西医理论,后又得其父临床亲授,对内外妇儿,无不精通,尤善于运用轻清宣透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颇有心得。作者曾有幸侍诊赵老师多年,现将其治疗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历代中医名家对咳嗽的认识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如《素问·...
-
产后频频咳嗽 随即中医处方
2005年9月15日,有李姓产妇求诊。患者主诉,产后三月余,频频咳嗽、时有痰液咳出、咳痰不爽、伴气急而喘、周身汗出、夜间盗汗更甚、食纳不佳等。3个月来,四处延医求治,病情总难缓解。观其面色淡白、头汗很多、舌淡苔白、六脉细滑、精神萎顿等。 嘱患者耐心服药,少食油腻,注意增减衣服,做到寒温适宜,随即处方:生黄芪20g,太子参9g,北沙参6g,炒杏仁9g,瓜蒌仁9g,紫苑6g,冬花9g,前胡6g,川贝母6g,半夏5g,茯苓10g,黄芩9g,地骨皮9g,甘草3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咳嗽为什么要用补...
-
名中医李鸿娟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李鸿娟,山东省乐陵市中医医院 中医科主任医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 医师带徒指导老师。现将李老治疗早 中期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 下。 慢性支气管炎病情虽复杂,证型 变化颇多,但李老认为,早中期的慢 性支气管炎在f临床上最常见以下2个 证型。 一、痰热蕴肺型 表现:急性发作期早期,未经失 治误治,未见明显虚损表现者,多见 此种证型。咳嗽气喘,痰多、色黄、 质粘稠,可伴有发热、恶寒、胸痛, 无明显乏力、水肿等表现,舌质红, 苔黄厚腻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 治则:清肺化痰。 处方:瓜蒌、白茅根各20克,鱼...
-
间断性咳喘3年 中药两方合用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方出《伤寒论》,为《伤寒论》中典型的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基础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而有泡沫,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三子养亲汤出自《皆效方》,原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者而设,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 两方合用散中有收,宣中有降,使风寒解、痰饮去、宣降复。方中麻黄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炙杏仁具有下气止咳之功,还能消滞化痰,二者配伍,一宣一降,主入肺经,使肺升发、宣降有常。白芍敛...
-
感冒后干咳咽痒中医简效方
伤风后呈现干咳咽痒,痰少不易咳出,且遇风咳嗽加重者,现介绍一个医治伤风后呈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有简效方。 方法:南杏仁10g,北沙参15g(1人量)。将南杏仁、北沙参放入沙锅或炖盅中,加适量水,没过药约3~5厘米,武火煲开后,用文火煎20分钟左右,共取药液约300ml,分2次温服(药渣可直接食用),1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干咳少痰。 方义:南杏仁又叫甜杏仁,性味甘平,首要成效是润肺止咳,其性润泽,多用于肺虚劳嗽虚,适用于肺虚久咳、胸闷不畅、大便秘结等症。南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支气管哮喘中医定喘汤
推荐语:春季是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季节,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配合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哮喘症状的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统计,全球目前约有哮喘患者3亿人,其中,仅我国哮喘患者人数就超过了3 000万。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空气质量与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导致了哮喘的患病率与哮喘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由于哮喘的治愈率低,控制不佳易反复发作,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增加了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一直在寻求更为安...
-
中医辨证咳嗽典型案例 综观脉证判断
中医辨证咳嗽是指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嗽为其证候特征,咳嗽、咯痰是本证的主要症状。由于病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特征。外感引起的咳嗽、咯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症候。 咳嗽多由感受外邪引发,亦可由内伤旧疾因新感而作者。故此《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咳嗽之证,相当复杂。俗语云:入门听咳嗽,医生眉头皱。一般而言,外感咳嗽对症下...
-
中药伍用 张锡纯常用于治疗虚劳喘嗽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汇通学派的一代宗师,在对药的配伍运用方面,凭借其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多有发挥。现将其补润并施类对药配伍运用规律介绍如下。 人参 麦冬 人参大补中气、补脾益肺,为补肺之主药;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为润肺之要品;人参补肺易生肺热,有伤肺之虞,若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二者伍用,一补一润,一温一凉,补气生津之功更著,且清心除烦,又有补气宣阳利水之用。 参麦相伍,张锡纯用于治疗阴分亏损已久,肺虚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还可用于治疗气弱不能宣通,小便不利以及妇女倒经。...
-
支气管肺炎实证以祛邪为主中医验案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胸片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支气管肺炎四季均可罹患,冬春季节多发,若早期发现、治疗,预后良好,若病情较重,失治或误治,可导致急性心衰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现将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贾六金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余邪未尽的病案介绍如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感受外邪,邪气闭肺,并根据呼吸节律和频率,心率快慢,唇甲颜色,是否有神昏等分为常证和变证两大类(本文仅讨论肺炎常证的治...
-
病毒性心肌炎 中药验方
方药:川桂枝6~10g,赤白芍各10~30g,济阿胶(烊化冲服)10g,苦参10~15g,丹参10~15g,玄参10~30g,太子参30~6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30g,全瓜蒌10~30g,马齿苋10~30g,山豆根10g,连翘衣10~30,金银花10~30g,大青叶10~30g,炙甘草20~40g,生龙骨、牡蛎各15~30g(先煎),红枣5枚,生姜5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30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养心宁神。 主治:病毒性心肌炎...
-
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参与治疗取得的成绩令人关注,不少人因此也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疗新冠肺炎?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其中的道理。 中医药优势体现在哪? 先看看疫情中和中医相关的部分消息。以下引用的数据和结论都来自国家以及各级地方官方发布的消息: 治疗新冠肺炎,在对发热、,咳嗽、乏力这类症状的控制,阻止疾病从轻症往重症方向发展,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等方面,中医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使它在这次抗疫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月17日发布称,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占...
-
从新冠肺炎治疗谈中医的科学本质
中医是否科学历来是争论焦点。搞清这一点,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科学。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它积累和组织并可检验有关于宇宙的解释和预测。 首先来看中医学符不符合科学的定义。中医学是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该书系统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两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系统论述了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到后来各个时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中医体系已经由完备到成熟。所以中医学拥有一套区别于西医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例如此次...
-
肺炎中医祛邪的基本治法
中医扶正祛邪治则在老年肺炎治疗中的运用 肺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其 演变过程是邪正交争的过程,热毒炽盛、痰瘀互 结、正气亏虚为核心病机。采取扶正祛邪治则辨 治老年肺炎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 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从而使疾病向痊愈的 方向转化。 1 祛邪的基本治法 1. 1 清热解毒、菌毒并治 在风温肺热病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 热毒之邪是贯穿始终的主要因素,热毒炽盛,气 液耗伤,导致痰瘀互结,胶着难去,是导致风温 肺热病预后凶险的关键。温病以论毒为始,毒寓 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
-
咳嗽的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这阵子病毒性感冒流行,好多宝宝都赶上了这一拨病毒,又拉又吐还发烧,弄得妈妈们手足无措。好不容易呕吐和拉肚子止住了,宝宝又开始咳嗽,即使门诊常用的蒲地蓝口服液和豉翘口服液都加上了,可就是不见好。好多妈妈都开始犯愁,总这么咳也不行呀,就来门诊咨询,看看小儿推拿可不可以帮帮忙。还真别说,小儿推拿治疗感冒后的慢性咳嗽效果还真不错。 01 咳嗽的发病机制 许多妈妈有些糊涂,说自家宝宝血常规和胸片都查了,也没提示细菌和病毒感染,双肺也没有异常,怎么还是不停咳嗽呢?想要明白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大家了解一下咳...
-
中医专家推荐用远志冰糖治疗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证,此种炎证常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气流阻塞,可以自行或通过治疗而逆转。 哮喘的临床表现分为阳证和阴证。 阳证症状 头痛、恶风、汗多鼻多浊涕,痰亦稠黏,舌燥口渴,皮毛干枯,甚至甲错,鼻孔干,甚或流鼻血,胸膈紧痛,大便干燥,浊吐腥臭,两颧带赤,但坐不眠,严重咳时胸中作痛,脉象浮数或细微而数或滑数,或浮而虚。 阴证症状 头痛、发热,...
-
中医远程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干咳、发热、乏力为主症,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困难等危重病症[1],早期中医药干预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该病属“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戾之气,性质为湿毒,兼夹风、夹寒或夹热,应及早宣畅气机、豁痰除湿、疏风清热或散寒解表。笔者分享1例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居家隔离期间,中医远程诊疗情况,以期对中医治疗早中期新冠肺炎有所帮助。由于患者身处湖北鄂州,笔者通过微信语音问诊,患者发送舌象照片,故缺脉诊资料。 患者,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