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166页
-
治产后咳嗽中医润燥通便
赵某,女,32岁,2010年11月5日初诊。诉其咳嗽一月余,咳嗽痰少,咽部不利,呼吸不平。问其病史,知其产后2月余,病起于精神不爽、感寒而致。现每日咳嗽频作,食纳欠佳。更苦于大便干结难解。观其面红唇干,舌红苔干微黄,脉细而无力。 此乃产后阴血不足之际,外感邪气,化燥伤津,燥邪伤肺,肺失清肃。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便干难解。治以养阴清燥,润肠止咳。 立方:太子参12克,北沙参12克,炒杏仁12克,冬瓜仁12克,瓜蒌仁10克,百部6克,炒苏子9克,火麻仁12克,郁李仁9克,枇杷叶5克,甘草3克。水煎...
-
中医止呃逆方:和胃降气
呃逆的发生,主要由于胃气上逆所致。胃主纳、主降,以通降下行为顺。若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久病、重病等,均可使胃气失降,上逆为呃。治疗方面,则以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为法。用自拟五香降气汤治之,疗效较佳。药用木香8克,丁香6克,沉香3克,降香6克,檀香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法:若偏于寒者,得热则减,可加吴茱萸3克、高良姜5克、柿蒂5克,以温中散寒降逆;胃火上逆而呃者,加石膏30克、竹茹10克,清火降逆;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加大黄、厚朴各10克,通腑泄热,腑气通,则胃气降,而呃逆自止。舌红口干烦渴者,加生地15...
-
注射现硬结中成药缓解
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输液之后,有时会在针眼处形成一个硬结或者淤青,有时还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一般情况下,医生常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或热敷的方法来缓解。 而中医认为,注射后局部出现硬结,一般多为气滞血瘀、脉络阻滞所致,所以,用一些活血化瘀、消炎生肌、舒筋活络的中成药外敷,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七厘散根据患处大小,取适量七厘散,加入白酒少许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跌打丸取跌打丸2-3粒,根据患处大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包扎,胶布固...
-
中成药速效救心丸治多病
速效救心丸是常用中成药,由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的中药川芎、冰片等精制而成,对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近几年来,通过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还有不少新的功用。 头痛发作前半小时口服本品15~20粒,1小时后口服3粒。症状缓解后每日早餐后服8粒,10天为1个疗程,有效率甚高。 支气管哮喘用速效救心丸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为含化2~10粒。5分钟~10分钟即能显效。患者年龄愈小、并发症愈少,显效时间亦愈快。 急性胃肠痉挛性腹痛疼痛剧烈发作时,每次口服该品12~15粒。待疼痛缓解后,每次取...
-
中医小验方八则
治鼻血验方:猪鼻子1个,白茅根10根,共蒸吃。每日1次,连吃3次即可。 治烦渴方:乌梅5枚,橘皮5克,开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食服之。本方有和胃消食之功效。 治胃寒型呃逆方:带壳老刀豆50克,生姜10克,红糖20克。将刀豆、生姜用水煎20~30分钟,去渣取汁加红糖,放温即可食用。每天1~2次。 治糖尿病验方: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共泡水当茶喝,每日2 次,连喝1个月。一糖尿病人血糖达13.8,连服1个月,血糖降到 6.8。 治胆道蛔虫症方:乌梅12克,冰糖30克,上两味,加水适量,入瓦锅煎汤饮服。 治胃脘疼...
-
食熨疗法:中医外治法
食熨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即运用某种食物加热后来熨烫一些特殊的部位或者患处,透过皮肤毛窍传人经络而到达脏腑,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常用的食熨法有以下几种。 蛋熨法 用鸡蛋或鸭蛋一个,在水中加热,温度适宜后,放置于病人腹部、背部、四肢等处做来回的滚动,每次10分钟,可以减轻寒湿腹痛、伤风感冒、四肢厥冷、腹泻等多种病症。 盐熨法 取大粒盐500克,放人锅中炒热,快速装入布袋后扎口,对手心、脚心、腹部、背部进行熨烫,每次15分钟,可以治疗呕吐、腹泻等疾患,特别是对寒湿腹痛、手脚发凉效果甚好。 麸皮熨洼 小麦麸皮500...
-
收集6味中药偏方
治中心性视网膜炎 葛根、毛冬青各30克,枸杞20克,菊花15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 治肺痈咳吐脓血 合欢皮、鱼腥草、芦根各15克,黄芩、桃仁各10克,水煎服。 治痤疮 桑白皮、黄芩、夏枯草各20克,枇杷叶、黄连各9克,连翘、赤芍各15克,山楂、薏苡仁各30克,炮穿山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一般服药10剂后,大部分丘疹消退、脓疮全无、结节囊肿缩小,继续服10剂可愈。 治鼻衄 王不留行全草60克,切碎,用500毫升水煎服,一次5克,每日2次。 治神经衰弱 合欢皮、夜交藤各15克,酸枣仁10克,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