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165页

中 第165页

  • 预防肺炎 中医“养肺方”

    预防肺炎 中医“养肺方”

      近日,我国著名动画大师、《小蝌蚪找妈妈》的技术指导钱家骏因肺炎去世。专家介绍,秋天是老年人养肺的关键时刻。为了预防肺炎,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养肺方”。   4个小药方对症来选用   ●平时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到秋天就咳嗽的老年人,可以准备麦冬、桔梗、陈皮、甘草各5克来泡水喝,这个小药方最适合调理因秋燥引起的咳嗽。   ●如果老年人平时爱出虚汗、容易咳嗽、身体乏力、精神倦怠,则可能属于“肺气虚”的类型,这类人适合用沙参、黄芪各10克来泡水喝。如果效果不理想,平时还可以...

  • 耐多药肺结核 五则中医食疗方

    耐多药肺结核 五则中医食疗方

    耐多药肺结核是指至少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结核病。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时间长,西药副作用明显。选好食物、中药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结核杆菌及对抗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对治愈有重要作用。而现代医学和临床都已证实,许多食物和中药都有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结核杆菌及对抗化学药物的副作用的功效。如冬虫夏草、西洋参、黄精、大蒜、马齿苋、百部、黄连、黄柏、夏枯草、猫爪草、百合、白芨等,可以酌情选食或取中药与食物配膳而食。 下附五则食疗方: 1、百合汤百合150克,糖适量,水煎服,具有润肺止咳...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治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治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以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为临床特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只出现心电图改变,重者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少数发生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风温”、“心悸”、“怔忡”、“胸痹”范畴。笔者中医辨治方法如下:   邪毒上犯心神   症见低热延绵,鼻塞流涕,咽红肿痛,...

  • 中医食疗 调治慢支

    中医食疗 调治慢支

      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受凉加上感染等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炎症,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以咳嗽、咯痰、气急为特征。本病属中医“咳嗽”、“痰饮”和“咳喘”等范畴。以下介绍几款调治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的中医食疗药方。   1.百合银耳羹   【原料】 百合15克,银耳15克,太子参3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先将百合摘净、洗净,银耳用温水发泡,剪去根蒂。与洗净的百合、太子参一同放入沙锅内,...

  • 小儿咳嗽中药敷脐

    小儿咳嗽中药敷脐

    小儿外感咳嗽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之一,到目前为止西医大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及止咳祛痰药物等联合用药治疗。笔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筛选杏仁、桃仁、皂角、细辛、羌活等作为贴敷药物,临床进行神阙穴位贴敷治疗160例患儿,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取中药免煎颗粒杏仁、桃仁、皂角、细辛、羌活各1 袋,将上述药混匀,滴水使药物成糊状,装入绵纸袋中,置于神阙穴位(肚脐中)处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用量:0-1周岁患儿,每次用混合药物1/4份;2-5 周岁患儿每次用混合药物1/3份;6岁以上患儿每次用混合药物1...

  • 心慌10余年 咳嗽2年 中医治方

    心慌10余年 咳嗽2年 中医治方

    李某某,女,52岁。2009年6月24日初诊。 心慌时作10余年,咳嗽2年。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心慌不适,心率由50余次/分钟逐渐减至37次/分钟,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炎。曾服益气养阴、补肾温阳药效果不明显。刻下症见:易心慌,每于心率低于40次/分钟加重,严重时悸动感上冲咽喉,运动出汗后好转,胸闷,无胸痛;下蹲起立眼前发黑,眼皮沉重;油烟刺激后干咳;易牙龈肿痛,严重时同侧颜面肿胀伴严重头痛,牙龈色淡白;纳差,易恶心;困倦思睡,入睡困难,夜间易憋醒;二便正常;舌质红,少苔,满舌裂纹,脉缓。中医诊断为心悸、咳...

  • 重症肺炎中医辨治

    重症肺炎中医辨治

      中医将“重症肺炎”分为两大证型。一是痰热闭肺。此时机体处于正邪两争之际,治疗上应遵“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之旨,治以清热化痰、开宣肺气。二是痰热蕴毒,阴阳耗竭。多属热病后期危重之侯,由于感染消耗或久治不愈;或高龄患者;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等,而致正气亏耗,邪毒未尽,以致阴阳耗竭、虚实互见、寒热错杂。治宜清热化痰解毒,调补阴阳。   重症肺炎是指具有严重中毒症状或并发症的肺炎,易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甚者发生ARDS、...

  • 中医肺胀治方:皂荚丸

    中医肺胀治方:皂荚丸

      张某,男,70岁。2009年12月9日初诊。间断性咳嗽,胸闷20余年。咳喘呈持续性,每逢冬季加重,多次住院治疗,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10天前因受凉咳嗽加重。胸部憋胀,不能平卧,咯痰白黏胶固,难以咯出。伴心悸,下肢水肿。经某医院门诊治疗,诊为“肺心病合并急性感染”,经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要求中医治疗。刻诊:患者呈半坐位,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颈部青筋暴张。胸呈桶状,四肢不温,下肢水肿,按之凹陷不起,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无力。中...

  • 中药药袋治疗过敏性哮喘

    中药药袋治疗过敏性哮喘

      南宁市长湖路梁女士:提供治过敏性哮喘的小药袋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假若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多数哮喘病人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   下面教你自制小药袋:   治方:取怀菊花、苍耳子、鱼腥萆、防风、薄荷各适量,研末备用。做一个口罩,外形与普通口罩相似,但口罩上方有一通向纱布夹层间的开口,纱布夹层内装入上药末后封口制成药袋。药袋散发出清香气味,闻之能通窍。...

  • 哮喘反复发作中医乌梅丸

    哮喘反复发作中医乌梅丸

      张某,男,47岁,2003年2月24日初诊。   患者素有哮喘病史17年,近20天来哮喘反复发作,1周前住院治疗,拍片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血常规均在正常值之内。喉间痰鸣,动则喘促,两肺满布哮鸣音,夜间端坐呼吸。经静脉点滴小量抗生素、松弛气管平滑肌、抗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口服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方加减治疗10天,能暂安一时。观其咳喘痰鸣,气短发憋,咯痰黄稠,心烦失眠,形寒肢冷,腰腿酸软,夜尿清长,舌质红,苔黄,脉沉数,尺脉弱。证属肝木上扰肺金,上热下寒,上盛下虚。当用乌梅丸平肝肃肺,清上温下...

  • 肺热咯血中医验方

    肺热咯血中医验方

    咯血出于肺与气管。因咳而咯血者,每多 挟痰,或痰多血少,或痰 少血多,或痰血各半,或 为纯血。此证常见,且以 肺热所致者为多。基于 上述,笔者特自拟清热止血汤随证加减,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满意效果。兹将所治32例肺热咯血,小结如下。 1.方剂组成、剂量及 煎服法:本方由白芨、藕 节各15克,生石膏30 克,知母、黄芩、栀子各12 克,桑白皮、桔梗、阿胶、 茜草各9克,甘草6克组 成。上方除阿胶外,加水 1200毫升煎煮,取汁600 毫升,去渣,将药汁放入锅内,加阿胶烊化,分2— 3次服,每日1剂。 2...

  • 中医咳血郁证 咳血方加减

    中医咳血郁证 咳血方加减

      佐金平木治悲忧伤肺,木火刑金   张女士,55岁,3年前丈夫车祸去世悲泣不已,后常身体不适看病,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近一周性情焦虑,口苦胁胀,潮热颊赤,伴咳嗽阵作,少痰,日重夜轻,发现2次咳痰带血丝,服抗菌素无效转看中医。诊见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予胸片DR检查,提示未见明显病变,结合临床。血压130/86mmHg。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咳嗽;中医诊断为咳血、郁证。治以泻肝清肺宁络法,选拟《丹溪心法》中的咳血方加减:栀子、黄芩、丹皮各12克,青蒿20克,瓜蒌仁、海浮石各12克,黛蛤散12克,诃子10克。水煎服,日1剂...

  • 治结核性胸膜炎中药方

    治结核性胸膜炎中药方

      患者孙某,男,6岁,1991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高烧不退两个月。两月来,高烧不退,38.5~40.5℃,微恶寒,左胸苦满,恶心,口苦,腹胀满,纳减。X线胸片报告;胸膜炎并积水(左),患儿在德州市某医院住院经抗痨、消炎输液治疗,仍高烧不退,转山东省某医院,用先锋5号等输液治疗,体温一度下降。后经会诊,转某胸科医院治疗,又按抗痨、消炎输液等治疗,住院30多天,一直高烧不退。邀笔者诊治。   刻诊:高热39.7°C,自汗,微感恶寒,胁痛,口苦,恶心,盗汗,上腹微胀,纳减,大便略秘,小便微...

  • 秋季小儿哮喘 中医辨证施护

    秋季小儿哮喘 中医辨证施护

      秋季是小儿哮喘易发病季节。由于哮喘不能彻底治愈,所以控制好病情更要特别重视对患儿的家庭护理。   起居护理   患儿卧室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使用喷洒型的清洁剂和除臭剂。室内避免养宠物,特别是会掉皮屑、毛发的动物。   哮喘患儿的衣被、床上用品应少用丝棉及羽绒制品,勤换洗,最好用55℃以上的热水洗涤。   哮喘患儿的内衣应以纯棉织品为宜,避免穿羊毛内衣、腈纶、涤纶等易引起过敏的化学纤维衣料。   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添衣服,以防受寒发病。帮助或带领患儿适当进行...

  • 找中医治疗肺炎

    找中医治疗肺炎

      前不久,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北京指挥乐团揭开斋藤纪念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大幕。此外,他此行还有一个目的——找中医治疗肺炎。   作为世界上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之一,日本医疗体制的完善程度堪称世界一流。而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却选择到中国,找中医治疗肺炎。那么,中医治疗肺炎,独特在什么地方?   早、晚期肺炎最宜中医治疗: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周继朴介绍,在肺炎发病的早期和后期比较适宜选用中医治疗。这是因为早期“病在腠理”,驱风解热可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而后...

  • 燥咳嗓子干皮肤干燥 中药便方

    燥咳嗓子干皮肤干燥 中药便方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今年雨水偏少,空气比往年更加干燥,人们往往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喝一大杯白开水仍难以解渴。中医学认为,燥易伤肺,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对呼吸道的保护不能掉以轻心。简单的中药,如甘草和桔梗,具有润肺化痰的效果,能对呼吸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两味药组成了东汉末年著名中医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桔梗汤。平常喝可以当作保养,可健肺补气润嗓。由于味道甘甜,可以泡茶随时饮用,具体用法如下:取桔梗3克,甘草6克,用热水焖20分钟即可。   如果咳嗽不停,伴有咽喉疼痛、咳痰...

  • 止咳嗽中药熏蒸治哮喘

    止咳嗽中药熏蒸治哮喘

    中药熏蒸治哮喘 取丹参、五灵脂各30克,胆南星、防风各25克,枇杷叶、桔梗、瓜蒌各15克,加2500毫升清水煎熬,弃渣取汤倒入木盆内(木盆散热慢),先熏蒸,待药温38℃-45℃时再浸洗双足。每日1剂,每晚1次,10天为1疗程。 艾叶泡脚止咳嗽 取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木盆内浸泡双脚。此法每晚进行1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浸泡15-20分钟,一般连续浸泡3-5次即能治愈。 前列腺肥大 服三七、西洋参 取三七粉、西洋参粉各...

  • 调治慢支中药内服配合外敷验方

    调治慢支中药内服配合外敷验方

      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长期咳嗽、咯痰、喘息为主症。本病多属内伤久咳、咳喘等证。其病因主要由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如脾虚、肝火、肾虚)累及于肺所致。治宜扶正补虚、祛邪止咳。患者若采用以下中药内服配合外敷验方进行调治,可获得满意疗效。   1、苏叶干姜汤内服   取紫苏叶30克,干姜3克,水煎去渣取汁,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间隔3天。此方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有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轻微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2、...

  • 寒咳 热咳 燥咳 痰咳中医治方

    寒咳 热咳 燥咳 痰咳中医治方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如受寒受热,气候干燥, 吸烟过多及其他脏腑有病累及于肺时都可引起。随着不同的 原因、体质和表现,临床可分为寒咳、热咳、燥咳,痰咳 等,治疗也应分别对待。 寒咳 多因受寒引起,咳嗽吐稀白痰,鼻流清涕,打喷 嚏。兼有头身痛,发热怕冷,没有汗等现象。脉多浮,舌苔 薄白。治宜驱寒止咳。 处方 (1)紫苏10克 桔梗3克 陈皮3克 甘草9克 水煎服。 (2)麻黄6克 杏仁10克 甘草3克 水煎服。 (3)矮地茶30克 杏仁12克 紫菀15克 甘草6克 将上药 加水煎熬两次的药液混合,沉淀24小...

  •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自发性气胸 求中医根治方

      黄某,男,56岁,2013年4月7日初诊。   主诉:左胸痛1月。患者1月前突发左胸痛,痛如刀绞。继则胸膈满闷,呼吸困难,伴干咳气喘,口唇青紫,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而急入某综合医院。诊断为:自发性气胸。经穿刺排气疗法后,症状马上缓解,病情好转出院。   但不逾一月已发作数次。病家请求根治,医生回应,此病手术有禁忌。病家遂转求中医。   刻诊:神清形疲,诉口干唇燥,干咳无痰,偶有气促,时饮水自救,入夜先备水杯于床头,不时喝水仍口干不已。伴性急善怒,彻夜不眠,纳少便结,舌绛无苔,脉弦细而数。   ...

  • 防治儿童哮喘中医方法

    防治儿童哮喘中医方法

      天气干燥,到医院儿科看哮喘的小患者呈增长趋势。河南省中医院儿科教授朱珊谈到,哮喘在中医中属“哮证”和“喘证”范畴,因肺、脾、肾三脏不足致使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哮证夙根,遇外感六淫或非时之气、劳倦过度、饮食内伤等因素引触而发。   治哮喘调肺脾肾标本兼顾   哮喘症状通常有如下表现:咳嗽(一般发生在晚上或早晨),喘息(呼气时高音调的哨笛声),气促(呼吸困难),胸闷(感觉好像什么东西压在胸上),呼吸困难引起失眠,无法参加体育活动。患者可能有全部或部...

  • 反复咳嗽3个月 中医辨治

    反复咳嗽3个月 中医辨治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不论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演变为内伤咳嗽。临床常见此类慢性咳嗽,治疗颇为棘手,据笔者多年临证经验,此时治疗当祛风宣肺降气治标,重视“风邪”的致病因素,选用防风,荆芥穗,蝉蜕,枇杷叶,桔梗,紫苏子等;健脾化痰治本,重视“痰湿”的因素,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等。   病案举例   胡某,女,51岁,2010年11月30日初诊。患者平素比较劳累,3个月前外感后反复...

  • 中药“止嗽散”详解

    中药“止嗽散”详解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是清代程钟龄积30年治咳经验之总结。书中述可治诸般咳嗽,药物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两斤,甘草(炒)12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每服3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程氏在论述此方时写道:“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

  • 肺结核中医辨其证候治肺痨

    肺结核中医辨其证候治肺痨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病轻者,不一定诸症悉具,重者则每多兼见。对于本病的名称,历代变迁不一,归纳而言,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其具有传染性而定名的,如尸注、虫疰、传尸、鬼疰等;一类是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的,如痨瘵骨蒸、劳嗽、肺痿疾、伏连、急痨等。   一、辨证要点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对于本病的辨证,当辨病变脏器及病理性质。其病变脏器主要在肺,以肺阴虚为主。久则损及脾肾两脏,肺损及脾,以气阴两伤为主;肺肾两伤,元阴受损,则表现阴虚...

  • 小儿感冒咳嗽老不好 中医偏方

    小儿感冒咳嗽老不好 中医偏方

    偏方一 烤橘子 【食材】 橘子1个。 【做法】将橘子放在炭火上烤,直至橘皮发黑,感受到橘子内部有热气发散,便可停止火烤,搁凉后,剥去橘子皮,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 风寒咳嗽患者。 偏方二 雪梨冰糖炖川贝 【食材】 雪梨1个,川贝6克,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核切块,川贝磨成细末,将川贝粉末和雪梨置于汤盅,加入冰糖,炖1个小时,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 风热咳嗽患者。 偏方三 山药粥 【食材】 山药50克,大米120克。 【做法】大米煮成...

  • 咳与嗽的区别 中医证候分析

    咳与嗽的区别 中医证候分析

      中医认为咳与嗽有一定的区别,即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但从实际临床上来看,咳与嗽多互见,很难截然分开,所以一般都统称为咳嗽。   中医对引起咳嗽的病因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两大类:   一、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   二、内伤:包括情志忧郁,房劳虚损,嗜酒厚味,瘀血内阻等。另外,肺痈、肺痿、虚劳、痰饮、哮喘等证也均能引起咳嗽。   中医对不同病因引起咳嗽的证候分析如下:   【风寒咳嗽】头痛、鼻塞、身痛、发热,或恶风自汗,或恶寒无汗,咳嗽声重,吐痰易出,脉浮。...

  • 呼吸道疾病 中医绿色疗法

    呼吸道疾病 中医绿色疗法

      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的自由呼吸,治疗也较为棘手,缠绵难愈。对付它,中医有很多简、便、廉的绿色疗法,效果明显,不妨一试。   督灸   适用于慢阻肺、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包括真菌感染)。能温肾壮骨、补精益髓、温经通络、豁痰祛瘀、行气活血、祛寒除湿。   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脊柱,常规消毒脊柱及两侧皮肤,从大椎穴到腰俞穴之督脉处撒上一层薄薄的督灸粉,铺桑皮纸,在上面放4厘米厚、6厘米宽的生姜泥,再于生姜泥上铺3厘米宽、2厘米厚的艾绒条施灸,共施3次,每次约两小时,一个月重复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   脐灸  ...

  • 肺病 常用中药配对方

    肺病 常用中药配对方

    人参配代赭石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二者相伍,可以大补元气,引气归元,纳气平喘。张锡纯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隔、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人参借代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基之”。常喜人参、代赭石同用:配伍生芡实、生山药、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苏子组成治喘息的“参赭镇气汤”,治疗&ldquo...

  • 小儿百日咳中药膏巧治

    小儿百日咳中药膏巧治

    天竺黄、百部、桔梗、白前、炙紫菀各30克,制半夏、腊梅花、甘草各15克,上药煎水,加入冰糖、饴糖各60克,蜂蜜30克,浓缩成膏。3岁以下小儿每次用温开水冲服1匙,4-6岁每次1匙半,每日3次。...

  • 中医调治感冒后咳嗽严重

    中医调治感冒后咳嗽严重

      感冒后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生活和工作,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少许白色黏液性痰,咳嗽常突然发作,呈阵发性、挛急性的呛咳,咳甚者可小便自遗或作呕吐等,多伴咽痒,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   中药治疗(补土宣肺方):麻黄5克,杏仁、桔梗、法夏、地龙各15克,党参、北沙参各30克,甘草5克。伴鼻塞、流涕、喷嚏者加辛夷、苏叶各10克;痰黄难咯、咽痛显者加天竺黄15克,鱼腥草30克(或黄芩10克,桑白皮15克);久咳(肺燥津伤)、口咽干燥者,将上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5克,加五味子10克,款冬花10克;痰液...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