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131页

中 第131页

  • 中医治老年术后排尿障碍

    中医治老年术后排尿障碍

    临床运用验方治疗老年术后自主排尿障碍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12克,白术、茯苓、午前子、竹叶、-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0克。每人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所治4例,服药4剂,均恢复自主排尿。 病案举例:姜某,女,70岁。因阑尾切除术后,不能自主排尿2周来诊,,检查:下腹部胀满,右下腹可见6厘米手术疤痕,无红肿、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胀大膀胱,叩诊浊音。外阴及尿道外口无异常,肛道通畅。插尿管导出尿液300毫升、色清。尿检LEU(++),ERY(+),PRO(+)。保留导尿管接无菌...

  • 尿频怎么办?中药验方

    尿频怎么办?中药验方

      尿频指排尿次数增多。正常成人白天平均排尿4~6次,夜间就寝后0~2次;婴儿昼夜排尿20~30次。如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超过了上述范围,就是尿频。   1.韭菜子6克,研细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2.益智仁24个,盐少许。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   3.菟丝子12克,覆盆子6克,韭菜子、金樱子各6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老年人尿频。   4.桑螵蛸60克,益智仁15克。研为细末,用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睡前服20丸,开水送下。   5.五倍子(炒黄,研为细末),用开水调成膏,敷于神阙穴,用纱布覆盖、胶布...

  • 尿血中医治疗单方

    尿血中医治疗单方

    尿血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分为尿血与血淋,凡排尿时不痛或痛而不甚(疼痛度低)的为尿血;痛而淋沥不爽的为血淋。本组单方是针对前者的。 心火内炽小便热赤,尿中带血,色鲜红,心烦,夜寐不安。   1.鲜车前草30克,水煎取汁,常服。   2.白茅根12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服。   3.滑石20克,甘草5克,水煎取汁,分3~4次饮服。 热迫膀胱初起发热恶寒,骨节酸楚,口渴喜饮,小腹作胀,小便带血,血色鲜红。   1.黄柏6克,淡竹叶、车前草各10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剂。   2.滑石2...

  • 两味中药 能助排石

    两味中药 能助排石

    目前治疗肾结石,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疗法,在碎石后采用威灵仙来排石,既简单、又实用。 服法是:在体外震波动击碎结石后,取威灵仙、白茅根各60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饭前服。一般服用6-8 天后,碎石便随小便排出。 李宏兴...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主要为肾气不足,肾病日久,失治误治,导致肾阳衰微,真阴亏耗,致使肾脏本身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衰惫。由于升清降浊的功能受到破坏,不能及时疏导传输,运化水液及毒物,因而造成湿浊、湿热、瘀血和尿毒潴留,形成因虚致实,虚中夹实的复杂局面。透析和肾移植己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替代疗法的有效手段,但其费用昂贵,因此如何采用有效措施延缓慢性肾衰,是我国肾脏病学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结肠透析,因其使用简单,操作方便且价廉,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少,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方法 治疗组...

  • 糖尿病肾病:中医自然功

    糖尿病肾病:中医自然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主要死因。近年随着糖尿病患者增加,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人数相应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要积极采用药物治疗外,采用运动疗法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实,自然功法对阳虚及阴虚的病人均有效,既可调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保护肾功能,还可以增强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预防脑卒中,并有抗衰老增强体质作用,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 1.服黑气法:任选站位、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舌抵上腭。先叩齿36次,舌搅津液于口内,并将津液分3 次咽下,意念...

  • 胆石症、胆囊炎中药验方

    胆石症、胆囊炎中药验方

    胆囊炎、胆石症:即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为急腹症之一。多因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证见右侧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痛牵肩背,恶心呕吐;甚则恶寒发烧,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少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部有包块,或能触及,大小不一,触痛拒按。若热入营血,则有高热神昏、瘀斑衄血、舌绛苦燥;如邪热内陷可致四肢厥冷,脉微欲绝,出现亡阴亡阳之危候。 处方与用法:白术 12克,生黄芪12克,陈皮6克,厚朴6克,桂枝5克,柴胡3克,麦冬6克, 白芍30 克,生姜10克.炙甘苹 20克,延...

  • 中药治频发性膀胱炎疗效好

    中药治频发性膀胱炎疗效好

    采用中药治疗频发性膀胱炎患者 62例,结果42例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3次以上正常),13例显效f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但尿菌培养仍阳性),4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仍阳性),3例无效。 方药:泽泻、金银花符15克,猪苓、茯苓、白术、竹叶、扁蓄各10克,桂枝、甘草各3克。若发热恶寒加柴胡、黄芩各10克; 热甚口渴加栀子8克,黄柏6克;大便干燥、腹胀加炒枳壳10 克;少腹拘急、胀痛加自芍10克;尿痛尿黄加车前子、瞿麦各10克;尿中带血加白茅根15克,丹皮10克;血尿甚者加小蓟、藕节各1...

  • 肾炎水肿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肾炎水肿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肾炎,是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肺、脾、肾三脏受病,三脏之中,重点在肾,须及时治疗,当水肿消退后,尚须抓紧时机,善自调治,才能巩固疗效,免除后患。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肾炎由于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者为多,水肿消退后,余邪未清,脾肾阳虚一时难以恢复,而蛋白尿长期不易消失,多数患者尚有腰部酸痛,食欲不振,面黄体倦等诸多症状。在治疗用药上。应着重培补脾肾为主,兼清余邪。   健脾益气肾炎经过治疗,水肿消退后,邪去正虚,脾气受损,临床常表现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黄少华、苔白、脉细缓、尿检异常。...

  • 急性肾衰中医疗法

    急性肾衰中医疗法

      急性肾衰竭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急骤(数小时或数天)、进行性减退,导致氮质血症、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综合征。本病属中医学“癃闭”、“关格”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疫毒犯肾、毒物伤肾、瘀石内阻、湿浊内蕴等。   辨证分型   热毒炽盛:小便短涩或闭塞不通,高热烦渴,气喘息促,便秘或伴有肢体水肿,舌质红、苔黄,脉数。   湿热蕴结:小便灼热,短赤不爽,肢体浮肿,胸脘痞满,纳呆恶心欲吐或呕吐,口苦而黏,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浊壅肺:小便不畅或尿...

  • 单味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炎

    单味中药方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因其病程和治疗周期均长,故中药治疗更具优势。单味中药治肾病.简便、有效,副作用小,现介绍几种。 1、黄芪 黄芪为王牌补气药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肾炎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用法:炙黄芪30--60 克.水煎药分2次服,日1剂。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2、丹参 属活血化瘀药。研究表明该药可增加肾皮质血流,减少肾脏细胞凋亡,从而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用法:丹参10~30克,水煎...

  • 慢性肾衰中医综述

    慢性肾衰中医综述

    1.外邪侵袭:肾病久治不愈,脏腑功能下降,气血阴阳虚衰,卫外无力,易遭外邪侵袭。或为风邪所伤,肺气不宣,治节失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三焦不利,湿浊阻滞,伤及脾土。;或因体内阳气不足,风寒冷气乘虚侵入胃肠,寒实搏结中焦,使胃失和降,胃气上逆,阻抑小肠,不能分清泌浊;或因痰湿内盛,邪热人里,肺热壅盛,痰热搏结,阻塞肺络而致气喘不能卧;或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水湿内侵,阻滞中焦,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水湿困阻睥阳,甚者脾损及肾,脾肾阳虚,水湿浊邪不得运化,阻滞气机而生诸证。 2.烦劳过度: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疲...

  • 中医治疗血尿症

    中医治疗血尿症

    血尿根据肉眼的分别,可以分为巨观血尿与显微血尿。巨观血尿肉眼可以看到尿液偏红、褐色、淡粉红色或血丝血块,检查出来有大量红血球;而显微血尿肉眼看到尿液并无异状,但是检查时有超过3个以上的红血球。 血尿症常见成因包括:尿道、膀胱、肾脏发炎、尿路结石以及泌尿系统肿瘤。尿道、膀胱发炎会有频尿、尿急、解尿疼痛现象;肾脏发炎可能出现腰痛、发烧现象;尿路结石+视部位不同而可能出现腰痛或下腹痛尿路结石。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没有疼痛感。 血尿症常见热象明显。中医对于血尿症的描述都是巨观性血尿症,如溺血、溲血、小便出血等,病机有热...

  •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一个研究方向。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医治疗尿毒症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都具有双...

  • 尿失禁“小便不禁”中医膏方

    尿失禁“小便不禁”中医膏方

    尿失禁中医称“遗溺”、“失溲”、“小便不禁”。其病机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肾气虚寒,以其素体阳虚,或者久病伤阳,命门火衰,气化无权,制约失职,则为小便不禁;二是肺脾气虚,由于久咳伤肺,治节失常,加之脾虚气陷,膀胱气化失常而为尿失禁;三是肝肾阴虚,多因病久阴亏或者素体阴虚,虚热内生,久则膀胱失约而为尿失禁;四是膀胱蓄热,由湿热下注而造成约束不利为尿失禁。尿失禁应辨其寒热虚实。虚寒者尿频而清长,虚热者量少而色深黄,实热者尿频量少而伴有尿道刺痛。临床上...

  •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 中医辨治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 中医辨治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脾肾阳虚)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山药各15克,附子(先煎)、白术、茯苓、猪苓、泽泻、陈皮各10克,肉桂克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脾温肾。用于治疗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型。症见浮肿,腰以下肿甚,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乏力,腰膝酸痛,舌质淡胖,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弱。 创方者:杨宪临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脾虚湿困)方 处方:党参、大腹皮各15克,黄芪30克,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砂仁、陈皮、枳壳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

  • 治中老年尿石症方

    治中老年尿石症方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其典型临床表现可见腰腹绞痛、血尿,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梗阻和感染的症状。 处方与用法:金钱草25克,巴戟天,地龙、海金沙 各15克,郁金10 克,附子10克(先 煎)。水煎服,日1 剂,15天为1个 疗程。 功效:温肾振阳,清热剩水,通淋排石,治中老年人尿石症,舌淡苔腻,肢体畏寒,腰酸腿软,腰痛以胀痛为主,脉沉细。 (崔习霹)...

  • 尿潴留怎么办 中医疗法治疗

    尿潴留怎么办 中医疗法治疗

      脐疗法:取食盐30~40克,将其填满脐孔及周围,把纱布在热水中浸湿拧干,折叠后敷于脐部,上盖棉垫保温,每3~5分钟更换1次,保持敷布温度,避免烫伤。   按摩法:取仰卧位,在神阙穴(脐中)与曲骨穴(耻骨上缘)中间的阿是穴上撒少许滑石粉。按摩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指腹在阿是穴上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般60次左右为宜,然后用右手掌轻压膀胱底部,使尿液排出。   纳鼻法:取皂角3克,将其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取少许药粉吹入患者鼻孔取嚏,通常尿即随嚏而下。   敷足法:取白矾30克,将其研末,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

  •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熏蒸疗法有良效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熏蒸疗法有良效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 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炎症性的自身免疫 病,以对称性、周身关节炎症为主要特 征,临床以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晨僵、重 者畸形、活动受限,以及乏力、发热等全 身症状为表现。目前以激素、非甾体抗炎 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为主要治 疗方法。我国大陆地区的类风湿患病率 约为0.2%~O.36%。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 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并出现关节软 骨和骨破坏,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 能丧失,致残致畸率较高。临床用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现介 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

  • 老寒腿的中医分型辨治

    老寒腿的中医分型辨治

    老寒腿是一种以膝关 节退行性损害为主的冷天 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中医 认为,老寒腿是本虚标实 的寒性病。寒冷季节阴寒 盛,此时人体阳气相对虚 弱,故此时患者的病状最 为严重。老寒腿属于中医 痹症之范畴,辨证施治可 获得良获。 寒邪凝滞型:证见膝关 节疼痛剧烈,昼轻夜重,局 部怕冷、屈伸不利,遇寒痛 重,得热痛减,局部皮色正 常或苍白,皮温降低,喜暖, 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治 宜温经散寒,宣痹通络,补 虚止痛。方用:黄芪30克, 艾叶、当归、防风、白芷、独 活、威灵仙、白芍、白术、桂 枝、羌活、桑枝、伸筋草、透...

  • 中药浸醋外治骨质增生疗效好

    中药浸醋外治骨质增生疗效好

    骨质增生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骨关 节病,所致的颈、腰背、膝疼痛,肢体麻木, 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和重体力劳动而负 重过度者,由于姿势不当,活动频繁及劳 损,引起颈腰背等处韧带肥厚、椎间盘萎 缩退化,导致骨或关节软骨变性而形成骨 质增生,中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用中药浸 醋外用治疗骨质增生,取得满意疗效,现 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门诊患者,共 50例,男18例,女32例;病程半年以内 15例,半年~1年23例,1年以上12例; 35~50岁8例,51~65岁1...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医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医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等,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在中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统在衰老、退变的过程中形成,临床表现为缓慢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有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目前尚无有效阻止该病发展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本病则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日后治疗提供参考。   中药内治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不少学者对本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莫少庸以中药汤剂为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按照中医理...

  • 厨房中治烫伤药

    厨房中治烫伤药

    轻度的烫伤多发生在厨房。如果家中没有备有万花油一类的治烫伤药,宜马上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在厨房中寻找以下治烫伤药: 1.食碱(又名面碱,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适量,用5倍温开水化开,温洗患处。 2.白酒250克,食盐200克。将食盐投入白酒中,点火燃烧3分钟后,吹灭火,待稍凉后,用鸡毛蘸之涂患处。 3.面粉适量,冷水(最好是冰水)调成糊状,厚敷于患处,觉局部无凉感另换湿面糊再敷几次。...

  • 腿脚转筋治疗中医方

    腿脚转筋治疗中医方

    腿脚转筋,是指下肢感寒而有发作性的转筋(西籍名之为腓腸肌痙攣)。此证当发作时,頗为痛苦,冬季患此者較多,常在水中工作者,亦常发生此証。医以寒主收引論治,实吻合病情。予近获一驗方,用治此証,效如桴鼓,茲介紹如后: 拟方:木瓜15克,吴茱萸12克、食盐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偏寒性肝郁、腿脚转筋。 方以吴茱萸温肝解郁;木瓜舒筋通络,化湿和胃,以吴茱萸之辛热以温肝解郁,集木瓜之酸温,食盐为引药, “走筋以平肝”而共凑散寒舒筋之效。 据鮑相璈编辑之《驗方新編》卷八云:&ldq...

  • 中药热敷:滑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中药热敷:滑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法

    笔者临床用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地龙100克,山栀200克,云南白药粉剂8支(共32克)。先将地龙、山栀研磨,过800目细筛,与云南白药混匀备用。根据疼痛范围,取适量地龙白药粉末与凡士林调匀,均匀敷于膝关节,用纱布包扎,外川热水袋热敷,每日早晚各1次。2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点评:云南白药活血化瘀止痛,现代研究表明,其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民间常用山栀、地龙治疗跌打损伤。栀子有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其所含京尼平苷具有较好的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外用治疗扭挫伤痛时多以生品研末,并参...

  • 中药治疗痹症:行痹 热痹

    中药治疗痹症:行痹 热痹

    行痹 肢体关节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时而走患上肢,时而流注下肢,舌淡苔薄白,脉浮。《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疼痛部位游走不定。《医学心悟·痹》“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疗原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佐以补血活血。 方药:防风汤加减。防风20克,麻黄15克,葛根15克,肉桂15克,当归15克,秦艽15克,甘草10克,生姜5片,大枣10克。上肢疼痛为主加...

  • 中药散治褥疮50例疗效好

    中药散治褥疮50例疗效好

    褥疮又称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 织长期受压,发生缺血、缺氧、营养不良 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易并发感染。多见于 机体衰弱瘫痪和长期卧床以及被动体位 的患者。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及轻重程 度,可分为瘀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浅 度溃疡期及坏死溃疡期。对于坏死溃疡 期患者,其治疗相对复杂,花费大,患者 痛苦大,治疗效果欠佳,甚至久治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伞 身感染。对50例褥疮患者采用中药散治 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选取褥疮患者50例,其中,男32 例,女18例,年龄56~80岁;脑血管意 外...

  • 颈椎病 省时方便的中医自我疗法

    颈椎病 省时方便的中医自我疗法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 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 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 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经常自我锻 炼能够有效地解除颈部痹痛,下面介绍 一些省时、方便的中医自我疗法。 一、自我锻炼 (1)先将头颈向左侧弯,同时左手经 头顶上方去触碰右耳朵,停留片刻,还原 到准备姿势。然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反 复5。10次。(2)低头含胸,两臂在胸前交 叉,尽量伸向对侧,左臂在上;然后挺胸, 两臂展开,同时头颈向左旋转,眼睛看着 左手,停留片刻后还原到准备姿势。然 后,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 伤骨科用中成药新癀片

    伤骨科用中成药新癀片

    新癀片在临床应用中已获得显著疗效,其组方主要由三七、牛黄、珍珠层粉以及福建闽南地区特有的九节茶等中药组成,我们随访200例,报告如下:    损伤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多由气血虚弱,肮脏经络衰虚,卫外不固,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因久伤劳损,机体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外加六淫邪气犯于经络所致。现在研究表明,当机体局部受到相当于风寒湿损伤后,内环境受到干扰,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首先,局部皮肤、肌肉、神经组织出现呼吸代谢障碍,PH值下降,细胞的兴奋性减弱,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组织日趋酸化,肌肉组织细胞中赖以维持生...

  •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外洗 中药泡脚治病二方

    中药泡脚巧治咳嗽 笔者临床用两味常见的中药鱼腥草、杏仁泡脚治疗 风热咳嗽,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具体方法为:取鱼腥草50克,杏仁25克。将上药加 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 泡脚盆中,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天熏泡1次,每次30 分钟。6天为1个疗程。 此法具有疏风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治风热咳 嗽。 广西梧州 张志云 跖筋膜炎中药外洗 跖筋膜炎多由于久立、远距离行走或因鞋跟过高导 致足部疲劳、跖筋膜发炎而疼痛。笔者临床用中药外洗, 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