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 第133页

中 第133页

  •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中药三方治疗

    骨结核,骨痨中医认为是由于正气虚亏,筋骨伤损,气血失和,蓄结瘀聚化为痰浊,流注骨骼关节而发。 熟地25克,当归10克,白术、山药、麦芽各20克,鹿角胶、生龙骨、丹参各15克,人参、百部各12克,肉桂3克,甘草6克。用法:共研板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2克。每6小时温开水服1丸。 草乌50 克、赤芍20 克、肉桂25 克、白酒适量。三药共研细未,酒调敷患处。治骨结核初期。 “三虫散”治疗骨结核,取得良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及使用方法:全蝎巧克,娱蛤12克,土黔虫12克,鸡蛋15个。先将...

  • 足底疼痛 中医治之分析与讨论

    足底疼痛 中医治之分析与讨论

    治疗经过 杜女,52岁。2008年8月19日就诊。患者主诉:右足底疼痛,X线检查示骨刺。疼痛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白昼行走亦足痛甚而难以着地,给生活带来不便。舌嫩红,苔中根黄腻,脉细弦。处方:丹皮40克,7剂。水煎服。 二诊:足底日夜痛均减大半,夜间痛微不影响睡眠,白昼足可着地,行走亦不甚疼痛。再予丹皮40克,14剂,以资巩固。 分析与讨论 西医将骨质增生及其引发的疾病统称为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退行性改变等。骨刺其实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

  • 中医痹症(热痹)膝关节炎治验

    中医痹症(热痹)膝关节炎治验

    汪某,女,64岁。2015年4月30日初诊。 主诉:左膝关节疼痛30余年,加重3天。 患者膝关节炎史三十余年,三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左膝酸痛,屈伸受限,活动欠利,无外伤史,无暴力史。 查体:左膝压痛,皮色潮红,皮温略高,略肿,右股四头肌萎缩,舌尖红,苔白腻,脉弦。实验室检查:X线示左膝关节骨质增生。 证属:湿热内阻筋海,筋脉运行失畅,不通则痛。 诊断:西医:膝关节增生性炎症 中医:痹症(热痹) 治则:清热化湿,消肿利痹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法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方验方广泛地得到了临床验证。 颈椎病中医根据辩证施治,多采用散风祛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对减轻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常用的成药有:木瓜丸、风湿痹痛片、换骨丹、养血荣筋丸、桐丸、颈复康颗粒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止痛汤、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骨刺汤、伸筋活血汤等。 运用成方治疗颈椎病。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留下很多行之有效的...

  • 风湿病 中药治疗效方

    风湿病 中药治疗效方

    《黄帝内经》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因为风湿病大多累及关节而引起疼痛,所以风湿一词一直沿用至今。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组方:钻甲犁(千金拔)30克,伸根藤(伸筋藤)30克,鸡血藤30克,片荷枫(枫荷梨)25克,吊子风(钩藤根)30克,老鼠矢(铁色金)根15克,白猫爪  藤茎30克。   制法:上药洗净晒干,配猪脚1-2只或小狗崽一只,米酒(黄酒)4-5斤,慢火煮至药味出,肉稀烂,备用。   用法:取汤和肉温热...

  • 中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妙方

    中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妙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 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 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 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所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用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56例, 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观察56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17例,女39例;年龄2l一50岁,平均31.6 岁;病程l~5年,平均2-3年。 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肝郁血虚,风湿 痹阻型,症见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 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情志不畅,头晕目 眩,神...

  •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垫方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共同达到止痛的效果。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广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门,放入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大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治足跟...

  • 中医疗疾一绝——拨筋疗法治病

    中医疗疾一绝——拨筋疗法治病

    拨筋疗法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中医外冶法,在各地颇受欢迎。它根据中医理论,以一种迅速消除紧绷感和粘连处疼痛的手法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调理筋骨。 人体筋部有几个容易发病的点,一旦出现问题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和不便,采取拨筋疗法问题能迎刃而解,人体的痛苦和不便能得到缓解。 人体筋部问题,首推筋出槽。一般筋出槽多见于腿部和背部。腿部筋出槽大多为儿童和年轻人,他们体能充沛、精力旺盛、活动量大。一旦出现筋出槽,腿拐疼痛难忍,骨头又没有问题。此时如采用巧妙的手法,将筋装入槽内后,保持和巩固筋槽内的稳定,...

  • 探索建立中医骨伤服务新模式

    探索建立中医骨伤服务新模式

    当前中医骨伤发展举步维艰,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五个方面:一是中医骨伤科经济效益低,生存艰难;二是临床医生缺少实践机会,技能日益退化;三是中医药高校骨伤教育面临书本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窘境;四是社会公众对中医骨科仍存疑惑;五是中医器材制造商缺乏市场和销量,推广遇阻力,创新动力不足。 笔者认为,面对当前中医骨伤的发展状况,需要探索中医骨伤发展的新思路,加大力度,探索一站式骨伤服务新模式——骨伤全程通。 所谓骨伤全程通,就是依托现有中医骨伤网点和中医骨伤流派,建立全国性就诊服务网点,...

  • 中医刮痧疗颈椎病

    中医刮痧疗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头晕脑涨,上肢有时有麻木感。可以用刮痧的办法缓解病情。 刮拭主要部位有督脉(颈后正中);足,少阳胆经(肩上部);手太阳小肠经(肩外侧);足太阳膀胱经, (后背脊柱两侧);手阳明大肠经(手背大,拇指侧);手少阳三,焦经(手腕背侧向上)等。 刮后大椎穴(后颈部)出现紫红色痧;风池穴(双颈后)、肩井穴(双颈侧)处紫痧更重。刮后患者有“冒火”感觉,同时感到轻松,疼痛减轻,头部能随意转动,头晕及上肢麻木症状消失。以后每周1次,经3次治疗后,症状可消失,需再...

  •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中医妙治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中医妙治

    某男,30岁,未婚。七年前出现了右侧臀部疼痛,放射到右下肢疼痛及踝关节,休息和按摩后可减轻。后来每到夏天,体力劳动之后,疼痛会加强。两年前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接受西医治疗两年,服甲氨碟呤等药物治疗,不仅引起了肝功能损伤,谷丙转氨酶增高,而且疗效不明显。患者平时感觉恶心,不欲饮食,右胁肋疼痛。秋冬以后,颈部发凉,双足怕冷,大便稀,晚上入睡后汗多。 我查看患者,舌质红,苔有裂纹,脉弦细数,沉取无力。又查看了他的所有化验结果、脊椎影像结果以及以前大夫开的处方后,根据我的判断:肝脾失调,督脉亏...

  • 坐骨神经痛 中医辨治加减方

    坐骨神经痛 中医辨治加减方

    坐骨神经痛 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坐骨神经痛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也可以选用中医中药治疗,现提供治疗验方: 组方:桂枝10克,白芍30克,威灵仙10克,独活8克,徐长卿20克,苏木15克,川牛膝10克,炙甘草8克,生姜7克,大枣15克。 加减: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5克;寒凝痛甚者去徐长卿,加制川乌6-10克(先煎);腰痛者加川续断、川杜仲、桑寄生各10克;服药后偏热者,加知母、黄柏各1...

  • 中药腿浴“老寒腿”少复发

    中药腿浴“老寒腿”少复发

    随着寒潮来袭,不少老人的“老寒腿”又开始隐隐作痛。“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别称,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冬季高发。预防“老寒腿”复发,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呢?我给我的父亲治过这个病,效果较好,介绍一下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家父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酸、麻、胀、痛。为此,我费了不少心思,前年买的是护膝,去年买的是保暖裤。上月,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就是晚上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的那种。当天晚上,父亲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泡脚,不...

  •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中药外治骨折肿痛 阴囊湿疹

    四肢骨折是骨折中常见的类型,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骨折后发生的肿胀、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止常生活,且一旦处理不当还可导致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坏死,创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采用消肿止痛散对急性四肢骨折所致的肿胀、疼痛进行治疗,取得较一好疗效。 选取收治的41例四肢骨折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散治疗。 处方:黄连、大黄、川芎、乳香、紫草、没药、芒硝、独活、细辛、连翘、土鳖虫各等量,打成粉末,根据肿胀范围的大小,取药粉适量加相应量的白酒,调成糊状,敷贴患处,外罩塑料膜保持湿润,每日1次,8小...

  • 自制中药护腰带疗腰疾

    自制中药护腰带疗腰疾

    久坐或运动不当时,大家都会感到腰酸,所以保护好腰是每天都应该重视的养生课。这里推荐的这个中药护腰带,自己在家就能制作。 首先找一根宽约15厘米的弹性较好的松紧带,然后取威灵仙20克、川乌、草乌、川芎、制乳香、制没药各15克,独活、北细辛、当归、透骨草各10克,樟脑6克。 这些药材在医院药房和中药店都可以配取,将药共同捣成粗末,取适量装入布袋内,然后用热水袋或100瓦的白帜灯泡,将布袋温热,以不烫皮肤为宜,再用以松紧带为主体的护腰将布袋装衬垫于腰部。 布袋内的药物,5天更换一次药末。初用者一般可先试戴半小时,以不产生...

  • 颈椎病中医教你防治之道

    颈椎病中医教你防治之道

      在过去,颈椎病被视为中老年疾病,年轻人大多不会受到此病的困扰,但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变,目前不少年轻人也饱受颈椎病之苦。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的姿势要正确。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要不时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部。   何谓颈椎病   新加坡中医师陈美娥说,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骨科矫形教授的一项调查显示,每5个新加坡人就有一个颈部僵硬不舒服,这说明颈部组织损伤在当地相当多见。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人经常长时间伏案工作,但又姿势不正确,造成颈椎肌肉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使得颈椎间软骨负荷增加。   所谓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生理...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施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施护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退行性关节炎、膝增生性关节炎、老年膝等。主要病变为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是由于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所致的慢性骨关节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加强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中医辨证施护 1.寒湿痹阻型:病人膝部酸重肿胀,形寒肢冷,疼痛缠绵,遇冷加剧,得温则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濡缓。治宜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用温经通痹中药调和外敷,或用TDP烤灯照射,温度要适宜,防止烫伤。护理:注意防寒保暖,减少关节活动,可用护膝保护膝关节。...

  • 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

    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指跟骨结节周围由 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本病 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采用中药熏洗结合拍打治疗跟痛症5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 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3例中男性37例,女性 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6 岁;病程2个月一5年。患者均 以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 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 疼痛又加重为主要症状。其中18例患者伴有 肿胀;9例患者自觉脚轻浮,如踏棉絮状;11 例患者有深在性疼痛;5例患者浅压痛。 二、治疗方法 处方:透骨草30克,川乌、草乌、天南星、 半夏、附子...

  • 腰突症可保守治疗 方法有推拿和中药热敷

    腰突症可保守治疗 方法有推拿和中药热敷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指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属中医“痹症”范畴。研究发现,80%-85%的患者可经保守(非手术)治疗而得以痊愈或使病情得到缓解,方法主要有牵引、推拿和中药热敷。 首先是牵引。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将胸部、骨盆分别固定在牵引床上,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对抗牵引力的耐受量确定其牵引重量,牵引力一般为25-60千克,牵引时间为20-30分...

  • 盛夏颈椎易伤风 中医辨证治疗

    盛夏颈椎易伤风 中医辨证治疗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处于一年中最为旺盛的时期,大脑对养分需求量也较大。那些伏案工作人群和本已存在颈椎病隐患的人,若长期处于空调环境或吹风扇,颈椎过度受凉,必然会引起血管收缩、痉挛,造成颈椎局部营养不良和微创性损伤,颈椎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水肿,发生颈肩胀痛、酸麻等颈椎伤风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压迫向大脑供血的椎动脉,使脑供血紊乱,甚至导致颈性脑梗塞。因此,夏季出现颈肩痛等症状时,一定不要麻痹大意,要及时治疗。中医认为,发生颈肩痛的诱因虽与风有关,但还要根据素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常分为风寒阻络、气滞血瘀、...

  • 伤口不愈中药熏治

    伤口不愈中药熏治

    中医认为,刀口感染久治不愈,多因患者在手术中失血过多,引起机体气血失调,经络阻滞,瘀血停留,燥热浊气聚于患处而发病。用中药解毒洗药,直接熏洗患处,作用快捷迅速,效果良好。 方法:蒲公英30克,苦参、黄柏、白芷、木鳖子、连翘各12克,金银花、赤芍、丹皮、生甘草各9克。将上药共倒人砂锅或搪瓷盆中煎煮。水开15分钟后,滤出药渣,趁热熏蒸患处。待药温降至40、时,用镊子夹一无菌纱布蘸着药液擦洗疮面。将疮面脓血分泌物擦洗干净,伤口覆盖大黄油纱,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熏洗1次,每次60分钟。伴随着分泌物的逐渐减少或消失,新鲜的肉...

  • 风寒痹症 足趾麻木 中医方化裁

    风寒痹症 足趾麻木 中医方化裁

    处方及用法: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 (先煎),北细辛3克,苍术10克,独活10 克,木瓜12克,穿山龙18克,威灵仙12 克,全当归12克,乳香、没药各3克。水煎 服,每日1剂,服时可滴人白酒数滴。 病例:李某,女,74岁。患者素有高血 压病,体型肥胖、行动不便,数聃百左腿痛 剧,牵连腰部,得暖痛减,遇冷痛增,脉沉 细弦,舌苔白,舌质淡。诊断为风寒痹症。 方用加减三消饮子治疗。制川乌、制草乌、 独活各10克,威灵仙12克,稀莶草20 克,木瓜、桑寄生、淮牛膝各15克,川断12 克,蜈蚣2条(炙酥研末分次冲服)。3...

  • 老中医治膝骨性关节炎

    老中医治膝骨性关节炎

      刘德玉是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研究所主任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   中医病机要点   祖国医学认为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范畴,《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阴精虚久阳必虚。”《内经》有“男子六八,女子六七,虚衰之象渐显。&rdquo...

  •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址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人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天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点评: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可达到止痛的效果。...

  •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中药外敷治扳机指

    扳机指又称弹响指,西 医称之为屈指肌腱腱鞘炎。 本病多与急慢性损伤、产后 受凉有关,其临床表现主要 为手掌部疼痛,、压痛和患指 伸屈活动受限。多见于妇女 及手工劳作者,好发于拇指、 中指和食指,起病缓慢。患 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 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 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 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 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 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 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 样,酸痛难忍。用自拟中药膏治疗屈指肌腱腱 鞘炎,疗效显...

  • 治疗肩周炎 中医有良法

    治疗肩周炎 中医有良法

    笔者是业余民间中医,自学中医并行医已20余年。前不久看到本报上有患者求援治疗肩周炎的民间偏方效法,即有一种为医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萦绕于心间,把自己多年来治疗肩周炎的一点经验介绍给广大的读者朋友,并通过朋友们介绍给更多的此类病人,以便能解除他们的疾苦。 肩周炎在古代中医里称肩痹、五十肩,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部风湿类疾病,致病因素无非风、寒、湿杂合而成。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肩胛骨周围疼痛或活动受限,少数患者有重着、寒凉、酸麻等感觉,在对这类病人进行中医舌诊时尤其能发现其体内有瘀血现象,诊断并不太难。 对肩周...

  •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前阵,香港歌手容祖儿因参加湖南卫视的某节目的排练时不慎扭伤脚踝,随即红肿疼痛,无法站立,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踝关节扭挫伤、距骨挫伤”。医生先为她施行了中医点按理筋手法,然后外敷了中成药“消炎散”,并戴上护踝保护踝关节。第二天,容祖儿脚踝的红肿消了大半,当晚如期参加了节目的录制,直呼消炎散是“好药”,“消炎散”也因此“声名大噪”。 消炎散是上世纪60年代,由骨伤科医...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有何优势?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可在传统内服药物基础上, 运用中药外治法, 突出外治法靶关节治疗优势, 这不仅能较好地改善药物的吸收过程, 有效地减缓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同时能使药物更迅速地作用于病变关节,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独特优势。 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多种手段, 包括中药敷贴疗法、针灸疗法、熏洗疗法、热熨疗法、热敷疗法、热蜡疗法、蒸汽疗法、药棒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离子导入疗法等, 能起到缓解关节肌肉疼痛、改善肢体...

  • 小孩子便秘 中医纠正

    小孩子便秘 中医纠正

    北方的春天干燥多风,孩子很容易出现便秘。看着孩子上厕所时小脸憋得通红的可怜样儿,妈妈们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容易便秘呢?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指出,孩子便秘,其实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 临床判定: 八小时所摄食物四十小时内未排出 一般便秘的诊断,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叫间排便1次,量少且干硬)、大便干燥坚硬或虽有便意但排不出大便,常同时伴有排便困难。一般对排使后八小时所摄的食物四十小时内尚未排出即为便秘。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一般分为...

  • 便秘中医粥疗方 介绍几则供选用

    便秘中医粥疗方 介绍几则供选用

    便秘,是指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肠道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泻热通腑,生津润肠,理气导滞,益气养血为治,中医粥疗方,可顺气通腑,治疗便秘。介绍几则,供选用。 香蕉粥: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蕉去皮,择净,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便秘。 大黄粥:大黄10克,大米100克。将大黄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