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第49页
-
温运脾阳利水 李小娟治疗特发性水肿方
名医治特发性水肿(风水郁肺)方 处方:麻黄7克,杏仁10克,薏苡仁30克,甘草、桑白皮、泽兰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发汗宣肺。本方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中医辨证属风水郁肺型。症见上半身肿甚,颜面肿,来势迅速,怕风,口渴,少汗,舌淡,苔薄,脉弦。 创方者:李小娟 名医治特发性水肿(脾肾阳衰)方 处方:茯苓、白术、草果、厚朴各15克,制附子 (先煎)5克,干姜3克,大腹皮2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温运脾阳利水。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中医...
-
肝硬化腹水治案一则
金某。男,51岁。患者肝 硬化腹水已有半年之久.腹 大如鼓.两胁隐痛.下肢水肿 20多天而前来就诊。刻诊: 纳差.嗳气.脘腹痞闷,神倦 乏力.近日大量吐血、便血。 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舌红, 苔微黄,脉弦数。诊断为肝硬 化腹水。治宜疏肝理脾,活血 化瘀,益气扶正。方用加味逍 遥散:土白术20克,当归10 克,土自芍10克,薄荷10 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 红柴胡10克,白茯苓10克, 延胡索10克.枳实7.5克,郁 金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 10克.麦芽10克。水煎取液, 分早、晚2次饭前服。此外, 中午...
-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西医以为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构成导致肝小叶结构损坏和假小叶构成,使肝脏逐步变形、变硬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的拖延失治演变开展成肝硬化;其次是酒精性肝炎开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还有胆汁淤积、血吸虫病、药物及化学毒物损害、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亦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肝硬化归于中医积累、鼓胀领域,代偿期归于积累,失代偿期归于鼓胀。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为本病病机应归纳为虚(正气缺乏)、毒(乙肝、丙肝病...
-
肾结石喝苏打水 鲜榨果汁
肾结石患者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保证每天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尤其多喝一些苏打水,可大大降低结石的发生率,这是因为尿酸过高容易形成尿酸结石,而普通苏打水pH值为7.5-9.0,呈弱碱性,服用后可有效防止体内尿酸过高。 患者可到超市购买苏打水,或在家自制苏打水,即在普通饮用水(纯净水最佳)中加苏打片(每片0.5克,500毫升水中加1-2片即可)。 注意事项:尿酸结石患者,应少吃牛羊肉、鹅肉、动物内脏、沙丁鱼等含高嘌呤的食物,多吃碱性蔬菜和水果,如菠萝、苹果、胡萝卜、大豆等。草酸钙结石患者,应...
-
治下肢水肿验案
病例:患者,男,70 岁。自诉多年来双下肢踝关节部位水肿。按之凹陷,秋冬季更甚。有7年高血压病史,最高为 180/110毫米汞柱。面色无华,眠差多梦,腰酸尿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为脾肾阳虚,水邪外泛。治宜温阳化饮,健脾利水。遂予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炮附子(先煎)、白术、茯苓、怀牛膝、杜仲各1 5克,桂枝、白芍、生 姜、益母草各10克,甘 草5克。水煎分3次服, 每日1剂。连服15剂后 双下肢水肿消失,随访 至今未见复发。 点评:高血压病日 久失治,下累及肾,肾 气衰微,肾阳虚弱,故 水邪失摄,外泛成...
-
名医张振卿治特发性水肿方
名医治特发性水肿(肝郁血瘀)方 处方:丹参20克,三棱、莪术、郁金各10克,炒麦芽25克,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各8克,醋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各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6 克。 用法:诸药共为细粉,每次服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化瘀利水。用于治疗特发性水肿,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血瘀水停型。绝大部分病例属于本型,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临床可见颜面、下肢肿胀,按之凹陷,胀甚于肿,尿量昼少夜多,胸闷腹胀,胁肋胀痛,或胸胁针刺样疼痛,口干口腻,烦躁易怒,头晕,善太息,舌质淡黯,苔薄白或微...
-
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外治法
腹水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大多为顽固性腹水,常规治疗方案不仅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肝病科用禹功散合用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价钱低廉,简单易操作,无副作用,取得良好疗效。 药物敷脐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早在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即有关于肚脐贴药的记载;至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立“十臌取水膏”等,以外敷逐水,迄今仍然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取禹功散(茴香5克,黑牵牛10克)加芒硝10克,研为细末,外敷于神阙穴固定,24小...
-
利湿通淋通调水道 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方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木香各 10克,泽泻8克,制附片(先煎)、肉桂、小茴香、川椒、干姜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肾。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尿路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面浮肢肿,食少腹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便溏薄,小便频数,淋漓不尽,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创方者:张世峰 名医治糖尿病性尿路感染(膀胱湿热)方 处方:滑石25克,车前草、扁蓄、瞿麦、山栀子、茵陈、乌药各10-克,金银花、野菊...
-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结节形成,早、中期属于癥积、痞块,晚期出现腹水,则属臌胀。 对于晚期肝硬化(腹水为主)的患者,临床辨证以瘀血为本,水湿为标;且本有病本、共本之分。此说见于明代张介宾氏。所谓病本,即指起病之因;所谓共本,即人体阳气、阴精(血)与脾胃。因肝硬化腹水先有肝脾肿大,后有腹水,肝脾肿大为瘀血、痰浊、湿热阻滞肝络所致,故瘀血、痰浊、湿热即为病本,治宜化瘀消积治其本,利水宽胀治其标。 同时,肝硬化起病缓慢,病程长,正邪长期相持,则虚实夹杂,且往往是邪...
-
湿热蕴结 肝硬化腹水 中药验方
肝郁化火,木克脾土,湿运失调,湿热互结内阻。主要症状有:腹大坚满拒按,身黄目黄,烦热口苦,便结或溏而垢黄,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法当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病案 陈某,男,43岁。2006年10月18日诊。病者家庭有乙肝病传染史,二位叔父及弟皆因患乙肝迁延失治,后转为肝癌去世。其本人三天前因胁痛、目黄,经肝功能及彩色B超检查,诊断为活动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腹水。现身黄,目黄,两胁胀痛,纳少,烦躁,失眠,大便如羊屎样,三天1次;小便黄如茶水,口苦但渴不多饮,口臭舌红,舌尖边有瘀...
-
陈宝贵治疗水肿 胸痹水肿案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一种病证,其严重者还可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之因颇多,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或内外合邪,涉及脏腑亦多。历代治疗水肿多从肺、脾、肾三脏来论述,又有分为阳水、阴水之说,足以提纲挈领。当今有学者认为肝、心、脾、肺、肾五脏皆可导致水肿,乃结合现代医学之观点,可作借鉴。 导师陈宝贵教授治疗水肿,多从肺、脾、肾三脏出发,胸膈以上水肿者治其肺,脘腹水肿者治其脾,腰膝以下肿者治其肾。治肺者以发汗利水为主,治脾者以健脾利水为主,治肾者以温肾利水为主...
-
肾病综合征,水肿病,汤剂予以四君二至丸加减
蔡某某 男 64岁 地址:越秀区濠畔街108号404房 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9月 现病史:2012年在当地人民医院行肾穿:MCD,不排除FSGS。予60mg激素治疗,1月后upro转阴,规律减量。2013年2月激素减至5mg时,尿蛋白1+~3+,2012-2-20改用激素20mg加晓悉,2周后自行停药,蛋白尿未转阴。2013年4月激素15mgqd。2013-5-7尿常规:pro3+。scr:86.8;TC:7.20,TG:1.85,LDL-c:3.33。 症见:乏力,腰酸,纳差,双下肢浮肿,舌暗...
-
工作劳累后两侧下肢浮肿 治宜补气散邪行水
患者陈某,男,45岁,2016年5月4日来诊。患者于某日工作劳累后两侧下肢浮肿,两脚至胫骨明显,已有月余,休息后不能缓解,除偶觉乏力外余无不适,西医检查无异常。舌淡胖,脉浮滑右手关弱。脉浮为表证,关弱主气虚,证由气虚感邪而至,治宜补气散邪行水。 处方:防风10克,白术10克,茯苓皮15克,当归10克,红花5克,黄芪20克,党参10克,威灵仙10克,忍冬藤20克,柴胡5克,白芍12克,水煎服,5剂。 二诊,药后浮肿已不明显,续服5剂痊愈。 按:水肿的原因很多,本案因气虚受风而起。故投以黄...
-
肾炎肾衰,尿毒症,古法十水散,食疗法治水肿
尿毒症是一个西医学的名词,是一个大得吓人的病名。其实在中医上,它属于水肿,臌胀范围,古代就有不少成功治愈这种病的案例和方法。 先说说一些题外话,西方医学是在古希腊自然疗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结合近代声光电技术,和现代的电脑技术在检查领域里的使用,真正发展也就是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抗生素的发明,让西医在战场上出尽了风头,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毒副作用越来越严重,例如:非典中被西医用抗生素和激素抢救过来的病人,其中的绝大多数人现在的生活都是生不如死--激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尿毒症等等;...
-
水肿双下肢浮肿 补益肝肾方药
盛某,女,41岁。2012年7月10日初诊:双下肢浮肿十多年,屡治不效,时有消长,按之洼陷,两膝以下火热,酸楚无力;两手发胀,经期有时加重;尿少色黄,大便常常干结艰行。苔黄薄腻,脉细滑。2018年1月体检:宫颈纳氏囊肿,B超:双乳腺小叶增生,右乳小结节。3月份右乳纤维瘤手术。 确诊:水肿(肝肾亏虚,气滞络瘀,水湿潴留)。 治则:行气活血,利水祛湿,补益肝肾,治标顾本。 方药:生地12g,楮实子10g,黑料豆10g,桑寄生15g,天仙藤15g,鸡血藤15g,泽兰、泽泻各15g,鬼箭羽15...
-
温通利水治水肿
程某,男,51岁。于2014年3月20日初诊。 主诉:双下肢肿胀半年余。患者年轻时身体魁梧,体格强壮,肥胖,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制,常饮酒,量大。5年前因患颈椎病而经常头晕,后陆续出现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2年前忽发冠心病感胸胀闷难受,急往某西医院诊治,进行心脏支架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坚持服用降压药等药。后因高血脂、肝功能异常而至武汉同济医院诊治,病情好转,且时发时止,反复发作。半年前,出现胸闷、尿少、双腿肿胀等又至同济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失常,诊治月余,曾一度减轻,后又加重,肾功能无明显改善。遂考...
-
水肿的辨证分型 水肿的治疗
水肿是指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等,使肺失宣降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膀胱气化失常,导致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癌症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 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学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
-
慢性肾脏病水肿证治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GFR<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即为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不易察觉蛋白尿,但随着蛋白的丢失,逐渐形成低蛋白血症,常出现晨起眼睑浮肿,或双下肢高度水肿,甚者全身水肿,引起心悸、心慌、呼吸困难等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西医在水肿治疗上多用利尿剂,但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