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 第1939页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天灸
随着三伏天的临近,越来越多的网友来电来函咨询关于三伏天灸的问题,带着网友的疑问,中医中药秘方网特地走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针灸科的相关专家。请教冬病夏治三伏贴 什么时候开始贴头贴? 该科罗鸿宇副主任医师介绍,天灸一般灸三次,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中医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定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而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未伏。今年的7月14日刚好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气温最热的节气的开始,此时人体皮肤松弛,毛孔扩张,这样药物更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发挥效用,因此,从7月14日开...
-
刮痧治小儿发热效果明显
刮痧不仅可预防保健,更有治疗作用。如今,多种小儿疾病可以通过刮痧治疗,绿色可行,无毒副作用。尤其是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中暑、咽喉肿痛、便秘、腹泻、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常见病。 小儿发热用刮痧效果尤为明显,可采取刮拭曲池、列缺、大椎、风门、肺俞,重点是刮拭脊柱两旁膀胱经,使皮肤微微出现痧点。痧点因病情不同而颜色也不同,热势较深的痧点是紫红色的,风寒证者痧点是淡红色的,不出痧点是虚证。一般痧点5~7天消退,两次治疗要隔5~7天。不必追求出现痧点,小儿刮痧手法要轻柔。刮痧后嘱咐患儿喝一杯温...
-
中老年人频繁早搏如何调治
心脏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医学上称“早搏”。早搏可分房性、房室交界性及室性早搏3种,其中以室性早搏为多见。频繁早搏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炎患者。早搏严重时,患者可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早搏也可因患者消化不良、失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血钾过低等原因引起。有早搏的患者,应注意保养自己,巩固疗效,以防止、减少早搏的发生。 休息 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以保证大脑皮层充分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而诱发早搏。如在心跳快时早搏多,患者应绝...
-
肠胃失调 按摩调治
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肠胃功能失调的毛病,虽不是大病,但症状发作时相当恼人。 按摩方法:胀气令人坐卧难安,按压内关穴及天枢穴有助消除胀气。内关穴在手腕横格纹以上距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不适感会逐渐消失。而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可促进肠胃蠕动。 便秘时,以指尖按压中脘穴(肚脐正上方4寸处)、孔最(肘横纹下4寸处)、天枢穴、合谷穴,都有助肠胃收缩。或者依照升结肠(右腹部从下往上)、横结肠(肚脐上方由右到左)降结肠(左腹部从上往下)顺时针方向搓揉,会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胃痛先别...
-
内病外治方法 熨浴疗法
壮医熨浴疗法,是利用药物熨烫及药水浸冼患病部位时的温热效应、经络传导及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作用,来发挥功效的内病外治方法。熨浴疗法可以通过疏通人体龙路 (体内血液的通道)、火路(体内的传感之道,即相当于神经系统),以发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舒筋止痛、调和气血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调节天、地、人三气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和虚寒性疾病的疗效较好,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滚克)、痛风 (隆芡)、强直性脊柱炎(令扎)等病症。 熨浴疗法中所用的药物需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辨证选择,...
-
艾灸穴位 夏治冬病
许多虚寒性疾病易在冬季发病且不易治疗,如反复咳嗽、哮喘、腰腿疼等,夏季天气炎热,自然界阳气充盛,在治疗上述虚寒性疾病的时候,在夏季借助自然界阳气充盛的特点,采用补助阳气的中药,逼出隐藏在人体深处的寒气,从而鼓舞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使虚寒性疾病在冬季时不再发生或减少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然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到医院进行冬病夏治,而且有些人只是存在轻微的体质虚弱、阳气不足、四肢不温、免疫力低下等问题却不至于生病,或者是一吃冷食、一吹空调就肚子疼,或者是产后受凉了等,这时不妨试试自己动手,...
-
傣族医药独特的治疗方法
傣医治病除采用内服或外用(包括涂擦包敷)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种治法之外,还有其他独特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睡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多用鲜品)切碎加水煎煮或炒或蒸,视病情而定,取出药渣拌入酒或炒热之酒糟,拌匀平摊于木板上,上铺席芭,亦可用布单。患者趁热睡于药床上,上盖被子使药物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目的,多用于风湿麻木,肢体疼痛等症。 二、敷药:按配方将所需药物取鲜品,切碎捣烂,视病情分别加入白酒、芝麻油或淘米水等拌和均匀。用鲜芭蕉叶包好,置于火中烧热,趁热包敷于患处,以不烫伤皮肤为度,主要用于接骨、跌打扭...
-
六味地黄丸辅治阴道炎
对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来说,老年性阴道炎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多呈黄水状,严重时可脓性或血性,伴外阴瘙痒,灼热于涩。老年人常羞于启齿,延误病情;加之老年性阴道炎有异于其他阴道炎,治疗应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老年性阴道炎是由于雌激素缺乏,阴道局部抵抗力减弱所致,多见于老年妇女。对于育龄期妇女来说,雌激素是阴道的一道屏障,可使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增加,分解成乳酸,起到自净作用;同时,促使道上皮增殖,增强阴道局部抵抗力。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易引发本病。中医则认为本病是肾阴亏损所致。本病的关键,在于增强...
-
酒糟鼻穴位点刺治酒渣鼻
患者刘某,女,45岁。患酒糟鼻5年余,鼻尖及鼻两侧潮红油润,皮脂分泌多,局部发痒,平素喜食辛辣,大便秘结。查:鼻部潮红,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囊孔扩大。观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诊断:酒糟鼻,证属肺肠积热。治疗方法:取穴:少商、商阳、迎香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上述穴位,以速刺使其出血,约10~15滴,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1次,症状消失,鼻部颜色形状恢复正常。 酒糟鼻又名酒渣鼻、玫瑰痤疮,是血管运动神经失调的慢性皮肤疾病,临床上以鼻部、两颊、前额及颈部弥漫性皮肤潮红,伴发丘疹疱及毛细...
-
挑背筋法治疗多种疾病
挑背筋法是用针在人体背部某一部位挑断小白筋(白色纤维状物,健康人没有)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治疗腹痛、痔疮、脱肛、肛裂等疾病。 具体方法:患者显露背部,医者用一根锥针在火上烧一下,在背部仔细寻找一根长约几分、淡白色的筋,找到后用针尖从筋的中部将其挑断即可。 而土家族放血疗法是一种用瓷瓦针或瓜子刀刺破人体某部位的小血管,以致出少量血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如霍乱、蛇咬伤、痧症、晕厥等多种疾病。 如霍乱症,上呕下泻,在舌根正面将一绿筋刺破出血;蛇咬伤后,将伤处刺出血,用力挤压,使毒气随血而排出;...
-
畲族治病善用药引子
三明畲族人们在应用青草药外治疾病时,常常加入一些药引子来增强疗效,减低青草药的毒副作用。作为一种民间疗法,药引子治疗疾病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其方法丰富而实用。 常用的药引子有:蜂蜜、白糖、红糖、冰糖、糯米、浓米汤、米泔水、面粉、白酒、黄酒、米酒、酒糟、红曲、白曲、食盐、醋、茶油、桐油、清凉油、茶叶水、蛋清、生石灰粉等。药引子一般多单味使用,也有两味合用的。比如:白曲和红糖、白酒和红糖、白酒和面粉、茶油和蛋清、酒糟和醋、酒糟和食盐配合使用。将药引子与青草药共捣烂外敷患处。例如:鲜醉鱼草叶烘软.与食盐共同搓烂后...
-
侗家银蛋包 神奇的治疗功效
我的老家在湖南通道侗乡的山旮旯儿,这里地处边远偏僻山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尤其是医药条件匮乏。为求生存、谋健康,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发明创造出了许多精湛的医药医术,至今仍然流传延用。其中,侗家银蛋包广泛普及,其神奇的治疗功效,被侗家人誉为守家护院、驱除病魔的法宝。 侗家银蛋包,就是将银器与鸡蛋结合,制成一个治疗包,用以治疗各种疾病,此法不需要去请医生,自我动手即可完成治疗过程,因此也叫银蛋自我疗法。 具体做法是:选取一个鲜鸡蛋,放入铁锅中加热煮熟后,将蛋浸入冷水中泡10分钟左右,把蛋壳轻轻敲碎...
-
寒湿,湿热的辨证治疗
寒湿、湿热,二者均有湿,不同者,或挟寒,或挟热也。由于病因有同有异,所以临床表现有似有殊,兹将其辨证治疗分述如下。 寒湿者,寒与湿相合而侵人人体为病也。寒、湿都是阴邪,因此,皆具有损伤阳气之特点。由于侵入部位不同,所以临床表现各异。 寒湿侵袭肌表,表阳被郁,就有发热恶寒,头身重痛,无汗,关节疼痛,喜温畏冷,阴雨天病情加重,苔白,脉浮濡等。笔者遇此,每将川芎 15克,羌活、麻黄、生姜各9克,苍术12克,白术9克,细辛6克,组成一方,名为:散寒除湿汤。施于上述病症,一般不出3剂,即见显效。 寒湿着于腰部,证见腰部...
-
郭剑华手法治疗筋伤验案
编者按郭剑华系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等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偏、截瘫等病症,疗效显著。本版今起将于每周三介绍其治疗筋伤验案,敬请关注。 10岁男孩患寰枢关节半脱位(颈部伤筋),症见左颈肩不适,频繁扭动颈项及抽动左肩,此乃筋骨错位、气血不和所致。借轻手法舒筋、理筋以放松颈项、肩背肌肉,予卧位定点旋转扳法纠正寰枢关节位置而获痊愈。本案重在先以手法轻按摩,令其骨和筋舒,再进行复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