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76页
-
腋下多汗症 中药内服外治法
腋下多汗症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发病有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中医则认为,汗之多生乃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气虚不能摄运津液,治疗方法如下: 中药内服法: 1.加味生脉散:生地、党参、麦冬、大枣各 10克,炙甘草3克,地骨皮,五味子各5克,煅牡蛎、煅龙骨各15 克(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 2.止汗汤:当归6 克,牡蛎5克,生地、益智仁各lO克,甘草3 克,水煎服,每日1剂。 3.逍遥散加减:白芍、当归、白术、炙甘草各6、克,柴胡、丹参各 5克,五味子、麻黄根各3克,水煎服,每目 l齐0。 4.龙胆...
-
水痘的症状和治疗 药膳方
水痘是冬春季儿童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给患儿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有相得益彰之功。 板蓝根银花糖浆板蓝根100克,金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将上3味加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渣加冰糖调味。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数次。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红萝卜荸荠竹叶茶红萝卜1只,荸荠10个,鲜竹叶10克。煎汤代茶饮服,不拘次数。适用于有轻度发热,皮肤及头皮出现水痘、结痂及丘疹的轻型水痘。 芦根菊花茶芦根60克,野菊花10克。将芦根切碎,与菊花...
-
试试中药贴敷 治小儿常见病
咳嗽麻黄10克,杏仁、黄芩各12克,白僵蚕、栀子、炒白芥子各9克,延胡索15克,细辛6克,鱼腥草18克,将上药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3-5克,用姜汁醋调成膏状,用医用贴贴于天突、膻中、肺腧各穴,每天1次,贴4小时左右,5天为1个疗程。 泄泻丁香、葛根各15克,肉桂、吴茱萸、砂仁、干姜各10克,胡椒、车前子各12克,黄连6克,研细末后装瓶备用。用时取适量用姜汁醋调糊,填脐,用医用贴固定,每天换药1次,3天为1个疗程。 便秘生大黄15克,黄连10克,吴茱萸2克,芒硝3克,将上药研细末备用。每次取3-5...
-
儿童多动症 小儿抽动症 中医用药心得
李宜瑞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用药举隅 李宜瑞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 工作指导老师, 广东省首位中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导 师, 长期致力于中医儿科学的临床、 教学和科学研究工 作, 特别是对儿童多动症、 抽动症等行为精神障碍的中 医药诊治, 钻研尤深, 自成风格。李教授认为, 虽然多 动症与抽动症, 其临床表现看似大不相同, 但以中医病 因病机学说分析, 在发病机制上, 两者却颇有相通之 处, 故易互为共患 [1 ] 。例如, 在病因方面, 先天禀赋不 足, 后天护养不当, 情绪失调等, 均与其发病密切...
-
儿科疾病中药敷脐疗法
敷脐是中医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肚脐在经络学说中属任脉的神阙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脐部皮肤又有薄且多皱的特点,最利于药物的吸收,故敷脐疗法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易行等特点。以下介绍几种常见儿科疾病的敷脐疗法。 新生儿脐炎:取云南白药适量。先用生理盐水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将患儿脐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净,然后将云南白药敷在患儿的肚脐部,并盖上一块无菌纱布,再用绷带将其包扎好。隔日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取鲜葱白10段(两寸长)与硫磺12克捣烂成饼状,在小儿睡前将药饼敷在肚脐中,纱布覆盖固定,两日换药一次,可连用...
-
中药复方治疗盗汗效果好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以夜间出汗,醒 后汗止或睡而汗出为特征,常见于西医 中女性或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功 能亢进、结缔组织疾病等,易造成一系列 体内平衡失调,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精神心理障碍,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中 医认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汗液为人体 津液的一种,与血液密切相关。血汗同 源,血液耗伤者,不可再发其汗。盗汗之 病机总属气血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运用 中药治疗阴虚内热型盗汗108例,取得 较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108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56 例,女5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0 岁;疗程最...
-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理法方药
小儿不明原因发热 患儿,男,8 岁,2014 年4 月16 日初诊。主诉: 反复发热1 年余。现病史: 患儿自2013 年入冬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 ~ 39℃,最高可达39. 8℃,服西药退热药( 希克劳、泰诺灵、美林) 30min 后降至正常,6 ~ 8 h 后再度上升至38 ~39℃,约2 天后体温逐渐正常。发作频率由两月1次发展至两周1 次或每周1 次不等,发热前颈部不适。2014 年4 月3 ~ 5 日、13 ~ 14 日发病两次,发热时伴有头晕、汗出、恶寒、大便干燥、扁桃体红肿。实验室检查...
-
小儿疳积药膳调理
鸡内金散: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 克,温开水送服,每㈠ 2-3次。本方能消疳化枞,健脾止泻,治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 内金煮黄鳝:黄鳝肉100~150克,鸡内金10克,加水共煮,调味食用。每日1 次,连服3—5天。此方适用于小儿疳症虚损,体质虚弱。 山药扁豆粥:鲜山药、粳米各30克,白扁豆15丸。先将粳米、扁豆加水适量煮粥,煮沸后入山药片,再煮即成。每日分2次服,连服3~5天。此方重在健脾消湿,脾健则湿化,湿化则泻止。 消食散:谷芽、1山楂、槟榔、枳壳各等分,共研为细末。每次服l-2克,每日...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激素及中医药应用概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 变的系统性血管炎,多发生于学龄及学龄前儿童, 男多于女,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等 部位,其中累及消化道的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 型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 便血 [ 1 ] 。笔者以腹型过敏性紫癜、激素、中医药治 疗为关键词,检索万方、CNKI 2011 年 1 月 ~ 2016 年3 月刊载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激素治疗 传统治疗主要是在控制感染、抗凝、维生素 C 及钙剂等基础上,使用激素、抑酸剂等治疗。目 前研究认为,儿童腹型过敏...
-
夜间盗汗的原因 中药治方
夜间盗汗的原因: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 陈某,女,47岁。2009年6月12日初诊。每日午夜12点过后则大汗如洗,衣被尽湿。待天明则汗出减缓,夜夜如此,伴头晕乏力,心慌短气失眠。诸医皆云:神经衰弱。每日服药盈握,病情难以控制。中医诊为阳虚,予桂附、真武之类,或益气参脉之品,皆无效。观其体弱消瘦,舌淡,苔灰白,脉沉涩。腹部胀满,双下肢轻度浮肿。思此患者久服温阳补气之品效不佳,又加之心慌短气,汗出每于夜间发作,实乃气虚血瘀之...
-
儿科名老中医刘以敏临床运用滇药举隅
《滇南本草》是一部记载滇南地区特产药品及少数民族医药经验的很有特色和价值的地方性本草学专著[1],系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深入民间,采集药草,为民治病,同时收集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历经20余年编写的,这也是云南历史上第一部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地方性本草。该书因切合云南的地理气候与民情病谱,对临床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倍受云南名老中医的推崇,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名老中医刘以敏主任也主张后辈们不但要悉伤寒神农,作为云南地方中医,还应熟读《滇南本草》,学会使用一些滇草药,才能突出自身特色优势,解除患儿病痛。现将刘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