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73页

药 第73页

  • 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 方药青银解毒汤加减

    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 方药青银解毒汤加减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中医学根据本病部位及形态等特点,将其称为“蛇串疮”“火丹”“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国医大师刘祖贻擅长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疑难病,尤其对带状疱疹有独到见解,从伏气温病角度辨治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的疗效。兹将刘祖贻治疗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如下,以传承其学术思想。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可受劳累过度、思虑过度、...

  • 小儿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小儿药物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孙墨迹,男,13岁。初诊,2013年10月12日。 主诉:咽痛发烧2天伴全身皮疹瘙痒。患儿因扁桃体发炎去医院就诊,医院给予输液治疗,使用头孢哌酮钠和炎琥宁注射液,患儿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随即停止输液,并给于对症处理,症状减轻。第二天求助于中医治疗。由于药物过敏反应患儿全身起皮疹瘙痒难忍,发热不退,咽喉疼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痒。 刻下症:全身红斑皮疹,密集分布与躯干四肢,查体:扁桃体三度肿,发烧38℃,血象增高。舌红苔白,脉浮数。 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药物过敏性皮炎。中医辨证属风...

  • 头疽的中医经验整理 遣方用药特点

    头疽的中医经验整理 遣方用药特点

    金起凤应用清化和胃托毒法治疗有头疽经验 金起凤教授(1922年-2001年),上海宝山人,15岁拜师于嘉定黄墙名医朱咏豳先生门下学习中医,1941年悬壶于故里,擅长中医外科。嘉定黄墙朱氏外科起自清代中期的朱鸿宝,兼治内外证,尤擅内外合参治疗外科危急重症。《嘉定县志》有“百余年来,东南疡科首推黄墙朱氏”的记载[1]。传及五世朱阆仙以疡科闻名沪上,朱阆仙既是近代中医外科临床家,也是近代中医教育家,与其子朱维伟、弟子张山雷创办私立黄墙中医学校[2]。金起凤教授其先业师朱咏豳先生即为近代名...

  • 中医陈彤云于痤疮的研究 辨证方药

    中医陈彤云于痤疮的研究 辨证方药

    全国名中医陈彤云多年来致力于痤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彤云早期专注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等,疗效显著;近期又潜心研究攻克寻常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激素皮炎、扁平疣等皮肤顽疾。 传承创新 1966年陈彤云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在皮外科跟随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老大夫学到了大量中医皮外科的治疗方法。 陈彤云在诊治疾病时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季节的协调统一,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联系,强...

  •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小儿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并非巧合,中医与西医一样把小儿发热分门别类,随症治疗。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把儿科列为专题,提出外感风寒及内热均可至发烧。宋代的医学家钱仲阳更是细述为:“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症治之。”这个随症治之就是要求根据不同的病因,而用不同的药物来解决“热”的问题。在新医学临床中,除了可以用西方医学的先进诊疗和影像学手段来确认患儿发热的病因,最紧迫的就是需要有一种广谱的小儿退热中药,因为患儿年幼,发育未成,抵抗力低下,一旦感冒发热,继而就会引发...

  • 中药“内服+熏洗”治愈足背湿疹

    中药“内服+熏洗”治愈足背湿疹

    杨某,女,13岁,2023年9月17日就诊。主诉:双足背皮肤瘙痒5个月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近5个月以来双足背部皮肤瘙痒难忍,曾多次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时而好转,长期反复发作。1周前双足背部皮肤瘙痒再作,遇热则甚,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四处就医,但疗效欠佳,遂来诊。刻下:双足背皮肤瘙痒,右侧皮肤较红伴糜烂渗出,脚趾可见色素沉着,面部有多发性痤疮,口干、口苦,食欲尚可,多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 诊断:湿疮(湿热内蕴,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止痒。...

  • 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 预防冻疮小药方

    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 预防冻疮小药方

    在冬季,很多朋友会长冻疮,冻疮又痒又疼,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心情。现在小编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以及长了冻疮应该怎么办? 冻疮是怎么长出来的?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痛性损害,它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易患。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毒、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调养 两款药茶方

    老年性黄斑变性如何调养 两款药茶方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 老人常见致盲性眼病。 经常有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多方 医治无效,而最后祈求中医能帮 助复明,但什么是黄斑变性?老年 性黄斑变性如何调养?很多人并 不清楚,甚至有诸多误解。 黄斑不是病,黄斑是眼底视 网膜视觉功能最重要的区域,它 掌控着眼睛的光觉、色觉、形觉。 一旦黄斑出现病变,可出现不同 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色觉 异常等症状。黄斑病包含遗传、退 变÷炎症性病变,也可受其他眼底 病变所累及。与年龄相关的黄斑 病变有黄斑变性、黄斑前膜和黄 斑裂孔等。 老年性黄斑变性按病程发展 分...

  • 预防止冻疮发生 经常按摩坚持药浴

    预防止冻疮发生 经常按摩坚持药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皮肤病,多发生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面颊等处。每到冬令,老疮处易于再发。其发生主要与气温低有关,此外,还与潮湿、局部保温不好致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营养不良、外伤出血、年老体弱、心血管疾患等,使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降低等有关。 冻疮虽系小疾小患,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要积极预防,防止冻疮发生。 保暖防寒 冬日加强保暖,了解必要的防冻、防湿、防风知识,避免冻疮发生。衣服、鞋袜要穿暖和,大小合适,并保持干燥,避免潮湿、过紧;改善生活、工作环境,不要...

  • 小儿良药使君子

    小儿良药使君子

      使君子,又名留求子、五棱子,使君子,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使君子有较强的驱虫作用,并能抑制皮肤真菌。临床上运用使君子治疗蛔虫病、蛲虫病、肠道滴虫病,疗效显著。   使君子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以个大、颗粒饱满、种仁色黄、味香甜而带油性者为佳。以下列举是常用的验方。   治小儿疳蛔:使君子10个(瓦上炒,为末),甘草(猪胆汁浸一夜)、白芜荑各1克,川楝子5个(去核)。上药共研末,每服3克,水吞服。   治小儿痞块腹大、疳疾:使君子仁9克,木鳖子仁15克,为末,用水发丸至龙眼大,取...

  • 这是一味善治黄褐斑的奇药

    这是一味善治黄褐斑的奇药

    菟丝子,辛甘,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多用治肝肾亏虚,不孕不育,遗精崩漏,腰痛,两目昏花,耳鸣之症。 如五子丸中与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等相伍,治肾虚阳痿遗精,小便余沥及久不生育之症。 《千金方》中驻景丸,与熟地、车前子配用治肝肾不足,视物不清。 《景岳全书》中的右归丸,与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杜仲、肉桂、制附子、鹿角胶、当归合用,治命门火衰而出现的腰膝软弱、阳痿滑精、体倦肢冷等症。 何老除将菟丝子用治肾虚腰痛、妇女月经不调等症外,还常常用治妇女的面...

  • 阴囊湿疹中医称肾囊风 治之方药及用法

    阴囊湿疹中医称肾囊风 治之方药及用法

    阴囊湿疹中医称之为“肾囊风”,本病多与肝经郁热或湿热过盛有关,其表现为阴囊瘙痒,奇痒难忍,甚者搔破浸淫流水,痛如火燎,坐卧不安。治疗急性阴囊湿疹当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为主。下面推荐一个治阴囊湿疹外洗方。 方药及用法:马齿苋100g(鲜品200g)。上药加水1000ml,水煎,取药液,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处,然后用纱布蘸取药液洗浴阴囊处,每次20分钟。分早晚2次先熏后洗,一般连续洗浴3~4天即可治愈,重者7日可愈。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 鸡眼中药外敷方

    鸡眼中药外敷方

    鸦胆子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隔6天换药1次。   地骨皮、红花各等分,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   乌梅2个,用米醋浸泡3天后,去核取肉,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   取补骨脂25克,放入1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1周,用补骨脂酒擦患处。...

  • 斑秃推荐的中药验方

    斑秃推荐的中药验方

    斑秃,是一种骤然发生的局限性斑片状的脱发性毛发病。其病变处头皮正常,无炎症及自觉症状。以下推荐的验方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1.大蒜与鲜侧柏叶各15克,捣碎,加入 75%酒精中密封浸泡3 天.过滤后,取药液涂搽患处,每日2—3次。 2.花椒、辣椒、鲜姜块、侧柏叶各15克,用白酒浸泡24小时后取汁,每天早晚擦患处。 3.车前草100克,透骨草30克,将上药焙成炭(存性),米醋浸泡7 天后,取药液涂患处,每日 2~3次。 4.鲜姜30克,生半夏(研末)15克,先将生姜切片擦患处.然后用生半夏细末调香油涂擦患部,...

  • 治斑秃 壮医药线点灸显奇效

    治斑秃 壮医药线点灸显奇效

      3月,从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传来一个喜讯,由副主任医师邓翠荣主持的壮医药线点灸治斑秃的研究成果,通过了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的专家成果鉴定。   邓翠荣表示,通过对过去两年一百多例斑秃患者的治疗和跟进发现,壮医药线点灸治斑秃有效率达到了92%。      千年疗法运用到皮肤科   药线点灸疗法,是采用多种壮药浸泡过的药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于人体相应穴位或病变部位,以达到调节人体气血,驱邪排毒,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   药线点灸疗法广泛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可治疗的病种现已达到两百余种,是千百...

  • 肛周湿疹 中药坐浴 饮食护理

    肛周湿疹 中药坐浴 饮食护理

    肛周湿疹的家庭护理 生活起居 居住环境以简洁、自然为原则。装修房间的气味、新家具的气味、鲜花的香味、杀虫剂、香水、空气新鲜剂等散发在空气中,过敏体质者吸入后可能加重病情,都应该避免。患者所有贴身衣服、床单、被套最好选用丝质、纯棉的,衣物、被子应保持干燥清洁。 饮食护理 戒烟酒、勿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鱼、虾、蟹、羊肉、鲜蘑菇、韭菜等。注意肉类、鱼类、蛋类需熟食,避免引起过敏、加重湿疹。 辨证施膳: 湿热浸淫证:冬瓜薏米猪骨汤,配方:冬瓜50g,薏米50g,猪大骨200g,将猪大骨和薏米放...

  • 几种草药治疗湿疹

    几种草药治疗湿疹

    其实皮炎和湿疹一样都属于迟发性过敏反应,治疗是一样的。说是草药治疗湿疹,可能有人会跳出来反对,但是确实都是有记载的。 1 夏枯草,治小儿湿疹 用150~200g夏枯草,放入2500~3000ml水中煮沸10~15分钟,去掉渣,把汤汁倒入容器中冷却到38~41°C。然后,用消毒小方巾蘸取适量药液,在孩子长湿疹的部位轻轻擦洗,每次10-15分钟,用药后4~6小时即可见效。每日一次,连续3天。    夏枯草,又称铁色草、大头花、棒柱头花、羊肠菜、夏枯草锣锤草、六月干、棒头柱等。夏枯...

  • 脚癣的难治和易复发 中成药外用

    脚癣的难治和易复发 中成药外用

    有人形容脚癣是“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足 见脚癣的难治和易复发。 目前治疗脚癣仍无特效西 药。医生观察发现,一些说 明书上不治足癣的中成药, 外用治足癣疗效显著。 1.麝香风湿油:用药 前先用冷水或温水洗净 局部,并彻底将局部及各 趾缝擦干,然后用消毒棉 签蘸本品适量外搽患处, 每日l~2次,用药后最好 卧床休息片刻,以防药液 流失,连续5~7天。 2.藿香正气水:先用 温开水或淡盐水洗净患 处,擦干,用棉签蘸本品 适量外搽患处,至少保持 2小时,每日1~2次;对 起疱流黄水者,用...

  • 中年人痤疮案 治则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化裁

    中年人痤疮案 治则方药: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化裁

    李某,男,56岁。面部起红色丘疹半年余。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开始呈点状,进而向四周扩展成片状,伴见瘙痒,抓破后流黄水,用力挤压可见白色如“油”粉物溢出。先后求寻多位医生行中药间断治疗,未见好转,后因工作忙碌,未予以继续服药。2021年3月16日前来我处求治。刻诊:额头、两面颊及下颌部位起红色丘疹,呈片状融合,按之不褪色。伴见口干苦,面部阵发性发热、动则汗出,小便时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患者形体偏胖,有吸烟饮酒爱好。 诊断:(营血热炽...

  • 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清热利湿方用药原理

    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清热利湿方用药原理

    自拟清热利湿方结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感悟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常见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1],其具体特点为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2]。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湿热浸淫证常见于急性期,皮损呈多形性,常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其主症为发病迅速,皮损潮红,有丘疱疹,自觉灼热且瘙痒剧烈,抓破渗液流滋;兼症为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1 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西医病...

  • 三诊方药治银屑病

    三诊方药治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为白疕,其特征是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表面覆盖着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背部,男性多于女性。春冬季节容易复发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缓解。病程日久,顽固难治。《诸病源候论·干癣候》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症状与银屑病较为相似。 江苏省国医名师孙浩认为:该病病因不仅有风、热、湿、燥等外邪侵袭,也有血热、血虚、血燥等内因致病,根据不同的病机分别用祛风止痒法...

  • 银屑病方药 予甘露消毒丹加减

    银屑病方药 予甘露消毒丹加减

    全国名中医吴光炯擅长中西医结合,并运用和合论思想及复杂性诊疗模式治疗疾病,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临床效果确切。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经老师指导,整理总结,将吴光炯治疗银屑病经验进行探析,介绍如下。 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与遗传、免疫系统、环境、感染等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发病机制未清,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案。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肤红色或粉色斑块、皮损、鳞屑,不典型皮损可进行皮损病理学检查。现代医学对于轻症的治疗以外用药为主,重症可选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抗生素等。 中医...

  • 中药外洗治夏季足癣疗效好

    中药外洗治夏季足癣疗效好

    每年夏季,到医院皮肤科看足 癣的患者都有所增多。足癣中医称 脚气、烂脚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 病,传染性强,容易复发。多因穿胶 鞋,不通气,接触带真菌的拖鞋、浴 巾等感染。临床无特效药,是一种难 治愈的皮肤病。临床采用中药浸液 治疗本病,获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32例患者,男18例,女14 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2岁;病 程最长5年,最短1个月。 二、治疗方法 处方:铁线莲、木槿皮、百部各 50克,花椒30克,陈醋1000毫升。 用法:所有药物放陶瓷玻璃容 器内,夏秋泡3天,冬...

  • 怎样喂幼儿婴儿中药

    怎样喂幼儿婴儿中药

    由于中药疗效好,副作用少,许多患儿家长求治于中医中药。但苦于未掌握给小儿服中药的方法,最后只好作罢。其实只要按照婴幼儿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同的药物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给婴幼儿服中药就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煎药量与服药方法 给新生儿喂药,每日药量30-50毫升,分9~10次服完。因新生儿味觉发育尚未健全,可将药汁直接放在奶瓶中由他自己吮吸,或用滴管慢慢滴人口内。1--3岁的婴幼儿,每日药量在100毫升左右,分6—7次服完。这时期的婴幼儿的味觉非常敏感,所以喂药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药汁的温度要低于37度,这样...

  • 治冻疮外敷和内服方药

    治冻疮外敷和内服方药

    天气寒冷,经常揉擦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帮助预防冻疮。万一“中了招”,可巧用辣椒和生姜等常见的食材自制膏方涂擦患处。一般容易生冻疮的人多是阳虚气虚者,末梢循环不良,不妨试一试下面的外敷和内服方药: 内服方 当归10克,白芍10克,桂枝6克,细辛3克,炮姜10克,大枣15克,甘草6克,气虚怕冷者,加黄芪30克;局部硬结明显者加鸡血藤20克;用水煎服,每天一剂,连服两三周。 外敷法 1.辣椒膏预防冻疮。取尖辣椒、凡士林各适量(一般用量1:4,多少看使用面积而定)。将尖椒焙干,研细粉,同凡...

  • 手癣诊断 外用药物

    手癣诊断 外用药物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兴   手癣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波及手背;足癣主要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及足背及踝部。主要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 临床表现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损害有鳞屑角化。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②多呈对称性双侧发病,但一侧发病后对在多年后开始被侵犯。发作以夏季为重。③真菌检查为阳性。 诊断   ①急性损害为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性损害有鳞屑、角化。可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三型。...

  • 小儿外阴炎中药外敷治

    小儿外阴炎中药外敷治

    药物:地榆、黄柏各30克,蒲公英、野菊花各35克,白及6克。如为药物致敏者加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局部渗水或脓性分泌物多者加革解、车前子各10克,以清热利湿泄毒;有溃疡者加生黄芪20克,以托毒排脓生肌;有外阴湿疹者加蛇床子、苦参、地肤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止痒。 用法:水煎,冷却后浸湿纱布,局部湿敷,干后再以药液滴湿纱布。 点评:小儿外阴炎属于中医湿阴疮的范畴。由下焦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湿热蕴结,血凝毒滞而生。局部红肿、痒、痛、搔之流水,易于糜烂形成溃疡。故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用黄柏清下焦湿热;地愉、白及凉...

  •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1、生石膏25克,黄连5克,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生地、丹皮、丹参、玄参、苏子、地龙、前胡、贝母各10克。水煎服。 2、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山海螺各15克,百部、炙僵蚕、玄参各8克,甘草3克。每日2剂,分4次服。 赵昕执业医师献方...

  •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痤疮刘庆华内治法 针灸治疗外用药及预防调护

    刘庆华中医内外疗法结合治疗血热炽盛型痤疮经验 痤疮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皮肤病。《Andrews'Disease of the Skin》中指出其发病率高达90%[1],青春期患者较为多见,不同种族12~24岁青少年的发病率高达85%[2]。痤疮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皮疹初起多为粉刺、丘疹和脓疱,严重时伴有结节、囊肿、瘢痕,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3]。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高雄激素水平导致皮脂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定植、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

  • 针药并用治疗湿疹,湿疮,癣疮

    针药并用治疗湿疹,湿疮,癣疮

    湿疹又称湿疮,属于癣疮范畴,是一种呈多形性皮疹倾向、湿润、剧烈瘙痒、易于复发和慢性化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病情的长短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枫教授在长期临床中以针药并用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 由于该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中医中药尤显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对湿疹早有认识和记载,最早记载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明确提出了皮肤疮疡发生的病因。湿疹的病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