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复 第21页

复 第21页

  • 反复头晕,眩晕病,中医治则补气升清安神

    反复头晕,眩晕病,中医治则补气升清安神

    某女,47岁,工人,反复头晕3年来诊。晕甚时多为旋转性眩晕,起身尤甚,常伴有行走不稳,视力模糊、黑蒙,神疲乏力,纳差,气短,面白,夜寐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略数。查体:BP:100/50mmHg,神志清,颅神未查及异常,TCD示椎动脉流速低。西医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辨病为眩晕病,辨证为气血不足。中医治则:补气养血,升清安神。药用熟地30g,白芍20g,川芎10g,红参20g,当归10g,黄芪30g,升麻15g,柴胡15g,丹参20g。上药配清水500ml,煎取汁250ml,分两次温服。守方治疗2周后,患...

  • 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成功治愈

    眩晕“耳石症”手法复位成功治愈

    近来,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被晕厥困扰10余年的王大爷,终于找到了导致晕厥的元凶巨恶——“耳石症”,并经过方法复位成功治好。 73岁的王大爷在10多年前起夜后呈现晕厥并频发,每次都是俄然发作,没有征兆,瞬间天旋地转,不能平躺。晚上发作则无法入眠,只能斜靠及半坐或等晕厥症状减轻后才干侧身躺下。一直以来,王大爷都认为是颈椎病导致晕厥,每逢发作,就在邻近的小诊所做理疗,试过针灸、按摩、拔罐等,但都没能缓解。近来,王大爷晕厥症状加重,不光无法动弹,还持续厌恶呕吐,...

  • 失眠原因复杂 宜早预防失眠

    失眠原因复杂 宜早预防失眠

    失眠,令人苦不堪言,直接影响工作和生活。失眠,还会引发其它病证,比如引发心脏病、抑郁症或者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甲状腺功能失调的内分泌疾病。失眠是身体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 失眠原因复杂 失眠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与心有关的心神失养、心神不安、心火亢盛等;与肾有关的阴虚火旺等;与肝有关的肝郁化火等;以上诸证都会导致失眠。 人体有了虚、乱、瘀三种状况也会失眠。虚指的是气虚,阴虚,血虚等。乱指的是代谢、内分泌等紊乱。瘀指的是痰瘀,气滞,血瘀等。这三方面和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浮躁,生活方式...

  •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眩晕病因病机复杂 验方治疗

    毛德西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毛德西教授临证50余年,擅用经方、验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眩晕属于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有幸跟随毛德西教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辨治眩晕的经验简介如下。 风火上扰 证属风火上扰者多因风邪外袭,客于肌表,循经上扰清窍所致。主要症见:眩晕,遇热加重,或伴头部胀痛,面红目赤,发热恶风,鼻流浊涕,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数。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所谓风气甚...

  •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反复疼痛中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反复疼痛中药治疗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 如下: 一、诊断标准 符合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有胃脘部疼痛、饱胀、嗳 气、嘈杂、食欲不振、便溏等症状,并 经纤维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诊断标准;症见面色萎黄,神 疲乏力,食后腹胀加剧,舌暗苔薄, 脉无力;排除胃溃疡和病理诊断有 癌变者。 二、治疗方法 处方:黄芪20克,茯苓、蒲公英 各15克,太子参、炒白术、白芍、丹 参各12克,三棱、莪术各8克,砂 仁、黄连各5克,三七粉(冲服)3克。 加减:肝胃不和者,加柴胡、枳 壳...

  • 泄泻反复发作 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

    泄泻反复发作 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称为泄泻,严重者泄泻可夹有黏液或脓血便。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消化系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者。 历代医家对泄泻的论著颇多,认识日趋完善,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受此启发,笔者对泄泻主要从肝、脾、肾进行论治,并且打破“久泄不可利小便”的传统禁忌,提出“久泄不可过利小便”的观点。...

  • 中药灌肠治疗反复呕吐

    中药灌肠治疗反复呕吐

    呕吐作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很常见的一个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呕吐的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重者很难口服药物治疗,这为常规治疗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为中医外治法提供了契机。 脾胃者,仓廪之官,共居中焦,生理上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化生精微,胃主收纳,腐熟谷物,脾胃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成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些理论都在强调六腑以通为顺,为...

  • 中医对食复的认识 肠道微生态与“正邪”

    中医对食复的认识 肠道微生态与“正邪”

    从肠道微生态角度认识中医“食肉则复”理论 食复是指外感热病后期, 随着胃气来复, 患者饥饿索食, 倘若骤然盲进, 或饮食腥膻杂沓, 便会引起热病的复发或迁延, 并伴随干嗳腹满、便秘下利等诸多胃肠道症状。食复理论强调了饮食调护在外感热病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食复”的概念, 经由后世医家的不断完善, 形成了较完整的中医食复理论, 并完善了预防、治疗方法, 但其微观机制至今尚未清晰。肠道微生态是与宿主关系密切, 和人体形成了互利共生...

  • 反复胃脘痒痛 治则处方

    反复胃脘痒痛 治则处方

    笔者有幸跟师全国名老中医、岭南名医李桂贤教授临证,聆听教诲,目睹疏方,受益良多。现据从师笔录,整理李老临证验案一则,与诸君审案探脉,推求其间奥妙,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方术。   王某,女,36岁。出诊日期: 2015年3月26日。   主诉 反复胃脘痒痛5年余。   刻诊 胃脘痒痛,昼日尤甚,入夜证减,烧心不舒,口干欲饮,口舌生疮,纳寐均欠佳,二便尚调,月经量少,劳后头昏,巅顶跳痛。查其舌脉,舌质红,苔少有裂纹,脉象虚数。   治则 属肝胃郁热之胃脘痒痛,泻肝和胃,疏通气机...

  • 药膳巧治呼吸道反复感染

    药膳巧治呼吸道反复感染

    呼吸道反复感染,系指上呼吸 道和支气管、肺组织等部位反复感 染或经久不愈,临床以发热、咳喘等 症状反复发作或久治难愈为基本特 征,秋冬季高发。本病多为脾肺气虚 所致,当以健脾补肺、固护肌表为 治,并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一、茭白太子参炒鳝丝。茭白、 鳝鱼丝各O.5公斤,马铃薯0.1公 斤,太子参、生地各lO克,生姜5 片,调味品适量。太子参、生地水煎 半小时去渣取汁。茭白、马铃薯洗 净,切丝,放人豆油煸炒,倒人药汁, 煮熟起出待用。生姜切丝与鳝丝共 炒,放人黄酒、马铃薯、茭白同炒至 熟,调入食盐服食,每周3剂,...

  •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从“肾虚邪伏”理论论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 URTI) 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 主要表 现为鼻塞、 喷嚏、 流涕、 咽痛、 咳嗽等症状, 常见于老 幼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1 ] 。反复呼吸道感染 (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RRTls) 是指 1 年以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 超过正常范 围 [2 ] 。目前临床对于防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缺乏 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在此从中医“肾虚...

  •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康复期调养方法

    截至3月10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万余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明确规定“出院后注意事项”,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出院患者的管理,比如进行14天医学观察,同时在实施14天医学观察中加强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和健康指导。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的康复调养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康复期机体状态 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到针对部分省市报告治愈出院患者,在复诊过程中发现有核酸检...

  • 反复咳喘 皆因肺脾肾弱 食疗方

    反复咳喘 皆因肺脾肾弱 食疗方

    吴先生54岁,患支气管哮喘6年,平时坚持使用吸入药物控制,前两年控制得非常好,但4年前开始控制不佳,每年因哮喘发作至少住院治疗1次。近来这段时间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哮喘又开始发作。 前两周约了老朋友一起爬山,不小心着凉后鼻塞,流清涕,自行服用感冒药后不但没缓解,还出现了咳嗽,咯痰,气喘等不适,遂找到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病科主任医师张忠德求治。 反复咳喘,皆因肺、脾、肾弱 经过仔细地检查,张忠德说,吴先生患有哮喘数年,反复的咳、痰、喘使得他的肺脾肾脏皆为虚弱。脾脏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主管...

  • 夜间重复咳嗽难安 有效止咳方

    夜间重复咳嗽难安 有效止咳方

    冬季老年人夜间重复咳嗽难安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就能协助有效止咳。 风油精搽穴道:夜间咳嗽不止,遇寒加重时,可取风油精等祛风散寒的温性药油,滴几滴在掌心搓至发热后涂搽在天突、风门、定喘、肺俞等穴道附近,如果不清楚具体穴道,可搽在胸骨上窝中央及后颈背的脊柱两旁。 艾灸或代温灸膏敷贴穴道:可取艾条悬灸或代温灸膏敷贴上述穴道,尤其是素常对寒冷影响较为灵敏的过敏性咳嗽患者,可在白日或临睡前就进行温灸治疗,也可取艾灸棒在背部脊柱两旁翻滚熨烫,可达到温肺散寒,止咳平喘。有的寒咳老人,敷贴代温灸膏后就可一夜安...

  • 哮喘反复发作采用补肺定喘汤加减

    哮喘反复发作采用补肺定喘汤加减

    张某,男,27岁,自幼患有哮喘,反复发作,尤其在季节变化之时最为明显,发时喉间哮鸣气促,张口抬肩,呼吸不能平卧,现在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多汗,易感冒,面部浮肿,双侧下肢浮肿,视物昏朦,舌红苔黄腻弦细数。 体检:肝肾功能异常,尿酸增高。沈师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治疗上采用宣肺定喘,益气扶正之法,采用补肺定喘汤加减,方予生麻黄5 g,射干10 g,熟地25 g,茯苓15 g,陈皮5 g,炙甘草3 g,苏子10 g,莱菔子10 g,法夏10 g,党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5 g,猪苓10 g,白芥子...

  • 中西医结合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中西医结合助力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目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全国累计近8万人。临床观察发现,患者虽经过积极救治,但往往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及社会功能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中西医结合积极救治,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控制。为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2020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康复医学会联合发布了由张伯礼院士和王辰院士领衔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西医结合在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中的优势与方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新冠肺炎恢复期康复论坛近日...

  • 孙轶秋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孙轶秋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

    孙轶秋,原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硕士研 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教授谙熟中 医学理论精深,擅长治疗小儿肺、肾系疾病。 1 病因病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 指儿童在 1 年内 频繁发生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 [1 ] ,属中医学 “体虚感冒 ”“虚人感冒” “汗证”等范畴 。《证治 汇补·伤风》云 : “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 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 。 ”《幼科直言·...

  • 国医大师葛琳仪谈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庭康复

    国医大师葛琳仪谈新冠肺炎患者的家庭康复

    浙江省多家医院通过回访调研发现,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仍有乏力、纳差、情绪异常以及生化、影像学检查异常等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受损、肺间质改变伴部分纤维化,因此,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出院后如何康复调养日渐成为关注热点。康复是中医诊疗的一大优势,“瘥后防复”的相关思想可以有效指导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组织专家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从中药、膳食指导、针灸推拿、情志疗法以及传统功法等角...

  • 中医治咳的方法 辨证施治让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

    中医治咳的方法 辨证施治让肺的宣肃功能恢复正常

    寒风瑟瑟,呼吸道疾病高发,大家耳边咳嗽声自然是此起彼伏,咳嗽剧烈时更是昼夜不停、胸痛声嘶、气急痰多。一方面患者是咳得无可奈何、捶胸顿足;另一方面家属亦是深受其害,一是关切焦虑,二是咳声扰眠。若是小孩患咳,家长更是彻夜不眠。可见一个小小的咳嗽,顽固起来也是让人烦恼不已。 一般常见的上、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因多有明显的咳痰、发热、肺部听诊可闻及呼吸音粗或啰音、血白细胞升高、X 线胸片肺纹理增多或斑片状模糊影等临床表现,故治以常规抗菌、化痰止咳等,多可药到病除。...

  • 咳嗽反复发作 小承气汤通降阳明

    咳嗽反复发作 小承气汤通降阳明

    “咳嗽,咳嗽,医家对头!”说咳嗽虽为常见小疾,但有时就是难以治愈。有一种“定时顽咳”就属此类咳嗽,之所以称为“定时顽咳”,一是这种咳嗽发作或加重具有时间规律;二是此类咳嗽按照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三是这种咳嗽病程长且不易治愈,故称“顽咳”。笔者近年来通过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运用仲景“六经欲解时”理法治疗多例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定时顽咳屡收效验,茲结合案例介绍运用心得于同道分享。   案例...

  •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调心药食助养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令人欣慰。据临床观察,核酸检测已经转阴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在刚治愈后往往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咽痛、咽痒等呼吸系统的症状,部分患者还有口苦口干、不思饮食、消化不良、大便不调等消化系统症状。中医在愈后调养方面为患者解决了很大问题。与此同时,出院患者还需要做好个人调护。 心理调节须重视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存在程度不等的焦虑、忧郁,出院的患者也因长时间的隔离治疗和隔离康复而产生一定的烦躁、逆反情绪;又因新冠肺炎有聚集性发病的特点,有时往往一个...

  •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

  • 反复发作咳嗽选用气道畅达汤

    反复发作咳嗽选用气道畅达汤

    病案一 赵某,男,8岁,2014年6月27日诊。 反复发作咳嗽2年余,此次加重3天,3天前因连续吃了几块冰糕而咳嗽加重。 刻诊 咳嗽,吐白色泡沫痰,余可,舌淡苔薄白,脉沉。 证属 寒饮阻肺,气虚体弱。 治则 温寒化饮,止咳祛痰。 处方 干姜2克,细辛2克,五味子2克,百部10克,紫苑10克,麻黄3克,白僵蚕5克,半夏6克,茯苓10克,橘红6克,桑叶6克,苏叶6克,贝母5克,前胡5克,神曲10克。5剂,水煎服,愈。 病案二 蔡某,女,1岁...

  • 咳嗽反复发作7年 予乌梅丸治疗

    咳嗽反复发作7年 予乌梅丸治疗

    凌晨1~3点咳嗽从“厥阴欲解时”论治,后转为早晨5~6点及上午7~9点咳嗽时从“少阳欲解时”论治。   张某,女,36岁,2014年10月20日初诊。主诉咳嗽反复发作7年,既往查气道激发试验阳性,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常依赖激素、抗炎治疗控制,药停即发,甚为痛苦。来诊时告知咳嗽以凌晨1~3点为甚,且伴有胸闷,纳可,大便不实,舌苔薄黄、舌质暗红,脉细弦。因考虑发病时间符合“厥阴欲解时”,故予乌梅丸治疗。 处方:乌梅35克,细辛3克,...

  •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 辨证方药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 辨证方药

    裴永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京城名医。余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师常言中医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师其法不泥方”,且以其数十年临证经验肺热咳喘方示教,使吾深受启发。今以医案阐述之,虽不能尽言师之全意,愿能助同道晓其理。   【典型案例】   高某,女,59岁。2016年10月25日初诊。   主诉 反复咳喘2年加重1月。该患者2年来反复咳喘,每于气候变化则病情复发加重,近1月因进食海鲜,复感寒后病情复发加重,咳喘,时喉中有喘鸣声,咽痒,咳吐...

  • 反复咳嗽 艾灸列缺尺泽肺俞穴位

    反复咳嗽 艾灸列缺尺泽肺俞穴位

    入冬天气渐凉,温度降低容易使人感冒。一些人感冒后出现反复咳嗽的现象,打针、输液、吃药效果不明显,这时不妨试试艾灸。 免疫力较低的人感冒后常常出现反复咳嗽,这类患者多属虚寒体质,空调冷气、初秋早晚间的凉气即可使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这类咳嗽多数是轻咳,程度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 有的患者吐少量清稀痰;有的没有痰;有的患者大便稀或较软;有的患者早晨起床咽喉不适。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针灸、拔罐、穴位红外线照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好,不妨一试。...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的共性病机及治疗策略

    由多个基因位点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的 微小损伤, 经过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一大类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 即为慢性复杂性疾病, 如肿瘤、 冠心病、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等 [1-2 ] 。慢性复杂性肺疾病是指具有病因 病机复杂、 病程较长、 疗效不佳及预后较差等特点的临 床难治性肺系疾病 [3 ] ,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支气管肺癌、 支气管扩张等 均属于该类疾病范畴 [4 ] 。 络脉病变是多种疑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病理特征 与转归, 也是异病同治的重要基础 [5 ] 。吕晓东教...

  • 反复“感冒”中医治疗

    反复“感冒”中医治疗

      李某,男,78岁,2011年11月13日初诊。患者有糖尿病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长期使用胰岛素、降血压药维持治疗。近2年精神欠佳,反复“感冒”,要求中医治疗。   诊见:少气懒言,体胖汗多,鼻流清涕,晚上口干、足热。舌质淡暗,舌苔白润,脉沉细。   证属:阳虚阴盛,卫表不固。治则:温振阳气、祛邪固表为法,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处方:桂枝9克,生白芍9克,细辛3克,制附子(先煎)15克,炙甘草3克。7剂水煎服。   药后精神有所好转。上方持续服用28剂...

  • 反复寒战发热 宣痹汤加味

    反复寒战发热 宣痹汤加味

      杨某,女,30岁,湖南省冷水江市人,门诊病例。   2010年6月11日初诊:反复寒战发热6个月。患者于2010年元月起病,身发皮疹,瘙痒,随后寒战发热,先后前往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就诊,经CT、骨穿、血沉、活检、B超等多种检测,疑为“结缔组织疾病”;经门诊、住院多次诊治无效。来就诊时仍有发热、寒战,伴周身肌肉疼痛,面生斑疹,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辨证: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祛湿,通络止痛。   主方:宣痹汤加味。   组成:防己6克,杏仁10克,滑石30克...

  • 发热病机复杂 热散病解案例

    发热病机复杂 热散病解案例

      发热病因众多,病机复杂。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下,设法令其汗出,常取事半功倍之效。适度的保温促汗以降体温与一味冰冷降温有不同的结果。因为机体发热多为病理产热(不同于中暑的物理致热必用冰冷的物理降温法),用物理的“凉”对体温的“热”,只是寒热对流作用,又因其凉可收缩血管毛孔,抑制机体的自身散热功能,也影响体温中枢对体温的调节作用。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意为发热很重,只要汗出,发热即可退...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