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淋巴 第3页

淋巴 第3页

  •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单味蒲公英治颈部淋巴结疼痛

    周女,53岁,2008年7月25日就诊。患者主诉颈部淋巴结疼痛,牙龈肿痛,口角疼痛,感冒初愈,咽痛咽痒,咳嗽,清涕转为黄涕,大便如羊屎状,排出困难,舌偏红,苔黄,脉细弦。处方:蒲公英60克,4剂。水煎服。 二诊(7月29日):颈部淋巴结痛止,牙龈肿痛止,口角痛减七成,咽痛止而不痒,不咳;大便仍干如羊屎,后治疗便秘。 《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医林纂要》:“化热毒,解食毒,消肿核,疗疔毒乳痈,皆泻火安上之功。”本...

  • 治流行性腮腺炎 淋巴肿大偏方

    治流行性腮腺炎 淋巴肿大偏方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以发热、腮肿、疼痛为主要特征,治疗腮腺炎的方法很多,而中医有很多方法效果也不错。 方一 取新鲜大青叶60克,捣成糊状,均匀地敷于肿胀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 方二 取青黛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3-5天。 方三 取冰硼散2-3克,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方四 取吴茱萸12克,浙贝母9克,生大黄9克,胆南星3克。上药...

  • 中满腹胀,寒胀中满分消汤,肠系膜淋巴结核

    中满腹胀,寒胀中满分消汤,肠系膜淋巴结核

    中满腹胀 徐某,女,24岁。患大便溏泻已二年多,每日三四次。逐渐发展为中满腹胀,从心下至少腹胀闷不堪,尤其以进食后为甚。饮食乏味,带下多,手心灼热。西医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核”,按结核治疗无效。其人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弱无力。此证属脾虚有寒,中气不运,清阳下陷,浊阴在上;又带下多而手心热,正是东垣所谓内伤之热。 黄芪1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黄连6克,吴茱萸6克,生姜6克,草蔻仁6克,荜澄茄6克,益智仁6克,干姜...

  •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解阳明腑实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常在急性或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感染过程中并发,也可见于继发肠道炎症之后,由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沿血液循环到肠系膜淋巴结而致。现在小儿罹患此疾多和暖衣、厚味有直接关系。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膏粱厚味或穿衣过厚,常使小儿肠胃积热,甚者形成阳明腑实证。纵观此证,结合小儿的特点,多表现为或以外感风寒在前复加积滞,或以内热积滞在先复加外寒,总以外寒和内热积滞互见,加之小儿稚阳之体,风寒极易化热或脾胃常易积食,临床多以阳明腑实里证表现为主。 案一 刘某,女,...

  • 颈淋巴结结核 用虫类药尤其注重引治之

    颈淋巴结结核 用虫类药尤其注重引治之

    唐汉钧治疗颈淋巴结结核临床经验 颈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颈项部淋 巴结所致的慢性化脓性疾病, 中医学称为 “瘰疬” , 其临床表现: 初期肿块结节, 中期脓肿溃疡, 后期形 成窦道、 瘘口, 恢复期生肌收口。 唐汉钧教授治疗全 程能充分体现中医疮疡病内治 “消、 托、 补” 三原则, 在此方面具有丰富宝贵的临床经验, 现将唐教授经 验概述如下。 病灶虽现于局部,病源在肝脾肺肾 唐教授认为, 颈淋巴结结核病灶虽现于颈项连 及腋下 , 而病源重在肝脾与肺肾。...

  • 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五根汤

    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 小儿急性淋巴结炎五根汤

    三仁汤合小柴胡汤治布鲁氏菌病发热验案一则 患者女,53岁,2021年5月28日初诊。主诉:发热2个月,每日下午及傍晚体温升高到39℃,在当地多家医院检查及进行输液治疗,效果不佳。后到北京协和医院特需门诊检查,等待结果之余,经人介绍来笔者门诊就诊。刻下:面色萎黄,神疲懒言,偶见胸闷,口苦口黏,心情不畅,饮食不香,喜叹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湿邪阻滞,郁久化热。 治则:清热化湿,宣畅气机。 处方用三仁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9g,清半夏10g,...

  • 治疗淋巴结核汤剂(消瘰汤)

    治疗淋巴结核汤剂(消瘰汤)

    组成:鲜泽漆10克(干品减半)、大茯苓30克、黄精30克、夏枯草30克、连翘15克、山楂15克、枳壳12克、甘草3克。 功效:解毒散结,行气和胃。 主治:瘰疬(淋巴结核)。 用法:诸药纳陶罐内,清水浸泡1小时,煮沸10。分钟,取200毫升,煎3次,将药液混匀,分3次温服,1日1剂,连服1—2个月,一般可愈,不愈再服,服药期间加强营养。 方解:本病由瘵毒侵袭少阳之经,导致痰凝气滞而成。方中泽漆、土茯苓、夏枯草、连翘解毒化痰,其中泽漆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冶结核性瘘管有专长;夏枯草《本经》谓“主...

  • 治愈颈淋巴结结核方

    治愈颈淋巴结结核方

      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   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大小,肿胀不适,伴右胁肋隐痛,喉痒干咳,口干苦,后颈部时汗出,平素盗汗,动则多汗,乏力气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4月在肿瘤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确认为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曾用西药抗结核治疗,未见显效,反而使血白细胞下降至2.3×109/L。西医诊断:多发性颈...

  • 治口疮 疮疡溃 牙髓炎 淋巴结核

    治口疮 疮疡溃 牙髓炎 淋巴结核

    治复方性口疮单方 处方与用法:硼砂20克,溶于1000 毫升冷开水中,配成 2%溶液。饭后以此药液漱口或刷牙,坚持用药10天,大多见效。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止痒,治复发性口疮(口腔溃疡),局部红肿疼痛者。 (李丰林) 治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用白芨粉加少许白糖调匀,涂于伤口处。并以白芨20克、黄芪40克煎汤,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0~15日。 治急性牙髓炎 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

  •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理气散结刘启廷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颈侧、颌下、颏下、耳后等处,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单个或数个成串,小者如豆粒,大者如花生米,触之略硬,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可有轻度压痛,多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医“瘰疬”“痰核”的范畴,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中医认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

  •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仝小林自医案例分享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仝小林自医案例分享

    病情简介 初诊(2015年5月16日):发热伴头颈部淋巴结红肿疼痛两天。患者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一月前曾患“急性腮腺淋巴结炎”,此次因头皮疖抓破后于昨日起开始出现颈部、耳前、耳后、颌下等淋巴结红肿疼痛,患部皮肤潮红肿胀,伴恶寒发热,体温38℃,无汗,周身酸痛无力,无咽痛,无鼻塞流涕,无咳嗽,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自服中成药防风通圣散四袋,至夜十一点许,周身汗出臻臻。今晨恶寒消失,但仍发热,体温37.6℃,下午一点体温升至38℃,大便已解,舌质红稍胖微有齿痕,...

  •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 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 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

    组成及用法 升麻、葛根各15克,熟大黄、炒牛蒡子各9克,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主治 急性腮腺炎,颈部淋巴结炎,头面丹毒。 解析 本方为贵州名医石玉书的经验方,为治疗外感湿热病邪、温热病邪或热毒邪气所致常见疾病所用医方。时疫毒邪郁结少阳者,憎寒发热,恶寒,腮腺或颈部淋巴结肿痛拒按,甚或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吞咽咀嚼不便,口渴烦躁。本方使用升麻,《本经》谓升麻:“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可用治时气热疠,风肿诸毒;葛根治天行时疫,解毒,最能散郁火;牛蒡主治头面风热病...

  • 颌下淋巴结炎治案一则

    颌下淋巴结炎治案一则

    贾某某,女,61岁。 患者2天前感觉下颌部不适,触之有花生米大结节,触痛。诊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如鸡卵,皮色微红,局部热,触之硬,恶寒发热,体温 37.4℃,全身酸痛乏力,头痛,颈项强、转动不便,口苦,咽部充血,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稍腻,脉滑数。中医辨证为颈痈,乃风热挟痰上蕴阻滞经络所致。治宜散风清热,解毒消痈。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24 克,五子衍宗丸白芷12克,防风、荆芥各10克,麻黄6克,薄荷9克,栀子15克,黄芩12 克,生石膏40克,大黄、芒硝、当归、赤芍各10克,川芎9克,桔梗1...

  • 颈淋巴结结核(秘方数:9)

    颈淋巴结结核(秘方数:9)

    本病是发生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特异性感染疾患。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当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时,便能发病。由于颈部结块重叠如贯珠之状,中医称为“瘰疡”俗称“老鼠疮”、“疬子颈”。其特点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以后逐渐增大窜生,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常夹有败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道。本病的临床表现,颈部一侧或两侧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

  • 恶性淋巴瘤(秘方数:12)

    恶性淋巴瘤(秘方数:12)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两大类型。临床表现主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预部最多见,一侧或双侧同时发病,以后退渐蔓延到领下、身下、枕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一般无痛,中等硬度,但坚韧。早期分散,后期可融合成大块,侵犯皮肤而破清。纵膈是好发部位之一,可出现上胜静脉压迫症;如气管、食管、膈神经受压,可出现气急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腹腔内淋巴结肿大,可出现腹痛、肠梗阻,或触及肿块、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可有不规则发热,盗汗,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进行性贫血,乏...

  • 颈淋巴结结核 [瘰疬]

    颈淋巴结结核 [瘰疬]

    颈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为“瘰疬”,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结核杆菌大多经扁桃体、龋齿侵入,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但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才能引起发病。病期常为1~3月或更长。 功能主治:功能通经活络,清火化痰,理气活血,解毒散结,排脓祛腐,生肌敛疮。主治瘰疬(颈淋巴结结核)。处方组成:麝香2克、煅珍珠1粒、鸡爪皮(烘干)5个、蜈蚣3条、轻粉1.5克、壁虎半条,上药共为细末,以大枣3枚研泥调匀,装瓶,石蜡密封瓶口备用。同时,取以上药量的一半,用鼻嗅1-3小时,10日1次。用药7日内禁食盐...

  • 急慢性淋巴结炎(秘方数:5)

    急慢性淋巴结炎(秘方数:5)

    急性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处侵入经过淋巴管到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急性发炎。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略有疼痛,常能自愈,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低时肿痛加剧,有时也可发展为急性淋巴结炎。发生淋巴结炎主要原因是感染金黄色葡萄...

  • 经络-淋巴新学说

    经络-淋巴新学说

    多年来医学界忽略了传统中医与西医的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经络至今没有找到解剖学依据,西方医学对经络学说不公认。 笔者从事中医药学、西医学、解剖学、淋巴学等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40余年,研究和总结出“经络-淋巴学新概念学说”———经络是淋巴管前组织通道系统,其功能是调节气、血、津液运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衡系统。淋巴系统是脉管系统的辅助结构,也是人体的“自救系统”,具有“免疫防御,清洁,修复”三大...

  • X诊所20160105视频:程文,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便秘,淋巴-x诊所-

    X诊所20160105视频:程文,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便秘,淋巴-x诊所-

    本页提供2016年1月5日星尚频道X诊所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程文,本期主题是《轻轻松松提高免疫力》。主要介绍什么是免疫力,导致免疫力低下的行为,免疫力低下的警示信号,如何提高免疫力,等相关内容,X诊所栏目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程文:国家公共营养师。 免疫力是指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 21点-23点是淋巴排毒时间,细胞无活力免疫力就会罢工。 免疫细胞需要营养,因此三餐要按时吃,如果错过了食用时间应该补充点食物。 图:免...

  • 动静相宜的淋巴循环保健操

    动静相宜的淋巴循环保健操

      淋巴系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由淋巴组织、淋巴管道及其中的淋巴液所组成。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既可回收蛋白质,调节机体的液体平衡,还可以清除细菌,对机体起着防御作用。但当淋巴循环发生障碍时,人体的免疫功能就难免会大打折扣。   广州市中医院综合科肿瘤二区主任邓力指出,淋巴循环障碍最明显的症状莫过于淋巴水肿,其最常见原因是淋巴管阻塞,而做一些动静相宜的保健操,可加强骨骼肌的收缩,以促进淋巴液回流。   指导专家   邓力   广州市中医院综合...

  • 刘执玉“经络-淋巴系统”的理论

    刘执玉“经络-淋巴系统”的理论

      多年来医学界忽略了传统中医与西医的边缘交叉学科的研究,由于经络至今没有找到解剖学依据,西方医学对经络学说不公认。   笔者从事中医药学、西医学、解剖学、淋巴学等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40余年,研究和总结出“经络-淋巴学新概念学说”——经络是淋巴管前组织通道系统,其功能是调节气、血、津液运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衡系统。淋巴系统是脉管系统的辅助结构,也是人体的“自救系统”,具有“免疫防御,清洁,修复”三大...

  • 淋巴瘤:症状很隐匿治疗有希望

    淋巴瘤:症状很隐匿治疗有希望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分为两大类: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者病理特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均有明显不同。霍奇金病发病率约占淋巴瘤的10-15%,预后较好;分为4类: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减少型。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稍差,分为数十亚类,但在整个恶性肿瘤中,仍然是治疗效果很好的肿瘤。 发病病因尚不明确 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为:1.病毒感染,有两种病毒很明确与淋巴瘤有关,即EB病毒和人类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病毒。2.接触化学物质,如苯、化肥、农药等;3....

  • 儿童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复发性腹痛的原因十分复杂,常见的病因有肠蛔虫症、肠痉挛、肠炎以及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另外还有腹型荨麻疹,腹型过敏性紫癜、心因性腹痛等全身性改变。这些病因大多都有比较典型及相对固定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也有比较明确的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手段。此外,还有一种在儿童中并不少见,却因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症状而易被误诊,相关报道其误诊率达到60%以上,这种儿童疾病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见于7岁以下的年幼儿童。它是一种以复发性腹痛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大多见于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之后。由于小儿的...

  • 节后“抢救”皮肤 可做淋巴排毒

    节后“抢救”皮肤 可做淋巴排毒

      经过十几天的春节长假,疏于护理皮肤的爱美女孩们又纷纷到美容院进行皮肤抢救,而面部排毒、特别是淋巴排毒,成为很多女排皮肤“抢救”的首选。淋巴排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平时自己如何做淋巴排毒?养生馆的美容师给读者们做了一个介绍。      淋巴排毒是怎么回事   在桂林市,很多美容院、养生馆把面部的淋巴排毒做为一个最基本的项目。山水会城市温泉酒店、北海道养生休闲会所等,都推出了脸部护理包括淋巴排毒的项目,价格因所用护理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   淋巴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

  • 淋巴结肿大的中医认识 辨证分型辨证治疗

    淋巴结肿大的中医认识 辨证分型辨证治疗

    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可见于多种疾病,及时就诊、确诊,以免误、漏诊,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常人约有500~600个淋巴结,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临床实际工作中所检查的淋巴结主要是浅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肿大早期多无表现,需经过一些特殊检查,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才能发现。正常淋巴结直径多在0.2~0.5厘米,常呈组群分布,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黏连,除颌下腹股沟腋下...

  • 恶性淋巴瘤早期发病信号

    恶性淋巴瘤早期发病信号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组织增生,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根据目前的资料来看,可能与病毒感染和免疫缺损有关。 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信号是: 一、淋巴结有进行性、无痛性肿大。多见于颈部,其次为腋下或腹股沟等处。但有些病例仅有深部淋巴结肿大,如膈肌上下部等,而浅表的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处的淋巴结却并不肿大、疼痛。 二、脾、肝肿大。脾肿大较为常见,约有2/3的病例脾脏有病变。肝受累可引起肝肿大、肝区疼痛及黄疸等。 三、发热、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一般为不规则的中等程度发热,有时可呈周期...

  • 淋巴起疙瘩炎症还是瘤

    淋巴起疙瘩炎症还是瘤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 部位才可触及,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 窝、腹股沟等最易摸到。正常人浅表淋巴 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表面光 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 但当某处淋巴结肿大或有其它异常时, 表明所属区域器官有病变发生。 如何判断淋巴组织的疙瘩是好是 坏?急性淋巴炎症,摸起来软,有红、肿、 热、痛的感觉。而淋巴瘤摸起来坚韧,有 种摸鼻子(外面软、里面硬)的感觉,表面 光滑,通常无压痛,推之固定不移。 如果你的淋巴有肿块,而且出现长 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应高 度怀疑恶性肿瘤...

  •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有效防治方法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有效防治方法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是一种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经由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皲裂或溃疡部侵入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引发急性接触性传染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全年均可发病,以春、秋季多发。临床主要依据发病急剧,境界清楚的局限性红肿热痛,伴有头痛、高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前常有活动期足癣,鼻、口腔内感染病灶及皮肤外伤史,皮损出现前常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诊断。西医治疗该病急性发作的方法是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病情迅速,但对其复发缺乏...

  • 涎腺淋巴上皮病

    涎腺淋巴上皮病

    涎腺淋巴上皮病包括米枯力兹病和舍格林综合征两种病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多见于女性,且多为40岁以上的成年人。 涎腺淋巴上皮病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涎腺无痛性肿大,以腮腺肿大为多见,其次为颌下腺的肿大,涎腺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初期主要表现为涎腺及泪腺肿大伴轻度不适感,偶有疼痛及口干,此时称为米枯力兹病,以后出现口干、眼千、鼻干,可伴发关节炎,此时称为舍格林综合征。 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对于口干可以用含有甘油的漱口水漱口.以润滑口腔,对于眼于可用1%~2%甲基纤维素来减轻眼...

  • 淋巴结肿大之“三最”

    淋巴结肿大之“三最”

    淋巴结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种淋巴结构,多为卵圆形,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如颈、腋下、腹股沟、肘、肠系膜及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也可见于多种疾病。那么,哪些疾病最容易引起淋巴结肿大?哪些淋巴结肿大又是最危险的?要排除恶性淋巴瘤,必须做哪些检查呢? 最常见的3类疾病 1.各种感染: 细菌感染,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伴疼痛发热。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病毒感染,如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