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系统 第2页

系统 第2页

  • 男性生殖系统癌瘤 湿毒瘀结中医食疗方

    男性生殖系统癌瘤 湿毒瘀结中医食疗方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阴茎、阴囊、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有阴茎癌、睾丸癌、前列腺癌等。中医认为男性生殖系统癌瘤的常见症状为腰酸痛、会阴部疼痛、尿困难、肿块、肿物破溃翻花、流滋水等。这类癌瘤共同病机多为肝肾亏虚,湿毒瘀结。 其病位多与肝肾有关,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补益肝肾、解毒祛湿。 【推荐食疗】 1 玉竹田七猪腰汤 组成 玉竹30克,田七6克,猪腰约150克。 用法 玉竹洗净,田七切片,猪腰开边和细盐淘...

  • 男性生殖系统癌瘤中医饮食调理

    男性生殖系统癌瘤中医饮食调理

    男性生殖系统癌瘤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补益肝肾、解毒祛湿。 【推荐食疗】 6 葵树子煲兔肉 组成 葵树子100克,兔肉300克。 用法 葵树子打破硬壳,兔肉洗净切块,与葵树子一起加水适量慢火煎煮2—3小时,和盐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 软坚散结,凉血解毒。 适应 阴茎癌、睾丸癌等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消瘦纳呆、肿块疼痛者。 葵树子又称蒲葵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味甘涩:性平,含酚类:还原糖、鞣质及甘油三酯等;有活血化...

  • 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伸健腰肾

    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伸健腰肾

    对于男性车主而言,最担心的健康问题莫过于因长期驾车而诱发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症等生殖系统疾病。其实,只要平时在生活中抽出一小部分时间,适当锻炼,放松身心,完全可以起到预防此类生殖系统疾病的作用。 动作 1 端坐转体拉伸健腰肾 方法:端坐在椅子上,双腿自然并拢,双手放在胸前呈扩胸状,保持下半身不动,向右扭转身体,保持10秒后放松,休息片刻后向反方向重复扭转动作,左右扭转20次。 效果:转体拉伸不但能强化腰肌力量,提高腰椎的柔韧性,长期坚持还能达到强肾、健肾的养生效果。 动作 2...

  • 三部六病学说 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三部六病学说 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三部六病学说是全国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刘绍武先生多年研习《伤寒论》后提出的新学说。该学说认为,人体可分为表、里、枢(亦称半表半里)3个系统(三部);每部可发生阴阳两种属性的疾病,共六病。目前三部六病学说三部划分的对象主要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其他系统论述不多。本文探讨三部六病学说中女性生殖系统的三部归属。 1 三部六病学说中的三部划分 三部六病学说对三部的划分来源于《伤寒论》,认为太阳病、厥阴病属于表部,少阳病、少阴病属于枢部,阳明病、太阴病属于里部,后来...

  • 名医宋贵杰治痛风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

    名医宋贵杰治痛风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

    宋贵杰,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宋老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以中药内治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形成一套系统的诊疗方案。现将宋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急性期 急性关节炎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可由外伤、手术、饮酒过度和感染等诱发。初期单关节受累,以足的第1 跖趾关节为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小关节及踝、足跟、膝、腕、肘关节等,关节红肿、发热,有明显压痛,活动受限,并伴有发热、头痛、脉速等。往往来势迅猛,疼痛在1天内达到高峰。凡此者皆由湿从热...

  • 防治泌尿系统疾患药茶

    防治泌尿系统疾患药茶

      茅根茶   材料绿茶10克,白茅根30克(鲜品用60克)。   做法方中白茅根以鲜者为佳,去须根、洗净、剪碎,将白茅根加水3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浸泡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解毒退黄。   适用肾病水肿、尿血及黄疸症。   金沙二草茶   材料绿茶5克,海金沙15克,风尾草30克,葎草15克。   做法先将后3味加水浸过药面,煎沸15~20分钟,然后加入绿茶再沸2分钟即可。也可以将上4味共研粗末,放置茶壶内以沸水浸泡15~20分钟。   用法不拘时代茶频饮...

  • 泌尿系统感染的食疗

    泌尿系统感染的食疗

      泌尿系统感染这里指尿道和膀胱感染,尿液从膀胱通到体外去的通道叫做尿道,尿道和膀胱二者紧密相连,尿道感染常会上行引发膀胱炎症。泌尿系统感染来源于大肠杆菌,它们盘踞阴道,并进占尿道。这些细菌见于所有女性身上。男性也会得此病,但较为罕见,男性泌尿系统感通常是由性病所引起。非特异性尿道炎及淋病两种性病最常引起尿道和膀胱炎症。      内服方   方一   马齿苋(干品)120~150克(鲜品300克),红糖90克。若鲜品则洗净切碎和红糖一起,煎煮半小时后,去渣取汁约400毫升,趁热服下,服完药睡觉,盖被出汗。干品则加...

  • 治泌尿系统结石经验

    治泌尿系统结石经验

    经验方:金钱草、滑石、丹参各30克,连翘20克,白茅根、海金砂、赤芍各15克,牛膝12克,猪苓10克。 加减:尿血者,加小蓟12克,白茅根加至30克;腰痛者,加川断、杜仲各12克;结石下移绞痛者,加乌药、川楝子、乳香、没药各10克;结石久不移动,加桃仁、皂角刺各10克,三棱、莪术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患者58例,治愈18例,显效23例,减轻12例,无效5例。...

  •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 国医大师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风湿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 国医大师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风湿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朱良春指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素体虚弱,真阴不足,热毒内盛,痹阻脉络,内伤脏腑。 萆薢之功效不仅体现在善治风湿顽痹上,其更具有类激素样的作用。故在平素开方用药时,常佐以萆薢,往往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尤其用于病情较重,或长期服用激素,或初用中药达不到疗效的患者。 患者长期患病,且一直用药,气血难免亏虚,机体免疫力低下,故选用朱良春先生常用药对:油松节、炙牛角腮。油松节有补虚之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对于体虚气弱者皆可用之。牛角腮为血肉有情之品,善修补冲任之伤,具有...

  • 朱良春病机治则 系统性硬化病辨治

    朱良春病机治则 系统性硬化病辨治

    朱良春先生指出,本病虽为肺脾肾三脏同病,但有轻重之分,尤其是急性发作时,不可偏重于补,当以祛风湿痰浊诸毒,以“通”为法,可取寒热同用、温清并补法,俾内蕴之痰浊湿瘀诸毒泄化、络道通畅,则气血运行得以畅达,以濡养周身之皮毛、四肢百骸,而硬化之症可愈也。 病机治则 正虚邪侵为病因,本虚标实阐病机 《素问·痹论》首先提出“皮痹”病名,并对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相关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h...

  • 泌尿系统炎症 尿路感染治疗方

    泌尿系统炎症 尿路感染治疗方

    泌尿系统炎症治疗方 1.地榆、车前子、白花蛇舌草各30克.琥珀、木通、黄柏、石榴皮各10克.白茅根、石苇、瞿麦、金银花、地肤子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服1~2剂。用于急性肾盂肾炎。 2.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花蛇舌草 30克.石苇30克,金樱根30克,土牛膝30克,山栀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尿路感染,证属热淋,症见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色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3.荷叶12克.枣树皮12克,豆豉12克,半夏6克.枳壳6克,没药 6克.通草3克,白醋10 毫升(冲服)。水煎分2...

  • 鸡内金治泌尿系统的结石

    鸡内金治泌尿系统的结石

    【辨证】泌尿系统的结石,又称尿石症。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石。中药鸡内金粉内服可很好的治疗泥沙样细小的结石,对大结石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治法】鸡内金味甘性平,有消食开胃,通淋排石的功效。 【方名】鸡内金粉治泌尿系统的结石 【组成】鸡内金 【制法】将鸡内金其晾干后捣碎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5克,每日3次,用淡盐水300—400毫升送服。为了加强排石功效,可以配合运用缓解内脏平滑肌痉挛的654—2,剂量为10毫克,以及能利尿的速尿20毫克。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白槿花朱良春用之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白槿花朱良春用之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

    白槿花又称木槿花,《本草纲目》云“利小便、除湿热”。朱良春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常以此品配合生地榆、生槐角、生地黄、白花蛇舌草等,每收捷效。 若肾盂肾炎,则以滋肾阴、泄湿热为主要手段,采用知柏地黄配合白槿花、生地榆、生槐角、血余炭等,因症活用。至于此证久延,阴伤及阳,而湿热未清者,需把握主次,明辨标本,其制方一面用淫羊藿、仙茅、生熟地、山药等培补肾阴肾阳,一面用白槿花、白花蛇舌草、茜草根、乌贼骨等泄化下焦瘀浊,其效可操胜券。 基于白槿花能泄化下焦瘀浊这一特定作用,他常用其治疗肾炎,只...

  • 泌尿系统疾病药膳

    泌尿系统疾病药膳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肾脏是人体重要的脏器,它能排泄人体的各种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平衡,并能分泌内分泌激素,使人的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它与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的全过程密切相关。肾脏发生疾病,通常会出现水肿、高血压、血尿、贫血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发展下去也有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最后威胁人的生命. 泌尿系统疾病的种类很多,本书主要介绍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类脂质肾病、尿路感染、间质性肾炎、坏死性肾乳头炎、...

  • 分型辨治泌尿系统结石验方

    分型辨治泌尿系统结石验方

    下焦湿热方:金钱草30克,车 前草15克,滑石30克,石苇15克, 海金沙15克,冬葵子15克,鸡内金 15克,乌药12克,牛膝12克,威灵 仙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中以金钱草、车前草、滑 石、石苇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君 药;佐以海金砂、冬葵子、鸡内金 化石通淋;威灵仙、牛膝通经引火 下行;乌药行气止痛,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消石之功。用 于下焦湿热型泌尿系统结石。 随症加减:血尿者加自茅根 15克,茜草根15克,小蓟15 克,琥珀末3克(冲服),旱莲草 15克;疼痛甚者加元胡15克, 沉香10...

  • 八珍汤加减治疗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八珍汤加减治疗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性、快速进展并累及多系统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脑神经神经元脱失及胶质增生,皮质脊髓束变性,白质广泛弥漫的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缠结样包涵体为主要病理特点[1],但由于MSA是进展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典型的小脑型共济失调和/或帕金森症状,故分为MSA-C型和MSA-P型。自主神经功能症状以尿频、尿急、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泌尿系统症状,以及眩晕、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夜间高血压等心血管症状为主,也有瞳孔、汗腺、呼吸、胃肠道、睡眠、认知...

  • 朱良春教授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朱良春教授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素以善治风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症蜚声海内外,但对于他善于治疗脑和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却介绍很少。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此类诊疗经验分次报道如下,并请同道指正。   治疗着眼于心兼及肝肾   中医之脑髓病,内涵甚广,包括现代医学之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心身医学等方面。古人对脑之功能,早有认识,如《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脑者,髓之海。”《素问·...

  • 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刚柔辨证理论

    治消化系统疾病中医刚柔辨证理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心身疾病的发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赵志付教授认为,在传统的疾病谱中,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以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笔者跟随导师临证,获益匪浅,现将导师刚柔辨证理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刚柔辨证执简驭繁   赵志付认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属心身疾病,因其发生、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和心理情志因素刺激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临床采用刚柔辨证理论指导其治疗,疗效理想。刚柔辨证理...

  • 姜良铎辨治胃食管反流病呼吸系统并发症

    姜良铎辨治胃食管反流病呼吸系统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指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任何有症状的状态或组织的病理改变。胃食管反流病,不仅仅是胃和食管的疾病,往往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吸入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发病原因多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或微量的胃内容物吸入气管,而导致气管及肺组织损害。气管黏膜由于受到慢性酸性物质刺激或感染,久而久之而诱发呼吸疾病。   笔者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认为,本病首先要明确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存在,是由胃食管反流物吸入气管或肺内而...

  •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消化系统疾病验方

      反流性食道炎丁香6克,麦冬30克,猪肚1个。洗净猪肚,纳上二药于肚内,缝合后煮至猪肚烂熟,喝汤吃猪肚,分次吃完。每周1~2次。有健胃降逆,减轻反酸烧心的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大黄100克,车前子30克,地榆20克。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4~6次服完,每日1剂。一般服药3~4剂即可治愈。   胆囊炎芦根160克,水煎代茶饮。一般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7日,症状消失而愈。   消化不良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共研为极细末,储瓶内备用。使用时,每次用药粉1.5克,调入凡士林适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

  • 全国名老中医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治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 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 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

  • 升陷汤加减化裁治疗肺心系统疾病

    升陷汤加减化裁治疗肺心系统疾病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先生《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生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升麻一钱组成,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呼吸努力,有似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等症。陈宝贵教授对张锡纯先生之书研究深刻,对升陷汤的应用颇有心得,常用升陷汤加减化裁治疗肺心系统疾病,特别是用于呼吸衰竭的病人,收到不错的效果。   典型医案   强某,女,67岁,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0余年,肺心病20...

  •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浩这些年多了一个诊断习惯,便是留意冠心病患者的复发情况。我们最初是为了观察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却发现大部分患者会发生急性冠心病病变,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那么,这些发生突发事件的人群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冠心病主要病因病机是血脉瘀滞, 为什么有的长期稳定,有的发生事件?徐浩表示,早在10年前,在种种疑问之下,陈可冀院士带领着科研人员,为了找到病因而展开了长期临床研究。 该团队针对冠心病稳定期再发心血管事件这一重大问题,在血瘀基础上提出冠心病“瘀毒&r...

  • 五姿势减缓呼吸系统老化

    五姿势减缓呼吸系统老化

    人到老年,组织器官不断退化,呼吸系统也不例外,这就造成老年人比较容易罹患各种呼吸系统疾病。而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能延缓弯腰驼背等畸形的发生,减轻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一是坐姿肩要平 正确的坐姿,首先应该是稳重,躯干保持挺直,两手放在桌面上,或放在体侧椅子的扶手上,或轻放在双膝上,这样恰好可使双肩平直,不耸不垂。看电视或打牌的老年人,坐了一段时间后,应起来活动一下,以调节肌肉和韧带的负担,同时也使各个脏器功能和神经系统得到调节。 二是看书姿势要正 书最好竖起来,看书时头要正,眼要平视略微向下,最好和书保持 3...

  • 周永明辨治血液系统常见出血性疾病经验

    周永明辨治血液系统常见出血性疾病经验

    “出血” 是血液系统疾病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而 大部分出血性疾病也都与血液系统相关, 如临床中常 见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 以及急慢 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 血液系统疾病,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可以出现不同 程度的出血症状。 出血性疾病类似于中医学中“血证” “肌衄” “发 斑 ” “鼻衄 ” “齿衄” “咳血...

  • 针药联合治疗小脑型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针药联合治疗小脑型多系统萎缩验案1则

    多系统萎缩是一组原因未明、成年期发病、散 发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良的 帕金森综合征、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征等症 状,其中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表现者称为小脑型多系统萎缩,其临床症状复杂,治疗困难。近日 收治 1 例小脑型多系统萎缩患者,运用针药联合治 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4 岁,2015 年 12 月 14 日初诊。 主诉: 双下肢无力 3 年,渐进性加重 1 个月余。患 者 3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走...

  • 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与中医预警模型新型系统性研究

    中风病复发风险评估与中医预警模型新型系统性研究

    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 高复发率的特点,是威胁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首 要病因,每年新发患者超过 200 万人,其中缺血性 中风占中风患者总数的 60% ~ 70%,平均病死率 为 10% ~ 15%,发病后存活患者中有 50% ~ 70% 遗留有后遗症,6 个月内复发率为 8. 8%,2 年内 为 15% ~ 30%,5 年内为 20% ~ 47. 7% [1 -3 ] 。因 此,如何降低该病的复发率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 要课题。临床上缺血性中风病的二级预防是减少复 发和死亡的重要手段 [4 ]...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

    贾振华,男,1975年生,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河北以岭医院院长,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院长。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项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络病理论专著3部、创新教材1部;发表文章70余篇,SCI收录9篇。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我国心血管患病率持续上升,死亡率高居首位,占居民死...

  • 隔物灸脐法作用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探析

    隔物灸脐法作用机制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探析

    隔物灸脐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组方,将药物研成极细药末,填满脐部,于介质上置艾炷灸之,发挥治疗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隔物灸脐法具有穴位、灸法、药物的三重作用,可通过调节灸温、艾炷大小、艾灸时间、艾炷壮数及药物调整人体状态。近年来,在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顽固难治类疾病的康复治疗中,灸法越来越被重视。通过对传统隔物灸进行改良,在扩大其适应证范围、提高施灸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隔物灸脐法又可称为神阙温灸、神阙灸、脐灸等,具有扶正祛邪之功,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有良效[1]。本文结合脑-肠轴学说及中脘...

  • 心令人失眠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

    心令人失眠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

    高荣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委会首任会长、荣誉会长。 失眠是现代流行病和难治病,我们继承路志正、董德懋老师的临床经验,从脏腑论治失眠,提出新理念:五脏六腑皆令人失眠,非独心也。 中医睡眠医学有系统的理论,根据《黄帝内经》的论述提出中医睡眠学说,包括阴阳睡眠学说、营卫睡眠学说和心主睡眠学说。失眠和五脏六腑功能活...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