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 第8页
-
痛经欲发作开始时 吞服肉桂末再痛再服
陈女,18岁,2008年3月4日就诊。患者主诉素有痛经,月经来临时持续疼痛1~2天,伴胃脘疼痛、恶心。顷诊经水即将来临,苔薄黄,舌下静脉迂曲,脉细。 处方:肉桂末10克。嘱痛经欲发作开始时,吞服肉桂末2克,再痛再服。 二诊(3月11日):于痛经欲发作时,遵嘱吞服肉桂末2克。疼痛程度甚轻,半小时之内痛经即止,并无胃痛、恶心发生。后因痛未再至,故未再服药。诉数年来再未曾有过此痛经。 分析:痛经虽有多种病机,但似本案单纯痛经者,以胞宫寒凝血瘀为多见。笔者以肉桂治疗痛经和胃痛常...
-
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痛风方
宋绍亮,男,1954年出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风湿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痛风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有独到之处。2004年研发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痛风胶囊,其成果获国家专利。多年来先后承担和完成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多项各级成果奖。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宋绍亮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点,提出了“痛风非风”学说,...
-
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方
处方:防己、连翘、法半夏各12克,薏苡仁、滑石、赤小豆各25克,蚕沙18克,栀子、苦杏仁各10 克。 加减:风重者加防风、羌活、独活;关节痛甚酌加全蝎、蜈蚣、地龙、元胡;热盛者加黄柏、蒲公英;湿盛者加苍术、萆薢;上肢痛甚加桑枝;下肢痛甚加川牛膝;兼瘀加桃仁、丹参、赤芍。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药渣再煎水熏洗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祛风,利湿祛瘀通络。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湿热瘀滞,痹阻经络者。症见踝、趾或指关节及其它小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急性腰痛发作用凉毛巾冷敷
当人体肌肉、椎间盘、腰椎、韧带发生损伤,都会引起腰痛。如果发生急性腰痛,第一时间要采取让身体舒服的姿势,安静休养。横躺、像虾一样弯起身体、抱膝等都是可以选择的姿势。然后,在疼痛的部位敷上湿布或者冷毛巾,以缓解疼痛。要根据情况冷敷三天左右,在此期间注意不要淋浴和泡澡。 急性腰痛80%~90%都是由于肌肉疼痛引起的。所以,腰不痛的时候要注意锻炼腰肌,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强化腰肌。此外,锻炼背肌也是很重要的,背肌是位于身体脊柱两旁的肌肉,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具体的锻炼方法是,俯身向下,两臂平行于脸颊放在两旁,然后上身向...
-
治风湿热痹 痛风急性发作方
组成炒苍术20克,川黄柏15克,土茯苓90克,川萆薢30克,威灵仙30克,防己15克,虎杖15克,忍冬藤30克,川牛膝15克。 功能清热利湿,化瘀降浊,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热痹,痛风急性发作,症见跖趾关节或踝关节红肿热痛等症。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方解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古人谓之痛痹、历节、白虎历节、风痹者。现代所指的痛风,是属于代谢疾病范围,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
-
痛风急性发作防治注意 痛风食疗方
慢性痛风病人在节日摄入过量的高嘌呤食物,很容易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急性发作时应如何处置呢? 一般说来,痛风急性发作时,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至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以使症状迅速缓解,否则易迁延不愈。同时还应多饮水,维持饮食治疗。 用药时,过去多首选秋水仙碱,但目前多采用布洛芬和消炎痛等非类固醇抗炎药,因为后者比秋水仙碱更能有效缓解关节肿痛。除口服药物外,也可选用一些外用药物,如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毕斯福(双氯芬酸钾凝胶)等,但前者属于激素类制剂,最好不宜过量或长时间使...
-
痛风发作后泡脚为何病情加重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近年来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向,典型发作主要表现为大脚趾或足背部、踝关节夜间突然剧痛,有一般炎症表现,外表红肿、发热,局部肿胀。 有些人在发作时进行局部热敷或浴洗等,目的在于活血祛瘀,从而消除疼痛。然而事与愿违,疼痛未减轻,反而加重了。您就属于这样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有关专家认为,痛风引起的炎症与一般外伤炎症不同。痛风是由于体内某些酶异常,血中尿酸过多,尿酸以微小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
-
急性发作痔疮出血 刺络放血治疗
痔疮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好食肥甘厚腻或煎炒燥热之物,以致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屎内结,长期积聚大肠;或因嗜酒成瘾,湿热下注,蕴聚肛门,致使经脉壅阻,筋脉驰纵,从而形成痔疮,反复发作。患者多辨证为实证、热证。刺络放血疗法就是针对实证、热证患者的一类特色疗法,尤其是急性发作的疼痛,放血疗法常常有立竿见影之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对于急性发作的痔疮出血、便秘、肛门坠痛等症状,一般经过1~2次的刺络放血治疗后,症状会大为缓解,患者不妨一试。 钟伟泉认为,痔疮急性发作符合中医的实证、热证表...
-
预防痔疮发作的招数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这些痔疮视情况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病人除了就医用药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预防复发: 多喝水、多吃纤维粗的食物。喝水可以软化肠道里的大便,粗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蠕动,都可以帮助排便。纤维粗的食物包括: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未经精加工的谷类和薯类等。 润滑肛门。经正规途径买到的痔疮膏或痔疮栓等,涂上可以润滑肛门,帮助大便排出,而且还可以局部止痛,一定程度上缓解不适。如果觉得麻烦,抹上一点凡士林也可以。 不要久蹲。尤其不要一边上厕所一边看书读报。因为蹲厕时保持的姿势,可以促使痔静脉...
-
肾绞痛发作的自我止痛
肾绞痛是肾脏或输尿管结 石引起的常见病症。常起于脊肋 角或及脐周附近,后沿输尿管向 下腹部与会阴区放射,腰部剧烈。 疼痛,有时伴大汗淋漓;脉博细 速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肾绞痛发作突然,有时准以 立即送到医院,在家里自己有些 简单的方法能临时止痛,这里不 妨列举一下: 1. 肾绞痛一侧腰部热敷,用 热水毛巾或热水袋均可,水温略 烫些,但以不烫伤皮肤为度,热 敷有助于解除肾盂与输尿管的 阵阵痉挛性收缩,以减轻肾绞痛 的程度。 2.针刺止痛,通常强刺患侧 肾俞与三阴交两穴5分汐左右, 效果不佳时可加志室与太溪穴。伏卧...
-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5验方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多发生在右上腹或中上腹部,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腹痛常发生于餐后,但亦可于饮食无关,疼痛常呈持续性。可伴有反射性恶心,少有呕吐及发热、黄疸等症状。可伴有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并于进油腻食物后加重。 方一:陈皮10克,佛手或拧檬(鲜品)、山楂、金钱草各15克。将其中的一种中药代茶饮,每日换一味。用法为:先将中药洗净,加入沸水中一杯或冷水煮服15分钟, 随时喝,随时加入开水。 方二:山楂250克,丹参500克,枸杞子250克,蜂蜜1000克,冰糖60克。先将前三味药浸泡2小时后煎成药液...
-
夏季痛风发作饮食方面就尤显重要
相对其它季节来说,在夏季,痛风发作更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及一些其它代谢异常,那么饮食方面就尤显重要。 食物嘌呤摄入要控制控制食物嘌呤的摄入是痛风饮食治疗中的关键,几乎所有食物都含嘌呤,正常人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嘌呤为600毫克-1000毫克。痛风病人应严格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急性期每天嘌呤摄入应控制在150毫克之内,故只能选择含嘌呤低的食物;缓解期病人食物嘌呤摄入也应低于正常人,只能少量选择一些含嘌呤中等的肉、鱼、禽类。 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痛风病人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与正常人一样或稍低,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
-
紫菀汤方药解读 临床治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
从紫菀汤浅析陈无择的辨运论治思想特色 陈言( 1131—1189) , 字无择, 号鹤溪, 宋代青田鹤 溪人, 其人幼年敏悟, 及长学医, 精于内科, 藉《三因方》 奠定了永嘉医派的学术基础 [1 ] 。《三因方》 原题为《三 因极—病源论粹》 , 后易名《三因极—病证方论》 , 简称 《三因方》 , 撰成于淳熙甲午( 1174 年) , 共 18 卷, 内容 涉及内、 外、 妇、 儿各科, 载方千余首。它既是中医学中 的病因病理学著作, 也是研究现代运气学说的理论著 作之一。...
-
多吃白萝卜防胆囊炎反复发作
方女士:我患有胆囊炎,最近气候乍暖还寒,好象胆囊炎也发作的频繁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医中药秘方网:凡是胆囊炎患者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吃东西不能太油腻,否则就容易不舒服。要预防胆囊炎发作也很简单: 第一,多运动。适量运动可增强人体阳气的功能,这样人体胃肠道的功能就会有所增强。这样,胆囊炎发作的可能性就相应的减小了。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运动,不要起的太早。运动量不宜太大,感觉全身发热就可以了。 第二,慎饮食。胆囊炎频繁发作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油脂类食物吃的比较多,比如火锅。并不是说胆囊炎的病人就不能吃火锅了,关键是吃的...
-
胆囊炎急性发作 胆囊结石腹痛 中医验方
裴正学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裴正学有《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血证论评释》《裴正学医学经验集》《裴正学医案医话集》《裴正学医学笔记》等27部医学专著,发表医学论文80余篇。 裴氏胆胰合症方:柴胡10g,白芍10g,枳实10g,甘草6g,川芎6g,香附6g,丹参20g,木香10g,草寇10g,大黄6g,黄连6g,黄芩6g,元胡10g,川楝子20g,制乳香6g,制没药6g,干姜6g,蒲公英15g,败酱草1...
-
肾衰合并痛风发作以仙芪补肾汤加减
吴某某(病人住院号),女,75岁, 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7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7年余前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当时未予重视,一直未接受系统治疗。1周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加重,腰酸软,膝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故于2013年5月8日初次来诊。 现症见:精神疲倦,肾病面容,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腰酸软,腰部疼痛,双膝关节疼痛,右手腕关节红肿疼痛,皮肤无瘙痒,口干口苦,纳一般,大便调,夜尿多,尿中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查体:右手腕关节肿胀,压痛(+),局部肤温升高。 既往高血压、痛风、类风湿性...
-
探讨诱发湿热质痛风急性发作的饮食因素
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发病率不断上升,痛风性关节炎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炎性关节病。痛风治疗需要长时间服药,易引起不良反应,且患者耐受性较差,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痛风急性发作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食因素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总结痛风患者的饮食习惯,探寻湿热质痛风急性发作的饮食因素,为健康教育提供客观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山市中医院门急诊确诊的84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2015年ACR/...
-
冯志海运用消瘿止痛散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经验浅析
冯志海,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第3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人,从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其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自拟消瘿止痛散,在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面疗效明显,今用于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明显减轻患处疼痛。痛风急性发作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均为湿、热、毒胶着于局部而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消瘿止痛散应用于两者的治疗中符合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笔者在跟随冯志海教授学习过程中深感此法的独特之处,现将消瘿止痛散治疗...
-
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方用银翘散合八正散加减
肾盂肾炎,包括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盂肾炎是因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包括泌尿系统表现和全身感染症状。慢性肾盂肾炎是指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浩然认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临床上常有发热、尿频或尿急的共性症状,很难截然分开;而且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忽视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形成慢性肾盂肾炎。所以,中医将二者纳入辨证论治的整体框架之中,不作过细的区分,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柴...
-
治大发作性癫痫 天地虫龙汤
吕国泰,男,1938年8月生,江苏睢宁人,主任医师,教授。1966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分配到山西吕梁岚县工作20年,后调到太原筹建山西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历任山西岚县中医院院长、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山西省中医药学会理事。 临床近50年尤精内、妇二科,擅长于肺、脾、心、肾等疾病的治疗。对顽固性脱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肾炎、肾衰、心衰、癫痫、肺心病等疑难杂症颇为娴熟。常内外合治,针灸并施,取捷径,获奇效。主持科研课题11个,发表论文30余篇。获山西省卫...
-
腹痛反复发作 中医药治疗
1985年9月18日,诊一患者,男,58岁,长期野外生活,终日嗜干食,饮冷水而少进热汤,延至仲秋发生嗳气,上腹疼痛,疼彻少腹,欲便而下堕,曾在乡卫生院肌注抗生素,口服氯霉素等均无效。后经某医给予攻下剂,泻下数次,腹痛不减,反而疼痛固定在脐周以下,疼痛发作时即感欲便而下堕,入厕后稍转矢气而无粪便,但疼痛如故,如此反复发作,屡医不验。要求中医药治疗。 刻诊:精神不振,呈慢性病容,形体较瘦弱,口淡不渴,心肺(一)。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以下疼痛,压疼明显,无包块。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和血常规均无异常。舌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