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 第10页
-
癔病发作推荐一验方
癔病发作后,许多病人就不会说话了,用皂角研细末吹鼻孔,促使病人打喷嚏后就会说话了。推荐验方:取皂角3克,焙干研为细末,以纸卷筒,盛少许皂角粉,轻轻吹入一侧鼻孔,促使其发喷嚏,喷嚏停止后,再取药粉吹入另一侧鼻孔,再促其打喷嚏。 评 癔病性失语属于功能性失语,也称精神性失语症,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其发病与精神紧张、情绪剧烈波动有关,如发怒、激动、恐惧、忧虑、悲伤等因素直接有关。可造成大脑皮层过度刺激,导致病人突发性失语。中医认为是由于肝气上逆、肝风上扰清窍致中风口噤,鬼魇不语,咽喉痹塞,胸中痰结。将皂角粉吹入鼻...
-
秋服枸杞能补肺:预防秋季肺病发作
一般人都知道枸杞能益肾明目,却不知道它也有补肺的作用。秋后早晚温差较大,老年人肺气虚,容易囚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旧疾。此时食用枸杞可保护肺脏,预防呼吸道疾病。 中医认为,枸杞润而滋补,不仅补肾,亦能润肺。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老人体内缺乏维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诱因,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减少患呼吸道疾病,并使老人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降低65%左右。枸杞富含维生素A,每100克构杞含约3.2毫克维生素A。 将枸杞子20克与粳米200克同煮粥,每天早晚服用, 连续2周,可有效预防老人秋季肺病发作。 (中医硕士 王君)...
-
支气管哮喘发作治疗五方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要本着“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在冬季好发时期,分清寒热虚实,祛邪化痰,降气平顺,进食宜进流汁或半流汁食品,适量多饮水,以期湿化痰液,有利排出。而在夏季,多为其缓解期,则应以调补为主。有针对性地使用扶正固本的滋补药材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调整免疫功能,以达到减少发作或根治的目的。 方一:白矾10 克,以温开水溶化后.慢慢饮服。控制后.可经常饮用白矾水(量减半)。 功效:化痰利肺,治哮喘发作,喉中痰呜,不能平卧,有一定的效果。 方二:人参(人参食品)蛤蚧粉:白...
-
治偏头痛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方
治偏头痛经验 经验方:代赭石(另包先煎)30克,白芍、白芷、川芎各15克,赤芍12克,羌活10克,细辛3 克,全蝎8克,蜈蚣2条。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偏头痛患者32例,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6例。 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经验 经验方:柴胡12克,法半夏、党参、黄芩、藿香、白芍各15克,竹茹、防风、陈皮各10克,茯苓25克,大枣20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分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急性发作性眩晕症患者25例,治愈13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4例。停药后复...
-
治未病对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影响
过敏性鼻炎是影响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免疫性 疾病, 它可以被定义为当吸入一些过敏性物质( 如 动物皮屑、 花粉) 导致鼻黏膜发生炎症, 从而出现打 喷嚏、 鼻塞、 流涕及鼻痒等症状的一种免疫性疾病。 西医常以抗组胺药物、 糖皮质激素、 变应原减免及脱 敏等疗法治疗为主。本研究从中医 “治未病” 思想出 发, 采用中药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2013 和 2014 年 8 月份因季节性过 敏性鼻炎在门诊诊治的患者共 62...
-
咽痛发作方用半夏散及汤
宋某,女,30岁,职工。2007年4 月9日因咽痛发作而就治。 自述平素喜食冷饮,一年四季因经常“感冒”屡用大量消炎与清热散火之药而引起咽痛,两医诊为慢性咽炎,服中西成药罔效。近日复因感受风寒咽部疼痛加重,喉痒而咳嗽,痰多,身有恶寒,吞咽困难,咽部无红肿,舌淡苔白,脉浮。辨证为阴寒外束,致阴邪郁聚不得伸达,郁而化火。 方用半夏散及汤:法半夏10 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3剂。水煎服,缓缓咽之,药后诸症皆消。 按:阳气化行则阴邪即灭,炙甘草与半夏、桂枝合用可化周身之阳气。该患者素喜...
-
慢性咽炎急性发作中药方
中医认为,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具生津益胃、养阴清热之功,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等证。选石斛单味煎煮,代茶,即有很好的保护声带的作用。因其性甘可以悦脾,味咸又能益肾,药性十分平和,且无毒副作用,所以适于歌唱家、演员、教师等作为保健茶长期饮用。 如咽干舌燥,阴虚症状较为明显,可在石斛中辨证加入黄精、玉竹、麦冬;如伴有声音嘶哑,则加木蝴蝶;如兼气短、乏力等症状者,可加黄芪、太子参、黄精,其疗效更为显著。 我堂弟今年45岁,有二三十年的吸烟史,患有慢性咽炎多年,他平时总是哼哈哼...
-
初春咽喉炎反复发作 中成药来治疗
初春天气干燥,咽喉炎容易反复发作。声音嘶哑、有异物感、咽喉痛、吞咽不适,这些都是咽喉炎最常见的症状,老百姓通常也不把它当回事。咽喉疼痛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迁延不愈,甚至可波及耳、鼻、气管等周围的器官,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治疗咽喉炎,中成药具有用法简便、疗效可靠、能迅速改善不适症状、副作用小及价格便宜等优点,是此症患者最乐于接受的一类药物。可根据病因病机及症状的不同,选用下列中成药来治疗。 藏青果冲剂有清热利咽、生津润肺的作用,用于咽痒干咳者。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1日3次;或用...
-
咽炎发作我有妙方
我丈夫今年45岁,有20年的吸烟史,患有慢性咽炎多年,他平时总是哼哈哼哈,咽部不利。近来咽部疼痛难忍,无法睡眠。在医院点滴了几天各种抗生素,也用了消炎药,咽部疼痛仍不见好转,即去请教中医师。 中医师建议我丈夫彻底戒烟戒酒,停用各种抗生素,并用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天煎水当茶饮。两天后丈夫咽痛明显好转。为了巩固疗效中医师建议再坚持服用十天,并彻底与烟酒决裂。终于治好了丈夫的慢性咽炎急性发作。 浙江台州 吴清华 编辑提示:石斛的细胞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物质,所以一般需煮沸30分钟,才能使其有效成分溶入水中,达到治疗...
-
咽炎反复发作服半夏厚朴汤
临床发现,许多慢性咽炎患者身上有和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的性格。有些人经过治疗后,咽炎不再犯,有些人却老是反复发作。为什么呢?当医生问他最近是否顺心时,他就会回答说:“最近心里很堵”。这是不良情绪在做怪。 我有一个患者是大学老师,虽三十刚出头,但她的慢性咽炎史却已经有五六年了。药吃了一大筐,但病就是不见好。后来我了解到,她平时非常容易发怒,爱生闷气,心眼儿小,还特别爱哭。 针对她这种情况,我给她开了一副药方:半夏9克、厚朴6克、茯苓12克、生姜3片、苏叶2克。我告诉她,把药用水泡上30分钟后,加...
-
咽喉炎反复发作 试试中成药
初春天气干燥,咽喉炎容易反复发作。声音嘶哑、有异物感、咽喉痛、吞咽不适,这些都是咽喉炎最常见的症状。应用中成药辨证论治,有较好的疗效。 藏青果冲剂:有清热利咽、生津润肺的作用,用于咽痒干咳者。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块),每日3次;或用片剂2~3片含服,每日4~6次。 复方青果冲剂:功擅清热利咽,用于伴口干舌燥、声音嘶哑或失音之咽喉肿痛。开水冲服,每次一袋(10克),每日2~3次。 清咽丸:有清热利咽之功,用治声哑失音。口服或含化1丸(6克),或片剂4~6片,或滴丸4~6粒,每日2~3次。 利咽解...
-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
【穴性特点】 筑宾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腧穴,阴维的郄穴。筑,通祝,为庆祝之意。宾,宾客也。该穴名意指足三阴经气血由此交于肾经,而肾经得之庆也。 筑宾穴在足内踝上5寸,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取之。功擅散热降温。历代文献记载,筑宾穴主治癫狂、呕吐涎沫、疝痛、小腿内侧痛。 现代临床常用之治疗癫狂、痫证、呕吐涎沫、疝痛、小儿脐疝、小腿内侧痛、腓肠肌痉挛、精神分裂症、睾丸炎、胃炎、肾炎等多种病症,近来有报道针刺筑宾穴对口腔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操作技法】 取穴后,垂直进针, 提插捻...
-
口腔溃疡 睾丸黏膜溃疡反复发作 路志正临证经验方
姚某,男,32岁, 2012年11月4日就诊。 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10年。患者2003年开始伴睾丸黏膜溃疡,中医药诊治半年,症状有改善。 刻诊:口腔溃疡、睾丸黏膜溃疡反复发作,心烦易躁,急躁时尤甚,纳馨,寐安,痰多色黄、食无忌惮,嗜烟酒、食辛辣。食辛辣后则腹泻,饮水较多。望其舌胖,舌尖红,质暗红,苔薄白,察其脉弦滑。此为狐惑之脾虚湿热内蕴,法当运脾化湿,清热解毒。 方药:藿香12克,薄荷12克,桔梗12克,炒栀子6克,炒防风12克,炒杏仁9克,炒薏仁30克,通草15克,炒黄芩6克,砂仁6克(后...
-
口唇痒痛反复发作10余年 中药治方
病例:张某,女, 48岁。 患者自述口唇痒痛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个月。曾用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患者每因情志因素及风吹后口唇痒痛相兼,春夏季节加重,近1 个月来因风吹后症情复发。进食时灼痛难忍,伴口干欲饮,食少。诊见患者口唇红肿,糜烂,溃烂面上散在粘膜剥脱,周边兼有结痂、皲裂,舌质红,苔微黄而干,脉数。证属脾胃实火为本,虚火上炎为标,治宣清热泻火为主,滋阴生津为辅。 处方:生石膏20克,藿香、生地各12克,知母、地骨皮、土茯苓各10克,栀子、甘草、防风各6克。用法:水煎,第1、2煎取药液分3次内服,第3煎外...
-
心律不齐每次发作心慌不宁 脉结代方治验
脉结代方 原方:党参、黄芪、当归、柏子仁、酸枣仁、龙眼肉、炙甘草。煎妥后冲入黄酒少许。治疗脉结代。余经过若干年之选择,始得搜寻而出,故特定为治此症之主方。 治验:崔某,男,53岁,于2013年8月初诊。 患心律不齐3年余。每次发作,心慌不宁,心脏部位有间歇跳动感,立即含化速效救心丸有效。近因儿子考学,操劳过度,不得安眠,遂使心律不齐频繁出现。刻诊:心悸不安,胸部有轻微闷憋感,说话声怯,时有叹息。舌质淡暗,脉不齐,有结脉出现。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夹有瘀阻。治以益...
-
治中风急性发作 豁痰通络法
王某,女,27岁。诉1月前因情绪刺激及饮酒过量,头痛头晕,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而致昏迷。立即住院,经对症治疗21天后苏醒。刻诊:头痛头晕,言语不利,视物不清,偶有复视,胸闷憋气,颈项僵硬,心烦易怒,不能行走,下肢疼痛,夜卧不宁,大便干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患者饮酒过量,情绪过激而化热,热灼脑络而致脑络血溢;热扰清窍,则视物不清;热扰津伤致痰凝,脉道不畅,故言语不利,行走不便;痰浊闭阻心脉,则胸闷憋气;痰热上扰,心烦易怒,颈项僵硬;热伤津液,腑气不通,大便干燥。舌暗红,舌下脉络紫胀,苔黄...
-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病名的认识
裘昌林以脾虚论治发作性睡病经验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白天不可抗拒的短期发作睡 眠, 伴猝倒、 睡眠瘫痪、 入睡前幻觉为主要症状, 部 分患者伴有夜间睡眠紊乱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 是神经系统的疑难病。 儿童至老年均可发病, 10-25 岁起病者居多 [1-2] 。 其病因不明, 多认为有遗传易感 倾向, 此外, 感染、 情绪、 压力、 疲劳、 过饱等也是其 诱发因素。 目前, 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 以药物治疗 为主, 辅以精神心理治疗的综合疗法; 药物治疗通常 采用中枢神经兴奋剂以减轻患者的嗜睡, 采用抗抑 郁药治疗...
-
调理肝脾辨治胸痹 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气短喘息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上禀中医世家传承,早年悬壶乡里,名重荆楚,勤求古训,博采众家,上溯经典,下及各家,汲取现代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创新性地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胃法十八字诀。从医70余载,潜心临床,治学严谨,医术高超,学验俱丰,尤擅将调理脾胃之法运用于临床中,效验颇佳。其中运用调理肝脾辨治胸痹是路志正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重要部分,浅析如下。 病因病机 胸痹为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