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67页
-
治牙痛 牙龈出血 磨牙方
治牙龈出血方 地骨皮150克,大黄炭90克,先加水1000毫升,浸泡2小时,加热至沸15 分钟后取出药液;再加水500毫升,煮沸 15分钟取药液,合并两次药液过滤去渣,再加食醋200毫升,混匀装瓶保存。每天含漱3~5次。主治:慢性牙龈出血,久治难愈者。 李凯 治牙痛方 处方:生地、生石膏、冰糖各10克,自芷5克,莲子芯、细辛各2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龋齿疼痛、风火牙痛、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症见牙龈红肿,牙痛受热加重,口干,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 宋园雁 芦根茶治磨牙 中医认为,睡觉...
-
口腔清新 中药含漱是缓解牙龈出血
不少人经常因为上火或熬夜后第二天起床发现牙龈出血或口腔有异味,中药含漱是缓解牙龈出血和保持口腔清新的有效方法。 薄荷发散风热、透疹解毒。可用于起病初期、牙龈肿痛,有抗炎、镇痛、止痒作用。 淡竹叶清凉解热。可用于心火炽盛,有清热、抑菌作用。 双面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可用于反复牙龈出血、色泽瘀深、疼痛明显,有镇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痛肿。可用于牙龈出血流脓等急性炎症期,有抗菌、抗炎、解毒等作用。 制作方法:根据牙龈不同情况选择以上一种中药,用15克药材,100 毫升水,煮沸5...
-
经常牙龈出血 缓解牙龈出血的偏方
江门 王先生 我经常都会出现牙龈出血,无论是刷牙的时候,还是吃饭的时候,都会见到血的踪影,在上火的时候尤为严重。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据说可以缓解牙龈出血的偏方,使用后止血效果不错,特此来信推荐。 止血方:仙鹤草、藕节、侧柏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有效减少牙龈出血。 主管药师 谭汉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谭汉添表示,仙鹤草味涩,有收敛止血的功效,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因其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出血,皆可应用;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地下根茎下的节,...
-
牙龈肿痛方 牙龈出血方 实火牙痛方
牙龈肿痛方:金银花15克,甘草10克。共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早、晚饭前服用,连服3日。 牙龈出血方:芦根15克,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完,一般服2~3日即可见效。 实火牙痛方:苦瓜1条,切碎,捣烂如泥,放入白糖,拌匀,腌渍2小时即可。1次服完,连服3次即可见效。 虚火牙痛方:生地10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生地、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加入白糖即可。温后服用,每日1剂。 牙周炎方:车前草30克,薄荷15克,绿皮...
-
名医名家陈信义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经验
名医名家-治疗出血性疾病的经验 陈信义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血液科主任、大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知名血液病专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患,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对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丰富、颇有心得。 陈教授认为热、虚、瘀是出血性疾病最常见病因,也是其发生与转化的关键。其主要病机为热毒伤血,迫血妄行,或内伤脾肾,气不摄血,或阳不敛阴,阴虚火旺,以致血液外溢。动血之由,惟火...
-
出血性中风辨证论治针药并治
本文从辨证论治、针药并治及微创手术合并中药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现状,指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不足,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探讨、治疗出血性中风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出血性中风是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本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急性期的有效救治能最大限度地逆转病情,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故急性期的有效救治方案一直是中西医临床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现代中医大多从风、...
-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机体气机失常与对策
出血性中风恢复期脑部病变较急性期基本稳 定, 脑水肿、 颅内高压的临床征象, 受损的脑功能趋 向恢复。此期正虚标实, 治疗侧重扶正与祛邪, 针对 气血、 阴阳、 营卫、 脏腑层面调理, 对瘀、 痰、 湿、 火进 行论治。我们认为气机失常为恢复期病程中纲领性 病机, 是此期确立治则的基本原则, 制定相关对策的 重点也应首推调理气机。 1 恢复期调理气机的重要性 气街是经气集中运行的共同通道。四海化生精 神气血, 四街行气通调营卫 [1 ] , 说明气街的一个重 要功能, 即为气血汇聚、 运行的通道。脑部气街的结...
-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
张锡纯原解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中,主治心悸怔忡,其方药组成有: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山萸肉五钱、柏子仁(炒)四钱、生牡蛎四钱、生龙骨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心因热怔忡者,酌加生地数钱。若脉沉迟无力者,多因大气下陷,详观升陷汤跋语及诸案,自明治法。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用龙眼肉补心血;枣仁、柏仁补心气;用龙骨入肝安魂;牡蛎入肺定魄;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也,且二药与萸肉并用,大能收敛心气之耗散,并三焦之气化亦可因之团聚。特是心以行血为用,心体常有舒缩之力,心房...
-
龋齿引起的牙痛出血 快速止痛方
龋齿是牙齿硬安排逐渐被损坏的一种疾病。临床使用标明,云南白药对龋齿初期引起的牙痛、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当牙痛发作时,用牙签挑取云南白药少许,放入汤匙,然后参加开水1滴,调成糊状,再用牙签挑取白药糊塞入龋洞,牙周或牙根部,一般用药3~5分钟即能止痛。 云南白药其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成效。药理研讨标明,该药有较强的消炎镇痛效果。临床上,在牙槽窝内放置云南白药,还能有效减轻牙齿拔出后的并发症。该药止龋齿痛苦见效快,无副效果。但假如连用数次牙痛不缓解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魏中意)...
-
治中风后半身汗出有妙方
病人中风后半身汗出,是中风 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较为 多见。患者多于患侧汗出,有自汗, 有盗汗,还有两者兼有,常反复发 作,较难治愈,时刻影响中风患者的 预后。在治疗该病时,结合中风之痰 瘀致病理论,采用逐瘀化痰法治疗 22例中风后半身出汗患者,疗效颇 佳,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共收治22例中风后半身汗出 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 年龄均在49岁以上,均无手术、外 伤史,且肝肾及心肌功能正常,均为 中风后患侧半身汗出较多,有时可 浸湿衣物,活动后症状加重,既往无 半身汗出史,为中风后发病。...
-
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头痛、偏瘫案
黄某,男,65岁,2016年3月6日诊。患者五年前患出血性脑中风。在该院开颅手术治疗。现常头晕痛,时有刺痛,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左上肢能慢慢握拳,尚不能端碗,左下肢痿软无力、痹痛,在家人搀扶下能跛行;左侧上下肢欠温,左下肢微肿;头部有时疼痛难忍。面色晦暗,舌密布瘀点,苔薄白,脉弦。 处方:黄芪50克,川芎12克,丹参12克,田七15克,天麻12克,杭白菊12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水蛭10克,蜈蚣10克,当归10克。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合,分2次温服。7服。...
-
急性脑出血后脑梗死 给予中药服用处方
文某,男,49岁,于2016年2月22日初诊。因突发性晕厥住院。现病史: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头晕后脑勺疼痛,遂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精神欠佳,嗜睡,大汗淋漓,四肢潮湿,体温正常。颈部软。呼吸26次/分,心率90次/分,血压150/95毫米汞柱。24小时尿量1500毫升。双下肢无浮肿。巴彬斯基征未引出。双侧瞳孔等大等圆。胸部CT:双肺感染,胸腔中等量积液,心脏增大。脑CT示:右脑枕叶部出血灶。白细胞13.5×109/L。心脏彩超:心肌梗死,主动脉硬化。心电图:心室下壁梗死。既往有吸烟过度饮酒史,高...
-
急性脑出血高热昏迷症的治疗综合分析
中风中脏时,有闭证、脱证之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属危急重症。闭证是以痰、湿、瘀血邪实内闭为主,分阴闭、阳闭;脱证是在此基础之上又出现元阳欲脱之证。前者属实,应急祛实邪;后者属虚,当急扶其正。此时变化多、发展快,往往初起实闭证,很快出现脱象;或初起脱证,经抢救后又成闭证;或先是阳闭证,一剂泻下又成阴闭证。若闭脱不分,寒热不辨,极易犯虚虚实实之戒,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尽管临床闭、脱证难辨,但如果认真观察,仔细收集证据,善于综合分析,正确辨证,并结合西医诊治手段,仍可大有作为。下面叙述一例急性...
-
蛛网膜下腔出血 己亥年司天方敷和汤治疗验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约10%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前死亡,30天内病死率约为25%或更高,再出血的病死率约为50%,2周内再出血率为20~25%,6个月后的年复发率为2~4%。中医药治疗是否能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一直是临床关心的问题。笔者分享一例用司天方敷和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案例,以期与同道共同探索。 朱某,男,1969年农历4月31日生人。2019年4月30日突发剧烈头痛,血压增高,...
-
三脏一体出发辨证论治老年抑郁症
阮士怡辨治老年抑郁症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对内 科常见病尤其是老年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版学 术专著 5 部,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 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 品种 1 种。 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以持久的 心境抑郁为主要特...
-
过节吃撑,怎么破?脾胃病科专家为你开出消食方!
今天是中秋佳节,正式开启3天的小长假。节日期间,亲朋好友欢聚,吃得多运动少,易消化不良,如饱胀感,没有胃口,甚至呕吐,腹痛;大便臭味重。家庭可常备保济丸、保济口服液、保和丸。也可用以下几个食疗方。 1 白萝卜。煲鸡汤、牛腩、羊肉、猪骨的时候放一点白萝卜可以起到消食理气的作用。 2 山楂。山楂泡水消食的作用非常好,尤其是肉食。煮肉时加入30g~50g山楂还可以让肉更容易烂,且不油腻。 3 金橘。与前两种比,金橘的消食作用弱一些,但理气化痰,对吃得肥腻且痰多的人更适合。...
-
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验案
伤津损肾(表里同病)症验案 郭某,女,26岁,1983年12月4日诊。诉前日受凉后而致发冷发烧。头疼四肢困乏无力,近2天病情加重,腰背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头痛发热恶寒加重等。口干而渴,心烦燥。体温38.5℃,曾在乡村诊所诊疗无效而来就诊。见脉数有力,舌质红,苔薄白而微燥。体温38.5℃。化验:尿蛋白(++),白细胞(++),管型(+)。 诊断:风水(热邪侵袭,表里同病)。 治则:清热解毒,生津润燥。 处方:金银花15g,黄芩12g,连翘20g,栀子10g,麦冬15g,生...
-
消化道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脱证脱证医案
卢永兵主任医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五十年来卢永兵多次用大剂量高丽参救治虚脱病人,屡屡奏效,可见中医传承经验之可贵。现介绍二例卢永兵在临床实践中用高丽参抢救大出血脱证病例,以飨读者。 消化道大出血脱证医案 1993年12月23日诊。邓某,男,78岁。刻诊:面色苍白,休克额汗,肛门出血如注,已输血4000毫升,呼吸微弱,四肢冷,脉微欲绝。 处方:高丽参50克,黄芪60克,仙鹤草、侧柏叶各30克,荆芥炭15克,田七20克。嘱立即煎后鼻饲,傍晚巡诊,病者血止神清。再调治一周出院...
-
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医案
当今还有少数人认为中医只能看四时感冒病、慢性病,不能治急重病,这是一种偏见。他们不了解中医史,也未看到中医师救治急重病人。许多中医名家就是因为治愈急重病而名噪一方的,如汉代医圣张仲景就是治急重病而千古流芳的中医名家,后来把经验著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二部巨著,至今仍是中医药院校的教材。 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出身于中医世家,少年时父亲就亲传救治毒蛇咬伤的秘方给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6年至临床工作50多年,时时得到恩师邓铁涛、罗元恺教授的热情传承,医术日臻,琴心剑胆救治许多危重病而名扬一方。现介绍几则纪实医...
-
杨春波提出消化病的中医研究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杨春波教授为第二、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认为消化系统的各种疾病(简称消化病),是以西方医学理论命名,基本着眼于局部和形态、组织,虽然对消化病的防治做出了重大贡献,且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人是有机体,存在着个体差异,且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消化病的发生及其病理反应也与之相关;不少消化病是先功能改变后置于形态,且不断变化,所以需要有另一种理论去认识、处理,才能更好地防治消化病。杨春波认为中医学是由东方文化哺育而成的医学科学,中医学提供了从宏观、整体、动态...
-
泄泻 泻出如水样粪便稀溏 用药方药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胜所致。历代医派医家治疗泄泻,皆以脾虚湿盛为其基本病机,以健脾化湿为其基本治法。江苏孟河医家之集大成者,先贤如费马巢丁四大家,今人如邓星伯、杨博良、张泽生、张简斋、徐景藩等,皆以健脾化湿为治泄基楯,而又各随其所得,另有新说创见,或家技或师承,融会贯通于一炉,而又自成孟河一派之治泄经验特色。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深耕临床五十余载,精求古训、博采众家,于泄泻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均有独到体悟与效著经验,期以有所助益。 诊治要点...
-
慢性咳嗽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慢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8周之咳嗽[1]。因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2、第3批传授老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行宽教授临床上从肝论治慢性咳嗽,积有丰富经验,融古铸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目睹药到病除之效,现总结王师经验如下。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王师根据临床咳嗽患者常伴咽痒、阵咳痰少、口干苦、目眩、脉弦等肝木之征,总结出从肝治咳常法:(1)利气豁痰法:久咳之疾,痰热内蕴肺管,肺管不利,久病及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