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 第15页
-
柔肝软坚汤治疗肝硬化
慢性乙肝、丙肝常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此属于中医郁证、积聚、血瘀等证范畴。病毒邪气驻留于肝,以耗损肝脏气血为主,其病变结果在肝,病理过程在于脾肾亏虚,气血不和,邪罹肝络。肝肾同源,体阴用阳,以血为本;脾主生化,乃气血之源,且肝病横逆犯脾,脾气常虚,致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肝体逐渐失去弹性变硬变小,乃阴分不足,津血亏损,滋润荣养不够,故肝血肝阴亏损是第一病理所在,也是邪罹肝络,气滞血瘀的病理基础。治疗的总原则是柔肝软坚,但应从补气益血,理气化瘀入手。笔者自拟柔肝软坚汤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疗效。 药物组成:炙...
-
肝硬化的治疗中药三验方
益气活血汤 组成:黄芪 15~30克,白术10克,茯苓10 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当归10 克,郁金15克,泽兰15克,桃仁 10克,鳖甲15克,甘草3克。功用:益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补脾益气为主药,气旺以促血行,配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健脾助黄芪以益气,且可培土以护肝木;丹参、赤芍、当归养血活血,郁金行血中之气,泽兰、桃厂活血祛瘀,鳖甲咸寒入肝脾,软坚散结,均为辅药;甘草调和诸药。主治: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临床表现:神疲乏力,脘闷,纳差便溏,舌质淡或有...
-
肝硬化内痔出血中医方
止痛如神汤加味治疗肝硬化内痔出血的临床观察 内痔是临床常见病证,主要病因分为肛垫下移学说及静脉曲张学说。肝硬化患者可出现直肠肛管静脉曲张,故肝硬化后痔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且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存在凝血异常、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等临床表现,所以手术切除及注射疗法的风险增大。笔者近年来采用止痛如神汤加味口服治疗肝硬化内痔出血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硬化合...
-
治慢性肝炎后期肝硬化 柴胡鳖甲汤
刘渡舟(1917~2001年),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营口人。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柴胡6克,炙鳖甲10克,煅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
-
肝硬化影响性功能 花茶调理
当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此时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而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能力增加,使血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男性的性能力。 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进而使雄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男人女性化。主要表现为男性睾丸萎缩、阴毛稀少、性欲减退、声音变细,甚至还会出现男性乳房增大(可单侧也可双侧),以右侧为多见。轻者仅有乳头或乳晕隆起;重者则类似女性乳房,可有胀痛,但无乳汁分泌。对于肝硬化引起的性功能减退,应...
-
中医辨证施治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是指临床上肝硬化腹水病人经其他方法治疗而腹水难以消退的疾患,属危重症之一。笔者据长时间跟随关幼波名老中医学习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探索,认为应在突出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注意补气活血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肝硬化腹水在中医属“臌症”范畴,古代医籍多有论述,但在临证时并发证较多,病证也较为复杂。笔者认为,水湿内停,主要是由于正虚(气虚、脾虚、阴虚)肝郁血滞,中州不运,湿热凝结成痰,瘀阻血络;更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
-
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方
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气滞湿阻)方 处方:柴胡、猪苓各10克,茯苓、赤芍各15克,枳壳、香附各12克,甘草、苍术各6克,陈皮、白术各9克,大腹皮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用于治疗肝硬化,中医辨证属气滞湿阻型。症见胁下胀满,腹胀,饮食减少,嗳气不适,小便短少,大便可,舌苔白腻,脉弦。 新疆名医治肝硬化(湿热蕴结)方 处方:菌陈、大腹皮各30克,山栀、知母各10克,生大黄5克,泽泻、猪苓各15克,防己、茯苓、滑石、葶苈子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
-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国医大师路志正最近接诊一位肝硬化患者,男性,48岁,西医诊断为丙型肝炎后肝损伤15年。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门静脉高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0天前出现食道出血。初诊时见其面色萎黄、晦暗无泽,胸腹部有蜘蛛痣,腹部膨隆,自述疲乏无力,时有胁肋胀痛,睡眠一般,舌质紫暗,苔中、根腻,脉弦细滑无力。最近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化验血色素偏低,白细胞低,血白蛋白低,血糖偏高。路老看过病人后,在病历上写道:治宜健脾柔肝,软坚散结,活血利水。 处方:五爪龙30克,西洋参10克,橘叶15克,丹参18克,八月札12克,炒白芍12...
-
中医治疗肝硬化 名医高宪虹辨证方
治肝硬化(肝郁脾虚)方 处方:柴胡、枳壳、姜半夏、制香附各10克,白芍、党参、茯苓、山药各12克,川芎6克,炒鸡内金7 克,炒薏苡仁、炒白术各1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用于治疗肝硬化,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临床可见两胁胀痛,胸闷太息,脘腹闷胀,或恶心呕吐,便溏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细。 专家点评:肝为将军之官,属木,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是人体气机运行畅达的保证。脾属土,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肝气旺盛,首乘脾土。肝病后肝木失于条达...
-
主治肝硬化 软肝汤
张杰,男,出生于1946年9月。安徽中医学院主任中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中医。擅长使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病,重视辨证论治,突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的治疗颇具特色。 组成党参15克,三七参粉6克(冲),丹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制鳖甲15克,土鳖虫15克,莪术10克,当归15克,生地15,枸杞子30克,茵陈20克,垂盆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炒栀子10克。 功能益气健脾养肝,清热利湿解毒...
-
田玉美教授治肝硬化腹水
邓某,男,57岁。2011年6月16日初诊于笔者老师湖北中医药大学田玉美教授。腹水2年余。2年前下肢静脉曲张后,腹部出现腹水,检查为肝硬化腹水。现腹大如鼓、胀满,气喘不能平卧,周身皮肤黧黑,肌肤甲错,伴神疲乏力,小便不利,大便调。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证属水湿瘀热互结腹内,气机阻滞。治宜利水消肿,行气除湿;方用己椒苈黄丸合胃苓汤加减。处方:防己20g,椒目6g,葶苈子6g(另包),苍术10g,厚朴20g,青陈皮各10g,白术10g,泽泻30g,猪苓20g,草果仁10g,大腹皮15g,车前仁30g,白茅根3...
-
肝硬化腹水 山东名医治方
处方:玉米须、车前子(包)各30克,王不留行12克,白豆蔻、砂仁、蝉蜕各9克,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各3克,郁李仁、大腹皮、冬瓜皮、炒莱菔子各15克。 用法:水煎2次共对为400~500毫升,早晚2次或早、中、晚3次温服。每服6天停1天,1个月为1疗程。 加减:齿衄、鼻衄者,加三七粉3克冲服;黄疸者,加茵陈15克,田基黄30克;小腹胀甚者,加沉香6克。 功效主治:行气利水。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属气滞湿阻型。症见腹大胀急,叩之如鼓,两胁胀痛,嗳气或得矢气后稍舒,小便不利,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或弦滑。 专...
-
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 病机与治则方
王某,男,61岁,1985年7月27日初诊。 代诉:肝硬化伴呃逆2月余。患者以肝硬化出血,在某市级综合医院住院,出血止后,一直呃逆不停,西药无法控制。请某中医诊治,连续服中药20余剂也无法减轻,在此期间因呃逆而引起消化道出血2次。患者在病床上忽想起多年前找笔者治过病,遂请家属前来求治。 诊时:患者住院中,卧床不起,不能前来,病情由其老伴代述。患者1978年因肝硬化行脾切除术,此后经常消化道出血。最近1次出血后出现顽固性呃逆,晚上睡着不呃逆,但只能睡3个小时,醒来后,就不停呃逆,每分钟呃逆几次...
-
肝硬化腹水治验案 原方加炒麦芽
刘某,男,37岁。农村进城建筑工 人,高中时查有乙肝,经治好转。右上腹 部近半年闷胀,前2个月全身浮肿,小 便不利。经医院确诊肝硬化腹水,建议 住院治疗。因经济拮据,在家服西药。近 日浮肿更甚,叠经服用西药无效。2010 年7月6曰,经人介绍来看中医。证见 腹大如鼓,入夜更甚,全身水肿,小便几 无,胸闷不舒,言少无力,形寒肢冷,脉 沉细无力,舌淡苔白而滑。 初诊:体虚水肿,治宜温补脾肾,益 气升阳引水。方用黄芪60克,干姜30 克,茯苓30克,熟附片20克,泽泻20 克,海龙2条,麻黄6克,升麻5克,柴 胡5克,...
-
中医方药治乙肝伴肝硬化
乙肝伴肝硬化是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丁某,男,43岁。2018年03月06日初诊。诉:患乙肝10余年,发现肝硬化一个月,效果不佳。后请江苏省扬州市名老中医张恩树主任医师诊治。刻诊:面色萎黄、眼睛稍黄。门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纳谷不香,苔薄腻,脉细弦。 诊断:臌胀(湿热久积、肝郁血瘀)。 治则:疏肝健脾,活血化...
-
周信有辨治病毒性肝硬化经验
周信有 ( 1921—2018) ,男,甘肃中医药大学终身教 授,国医大师,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70 余载,精研 《黄帝 内经》 ,主张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善于应用 “复 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之法诊治病毒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主要由 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可逐渐发展为肝癌 [1 ] 。临 床上部分患者可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乏 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等,也可无临床症 状。其病理表现为...
-
刘平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1例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 病理上 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 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 征 [1 ] 。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病情发展的 表现, 预后不佳, 进展至后期可致血管破裂出血, 危及 患者生命 [2 ] 。现将吾师刘平教授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 曲张病例一例, 与同道分享, 以供参考。 1 病案实录 杜某, 女, 53 岁。初诊日期: 2012 年 3 月 15 日。 患者乏力 3 年, 伴咳嗽、 痰中带血 3 日。2009 年患 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 至某三甲医院行相关检查 后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