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硬 第16页

硬 第16页

  • 主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 名医方

    主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 名医方

    处方:三棱、莪术、青皮、枳壳、郁金、当归各10 克,柴胡8克,赤芍12克,鳖甲15克,生牡蛎20克。 用法:将生牡蛎先煎20分钟后,投入其余药物,加水至淹没药面,置火上煎煮,沸后20分钟,滤渣取汁。早中晚各服1次,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疏肝止痛,软化肝脾。主治多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辨证属血瘀肝郁者。症见脘腹胀满,两胁胀痛,腹大青筋,或有少量腹水,面色发黑,或见蜘蛛痣,唇青舌瘀或舌质暗红,脉细涩。 专家点评:方中三棱、莪术破血祛瘀,行气止痛,历代视为软坚散结、去除腹内包块的主药;当归祛瘀血,养新血;赤...

  • 朱文元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治验选

    朱文元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治验选

    肝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常见症状有右胁肝区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腹壁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等,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为了尽可能早地发现肝病,及时做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先上医院检查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肝脏B超等。 验案举例 慢性肝炎病例 范某,男,44岁。2006年6月21日就诊。诉1年前出现黄疸,在某医院...

  • 肝硬化腹水,水蛊,蛊胀,中医扶正消水邪是治疗大法

    肝硬化腹水,水蛊,蛊胀,中医扶正消水邪是治疗大法

    王玉生是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随诊王玉生老师期间,见到他应用自拟的“软肝要方”治疗各种类型肝硬化,而且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也应用顺手,疗效显著,此就其应用理论分析及典型病案列下。 此病古代多称为“水蛊”“膨脝”“蛊胀”“蜘蛛蛊”“单腹蛊”等。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发病漫长、病因多种、病理转变极其复杂、病情危重、治疗艰难、难以取效等的疾病,该病腹水严重时,也是死亡率...

  • 芍药甘草汤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芍药甘草汤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一张小方,只有芍药甘草两味药,但你不要小看张仲景的小方,他们都是很有道理的,芍药甘草汤原本用来治疗脚挛急,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用来治疗所有挛急的毛病,甚至是看似不挛急的毛病。 我这里有个奇怪的经验,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上很棘手,黑疸,黄疸持续增高,不好治,我治疗过一个胆汁淤积性黄疸的女性患者,周身发痒,每天都要用热水捂,不管用,又用手抓,浑身都是抓痕,找我看时,我发现这个人非常瘦,一天一到晚上就脚抽筋,而且大便干结如粒,她前面已经吃了几年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 肝硬化腹水 柳少逸验方鳖甲煎丸

    肝硬化腹水 柳少逸验方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2例 柳少逸老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首届理事, 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 倡导太极思维辨证, 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建立了以“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虚损论, 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枢机论, 器质性疾病的气化论, 有形痼疾的痰瘀论”为内容的病机四论体系, 构建了以“天人相应的系统整体观、形神统一的生命观、太极思维的辩证观&rdquo...

  • 治慢性肝硬化 用老水鸭滋阴汤

    治慢性肝硬化 用老水鸭滋阴汤

    食材老水鸭1只,大约750克,三七15克,带皮冬瓜1000克,生姜3片,陈皮1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老水鸭处置,洗净,切块。三七打烂成碎块。冬瓜洗净,带皮切块。先将老鸭、三七块、生姜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先用旺火煮开,煮开后小火慢炖,2小时后再加入冬瓜块、陈皮。煮开后再炖2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精盐即成。喝汤吃肉,佐餐服用。 本汤用老水鸭滋阴养胃,利水消肿。配伍冬瓜清热解毒、利水。三七活血补气抗炎抗纤。可作为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辅助食疗。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之肝肾阴虚型,症见虚...

  • 乙肝肝硬化5年 薯蓣丸治疗

    乙肝肝硬化5年 薯蓣丸治疗

    汪某某,女,59岁,2014年10月31日初诊。 患者乙肝肝硬化5年,常觉乏力,形体消瘦较著,服各种营养品体重不增。前见他人服江阴致和堂所制的加减薯蓣丸(顾植山制定方)效佳,遂自行购服,服用20天,体重竟增长了2公斤。述服至十余天时,曾出现脘闷纳呆,按顾植山煮丸去渣饮水的方法,并遵原方“空腹酒服”后,胃中即适。目前病情稳定,体质也明显改善。 按 该案除显示薯蓣丸治疗虚劳诸疾的神奇疗效外,还提示我们要注重经方的煎服法。仲景在方后注明“空腹酒服一丸,一...

  • 肝硬化 治则治法 扶正祛邪各有其法

    肝硬化 治则治法 扶正祛邪各有其法

    刘凤斌辨治肝硬化经验探讨 肝硬化,为现代医学依据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后形成假小叶的病理改变特征所命名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各种慢性肝病未能及时治愈的结局。中医学并无记载肝硬化的病名,本病当属“胁痛”“积聚”或“臌胀”范畴。刘凤斌教授在治疗肝硬化方面颇有造诣,尤其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善运用中医中药长期控制患者病情,显著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肝癌进程。笔者随师临证,颇有感悟,故总结其经验以探讨之。 治病求本,审因论...

  •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 用清营汤加减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思路 用清营汤加减

    俞荣青,男,1924年生,江苏无锡人。1948年江苏医学院毕业,195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届中医研究班结业。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肝胆病专业主任委员。1995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中医对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病毒性肝炎防治手册》《呼吸系病现代治疗》。 从事医疗工作近6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系病,尤其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研究上,成绩突出。认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乃脾虚为本,湿热瘀毒...

  • 清热解毒治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方

    清热解毒治慢性肝炎 肝硬化腹水方

    治慢性肝炎方 处方:芹菜、苦瓜、黄瓜、青椒≮青苹果、蜂蜜各适量。瓜果洗净合并榨汁,调入蜂蜜饮用,有清热解毒、平肝健胃、养肝滋阴的作用。 主治:慢性肝炎,中医辨证为肝火犯胃型,症见食少腹胀,口干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周广钦 治肝硬化腹水方 甘遂、甘草各60克,研末混合后,装入肠溶胶囊中,每丸2克,每次1丸,于清晨用米汤送服。 “双花”洗澡 清热解毒 炎热的夏季,出汗后很容易长痱子,可以用双花浴液洗澡,去痱子。双花浴液指的是金银花和野菊花,它们都有清热解毒的功...

  • 肝硬化腹水治案一则

    肝硬化腹水治案一则

    金某。男,51岁。患者肝 硬化腹水已有半年之久.腹 大如鼓.两胁隐痛.下肢水肿 20多天而前来就诊。刻诊: 纳差.嗳气.脘腹痞闷,神倦 乏力.近日大量吐血、便血。 大便稀溏,小便量少,舌红, 苔微黄,脉弦数。诊断为肝硬 化腹水。治宜疏肝理脾,活血 化瘀,益气扶正。方用加味逍 遥散:土白术20克,当归10 克,土自芍10克,薄荷10 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 红柴胡10克,白茯苓10克, 延胡索10克.枳实7.5克,郁 金10克.山楂10克.鸡内金 10克.麦芽10克。水煎取液, 分早、晚2次饭前服。此外, 中午...

  •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的医治 从虚毒瘀下手 从气血水辨证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缓慢进行性和弥漫性肝病。西医以为以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构成导致肝小叶结构损坏和假小叶构成,使肝脏逐步变形、变硬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以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的拖延失治演变开展成肝硬化;其次是酒精性肝炎开展成酒精性肝硬化;还有胆汁淤积、血吸虫病、药物及化学毒物损害、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等,亦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肝硬化归于中医积累、鼓胀领域,代偿期归于积累,失代偿期归于鼓胀。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以为本病病机应归纳为虚(正气缺乏)、毒(乙肝、丙肝病...

  •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 肝脾肿大方

    主治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臌胀 肝脾肿大方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名中医”。2005年6月被选定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专家之一。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辨证治法处方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辨证治法处方

    李恩宽是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老年专家,湖北省知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胃肠疾病及疑难杂症。 现将李恩宽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验案,30余年来无明显复发症状。整理如下: 许某,女,76岁。该患者从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至今,已有37年。1980年9月12日因高热(39℃~40℃),右腰及右肩胀痛,黄染,由外院以“中毒性肝炎”“急...

  • 肝硬化中医浊毒理论

    肝硬化中医浊毒理论

    浊毒理论是由国医大师李佃贵创新提出的。关于浊毒理论可参看本报2017年9月20日4版。李佃贵在临床实践中将化毒疗法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下面举例李大师治疗疾病的实例以飨读者。   肝硬化   张某某,男,55岁,汉族,石家庄市宋营村人。2013年3月31日来诊。患乙肝小三阳20年,肝区疼痛伴乏力1月。患者20年前常规查体发现乙肝小三阳,经治疗缓解,每于劳累及情志不畅出现右胁隐疼,间断口服舒肝丸等药物治疗。一月前突然出现肝区疼痛,乏力明显,在河北省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早期活动性肝硬化,经过...

  • 主治肝硬化腹水 治冻疮验方

    主治肝硬化腹水 治冻疮验方

    处方:茯苓15克,泽泻30克,桂枝10克,炒白术20克,甘草6克,猪苓15克,大腹皮15克,葫芦皮15克,车前子15克(包),炒二丑10克,炒大黄15克(后下),枳实10克,厚朴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柴胡10克,鳖甲15克(先煎)。水煎服,7剂。 功效:健脾祛湿,行气利水,软坚散结,保肝护阴。 主治:肝硬化腹水,腹胀纳差,乏力气短,肝肾功能尚可。舌质红,苔薄白,脉沉迟。 治冻疮验方 处方:肉桂、冰片、樟脑各5克,炙乳香、没药、白及各15...

  • 肝病名家王鸿士治肝硬化经验

    肝病名家王鸿士治肝硬化经验

    王鸿士,已故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一生治学严谨、勤奋刻苦、学识渊博,师承肖龙友、孔伯华、瞿文楼等京城名医,得其真传。王鸿士勤求《内经》《难经》《伤寒》《金匮》之旨,博采历代医家之长,结合当今临床实际,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业精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多科疑难杂症,尤擅长于肝病的治疗,提出了丰富的治肝理论和学术主张,下面把他治疗肝硬化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王鸿士认为,肝病总以中焦湿热为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因饮食不节等伤害脾胃,湿热内生,湿热久蓄困扰脾阳气机不畅,脾不运化而水湿停聚...

  • 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外治法

    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外治法

    腹水是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大多为顽固性腹水,常规治疗方案不仅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肝病科用禹功散合用芒硝外敷神阙穴,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价钱低廉,简单易操作,无副作用,取得良好疗效。 药物敷脐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早在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即有关于肚脐贴药的记载;至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立“十臌取水膏”等,以外敷逐水,迄今仍然用于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取禹功散(茴香5克,黑牵牛10克)加芒硝10克,研为细末,外敷于神阙穴固定,24小...

  • 肝硬化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肝硬化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李佃贵教授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肝胆疾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当中的疑难杂症有其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李佃贵教授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不揣浅陋,现将自己对李佃贵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撷要如下,以飨同道。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

  • 主治慢性肾炎及肝硬化方

    主治慢性肾炎及肝硬化方

    【简介】慢性肾炎是病因多样,病理形态不同,而临床表现相似的一组肾小球疾病,它们共同的表现是水肿、高血压和尿异常改变。 【治法】补肝肾、利水泻热。 【组成】 商陆、泽泻、杜仲各90克。 【制法】上药洗净切片,用温开水浸泡1~2小时后,文火煎熬2次,滤液合并浓缩,再加糖及防腐剂,制成商陆合剂300毫升。日服3次,成人每次10~15毫升,儿童、体弱及肠胃不适者酌减。 【用法】饭后服。同时限制食盐及水分。 【疾病】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

  • 肝硬化 散瘀柔润养肝方

    肝硬化 散瘀柔润养肝方

    李某,男,65岁1994年2月11日初诊。右上腹饱胀半年,加剧1周。患者半年前始有右上腹饱胀感,饭后尤甚。近1周来,症状加重,伴胸胁闷痛,口苦,尿黄。既往有 “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近10年,并有烟酒嗜好。检查:胸颈部可见10余个蜘蛛痣,有明显的朱砂掌,腹软,肝在右锁骨中线上肋缘下3厘米处可扪及,中等硬度,轻压痛,表面光滑,边缘锐,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正常,HBsAg(+),AFP(一),B超示:肝表面结节状改变,光点增强,肝静脉狭小,不清晰。CT扫描示:早期肝硬化。...

  • 肝硬化 治疗以疏肝软坚散结为基本疗法

    肝硬化 治疗以疏肝软坚散结为基本疗法

    中医认为,肝硬化属“肝积”范畴。肝积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水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气结的肝积。治疗当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疗法。 笔者临床自拟肝积汤:生牡蛎30克,制鳖甲15克,珍珠母30克,丹参30克,赤白芍各15克,川怀牛膝各15克,桃仁8克,炒白术15克,麸炒枳壳15克,生黄芪30克,肉桂6克,郁金10克,鸡内金15克,丝瓜络20克,橘络15克。若偏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寒湿者,加...

  • 乙肝肝硬化“浊毒伏络”论治“浊毒伏络”发病机理

    乙肝肝硬化“浊毒伏络”论治“浊毒伏络”发病机理

    乙肝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慢性肝病发展至晚期的主要变化,病情缠绵难愈,变化多端,属于中医“鼓胀”范畴,古人将“鼓胀”列为风、痨、膨、膈四大疑难病证之一。李佃贵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浊毒学说”,并根据乙肝肝硬化发病特点,创造性的提出了“浊毒伏络”之病因病机,采用“化浊解毒、软肝化坚、活血养血”三步疗法辨证施治,疗效显著。   “浊毒伏络&rdquo...

  •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朱良春治晚期肝硬化及腹水临证精华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纤维化,肝结节形成,早、中期属于癥积、痞块,晚期出现腹水,则属臌胀。   对于晚期肝硬化(腹水为主)的患者,临床辨证以瘀血为本,水湿为标;且本有病本、共本之分。此说见于明代张介宾氏。所谓病本,即指起病之因;所谓共本,即人体阳气、阴精(血)与脾胃。因肝硬化腹水先有肝脾肿大,后有腹水,肝脾肿大为瘀血、痰浊、湿热阻滞肝络所致,故瘀血、痰浊、湿热即为病本,治宜化瘀消积治其本,利水宽胀治其标。   同时,肝硬化起病缓慢,病程长,正邪长期相持,则虚实夹杂,且往往是邪...

  • 湿热蕴结 肝硬化腹水 中药验方

    湿热蕴结 肝硬化腹水 中药验方

    肝郁化火,木克脾土,湿运失调,湿热互结内阻。主要症状有:腹大坚满拒按,身黄目黄,烦热口苦,便结或溏而垢黄,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法当清利湿热,凉血活血。   病案   陈某,男,43岁。2006年10月18日诊。病者家庭有乙肝病传染史,二位叔父及弟皆因患乙肝迁延失治,后转为肝癌去世。其本人三天前因胁痛、目黄,经肝功能及彩色B超检查,诊断为活动型乙型肝炎,肝硬化,脾肿大,腹水。现身黄,目黄,两胁胀痛,纳少,烦躁,失眠,大便如羊屎样,三天1次;小便黄如茶水,口苦但渴不多饮,口臭舌红,舌尖边有瘀...

  • 王玉生治疗肝硬化 自拟“软肝要方”

    王玉生治疗肝硬化 自拟“软肝要方”

    我师王玉生治疗肝硬化应用他自拟的“软肝要方”多取良效。现将王老应用该方的理论分析、应用方法及典型病案简述于下。 药物组成:鳖甲(碎末)30g,郁金12g,香附15g,佛手12g,当归15g,川芎15g,炒白芍15g,丹参20g。 功效:软坚散结,柔肝活络。 主治:各种病毒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 用法:对轻、中、重度肝硬化皆用水煎剂,每剂水煎2次,日服2次,日1剂。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生化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可以上药研末,装入胶囊日服3次,...

  • 肝硬化鼓胀(浊毒内蕴血瘀肝络型)鼓胀方药

    肝硬化鼓胀(浊毒内蕴血瘀肝络型)鼓胀方药

    编者按:李佃贵教授系河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届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名中医。   李佃贵教授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对脾胃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李佃贵教授在长年的临床实践中,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解毒为要,屡起沉疴,颇具特色。该文作者随李佃贵侍诊,现将他们对李佃贵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脾胃病的实践体会,分五次撷要如下。   ...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关系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由肝炎病毒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 一种慢性、进行性、 弥漫性肝病, 随病情发展, 不同程度的影 响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 。 肝脏作为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 在内 源性和外源性脂质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 。 故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所导致的肝脏生理功能受损, 可能影响人体 脂质的正常代谢。 本病的中医证候类型纷繁复杂, 通过《肝炎 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的制定, 总结出血瘀、 阴虚、 湿 热、 气滞、 气虚、 阳虚、 水停7种病性类证候要素 [3] , 有利于简化 中医证候与客...

  •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娄莹莹   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属于中医“积聚”“臌胀”范畴,是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病情缠绵难愈。李佃贵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中参西,不仅擅长治疗脾胃病,对肝胆病的诊治亦有很高的造诣,对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治师古而不泥古,颇具特色。   详查病因,谨守病机   中医学有关积聚、鼓胀的成因,《内经》认为是“浊气&r...

  •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的中医治疗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肿大的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肝脾肿大乃湿热疫毒内袭营血,病久阻于肝脾之络,气机阻滞,瘀血内留,痰浊阻络,日久为积,而成“肝积”。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患者肝细胞功能损害较轻,然而脾脏较肿大,其原因或既往曾反复外感、多次发烧,营卫失和,或因脾气亏虚、胃失和降,长期腹胀便溏、纳差、消化不良因致运化失职,精微不化反生痰瘀,内积而成脾脏肿大。所以在治疗上,第一要强调注意保养,第二要根据病因各异采用不同的方药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较好疗效。对于多数慢性肝病肝脾肿大者,治宜疏肝健脾、养阴活血、益气和胃,常用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