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 第34页

感 第34页

  • 甲型流感 中药预防

    甲型流感 中药预防

    中医认为,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的“时疫”和“温病”范畴。是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疫病。可选用以下中药进行预防。 1.紫苏贯众汤 贯众、紫苏、荆芥各16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3天。 2.板蓝根贯众汤 贯众15克,板蓝根(或大青叶)12克,生甘草3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3.银花连翘汤 连翘9克,金银花9克,桔梗9克,薄荷9克,竹叶4克,生甘草6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

  • 常搓脚心防感冒

    常搓脚心防感冒

    每年到了寒冬季节,就会有许多人患感冒,即使吃了药也要难受好几天。 经常按摩脚心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每天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脚,一边看电视,一边搓脚心,先把一只脚搓热了,再换另外一只脚。 如此,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襄阳...

  • 小儿感冒足浴方

    小儿感冒足浴方

      处方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各30~50克,淡竹叶15~30克。水煎1500~2500毫升,倒入木盆(温度适宜)泡双足,每晚泡1次,每次泡30分钟。一般一次奏效,3~7天可愈。   功效 清热解毒、退热。该方具有广谱抗菌抑菌、抗病毒作用,并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促进炎症吸收等功效,而且简单易行,患儿易于接受。...

  • 防芪汤治疗恶寒头痛感冒

    防芪汤治疗恶寒头痛感冒

      赵某,男,45岁,半年前洗澡时不慎受凉,初觉周身不适,恶寒头痛,始按感冒治疗,服数种中西药物治疗罔效。来诊时头戴棉帽,面戴口罩,颈系围巾,身着大衣,惟恐受风寒。自述身体重着,肢体倦怠,时常自汗,舌质淡,苔白,脉浮。   临床辨证属肌表虚弱,卫阳不固,风寒湿邪滞留于肌腠,而发上述诸证。治宜益气固表,疏风散寒除湿,调和营卫。方用防己黄芪汤加味:防己12克,黄芪30克,白术10克,羌活10克,炙甘草9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一剂。6剂后即脱掉棉大衣、棉帽、口罩、围巾,精神振作,肢体重着感消失,自汗止,肢体...

  • 防治感冒 流感三方

    防治感冒 流感三方

    感冒外用方 处方:大蒜2 瓣,捣成泥状,纸包卷成小筒,塞入鼻孔,每日2次,以愈为度。 功效:杀毒、通窍,治感冒头痛,鼻塞,咽痛。 (梁汉臣) 治风寒感冒方 处方:红糖30克(冲服),干姜10 克,葱头25克,白胡椒5克。水煎服,日 1—2剂。 功效:温脾胃,散风寒,主治风寒感冒,胃脘不适,头痛眩晕,鼻塞流清鼻涕,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濡等。(刘全武) 预防流感民间方 处方:菊花10 克,荆芥10克,冰片10克。将菊花、荆芥研成极细末,冰片溶化成液体。三药调匀,调成雪花膏状,擦鼻孔用,每日3...

  • 红茶漱口防流感

    红茶漱口防流感

    秋冬是流感的高发期,中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差成为高危人群,常用红茶漱口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研究表明,红茶浓度达到5%就能杀死流感病菌。此外,红茶含有儿茶酚,能帮助人体抵御外界病毒,并防止其感染人体细胞。红茶中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杀除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性等作用。越优质的茶叶,其预防效果就越好。 将红茶水含在嘴里15—20秒,然后吐出,重复2—3次。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各漱口1次。除漱口外,养成喝红茶的习惯,对预防流感也大有帮助。...

  • 牛蒡子粥防治流感

    牛蒡子粥防治流感

    常喝牛蒡子粥对流感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牛蒡子是牛蒡的种子,含有一种木脂素类成分,被称为牛蒡苷元,能直接抑制或灭活流感病毒,并对肺炎双球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同时可诱导体内产生干扰素,大大增加人体抗流感病毒的能力。医学研究证实,牛蒡苷元还有助于防治甲型H1N1流感。 方法:将牛蒡子10克用·水煮15分钟,取药汁备用。粳米100克煮粥,粥熟时放人牛蒡子汁,再煮5分钟即可。文方...

  • 体虚感冒也要分型治

    体虚感冒也要分型治

      体虚感冒是常见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型之外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感冒类型。体虚感冒是指人体素虚、表卫不固而引起的感冒。体虚感冒者主要见于体弱之小儿、妇女和老人,患某些慢性疾病,以及长期运动少、工作过劳、紧张的人,也容易因体虚而感冒。   体虚感冒的特点   1.患者是以“体质虚”为前提,有时未见明确的致病诱因,也会因为正气虚而遭致外邪侵袭而得病。   2.患者每年感冒次数较多,感冒持续时间也较长,少则10天,多则在1个月以上,病情缠绵日久。   3.体虚感冒者,服用一般感冒西药或解表中药,疗...

  • 猫式伸展防感冒

    猫式伸展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也成了感冒等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旦身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患上感冒。每天做做猫式伸展,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 像从小憩中刚刚回过神来的小猫,伸个懒腰,打个哈欠,趴在地上,在呼吸中舒展脊柱。具体方法:四肢撑地跪在地面上,两臂垂直于两肩之下,手指分开,两手中指互相平行,双膝位于臀部正下方,两腿稍分开,做一次呼吸,先吸气再呼气,然后再吸气,慢慢抬起头和前胸。注意保持脊椎平直,后脑勺要尽量靠紧脊椎,这个缓慢的动作要配合整个吸气的时间进行。呼气,缓慢放低尾椎骨并向上拱起脊柱,尽量低头,...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感冒伸展
  • 药疗百疾茶治百病 防治感冒

    药疗百疾茶治百病 防治感冒

    我国唐代就有“药疗百疾,茶治百病”之说。时下,感冒大行其道,不妨选剂茶疗方,驱走感冒。 第一剂 取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此茶对预防感冒、流行性脑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 第二剂取贯众、板蓝根各30克,甘草15 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此茶抗流感及清热解毒功效良好。 第三剂取生姜3 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第四剂取生姜、苏叶各...

  • 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

    桑菊饮加减治疗妊娠期感冒

    妊娠期感冒症状轻微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多喝水,多休息即可,但如果是伴有发热,或症状明显则应及时就医。因考虑到妊娠期这个特殊的生理状况,故选用组成药效比较温和的桑菊饮。 药方选用:桑叶15克,菊花10克,薄荷3克(后下),连翘10克,桔梗12克,芦根12克,甘草6克,生芒果叶(3—5大张),雪梨(带皮)半个。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2天。桑菊饮出自于《温病条辨》,是解表剂的常用方,主治风温初起。风温袭肺,肺失清肃,所以气逆而咳。方中桑叶善于清透上焦肺热而为君,臣以菊花、桔梗、杏仁解肌肃肺,佐以芦根、...

  • 养生堂陈文伯 防治感冒 陈氏五虎汤

    养生堂陈文伯 防治感冒 陈氏五虎汤

    养生堂陈文伯 陈氏五虎汤配方:葱根3-5克、香菜根3-5克、白菜头10-15克、生姜3-5片(铜钱大小)、茴香根3、5克,材料用100毫升水煎两次服用可治疗感冒;预防感冒:分三次喝,每天吃一小碗,一次50ML就可以预防感冒。 陈氏五虎汤中香菜根、葱根、茴香根、白菜头等都是我们平时丢弃不用的边角料,但是它们却有辛温、解表、发汗的作用,是治疗和预防以风寒感冒为主的秋冬季感冒的佳品。 茄蒂茄子根治痈疽的小方子:茄蒂10克、公英10克、地丁10克 茄蒂茄子根治口疮的小方子:茄蒂+黄连+黄柏或者茄蒂+莲子芯25克 茄蒂茄子根...

  •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分型食疗

    夏季感冒是很不爽的一件事情。许多人认为,感冒只要吃颗感冒药就可以了。其实,中医将感冒分为四种类型: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及体虚感冒。这四型感冒在夏季均可发生,以前三者最为多见。引起这三种感冒的病因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同,我们可以在家用不同的食疗方来治疗。 风热感冒 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伴有咽干、咽涩,甚至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痰黏色黄等,是由于感受外界风热而发病。 食疗方: 银花豆豉粥:银花、淡豆豉各9克,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成粥,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

  • 风寒感冒中医针灸

    风寒感冒中医针灸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气机开合受阻所致,症状多表现为怕寒、头痛、鼻塞、流清涕等,通常在冬春、秋冬交替季节发生较多。对于风寒感冒引的起头痛、鼻塞等症状,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葛亚博主治医师建议,可取印堂、太阳穴针刺,每天一次,每次留针15分钟,就能较好地缓解症状。   他解释说,印堂、太阳穴属于人体经络的经外奇穴,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有散头部风邪、通窍止痛的功效。此外印堂穴还位于督脉之上,与任脉相通,而任督二脉对人体十二经脉起着维系与沟通作用。故针灸印堂穴不但能治头部...

  • 治流感三型五方:中医师黄省三

    治流感三型五方:中医师黄省三

      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中医验方,是岭南地区防治流行性感染性发热性传染病特色疗法之一。半个世纪过去,甲流又在广东乃至全国流行,重新发掘整理名医经验,可以为当今防治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借鉴。   黄省三(1882年~1965年),名思省,番禺人,广东省名老中医。幼时即随父习医,19岁学成行医故里。1910年迁居省城广州南关西横街医寓“黄崇本堂”。1924年离穗赴港,在香港跑马地礼顿山道设馆行医,开始接触外国医学,购进显微镜和实验设备,并聘请两位留学德国的西医师协助,求诊者甚众,名...

  • 喝萝卜水防治感冒

    喝萝卜水防治感冒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特别是到了傍晚,气温明显降低,体质虚弱之人,此时容易感受寒邪而引发感冒。巧用萝卜煲水当茶喝,可防治感冒。   取新鲜多汁的白萝卜250克,无需去皮,洗净后切成薄片,加三碗水,煮成两碗,趁热先服一碗(可视个人口味适量加糖);1小时后将第二碗加温后服下。照此法连服两三天,可有效预防感冒。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萝卜性寒,脾胃虚寒或阴盛偏寒体质者不宜多食。此外,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慢性胃炎的患者则忌食萝卜。而鉴于萝卜有行气破气之效,因此,正在服用中药,特别是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的人...

  • 治外感急性发热 柴银石膏退热汤

    治外感急性发热 柴银石膏退热汤

      组成柴胡15克,黄芩15克,羌活10克,大青叶20克,葛根30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青蒿20克,芦根15克。   功能解表清里,解毒退热。   主治外感急性发热,包括伤寒三阳经证和温病卫、气分证发热,如呼吸道、胆道及泌尿道等急性感染引起的发热。   用法生石膏用文火先煎40分钟,再纳余药煎20分钟,水煎2次,共取药液400毫升,分2次服用,每日1剂,热退即止。   方解外感急性发热,病位多在三阳经或卫分、气分及相关脏腑。急性发热是邪毒内侵,肌体与邪毒相互作用,正气抗邪,正邪相争的...

  • 治风热感冒2方

    治风热感冒2方

    治风热感冒: ① 芦根、金银花各30.克,竹叶 15克,薄荷、白糖各10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 剂。 ② 芦根50克,竹叶10 克,冬瓜仁30克,大米100 克。先将前3味入锅加水浓煎,滤渣取汁,入洗净的大米煮粥服食,每天2次,连服3日。...

  • 治疗感冒的偏方28

    治疗感冒的偏方28

    苍术、贯众各15克。 [制用法]水煎代茶饮。 [适应证]预防流行性感冒。...

  • 小棉球防治感冒

    小棉球防治感冒

    感冒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所致的疾病,在劳累、冷热不均或头部受凉等情况下,导致人体抵抗力降低而发病,严重的可造成心肌炎等后遗症。有人经多年实践,用一种极为方法,就能达感冒的目的。 感冒刚开始时均有一些前期自觉症状,如接触了正在感冒的患者,感到乏力、咽部肿痛、鼻子酸痒、等,这时就可用2个小棉球来解决问题。取2个棉球,大小与鼻孔近似,塞进鼻孔后,还可通过鼻孔吸气,但又不会吸入鼻腔深部。把其中1个浸上高度白酒,另一个浸上米醋,然后分别塞入鼻孔,不要太深,15—30分钟后取出。这样随着患者的呼吸,酒精与...

  • 治疗感冒的偏方6

    治疗感冒的偏方6

    芝麻酱、红糖各适量,茶叶1撮。 [制用法]将三者调匀,以沸水冲泡,热服加被得汗止。 [适应证]外感初起。...

  • 清热解毒 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清热解毒 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芦根50克,竹叶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枚。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见头痛恶风,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咽痛或充血,舌尖红赤,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用法加水400ml,浸泡10分钟,先用武火煎开,再改文火煎15分钟,取汁300ml,分2次服。   方解江南地区,气候炎热,人体多蕴内热。故所患上呼吸道感染,多在素蕴内热的基础上,复感风寒之邪,形成外寒内热,即“寒包火&rdq...

  • 感冒鼻塞怎么办 当表里兼顾

    感冒鼻塞怎么办 当表里兼顾

      感冒之疾虽小,但不可轻视。感冒虽属轻浅之疾,但因每人体质有别,感邪不一,病程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临证宜详辨寒热、虚实、主证、兼证,结合四时变化而随机应变用药。同时,诸多疾病初发症似感冒,如果失治误治,常会酿成大病。笔者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学习,受益颇多。路老认为,新感当先治,然而对于多数内伤外感兼证者,则不可单纯解表而当表里兼顾。兹举路老3例验案说明。   案一:张某,女,17岁。患者1周前开始出现头痛、咽痛,伴乏力,伴少量黄痰,周身酸痛,食纳尚佳,夜眠可,大便偏干,小便色黄,舌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滑。  ...

  • 内服加防感冒袋外用治体虚感冒

    内服加防感冒袋外用治体虚感冒

    祖国医学认为,体质虚弱者,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退,外邪易于入侵,以致感冒反复发生。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益气固卫汤”内服加防感冒袋外用,能取得显著疗效。 一、益气固卫汤:生黄芪10~15克,丹参10~15克,白芍15~30克,防风6~10克,白术10~15克,清炙甘草6克,红枣10克,连服10~15剂,停止7天再服,连续3~6个月后改为每月5~7剂。体质改善,感冒不再反复时可停服。加减:如怕冷畏风,营卫不和,加桂枝3~6克;气虚乏力甚,可加党参(或太子参)10~15克;平时咽干喉痛,加藏青果...

  • 升降开合防治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

    升降开合防治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

    升降开合功通过呼吸的练习,升腾清气,降泄浊气;通过疏通任督经脉,—流通气血,培育人体的元气,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经常练习可以防治感冒。 开北窗:取仰卧位,将双眼轻轻闭上.,内视小腹丹田,以收摄杂念;将口角略向外撇,形成笑容,以缓解形体和精神的紧张,使人渐人轻松舒适的境界;同时面带笑容,舌头自然轻触上腭,使上下前后之阴阳,通过搭鹊桥的方式而沟通。待心定气合后行腹式呼吸的“吐浊法”。用口吐气时,小腹随之自然凹下,并意想内脏浊气均集中从口而出。稍停,吸气,吸时小腹随之自然鼓起,不着意。...

  • 自制“保健饮料”预防小儿感冒

    自制“保健饮料”预防小儿感冒

    有些体质比较弱的孩子,一到季节转换或者稍一运动出汗时就爱感冒。对于这样的体弱儿,家长可以自制一些“保健饮料”给孩子喝,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方法:取太子参15克加红枣7-9个,或者红枣7-9个加黄芪15克煎水,让孩子代茶饮用,然后把红枣吃掉,有很好的益气、健脾、补肺、固卫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很多体质比较虚的孩子都爱出汗,这样更容易感冒。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在上面提到的保健饮料中增加一两味成分,效果会更好。如果孩子白天爱出汗,可以用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红枣5-7个,煎汤...

  • 治疗感冒的偏方8

    治疗感冒的偏方8

    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6克。 [制用法]文火煎煮约15分钟后,加入红糖30克,待溶化即成。 [适应证]风寒感冒。...

  • 体虚易感冒常饮黄芪枸杞茶

    体虚易感冒常饮黄芪枸杞茶

    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易感冒,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素君指出,这在中医称为“表不固”。中医有一个名方,叫“玉屏风散”,有三味药,主药就是黄芪,可以用来治疗经常性感冒。 黄芪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垂这些病状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这些症状的人,冬天吃些黄芪有益处。 王素君说,吃黄芪的时候...

  • 用白菜治风寒感冒

    用白菜治风寒感冒

    白菜是冬季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蔬菜,民间常用来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 白菜150克,洗净切碎,生姜、葱白各10克,加水适量煎服,每日饮服2 次。适用于冬季感受风寒引起的怕冷、流清涕。 白菜根1个,生姜3 片,红糖15克,加水500 毫升,煎煮10分钟后饮服,每日1剂。适用于风寒感冒兼有胃寒者。 白菜根2个,大葱根 4个,加水500毫升,煎煮 10分钟后出锅,温热时饮用。适合风寒感冒者服用。 白菜根、香菜各20克,煎汤内服,适合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 白菜1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10枚,加水适量炖汤,熟...

  • 几种简便方法治感冒

    几种简便方法治感冒

    吸热气将热水浸泡过的毛巾放在头上,吸热气,如果再滴上几滴植物油,比如桉树油,症状会轻很多。也可以冲一个热水澡或者坐在满是热气的洗澡间中。这样做对儿童感冒效果特别好。 多喝水患感冒的人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宜多喝饮料,软饮料含糖多,吸收起来比较慢,对快速补充体液无益。经常喝高糖饮料还会让血糖水平升高。口渴之时便是体液不足之际,所以感冒之后要经常喝水。 喝热饮热饮能让流鼻涕、咳嗽、打喷嚏、咽喉痛、发冷和疲劳得到缓解。喝一些略带苦味的热饮也特别有益。医生建议喝加蜜、姜的热水和鲜柠檬汁。 加营养有些营养素有着促进免疫...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