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第32页
-
中医治疗体虚感冒(上)
素体虚弱之人易患感冒,且感冒反复难愈。中医对体虚感冒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中医将体虚感冒分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型。 阳虚感冒症见平素自汗怕冷,易感冒(天寒尤甚)。患者恶风寒,不发热或低热,头身疼痛,甚则骨节酸楚,或头晕目胀,无汗或自汗,面色白光白,喷嚏流涕,咳嗽痰稀而白。舌淡胖,苔薄,脉沉细弱。治宜扶阳解表,散寒疏邪。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玉屏风散化裁。基本方:麻黄10克,制附子12克(单独先煎1小时),细辛3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葛根10克,羌活10克,甘草3克。头身困疼...
-
防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月7日印发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为公众防疫开出中药处方。1.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 10克、牛蒡子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适用于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 2.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 5克煎服方法:每日1J良,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服为宜。专家解析:具有解毒清热功能,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3.桑叶10克、白茅根15克、金银花12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清水煎。早晚各一...
-
快速治感冒的民间便方
风寒感冒时,可以采取用温水泡脚出汗祛寒的方法,效果很不错。受凉是风寒感冒的诱因,通常感冒时有手脚冰凉的症状,多为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治愈感冒尽快排出寒气是关键。泡脚最好用木桶泡.更易出汗。受风寒严重时.可以一边喝生姜红糖水,一边泡脚,也可以取清艾条1/4 根。搓碎后放入木桶中,用滚开的水冲泡化开后,再加入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冒汗。再多喝温开水,寒气同样很快能排出。 葱、姜、蒜是祛寒最好的食物,可以用儿片生姜加上一勺红糖煮水喝,可祛除寒气:也可以用几颗葱煮水喝发汗:当受凉又伴有咳嗽时,在生姜红糖水中加入几瓣大蒜一起煮,...
-
盛夏暑湿感冒中医治方
盛夏季节,气温较高,加之雨水很多,空气潮湿闷热,人们容易出现中暑症状。而很多病症又都与湿邪有关,所以盛夏应防湿邪侵袭。 湿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与脾胃密切相关。湿邪的存在,不同程度会影响脾胃之气的升降、胃的受纳及肠的传导,从而导致口苦、口黏、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不爽等现象。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黏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脾气不升,水液随之滞留,...
-
轻症流行性感冒中医治疗
1.风热犯卫。 (1)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微汗。 (2)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3)治法:疏风清热。 ①基本方药: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炒杏仁、浙贝母、荆芥、牛蒡子、芦根、薄荷(后下)、生甘草。 ②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ml,每次口服 200ml,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200ml,6小时1 次口服。 ③加减:苔厚腻加藿香、佩兰;腹泻加黄连、木香。 ④常用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等。 2.风寒束表。 (1)主症:发病...
-
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
2009年5月1日至12月15日,我院共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13例,在治疗中发现中医药治疗该病独具优势,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因此,积极而慎重地研究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中药,是大众卫生保健的需要,也是我国特有的优势。现就甲型H1N1流感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做一探讨。 时行疫毒感染是根本病因 疫毒指是较六淫病邪损害更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病邪,又称非时之气、疠气、杂气等。疫毒致病的两大特征是传染性强、临床表现相似。据...
-
雨过秋风凉 七招防感冒
“一阵秋雨一阵凉”,夜晚阵阵清凉的风提醒我们,秋天已经来了。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初秋,最常见的多发病就数感冒了。 白丽君主任医师提醒,秋季感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也叫伤风;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其发病原因,除了因身体受到寒凉的侵袭外,还常因一种或几种病毒所引起。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黏膜,使它发炎,从而出现种种症状。预防感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冷水洗脸 热水泡脚 每日晨、晚养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足的习惯,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还可以用冷水洗鼻,以增强鼻黏膜对冷空...
-
胃脾性感冒喝紫苏茶
中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秋季易受冷暖变化影响而患胃肠感冒.可喝紫苏茶来治疗。 胃肠感冒的症状大都表现在消化道上,如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和呕吐,另外还会表现为肌肉酸痛,伴随着低烧。中医治疗以散寒解表、温中止呕为原则。紫苏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毒的功效。 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两者合用治疗胃肠感冒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效果尤佳。 取紫苏 (药店有售)5克、生姜3片,放入 300毫升开水中,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1次,连续3~5天。 (中医博士 杨晓娜)...
-
痰热清助力遏制MRSA感染性肺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因其对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及其诊治的复杂性令广大临床医生感到异常棘手,自发现至今已成为全球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据估计,在西方国家,MRSA在所有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所占的比例达20%~40%。目前万古霉素依然是治疗MRSA感染的一线药物。但长期大量应用万古霉素, 部分患者可继发真菌感染或细菌耐药率的增加, 对老年患者甚至可造成肾功能损害, 更有诱导产生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的危险, 使万古霉素治MRSA感染面临着选择压力。因此,为减少万古霉素的用药剂量及时间,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