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 第29页

感 第29页

  • 1~2次蜡疗感冒症状消失

    1~2次蜡疗感冒症状消失

      蜡疗是利用蜡的温热效应作用于患部或将患部浸入蜡液的一种疗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石蜡热容量大、导热性低,在温度高达60℃~75℃时也不容易烫伤皮肤。蜡疗应用广泛,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镇痛作用   如脑中风后肩痛、运动后肌肉疼痛、肩周炎后疼痛、痛经等。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   如软组织损伤恢复期等。   调节肌张力   如脑中风后肌张力的异常增高等。   消散慢性炎症   如慢性关节炎、肩周炎、腱鞘炎、风湿性关节炎、大动脉炎等。   软化瘢痕   常用于治疗瘢痕增生等症。   缓解挛缩  ...

  • 搓膀胱经治风寒感冒

    搓膀胱经治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可引起头痛、发热,可搓膀胱经予以治疗。 手法:将姜切碎,泡入白开水中,1小时后涂抹在脊柱两侧,以一手小鱼际在膀胱经(位于脊柱两侧旁开1.5寸处)上行搓法,以搓热为度。 要领:受术者俯卧位,施术者搓法要由慢变快、由轻至重,方向由下向上,每分钟100次以上。 另外,术后10分钟,可将以3根葱白沏水喝,1杯为宜。...

  • 感冒初期别用白果

    感冒初期别用白果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也称之为银杏。白果味甘、苦、涩,性平。归肺经。有敛肺平喘,收涩止带的功效,故适用于咳喘、气逆、痰多,带下病,小便频数等症,但实热证者忌用。   因白果有平咳喘和祛痰的作用,有可能被误用于表证的治疗上;尤其是外感表证初期或外邪未除者要禁用白果,以防体内之邪不能外除,病情加重。   白果常用量为6~10克,用量不宜过大。因白果有毒,无论生熟,10岁以下小儿服食7粒就有中毒的可能,成人40粒以上也有中毒的可能,应引起用药者的注意。...

  • 感冒嗓子疼 中成药

    感冒嗓子疼 中成药

      感冒不妨根据嗓子疼不疼来选药。若嗓子疼、流鼻涕、咳黄痰,可选用带解毒字样的感冒药,如银翘解毒颗粒等;而嗓子不疼、流鼻涕、咳白痰、怕冷,则可选用带有清热字样的感冒药,如感冒清热冲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治感冒尽量只吃一种药,选择合理的复方制剂很重要,不要几种药物一起服用,常见的药物及用法如下。   感冒清热冲剂:温开水冲服,每次1袋,每日2次,具有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感冒软胶囊: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具有散风解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银翘解毒颗粒:温开水冲服,...

  • 艾灸治疗感冒 经济且有效

    艾灸治疗感冒 经济且有效

      使用艾灸治疗感冒初期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方法,熟练使用艾灸的朋友甚至可以在家独立完成治疗。   将艾条点燃后,悬于穴位之上熏烤,艾火距离皮肤应适宜,既要有温热舒服的感觉,又不可伤到皮肤。具体取穴如下:   大椎穴 大椎穴在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

  • 慢性病老人防流感五法

    慢性病老人防流感五法

    近来,医院门诊接待了许多发烧病人,其中很多是患流感的老人。流感对老年人危害相当大,通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为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先破坏机体防御能力,可继发感染,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哮喘等,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如肺病、心脏病、肝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的病情。这些并发症很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死亡。有数据显示,患流感后0-59岁的死亡率为6%,60-69岁的死亡率为12%,70--79岁的死亡率为28%,8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 54%,其中94%因流感引起的死亡都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

  • 中药香袋防治感冒

    中药香袋防治感冒

    冬季,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中药香袋来预防感冒,下面介绍两种中药香袋的制作方法。 香袋一:藿香、苍术、艾叶、肉桂、山柰各3克。将方中各味药去除杂质,粉碎成末,外用密致的小布袋包装后制成香袋。每天佩戴于胸前,距鼻子15厘米左右,晚间置于枕边,每3周更换1 次,连续佩带9周,可有效预防感冒。 香袋二:辛夷、艾叶、肉桂、白芷、干姜各3克。将方中各味药去除杂质,粉碎成末,外用密致的小布袋包装后制成香袋。每天佩戴于胸前,距鼻子15厘米左右,晚间置于枕边,每3周更换1次,连续佩带9 周,可有效预防感冒。 (张琴)...

  • 感冒疗方

    感冒疗方

    感冒是外感风邪所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症状以鼻塞、流涕、头痛、喷嚏、咳嗽、恶寒、发热为主证。 处方:生姜10克,葱白30克,麻黄6克。 主治:感冒。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如泥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胶布固定,其上置热水袋敷之,每日换药一次。...

  •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与治疗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区别与治疗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辛温解表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辛凉解表药,代表方剂为银...

  • 位按摩治疗感冒

    位按摩治疗感冒

    搓手掌取坐位或站位,两手掌相对迅速搓动,搓到发热而止。经常这样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点压迎香穴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迎香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揉大椎穴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200次。在按揉过程中,可用两手交替揉。 按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

  • 饮食防治秋冬感冒

    饮食防治秋冬感冒

      秋冬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您不妨从调理饮食入手来预防感冒。   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红色食品多吃红辣椒、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洋葱、山楂等红颜色的食品,其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防治感冒。每天喝一杯酸奶、喝一碗鸡汤也能有效预防流感。   热柠檬水柠檬榨汁,加入砂糖或蜂蜜,再加入温开水即成。感冒时一天喝上一些,能缓解感冒症状。尤其是感冒初期,效果更显著。柠檬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菌作用,还可增强免疫功能。   热水果茶杨桃清热生津,可治风热咳嗽、口疮龈...

  • 推拿穴位饮食疗法治感冒

    推拿穴位饮食疗法治感冒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内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饮食疗法 1.风寒感冒,可以用葱白10克、豆豉15克、生姜3片,水煎热服,取微微汗出即可。 2.风热感冒,可以取山楂10克、银花30克加水煎煮,取汁,调入蜂蜜,随时饮用。 3.咳嗽痰多的,频频饮用白萝卜汤,可以起到化痰作用。 4.咽喉肿痛...

  • 风寒感冒 中医妙方

    风寒感冒 中医妙方

      风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或气候突变之际,症状为恶寒、无汗、流清涕、打喷嚏、关节酸痛、咳嗽、咳稀白痰等,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一部分病人可转为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心肌病等,或诱发本身的慢性病,并使之加重。因此早期正确的治疗十分重要。   祖国医学在治疗外感风寒方面很有经验,认为服用温散之品可以取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一方供读者选用:桂枝5~10克,麻黄3~5克,白芍10~15克,大枣3-5枚,细辛1~3克,干姜5~10片,法半夏5~10克,炙甘草3~5克。服该方2~3剂,可奏解表散寒,温肺止咳之...

  • 中医五法帮你躲开秋季感冒

    中医五法帮你躲开秋季感冒

      又到秋高气爽时,我国很多地方日夜温差逐渐拉大,天气也开始慢慢转凉,天凉秋燥,这个时候,流感、咽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病症都来了。人们常用“多事之秋”来形容秋日对人身的影响。中医可以为我们躲避感冒找到应对办法。   1.每天早晨洗脸时,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   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增强鼻黏膜对冷空气适应能力。也可用手指揉按鼻旁迎香穴1~3分钟,或用两食指擦鼻梁两侧,使之发热,促进鼻腔的血液循环和黏液的分泌,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每天早上用冷水浴面,晚上用热水泡足,有助于提高身体...

  • 秋饮挂花茶防流感

    秋饮挂花茶防流感

    秋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中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患病,常饮桂花茶对预防秋季流感大有益处。 桂花是木樨科植物,秋季开花,花中含有月桂酸、B—水芹烯和芳樟醇等物质,可抑制流感病毒、疱疹病毒、HIV病毒的生长,对细菌和其他多种病原微生物也具有杀灭作用。除预防流感外,桂花茶还具有散寒、去积、化痰等功效。 取干桂花1茶匙、茶叶1茶匙,以沸水冲泡饮用,每日1剂。...

  • 治疗感冒的偏方12

    治疗感冒的偏方12

    鲜薄荷叶若干。 [制用法]捣烂,敷于合谷穴或另加大椎、曲池穴。 [适应证]风热感冒。...

  • 小孩巧治感冒 木棉花大米粥补肺气

    小孩巧治感冒 木棉花大米粥补肺气

    小孩感冒初起,喷嚏流涕,可及时用姜、葱白适量加一个桔子皮,煮水喝,怕吃药的可适当加入黄糖,一般都能将感冒阻断。 小孩发烧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伤食,古云:儿病多从食上起!记得一次女儿发烧,无论怎样开解烧都不退,后来一摸手心,甚热甚热(伤食之热,手心热甚于手背),才知伤食了。凌晨满街找药,好不容易找到几支四磨口服液,匆匆买来服下,晨起烧退人安。供各位仁者参考。 木棉花大米粥补肺气 广州美食,其中有一款是用木棉花、大米精糊熬制的粥。能把大米熬成这样,实属不易,后来请教了做法。先用花生油浸淋大米,放一夜,再淘洗,煮粥...

  • 中药治感冒体会

    中药治感冒体会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受寒所致之感冒,可按张仲景《伤寒论》中所述太阳经病论治,太阳经病又分麻黄汤证、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症见头痛、发热、身疼、恶寒、无汗。当用麻黄汤,现代人多以复方阿斯匹林类药治疗本病。笔者以为,在服法上,需按桂枝汤所嘱法服用,即睡前热粥送服,覆被取微汗出。避风一宿,白天喝白开水、姜糖水。此法安全有效,感冒多在3~5日内痊愈。若汗出复热5日不愈者,可结合查血象,如发现白细胞多,有呼吸道感染者,可服麻杏石甘汤配合抗生素类药,一周可愈。   桂枝汤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服复方...

  • 感冒用什么中成药?

    感冒用什么中成药?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张涛:感冒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等。一旦患上感冒,很多人要么是不以为意,要么就是自己去药店买药,民间有句俗话说:“手中常备三把散,走遍天下都不怕。”下面看看几种药房中均有出售的“三把散”吧。   1、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怕冷),鼻塞声音重,喷嚏,流清鼻涕,咽痒,咳嗽,痰是清稀色白,没有汗,头痛,全声酸痛。   方药:荆防败毒散   用法:煎服,每日一剂,一日2次。   注意:服用该方时...

  • 揉敲穴位防感冒

    揉敲穴位防感冒

    1.双手十指交叉,大拇指互相搓擦直至发热,反复32 次。接着从印堂穴(两眉心中点)到迎香穴(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用大拇指及其下方手掌部肌肉隆起处摩擦,反复进行64次。 2.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顺;逆时针方向各32次;再换左拇指,同样揉按右合谷穴,顺、逆时针方向各.32次。 3.两手掌相合互擦2次,随之两掌趁热从额向下抹至颜面,再分别沿两面颊而上至耳部,接着用两手拇、食两指轻轻提拉两耳64次。 4.用右拳有节奏地敲左曲池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

  • 治疗感冒的偏方27

    治疗感冒的偏方27

    紫苏、荆芥穗各15克,芦根25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连服5-7天。 [适应证]预防流行性感冒。...

  • 冬防感冒喝大米粥 吃玉米补蛋白

    冬防感冒喝大米粥 吃玉米补蛋白

    冬季天气较冷,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冬季感冒风热型的很少,多是由风寒引起,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 有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的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冬日食用。煮粥时还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食材,如生姜(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苏叶(苏叶有发散风寒的作...

  • 治疗感冒小窍门

    治疗感冒小窍门

    饮糖姜茶法: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或泡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治疗感冒功用。 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至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电吹风疗法:感冒初起时,打开电吹风,对着面部,主要是太阳穴两侧吹热风,每天3—4次,每次4—5分钟,可使症状明显减轻,加速痊愈。 牙膏疗法:适用轻型感冒,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额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别挤上一小段牙膏,静候10分钟...

  • 旅途中巧治感冒

    旅途中巧治感冒

      旅途中缺医少药,又远离医院,若出现感冒症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以缓解。   1、自我按摩。用大拇指揉按迎香、太阳、风府3个穴位。每穴3分钟,以穴位处有轻微酸麻感但不疼痛为佳。然后双手擦鼻翼、揉眼球、按眼眶、捏颈、梳头各1分钟,最后用手掌推涌泉穴200次。按摩结束后,应喝一杯温开水,再闭目休息一会儿。   2、用棉球或纱布蘸少许酒精,浸透后塞入一侧鼻孔,静置1分钟,再换另一个鼻孔。然后用力吸气5次,按压两侧鼻翼,再轻柔地按摩鼻翼。有些人对酒精过敏,不适合这一方法。...

  • 中西医法教你防感冒

    中西医法教你防感冒

    最近几天冷空气频繁转换,很多人容易感冒。这帅我们搜集了中西医法教你防治感冒。 防感冒:用鼻呼吸,按住两个穴 第一,不要张嘴,尽量用鼻子呼吸。 第二,讲话的时候手按着合谷、列缺两穴。一个指头点着合谷穴,一个指头点着列缺穴,一 边说话一边揉动合谷穴、列缺 穴,就能起到防范作用。因为合 谷穴治感冒、治咳嗽、治鼻腔不 透气;列缺穴治胸闷、治咳嗽、治感冒。 中医食疗加穴位:有效防感冒 随身带瓶漱口水用防风、板蓝根、连翘这三种药加上菊花、生甘草,可以煎成汤水,装在小瓶里随身带,有时间就含一口漱口,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果...

  • 防治感冒的中药方

    防治感冒的中药方

    季节变换的时候,气温持续变化较大,流行性感冒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预防感冒,很多人将治疗感冒的西药当作预防感冒的药物服用,而滥用感冒治疗药物预防感冒是不可取的。 很多治疗感冒的西药反复使用会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下次再使用此类药物治疗时只能加大剂量,且治疗疾病的效果也会减弱。相比之下,中药预防感冒的效果较好,而且具有反复服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的优势。 下面为您介绍一个防治感冒的中药方:太子参10克,苏叶6 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每日水煎服,连服3日,就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 寒冬警惕假感冒

    寒冬警惕假感冒

    冬季寒冷,感冒的人多了起来。鼻塞、打喷 嚏、咽喉疼痛……是感冒了吗?以下几种疾病 与感冒相似,常被误认为是感冒,须加以辨别。 假感冒之一:季节性流感。 虽然都叫感冒, 但流感和普通感冒从症状和传染性上却表现 不同。一般来说,普通感冒症状轻,流感症状 重;普通感冒传染性低,而流感传染性强。普通 感冒主要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鼻咽 部症状;而流感鼻咽部症状轻,主要表现为发 热、乏力等。通常,普通感冒一周痊愈,流感病 程可能更长。防治方法:可试试钩藤蜜茶。取钩 藤15克,加水500...

  • 清热解毒法治上呼吸道感染

    清热解毒法治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包括鼻、咽、喉的感染,临床一般统称为上感。90%左右由病毒引起,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 上呼吸道感染如因细菌引起,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化学药物治疗疗效尚...

  • 简易按摩可防感冒

    简易按摩可防感冒

    常做一些简单的按摩方法,能有效防止感冒发生。 搓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搓摩大鱼际 (在大拇指下方,肌肉隆起处)。 按揉太阳穴:用两手中指指腹分别按揉左右两侧太阳穴(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推摩双颊:用手掌推摩两侧面颊,推摩轨迹如一个“O”字型。 刮擦鼻旁:用两手大拇指在鼻梁两侧自上而下刮擦。 按揉迎香穴:用两手食指分别按揉两侧迎香穴(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 按揉风池穴:用两手食指、中指分别按揉两侧风池穴(头后颈部两侧凹陷处)。 揉大椎穴:用一手食指、中指用力按住...

  • 外感发热不退中医方

    外感发热不退中医方

    处方:柴胡18克,黄芩、水牛角粉(先煎)、丹皮、法半夏各10克,生姜、甘草各8克,红枣4枚,党参、桔梗各12克,生地、白芍、葛根各15克。 用法:用清水4碗煎余1碗半,分2次服,隔4—6小时服一次。当天服药,次晨多可退热。小儿按成人体重比例酌减用量。 功效主治:解肌退热,凉血平肝。主治外感发热不退,中医辨证属热入营血型。症见外感发热数天不退,入夜热甚,或稍高热即易抽搐的小儿,可伴咽痛、流涕,少咳嗽,身疼,舌红,脉弦数。 专家点评:此方是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化裁而来。方用小柴胡汤加桔梗、葛根解肌退热,对少...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