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感 第26页

感 第26页

  • 疾病影响肾脏 尿路感染防肾病复发

    疾病影响肾脏 尿路感染防肾病复发

    临床上,很多其他方面的疾病也可能影响或“伤及”肾脏,因此要注意防范,及时治疗。 感冒若感冒去了又来,或是感冒后,有高血压、水肿、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肾脏科医生做筛检。 反复发作的扁桃腺炎喉部或扁桃腺遭链球菌感染时,务必根治,否则容易导致肾脏发炎。 糖尿病和高血压血压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会造成血管硬化,而肾脏就是由数百万个微血管球组成,血糖血压控制不好,肾脏坏得快。 感染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由尿路逆行上升,进入肾脏,使肾脏感染发病。为了防止细菌逆行使尿路感染,...

  • 治疗尿路感染,莫忽视阳虚证

    治疗尿路感染,莫忽视阳虚证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其表现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少腹弦急隐痛,或痛引于脐等为主,肾虚而膀胱热是其常见病机,一般用补肾及清利湿热的方法可以取效,但本病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多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利湿中成药,易致正气亏虚、肾阳不足,某些尿路感染老年患者反而更加缠绵难愈。 笔者曾治疗一位老年女性崔某,78岁,2012-7-8初诊,当时尿频尿急尿痛,伴腰酸。初始考虑湿热下注,故予外洗方配合宁泌泰3片每日3次口服,外洗方: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地肤子15克,苍术10克,蒲公英30克,马齿...

  • 龚学忠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龚学忠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经验

    女性一生中泌尿道感染的风险估计为50%以上,约25%的女性可反复发生尿路感染。龚学忠认为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虚膀胱湿热,兼见血瘀;治疗以益气滋肾清利法为主,祛邪兼以扶正、标本同治;强调久病当活血化瘀、助膀胱气化,重视清利下焦湿热,方用益气滋阴清利方,常用药物为:太子参、生地黄、牛膝、薏苡仁、虎杖、红藤、乌药。 尿路感染(UTI)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据统计,女性一生中泌尿道感染的风险估计为50%以上,约25%的女性可反复发生UTI;其中对于1年内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UTI,也称为复发性UT...

  • 针罐结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针罐结合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小关节钙化增生、颈项肌痉挛、急性颈椎损伤等因素,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从而出现如头痛(或偏头痛、枕后头痛)、眩晕、耳鸣、咽部有异物感、眼睛作胀、易流泪、视物不清、易怒、心悸气短、心胸痛、血压升高、睡眠欠佳、倦怠乏力、四肢发凉、多汗少汗等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症状,当椎体侧束受到刺激或者压迫时,下肢运动与感觉出现障碍,严重者导致瘫痪的颈椎综合征。相关研究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人数逐年提高,同时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现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

  • 伤后易感寒 新伤先发散

    伤后易感寒 新伤先发散

    孙达武 1933年生,湖南省中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孙老从医60年,长期致力于骨伤疑难病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创伤骨科中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以及中药内服等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聆听教诲10余年,受益匪浅。现将孙老在诊治“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及“手法治疗踝部骨折”等伤科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 “伤后易感寒,新伤先发散&rdq...

  •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刊行有感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刊行有感

    由王承德教授主编,经3年的斟酌切磨,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作为国庆70周年的献礼,在学术界的期待中问世。本书的出版发行,是中医风湿病学界之大事,又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大成果,不仅为风湿病的辨治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规范,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更多的诊疗思路。我与承德有同门之谊,共同授业于谢海洲先生。他对经典著作的刻苦钻研,对中医老前辈的仰慕敬重,对临床疾病的独特见解,成就了他卓越的学术造诣。《左传》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见。《临证指南医案·华...

  • 淋证百痛壮热方 治泌尿道感染

    淋证百痛壮热方 治泌尿道感染

    肾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来势较急,常伴有发热、寒战,以及小便频急热痛,经方对治此种疾病有退热快、缩短疗程的效果,现整理案例如下。 李某,女,73岁,于2023年3月15日入院。主诉:尿频急痛伴发热3天。患者于3月12日开始出现尿频急痛,寒战发热,体温最高39.2度,腹部不适,外院检查考虑泌尿系感染,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后仍间中发热。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质+,尿葡萄糖+++++,尿酮体++,尿白细胞1+/HP,尿红细胞1+/HP,上皮细胞1+/HP,下腹部CT提示双肾小结石、双...

  • 小儿泌尿系感染急则治标清热为先 迁延不愈益气清热

    小儿泌尿系感染急则治标清热为先 迁延不愈益气清热

    全国名中医刘宝厚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在多种肾脏病的治疗上有独特的经验,疗效显著。刘宝厚临床诊治小儿泌尿系感染方法严谨,今总结于此,供同道参证。 急则治标清热为先 刘宝厚认为本病属于中医“淋证”“腰痛”“下焦湿热”等范畴,是因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下注,侵犯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自拟清热通淋汤治之。基本方药:金银花15g,龙葵15g,石韦15g,地榆15g,半枝莲10...

  • 乍暖还寒 胃肠“感冒”了

    乍暖还寒 胃肠“感冒”了

    初春,万物萌生,乍暖还寒。各种易致疾病的细菌、微生物也随之活跃,容易侵犯人体,从而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食欲差、腹痛、恶心、呕吐、拉肚子,同时伴有上呼吸道症状,这很可能是病毒所致的“胃肠型感冒”。春天病毒活跃感冒易发,但“胃肠型感冒”有时上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所以这种疾病很容易与急性胃肠炎相混淆。 因此,出现腹泻、呕吐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在家服药,以免贻误病情,尤其注意不要自行随便服用抗生素。 专家提醒: 胃肠型感冒多发生...

  • 下面介绍外感头痛的治疗

    下面介绍外感头痛的治疗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又称髓海,脏腑之精血阳气皆上注于头。在病理情况下,或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诸经痹阻;或少阳枢机不利,阳气内郁;或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或脾肺气虚,清阳不升;或血瘀阻塞脑络;或痰饮蒙闭清窍;或血虚脑神失养;或肾亏精髓不足;或肝阳化风上扰,等等,皆可引发头痛及脑鸣、昏眩等病证。我临床辨治头痛,多按外感头痛、少阳头痛、肝火(阳)头痛、血瘀头痛、痰饮头痛、气(血)虚头痛、肾亏头痛等分类进行。下面介绍外感头痛的治疗。   外感头痛皆与风邪相关,多属实证,治疗应以祛风散邪为主。临床可分风寒...

  • 中医药预防腹泻感冒研究

    中医药预防腹泻感冒研究

      2010年8月8日,“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水源污染,城区垃圾成堆,遇难者尸体和动物尸体高度腐化,居民和救援人员近八万人居住在仅1.9平方公里的县城,天气高温闷热时伴有阵雨。8月8日至12日,县城几个医疗点上报的数字中反映出胃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及皮肤病呈高发病趋势。在这样异常的情况下,时刻都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疫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中医药在长期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所以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灾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大量煎煮具有防疫...

  • 中药加减巧治呼吸道感染

    中药加减巧治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等,若见发热恶 寒、头痛口干、喉痒咽痛、咳嗽、气 急、舌质偏红、脉数等症,中医辨证属 肺热型,用中药加减治疗有较好疗效。 处方:沙参30克,金银花15克, 菊花、杏仁各10克,薄荷(后下)6 克,甘草2克。 加减:咽喉肿痛去杏仁,加玄参 15克,桔梗、蝉蜕各6克;肺热偏盛、体温较高加黄芩12克,蒲公英20克;咳嗽较剧去薄荷,加前胡、浙贝母各 12克;气急较甚去薄荷,加枇杷叶 (包)12克,地龙10克;痰多去薄荷,加半夏、茯苓、芦根各12克。 用法:...

  • 桂枝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桂枝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病例:谢某,女,51岁,2004年9月初诊:一周前淋雨后,发热恶寒,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太阳表虚中风证。予以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服一剂药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又继服两剂,痊愈。   桂枝汤为《伤寒论》开篇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魁”,虽寥寥几味,如方证对应,其效非凡。《伤寒论...

  • 感冒引起的咳嗽几则食疗方

    感冒引起的咳嗽几则食疗方

    金秋时节,早晚气温变化大,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故往往容易引起燥咳。现介绍几则食疗方,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均有良好效果。 雪梨白藕汁雪梨洗净,去皮、核,白藕去节,等量切碎绞榨取汁,代茶饮用,次数不限。 白蜜萝卜汁白萝卜适量,洗净去皮,切碎,以清洁布包好绞榨取汁,每取50毫升,加白蜂蜜20毫升,调均后服,1日3次。 贝母冰糖汁川贝母1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内,加水150毫升,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早晚各服一次。博恩...

  • 自拟苏蛤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自拟苏蛤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魏北涵为鄂州市首届名老中医,从医60余载,经验丰富,用药轻巧廉验,擅长于治疗妇科、儿科疾病及疑难杂症。其自拟苏蛤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苏蛤膏组成:苏子、杏仁、白芥子、桔梗、茯苓、前胡、陈皮、半夏、枇杷叶、百部、太子参各100克,款冬花80克,蛤蚧1对。用法:上药共煎取汁,加适量白糖或蜂蜜收膏(药房代制),每次服15~20毫升,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功效:化痰止咳、补肾纳气、敛肺平喘。   适应症:此方一般于入秋后气候转凉未发病时给易感儿服用,可增强体质、抵御外邪侵袭、祛除体内伏...

  • 自拟方治小儿感后久咳

    自拟方治小儿感后久咳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感冒愈后一两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每到晚上仍然咳嗽不断,服药也不见好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针对这种情况自拟“小儿感后夜咳汤”,治疗百余病例患儿,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方药组成:玄参10克,知母10克,麦冬10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百合10克,浙贝10克。以上为6~10岁儿童用量,可根据情况做具体调整。   导致小儿外感后期夜间咳嗽不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感冒刚开始便到医院输液,小儿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大量的抗生素甚...

  • 治感冒后咳嗽 麻旋二虫饮

    治感冒后咳嗽 麻旋二虫饮

      胡国俊,男,1946年出生于皖南中医世家,尽得其父胡翘武先生(系安徽省著名老中医,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医学真传。从医近50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肺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先后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中医专著3部。   组成麻黄8克,旋覆花(包)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杏仁10克,炒白芍10克,枇杷叶10...

  • 感冒后咳嗽 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后咳嗽 两个简单的方法

      感冒基本好了,剩余一点咳嗽总不好,那就分清此时的寒热状态。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用烤橘子,剩余一点热邪,用川贝炖梨,不能用一个方法处理一切情况。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我介绍两个简单的方法。   中医分析疾病,从两方面考虑,古人认为疾病一定会向两个方向发展,把事情简单化,就是阴阳,具体而论,就落实在寒热上,那就是身体或向着热的方向发展,或向寒的方向发展。   这可能由体质决定,如孩子喜欢吃肉,平素身体壮实,可能外感后向热发展,另如平时总闹肚子,脾胃虚弱,易受寒,就容易向寒发展。...

  • 外感头痛自我推拿法

    外感头痛自我推拿法

      推揉风池用双手大拇指指面指峰推揉风池穴,1~2分钟。   推揉印堂、攒竹、阳白、太阳用双手食指的第二节指骨偏峰推揉印堂、攒竹,阳白、太阳穴,每穴l~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推上星、百会、风池、率谷、太阳用双手四指或中指,从前向后,从里向外循环推上星、百会、风池,率谷、太阳若干次,每次1~2钟。   推揉合谷用拇指指峰或指腹交替推揉左右手的合谷穴,每穴1~2分钟。   如果风寒头痛,有发热、恶风寒、流清涕等症状,项强者,重点推风池穴,加推拿肩井穴。   如果是风热头痛,有发热、微恶风、口渴、流黄稠涕等症状,...

  • 治感冒引起的头痛简便方

    治感冒引起的头痛简便方

    1、葱白(切碎)、老姜(切片)各5克,茶叶9克,加入约300毫升水,煮沸后沥去残渣,将汤汁倒入杯中,趁热服用。 2、生姜6-7片,淡豆豉20克,煮汤1碗,趁热饮之,饮后覆被小睡。生姜能散寒邪,淡豆豉能解感冒,故对感冒引起的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3、大蒜3个,葱白10根(切碎),加入煮熟的粥中,再熬1次,趁热吃完。多穿衣服或盖上棉被,使身体微发汗,对感冒引起的头痛特别有效。...

  • 远离抑郁“心理感冒”

    远离抑郁“心理感冒”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让人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人因心理承受力出现“透支”而进入所谓的“心理亚健康”:失眠头痛、兴趣减退、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易怒、着急……各种症状给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这些症状其实多为抑郁、焦虑的躯体表现,如不及时纠正,一旦持续出现这样的状态,抑郁症很可能就此“缠”上你。 抑郁被称“心理感冒&r...

  • 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病方

    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病方

    方药:柴胡、白芍、半夏、青皮各 6克,元胡、制香附各10克,川楝子12 克,甘草3克。加味:腹胀加旋覆花10 克,泛酸嘈杂加煅牡蛎、煅瓦楞各15克, 嗳气加香橼10克,疼痛加台乌药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 疗程。主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病。 疗效:治疗40例,显效29例,好转6 例,无效5例,87.5%。 蒋志玲...

  • 风热头痛 外感头痛 厥阴头痛治验

    风热头痛 外感头痛 厥阴头痛治验

    风热头痛秦某,45 岁,2008年5月10日初诊。感受风邪,头痛不已牵及目眶,右侧为甚,身热声浊,脉浮弦而洪,苔黄腻。治宜疏风清热,平肝蠲痛。方用:桑叶、菊花、夏枯草、白芷、黄芩各9克,连翘12 克,薄荷、藁本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服药后,身热除,头痛亦愈。 此例外感头痛之属风热者,故以祛风散热解痛为主。桑叶、菊花、薄荷散上焦之风热,以利头目;黄芩除上焦之火邪;连翘解热清气分;夏枯草散结热;白芷通窍发散;藁本上达巅顶。余常用此方治偏正头痛之属风热者,甚为应手。 厥阴头痛余某,女,35 岁,2007...

  • 缓解情绪和不适感 吃些顺气食物

    缓解情绪和不适感 吃些顺气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有不顺心的事时,会感到身体不舒服,胸闷腹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这时你不妨多吃些顺气食物,有助于缓解情绪和不适感。 莲藕 生藕具有消淤凉血、清热止渴、开胃的作用;熟藕则具有通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的作用,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服或稀饭煮藕食疗效果最好。 萝卜 有消积滞、清热化痰、理气、宽中、解毒的功效,可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的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的萝卜次之,胡萝卜无此功效。萝卜最好生吃,如果患有胃病可做萝卜汤食用。 啤酒 有些人生气后爱喝酒,这更易引起疾病。...

  • 治“感冒后咳嗽”要分型

    治“感冒后咳嗽”要分型

    秋凉时节感冒十分常见。不少老人在感冒治愈后咳嗽却依旧不停,每天总会咳上一阵,很是苦恼。 感冒后的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去医院做X线胸片检查却无异常。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11%~25%会发生感冒后咳嗽,而在秋冬季,感冒后咳嗽发生率可高达25%~50%。 目前,感冒后咳嗽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气道上皮损伤脱落,上皮下感觉神经暴露,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从而诱发咳嗽。西医...

  • 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方

    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方

    处方:太子参4克,黄苠、麦芽、山药、茯苓、山楂 8克,板蓝根、大青叶各6克,防风、白术、桔梗、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4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气滋阴。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脾胃气阴两虚型。症见发热咳嗽反复发作,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舌质红、苔少,脉细。 创方者:高 真...

  • 肺部重感染有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肺部重感染有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这是个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人,男性,70岁,肺部感染很厉害,在外院呼吸内科治疗时,什么青霉素,头孢三代、四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几乎全部用尽,可是,1个月都没能将感染控制住,最后,连泰能(临床上最强的广谱抗生素)都用上了,可感染依旧没能彻底控制,患者不愿再接受西医治疗,转而来到我们医院。 患者入院时,胸闷气促,不能平卧,说自从用了“泰能”后,胃脘部隐疼不适,胃口极差,口干,口腔溃疡,腹泻,每日3-5次,人感到极度疲倦。查体发现,患者口唇轻度紫绀,舌干而无苔,桶状胸,双中下肺可闻及大量的干...

  • 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经验方:生黄芪、淮山、生牡蛎各36克,白术、陈皮各24克,防风12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贮瓶备用。2岁以下儿童每次服2克,2岁半或大于2岁的儿童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隔日再服用。服药1--3个月为1疗程。 疗效:本方用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5例作预防服用,服药后呼吸道感染率均大为减少。药效一般能持续3个月左右。...

  • 治外感咳嗽方

    治外感咳嗽方

    方药:荆芥、白前、桔梗、法半夏各10 克,紫苑、百部、杏仁各12克,甘草5克。 加减:风寒明显者加麻黄3克,生姜10克; 风热盛者加黄芩、牛蒡子、浙贝母各9克; 咽痒甚者加僵蚕、蝉衣各6克;咳剧呕吐者 加枇杷叶、旋覆花各9克。儿童酌减。 主 治:外感咳嗽,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 感染史,症见咽痒即咳,或咳必咽痒,甚者 呛咳连续不断,以致面红耳赤,努力咳出少 许泡沫痰后方稍止。偶遇冷热,或异味刺 激,或大声说话即咽痒,咳嗽又作。经胸部 X线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疗 效:治疗276例,显效178例(症状消失...

  •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治疗外感咳嗽方法 典型病例体会

    运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外感咳嗽,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治疗276例,其中男90例,女 186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7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5天,平均17.5 天。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感冒史, 临床表现:咽痒即咳,或咳必咽痒,甚者呛咳连续不断,致面红耳赤,努力咳出少许泡沫痰后方稍止,偶遇冷热、异味刺激或大声说话即咽痒,咳嗽又作。经胸部x线拍片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治疗方法 处方:紫苑、百部、杏仁各12克,荆芥、白前、桔梗、法半夏各10克,陈皮、甘草各5克。 加减:风寒...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