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 第14页
-
按摩 热敷 缓解老花眼
眼花的老年人可以多做局部按摩和热敷。 局部按摩具体做法是:用双手食指指端按压眼内角上的睛明穴。每次半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微感酸胀为度。然后再用两手拇指背侧按摩双侧攒竹穴(眉头皱起处),每次1分钟,早晚各1次。 此外,还可用热敷法防治老花眼。先将专用毛巾折成双折,泡在热水中,捞出拧干后,稍散热气,以不烫为准,放在双眼上。这时双眼睁开,让热气直接作用于眼球。毛巾温度降低后,再泡在水中后拧干敷在眼上,这样反复做3次。敷后再配合按摩眼角、眼球、眼眶和太阳穴。 这时候,老年人就可以感觉双眼有湿润、清爽、视线清晰的感...
-
入春缓解眼睛干涩药茶两款
入春以后,不少人都出现了眼睛干涩症状。中医认为,春季肝气旺盛,用眼过度会耗损肝气及肝血,也会造成肝火上升,进而出现眼睛干涩、带血丝及异物感、视物模糊等症状。下面针对不同体质,介绍不同中药材防治眼睛干涩症状。 一、当归黑枣饮 适应症状:易头晕耳鸣,眼干涩、有异物感及分泌物的肝血不足体质。 材料:当归以及去核后的黑枣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不拘时饮用。 功效:当归补肝血、活血;黑枣补肾养m。 二、栀子甘草饮 适应症状:爱吃刺激性食物,易头痛、口苦,眼睛有血丝的肝火上炎体质。 材料:栀子、甘草各。 3克,沸水...
-
老人爱流泪热敷可缓解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流泪症状。大部分老人流泪,属于功能性异常。这些老人的泪道很通畅,眼部也没有明显病变,之所以常流泪,是因为眼皮松弛,肌肉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眼泪不能正常分布和流动而直接排到眼外。 对老人来说,要正确认识流泪问题,不必焦虑。由于老年人眼睑松弛,用力向下擦拭泪水会导致眼睑外翻,应该用手帕或纸巾向鼻侧擦拭或在外眼角轻轻吸干。不要随意用眼药水,可采用局部按摩和湿毛巾热敷,以减轻症状。良好的生活习惯能预防流泪。平时饮食要清淡,不吃刺激辛辣食物,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寒冷和风沙天减少户外活动。 胡瑜...
-
夏日护眼 预防缓解干眼症
到了夏季,戴墨镜、打阳伞似乎都是年轻人的专利,而大多老年人则素面朝天,殊不知,阳光炽热灼目,对老年人的眼睛健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个时候,老年人更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以免让本来开始衰退的视力再受到伤害。 及时补水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出汗多,蒸发快,人体容易缺水,眼睛的晶状体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水在晶状体的新陈代谢中起到保持透明的重要作用,人体内如果缺水,晶状体代谢不充分,易造成晶状体内蛋白质变性引发白内障。夏天中老年人每天必须喝6-8杯水。夏季即使不觉口渴,也要经常少量喝水。 补充营养维生素和微量元...
-
三法缓解眼睛干涩
湿热敷常用的中药有菊花、生地、决明子、女贞子等,任选其一。每次10 克,放入沙锅中煎水取汁.待温度降至与体温差不多时,用纱布浸药汁,闭眼后湿敷双目,每次15分钟,每日1次。用中药汁热敷眼睛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睑板腺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帮助,可增加眼泪的分泌,消除眼睛干涩、疼痛等不适。 蒸气熏常用的中药有菊花、桑叶、青葙子、密蒙花等,任选其一。每次10克,水煎取汁,倒入小口杯子中,趁 热用厚纸筒一端 罩住杯口,另一 端对准眼睛熏 蒸;每侧眼睛熏 蒸10分钟,也可 两眼交替熏蒸, 每日1次。用中 药蒸气熏眼睛 可增加眼...
-
流泪可通过食疗到达缓解
许多晚年朋友常常会流泪不止,这往往是因体内长时间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引起泪道狭隘或阻塞,从而导致泪腺排泄出过多泪水。因而,常常流泪的晚年人假如坚持吃些弥补这类维生素的食物,便可使流泪的症状得到缓解。一起,也可通过食疗到达缓解的作用。 甘草红枣汁:生甘草6克,红枣8个,天仙子3克,用水煎汁服用。每日2次,头、二汁分开服,两次之间至少相隔3小时。 荸荠甘蔗饮:将60克荸荠,60克甘蔗,洗净去皮,放在锅中加水煎汤。每天饮用2~3次,每次饮一小茶杯即可。出行时可将药引灌在小瓶子里,随时喝一...
-
缓解雾霾天引起的鼻咽不适
深秋时节,气温转凉,雾霾天气开始增多。雾霾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是直接的,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为PM50时,比如沙尘暴产生的悬浮颗粒,因个体较大,通过上鼻道的纤毛就可以阻止到体外;而PM10可以进入呼吸道,但大气道里的纤毛也可以将其阻挡;而PM2.5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也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应对雾霾天,可采用饮食调理的方法。尤其是多吃些有滋阴、润肺、生津功效的食物非常重要,可以增强肺的自我清洁能力,排出粉尘。如白色的白萝卜、山药、雪梨、莲子、银耳等,...
-
缓解鼻干鼻塞 预防鼻出血
冬季天气干燥,很容易引起鼻腔内干燥、鼻塞,甚至鼻出血。揪印堂穴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缓解鼻部干燥,使鼻腔内的黏液分泌增加,保持鼻腔的湿润,还可预防鼻出血、鼻炎以及感冒等疾病。 印堂穴位置: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具体做法: 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揪揉2分钟。 印堂穴的主要功效: 清头明目、通鼻开窍,揪印堂穴可增加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促进黏液分泌,保持鼻腔湿润,并且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更灵敏,预防感冒和呼...
-
郝万山介绍如何缓解鼻炎杏苏蜜枣膏:家政女皇20161012
本页提供2016年10月12日河北卫视家政女皇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郝万山。主题是《找对病根鼻炎不再难缠》。主要介绍如何缓解鼻炎,杏苏蜜枣膏、玉屏风散粥、侉炖鱼的制作方法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郝万山:著名中医专家。 一般来说,感冒是有病程的,病毒性感冒如果不治疗的话,七天左右就能痊愈,也就是说,感冒引起的打喷嚏、流清鼻涕,会一直持续,最多保持七天左右;但过敏性鼻炎引发的打喷嚏、流清鼻涕,每天会定时发作一会儿,之后没有症状,比如...
-
常喝马蹄汁 缓解咽喉炎
慢性咽炎的人常有咽部发痒、干燥、微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声音嘶哑。出现以上症状,在日常饮食中除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外,还可利用食物的疗效,自制妙方来调理,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取马蹄(荸荠)0.2公斤,去皮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饮汁即可。 此为1次量,可长期坚持饮用。中医认为,马蹄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利湿化痰等功效。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菌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慢性咽炎者还可常吃金橘,清洁和滋润咽部,辅助改善咽部不适,消除声音嘶哑、咽部发干发痒等症状。 左 一诈...
-
药茶润喉 缓解咽喉不适
冬季气候干燥,容易引起咽喉部位不适,如咽干、喉痒、声音嘶哑等症。自制润喉茶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 罗汉果雪梨茶 当伴有咽喉部异物感时,可以用罗汉果1个,洗净,雪梨1个去皮核后切成碎块,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 分钟,代茶频饮,每天l剂。对肺热引起的咽喉炎、咽喉肿痛、失音者有效。罗汉果性凉,体质虚寒者慎用。 桔梗甘草茶 桔梗12 克,生甘草6克。洗净切碎后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泡15分钟,代茶饮,可冲泡2次,每天1剂。急性咽喉肿痛、且痰多可泡桔梗甘草茶。阴虚火旺、胃溃疡者不宜适用。 (胡佑志)...
-
咽喉干痛嗓子发痒 中药茶缓解
春季气候干燥,燥邪侵犯肺部,津液耗伤,肺失滋润,清肃失司,容易出现咽喉发干疼痛、嗓子发痒等不适,而以下这些中药茶可以很好地缓解咽喉疼痛等问题。 罗汉果茶 罗汉果有清肺利咽的作用,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咽喉炎、失音、咽喉肿痛等症,取罗汉果2个,去壳切成薄片,加开水煮1分钟,或用开水焖泡10-20分钟,代茶饮。罗汉果性凉,体质虚寒者慎用。 生甘草茶 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效,甘草生用,其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更为突出,特别适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的咽炎患者,可单用煎服,也可与桔梗同用,以增加宣...
-
七种牙病 缓解有术
有些牙病,可以通过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加以改善,但同时要提醒你的事,如果使用这些方法无济于事,病情严重的话,还是要尽早就医。 牙齿过敏 多为牙龈萎缩所致。日常生活中,漂白剂、除垢剂及某些牙膏含有研磨剂和磷酸盐,都会导致牙过敏。刷牙不要过于用力。但如果牙齿久痛不去,应看牙医。 掉牙 外伤导致牙齿脱落后,用牛奶把牙齿冲洗干净,然后立即放回牙槽原位,垫上软布或湿茶叶袋再轻轻咬合。如果掉牙回位及时,有时候可以重新与牙龈复合。一两个月之后,牙齿会逐渐好转。 口腔上颚烫伤 对于饭菜温度太高导致的口腔上颚烫伤,用温盐水(1杯温水加一...
-
出现倒牙现象嚼点核桃仁来缓解
初秋正是各种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品种为一年之中最多..吃酸味水果时,有些人会出现倒牙现象.以至于对好多水果望而却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嚼点核桃仁来缓解。 倒牙在医学上称为 “牙本质敏感”。是由牙齿外伤或刷牙不当导致楔状缺损、牙本质暴露引起的。一旦牙本质暴露,吃冷、热、酸、甜等食物时,就会感觉牙齿酸软疼痛。核桃仁中富含大约50%的脂肪酸以及矿物质钙,嚼食核桃仁时,其中的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到隔离作用,从而消除倒牙现象。 倒牙嚼核桃仁时,可选择生核桃仁,也可用熟核桃仁。每次嚼1个...
-
小偏方缓解牙痛立即见效
绿豆荔枝: 绿豆凉性,荔枝性温,可治风火牙痛。抓一把绿豆,放七粒去壳的干荔枝,加水煮,将绿豆煮熟,连荔枝、绿豆一并吃了(将荔枝核吐掉)。 白酒花椒: 取5~10克干花椒,加水没过干花椒煮3分钟,放温后,加入50克白酒,待凉后将花椒水过滤,倒入小瓶内,用棉花蘸此水塞入牙痛的部位咬住即可。 新仙人掌: 取一片新鲜肥大的仙人掌,用水洗净,剪去表面的针刺,再对剖成同样厚的两片,把带浆的那一面贴在脸上牙痛的部位,一段时间后,症状即可缓解。 西瓜翠衣: 平时收集若干丙瓜皮,只削取一层翠衣,洗干净后,日晒夜露,待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