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疏 第12页

疏 第12页

  • 疏通胃脘 清通六腑 治疗胃轻瘫

    疏通胃脘 清通六腑 治疗胃轻瘫

      “胃轻瘫”,即胃轻瘫综合征,其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胃痛,便秘等症状,这与胃肠植物神经的正常功能减退,进而导致胃肠排空延迟有关。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阳阴肝经及任脉通行之地,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是气机升降出入之处所处。胃轻瘫可通过中医按摩之颤动、清通六腑、分推阴阳、狮子摇头等手法,以疏理气机,调理脏腑,同时也可以通过腹壁神经反射调节...

  • 刺猬皮 疏肝和胃 治胃脘疼痛

    刺猬皮 疏肝和胃 治胃脘疼痛

      刺猬皮,有行气降逆、化瘀止痛之功。治疗肝气犯胃之胃脘疼痛,余常用名医裘吉生《新编经验方》中的疏肝和胃方,颇有效验。   方用:甘松5克,制香附9克,煅瓦楞子12克,九香虫3克,刺猬皮(焙)9克,沉香曲9克,降香片5克,延胡索9克,左金丸3克(吞服),甘蔗汁1杯,生姜汁半茶匙。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方中用甘松、香附、沉香、降香理气止痛,用九香虫、刺猬皮化瘀止痛,用甘蔗汁和胃止痛,用生姜汁温胃止痛,用左金丸疏肝止痛,用瓦楞子制酸止痛。本方有调气止痛之功,是治疗肝胃不和、当心而痛的验方。...

  • 胃病难复 治当疏肝利胆安中通便

    胃病难复 治当疏肝利胆安中通便

      王某,女,60岁,1994年6月25日初诊。   患者主诉:上腹痛伴烧灼感不思食已六月余。该患者家在陕西省千阳县城,自发病后,先后在当地及市里三个医院住院四次,作过二次胃镜,都诊断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伴糜烂及胆汁返流。用过胃膜素、三九胃泰、注射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等多种药,还做过腹部埋线等治疗,不仅无效,且病情不断加重,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及经济困难双重压力,后慕名来诊。   患者精神差,面萎黄晦暗,不思食,六个月只能喝稀面糊,若其中挟有小面块,都会引起上腹痛著,更不敢食面条,馍等较...

  • 中医治疗胃脘痛 疏肝和胃法

    中医治疗胃脘痛 疏肝和胃法

    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肝与脾胃是木土乘克的关系,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肝气疏泄失常,一则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壅而滞;二则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不和。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肝气久郁,又可化火伤阴,进一步克伤脾胃。辨证要点:胃痛胀闷,攻撑连胁,嗳气频作,舌淡、苔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法。常用方剂:四逆散、左金丸、金铃子散、二陈汤等。 典型病案: 李某,男,55岁,3月 26日初诊。胃脘胀痛3个月余,暖气频作,恶心呕吐,自觉腹中冷而不适,大便时泻,纳可眠差,...

  • 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疏肝理气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白芍、茯苓、神曲各12 克,柴胡、枳壳、姜半夏各lO克,苏 梗、青皮、陈皮各6克,甘草4克, 黄连3克,吴茱萸、白豆蔻各2克。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瓜蒌12 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运脾化湿。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 为肝郁气滞型,症见胁下、少腹胀痛 不适,常在排便后缓解,大便次数、 性状的改变常不严重,平时情志不畅, 舌淡红苔薄,脉弦。 刘淑英...

  • 咳嗽半月有余 治以轻清疏肺清暑化湿

    咳嗽半月有余 治以轻清疏肺清暑化湿

    夏日炎炎,天之热气下逼,地之湿气上腾,此时人之腠理疏松,时令咳嗽增多,其大致仍为风邪所伤,但多夹杂暑湿之气。如暑风袭肺,壮热无汗咳嗽,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前胡、桔根、杏仁、桑叶。也可以豆豉易扁豆花,取其解表宣化之力,得汗热退,残余之热留恋,症见低热咳嗽者,可以青蒿易香薷。平素湿盛,外邪入里,与内湿相结合,每多暑湿蕴阻,肺胃肃化失司,常见咳嗽多痰,痰色或黄或白,或黄白相兼,低热倦怠,胃纳少思,脘腹胞胀,宜于轻清疏肺之中,佐以清暑化湿之藿香、佩兰、六一散、青蒿、荷梗等,芳香宣化之时令药,使其外邪与暑湿各得分解,可以见效。...

  • 用疏风和解法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用疏风和解法治喉源性咳嗽经验

      喉源性咳嗽一词由著名耳鼻喉中医专家干祖望在其《干祖望经验集》一书中首次提出,此病的主要特点为:痒为主症,阵发性咽痒,干咳,不痒不咳,多为阵发性顽固咳嗽,咳甚则剧,咳后吐出少许白色黏痰。湖北中医学院成肇仁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者李培生教授,并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田玉美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成肇仁用疏风和解法治喉源性咳嗽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临床,受益匪浅,浅析其经验。   病因病机   喉源性咳嗽患者多因感冒起病,外感风寒风热,有些患者有慢性咽...

  • 中老年人尿潴留 骨质疏松症偏方

    中老年人尿潴留 骨质疏松症偏方

    随着年龄增长和造骨功能减退,中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常食山楂酱对防治骨质疏松大有帮助。研究表明,山楂中的山楂酸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从而阻止骨质疏松的形成。由于1U楂中的有机鞣酸易损伤牙齿,不宜生吃,故做成山楂酱有利于营养吸收。将300克鲜山楂洗净煮1小时左右,加白糖150克,用小火继续煮1—2小时,边煮边用木匙搅拌,避免糊锅底,待山楂成稀粥状时即可。每次食用20-30克,每天1次,连食两月。 唐财彩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不能出。老人发生急性尿潴留时,膀胱极度张,如若时间拖延过长,则膀胱肌...

  • 宣痹通气疏肝泄火 治无症状隐性冠心病

    宣痹通气疏肝泄火 治无症状隐性冠心病

    名医治隐性冠心病(脾湿内阻)方 处方:丹参15克,赤芍12克,厚朴、鹿角霜、郁 金各10克,香附9克,远志、炙甘草各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宣痹通气。用于治疗无症状隐性冠心 病,中医辨证属脾湿内阻型。症见劳思过度,多疑多 虑,性格内向,喜食甘肥,好静恶劳,夜寐多梦的行为 表现。除心电图异常之外,还可见血脂浓度偏高,腹 胀胸闷,便多溏烂,眼睑浮肿,舌苔薄腻,脉细弦数。 创方者:蒋有倩 名医治隐性冠心病(肝郁化火)方 处方:龙胆草6克,丹皮、山栀子、柴胡、当归、合 欢皮各10克...

  • 疏肝理气补气化瘀 高血压食疗方

    疏肝理气补气化瘀 高血压食疗方

    气滞血瘀型高血压的主要表现为:头晕头沉,郁闷不乐,胸闷或身上有多处疼 痛,四肢发麻或有乌青,舌暗有瘀斑,脉 涩。此型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有疏肝理气或补气活血、补气化瘀功效的药膳进行调 理,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一、三七香菜粥 材料:三七花10克,香菜、粳米各50 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粳米放入锅中,加入500毫 升清水煮成稀粥。然后将三七花、香菜洗 净切碎放人粥中,用小火煮沸。调入红糖, 待温服食。 功效主治:解郁理气,活血降压,温中 止痛,醒脾健胃。适合头晕头沉,郁闷不 乐,胸闷或身上有多处疼痛,四肢发麻或...

  • 调治老年冠心病 痹通阳可疏通脉道阻滞

    调治老年冠心病 痹通阳可疏通脉道阻滞

    中医认为,老年冠心病,其本在肾,其病为虚,病理因素尤重瘀血。笔者根据“心本于肾,气根于肾”;“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这一理论,自拟“补肾益气汤”调治老年冠心病,颇有奇功。患者一般服药2-3个疗程,心前压疼痛、胸闷、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病症即会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故作介绍,不妨试试。 肉苁蓉30克,熟地黄20克,枸杞子20 克,黄芪30克,党参20 克,麦冬15克,五味子 10克,丹参20克,当归 20克,川芎15克,全瓜蒌20克,薤自lO...

  • 国医大师李振华:疏肝理气 清心豁痰治抑郁症

    国医大师李振华:疏肝理气 清心豁痰治抑郁症

    •国医大师李振华在研究脏躁病的基础上认为抑郁症的病机在于肝。其病因在于精神受到刺激,肝失疏泄条达,郁而化火,肝火过盛则耗伤肾阴,肾阴虚不能正常抑制心火,水火不济。肝火、心火旺盛出现神经失控,思维混乱。肝失疏泄条达,肝气横逆又可损伤脾胃,水湿运化失常,湿遇火而成痰,痰随肝气上逆蒙蔽清窍,则思维更加混乱不能自主。因而本病出现心、肝、脾、肾四脏相互彼此功能失调。 •针对抑郁症复杂的病机,国医大师李振华认为宜通不宜补,通即是疏通肝气,恢复肝气疏泄条达的功能,气行则湿行,健脾化痰,清心豁痰,痰湿...

  • 头晕脑鸣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头晕脑鸣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牛某,男,43岁,2014年10月28日初诊。主诉头晕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1日3~4次,量不多,小便清长,面色略白少华,舌胖大,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 辨证:中气不足,肝郁脾虚。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方药:五爪龙30克,西洋参(先煎)10克,炒芥穗12克,炒蒺藜12克,...

  • 疏肝清热养血安神治愈失眠案

    疏肝清热养血安神治愈失眠案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 虚劳病脉证并治篇》,方由酸枣仁、 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可养血 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虚劳虚烦不 得眠”,即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虚火 扰心,心烦失眠症。临床以本方加 减治疗多种失眠症,取得了满意疗 效,特选病案于后。 案例:李某,女,48岁。 主诉:失眠24年,加重6天。患 者24年前,因郁怒伤肝,出现情绪 不稳,心烦易怒,口干口苦,食欲不 振,入夜难眠,碾转反侧,2~3小时 难以入睡。入眠多梦,梦境惊险,每 夜睡眠不足4小时。虽多次求医...

  • 薄荷熬粥 疏肝解郁

    薄荷熬粥 疏肝解郁

      很多人都知道薄荷是一种常用口气清新剂。其实,薄荷的药用价值非常高,除了可治疗风热感冒外,还有极好的疏肝解郁的功效,可清心怡神,提神醒脑,缓解压力,清热解乏,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特别适合患有慢性肝病、心情抑郁烦躁的“肝郁”人士食用。   春夏之交,各种肝病的发病率比其它季节都要高。一年之计在于春,忙碌的工作让人倍感压力加大,容易产生烦躁易怒、失眠、胸闷肋痛等肝气郁结的症状。肝喜条达舒畅,因此,春季养肝不如疏肝。和其它气味芳香的花草一样,薄荷疏畅肝气的作用比较强,善走窜而助阳气升发,能改善...

  • 疏肝和胃 王均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疏肝和胃 王均治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名医治消化不良(脾胃虚寒)方 处方:党参、炒白术、茯苓、山楂各15克,于姜、 法半夏各12克,枳壳、代赭石(打碎先煎)各18克, 砂仁、木香、吴茱萸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温中,和胃理气。用于治疗非溃 疡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中焦气滞型。 症见脘腹胀满,时有脘腹疼痛,暖气,食欲不振,面色 少华,神疲,畏寒,喜热食,便溏,舌淡,苔薄白或白 腻,脉沉缓。 创方者:王均 名医治消化不良(胃阴亏损)方 处方: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自芍、谷芽、枳壳 各12...

  • 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

    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

    治肠易激综合征方 处方:生地、沙参、丹参、茯苓、白 芍、火麻仁各12克,麦冬、枳壳、川楝 子、元胡各10克,郁金6克。 加减:心神受扰,心烦失眠者,加百 合15克,茯神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 功效:疏肝清热,生津润肠。 主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肝 郁化火型,症见胁腹痛甚,大便艰涩,急 躁易怒,口干引饮,舌红苔薄黄而少,脉 弦而细数。 刘琦丹...

  • 中医胃痛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中医胃痛 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崔某,女,46岁,2004年5月16日初诊。 患者主诉有胃痛病史,近半月来疼痛加剧,呈阵发性,痛甚则向肩背放射,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曾中西医结合治疗,效不佳,做心电图提示正常,后在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后到我院诊治。现症状为胃胀痛,呕吐酸水,空腹痛甚,口苦口干,食欲不佳,便干、小便黄,舌质暗,苔黄腻,脉弦。 诊断:中医:胃痛(肝胃不和兼瘀血)。西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药:黄连10克,吴茱萸4.5 克,元胡24 克,川楝...

  • 胃食管反流病 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逆法

    胃食管反流病 采用疏肝和胃通腑降逆法

    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或连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胃或食管症状或黏膜组织损害的一类疾病。患者多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嗳气、口苦、纳呆、腹胀、便秘等症,严重者还可伴有一些反流综合征,如慢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哮喘、焦虑、抑郁、心悸、胸痛等,涉及呼吸、精神、心血管系统。 本病当属中医“呃逆”“反胃”“呕吐”“胃脘痛”“便秘”等多种病症范畴。我们认...

  • 风寒咳嗽: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疏风散寒 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

  • 治过敏性紫癜疏风清热法 清热凉血法

    治过敏性紫癜疏风清热法 清热凉血法

      疏风清热法本法适用于风热伤络型。证属血有伏热,复感风热之邪。症见皮肤起风团、瘙痒,伴有鼻塞流涕或发热,舌红、苔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散邪,清热止痒,方用银翘散加减。处方: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牛蒡子、蝉蜕、竹叶各10克,薄荷(后下)5克,芦根、白茅根各15克,甘草3克。临证应用须注意用药不宜过于寒凉而不利于疏散外邪,或导致引邪入里而影响疗效。   清热凉血法本法适用于血热妄行型。证属热毒较盛,热入营血,迫血妄行。症见皮肤紫癜色红,略突出皮肤,压之不褪色,或尿血,心烦,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有力...

  • 治骨质疏松症偏方

    治骨质疏松症偏方

    无名异、陈皮各10 克.麦饭石、续断各15 克,淫羊藿8克,黄芪25 克,当归5克,骨碎补、补骨脂各12克.炙甘草6 克。 诸药混合,研粉末制成茶剂,以每包15克,备用。 每次服1包,每日服 3次.12日为1个疗程。 (蒋振民)...

  • 浮萍疏风又清热

    浮萍疏风又清热

    1.血热身痒:鲜浮萍 30克,熟地、当归、炙首乌 各20克,黄芪、白芍、刺 蒺藜各15克。水煎服,每 日1剂。此方有养血、祛 风、止痒之功。 2.荨麻疹:鲜浮 萍、防风、白鲜皮各15 克,蝉蜕、地肤子、荆芥 各10克。水煎服,每日 l剂。此方有祛风止痒 之效。 3.口舌生疮:取浮萍 适量,晒干研极细粉末, 装瓶备用。口腔先用茶水 含漱,然后取适最浮萍粉 均匀地撒布于患处,每 2~3次。 4.水火烫伤:取鲜浮 萍适量,焙干研末,加适 量冰片、香油调匀,涂搽 患处,每日5次。 5.疔疮红肿:取鲜浮 萍适量,洗净...

  • 肝郁脾虚证2型糖尿病 方药疏肝健脾调糖饮加减

    肝郁脾虚证2型糖尿病 方药疏肝健脾调糖饮加减

    医案实录   潘某,女,60岁,2015年10月12日入院,病历号20075999。夙多愁善感、饮食失节,半年前出现口干渴、多饮、多尿,测空腹血糖12.0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9.05毫摩尔/升,诊为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早14u、晚12u餐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差,空腹血糖9.2~11.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3.8~16.3毫摩尔/升,症状渐重。慕名寻中医调治入院。症见:体胖,口渴、多饮、多尿、头晕,烦躁易怒,周身乏力,腹胀,睡眠差,小便频数,舌质淡暗,苔薄黄,脉弦细。体重指数:...

  • 疏肝补肾 卢君平治疗视神经萎缩

    疏肝补肾 卢君平治疗视神经萎缩

    名医治视神经萎缩方 处方:磁石(打碎先煎)18克,熟地、山药各】2 克,当归、白芍、茯苓、白术、丹参、赤芍、柴胡、枸杞子、山栀子各10克,神曲、升麻、五味子各8克,甘草 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量。 功效主治:疏肝补肾。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中医辨证属肾虚肝郁型。症见视力渐降,头晕耳呜,腰膝酸软,情志抑郁,胸闷不舒,舌红少苔,脉弦细。 创方者:卢君平...

  • 左眼迎风流泪1月余 治以疏风通窍

    左眼迎风流泪1月余 治以疏风通窍

    高某,女,62岁。左眼迎风流泪1月余。曾于某眼科医院检查有“泪道堵塞”,欲行“疏通泪道”手术,患者拒绝,故来诊服中药调治。患者除流泪外,尚觉耳堵。脉浮软,舌红苔薄白,边有齿痕。 辨证:风邪外袭,治以疏风通窍。 方药组成:天麻15克,钩藤(后下)30克,川芎15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薄荷10克,菊花10克,白蒺藜30克,木贼草15克,白芷15克,龙胆草6克,黄芩15克,远志10克,石菖蒲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佛手10克,炙甘草6克。3...

  • 右眼流泪遇风更甚 治以疏散风邪兼清肝火

    右眼流泪遇风更甚 治以疏散风邪兼清肝火

    王某,女,48岁。右眼流泪半年,遇风更甚。曾于某眼科医院查玻璃体、泪道等未见异常。脉浮,左关尤甚,舌红苔薄白。 辨证:风邪外袭,兼见肝火。治以疏散风邪,兼清肝火。 方药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川芎15克,菊花10克,白蒺藜30克,柴胡10克,天麻10克,钩藤(后下)30克,龙胆草6克,黄芩15克,夏枯草15克,白术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甘草6克。3服,水煎服。 二诊:流泪稍减,脉舌如前。原方入白芷15克,云苓15克。3服,水煎服。 三诊:流泪大减,...

  •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两目肿胀流泪2年 路志正疏肝清胆方

    吕某,女,43岁,2013年4月27日就诊。 主诉:两目肿胀,流泪2年。患者2000年曾因患甲亢,服西药半年余,未见效果。近两年来两目肿胀,流泪。今稍劳则心悸、虚汗、乏力、腹泻、食后泛酸。查血压、血糖均正常。平素性情急躁,时抑郁焦虑;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少,经期短,每月1~2天。诊时望其面色萎黄,舌边有齿痕,舌质紫暗无苔;左脉弦细,右脉缓弱。 辨证:肝郁脾虚,郁火上扰。 治法:益气养血,清胆和胃 疏肝清肝。 方药:太子参12克, 功劳叶15克,浙贝母12克,炒蒺藜12克,丹参12克,玉竹12克,郁金...

  • 疏风通窍治过敏性鼻炎

    疏风通窍治过敏性鼻炎

    处方:太子参、黄芪、白芍、玄参各12克,白蒺藜、木贼各10克,菊花、桔梗、辛夷花各8克,甘草6 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气虚型,症见怕风畏冷,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浮弱。 高绮娟...

  • 风热鼻炎疏风清热

    风热鼻炎疏风清热

    风热鼻炎疏风清热 急慢性鼻炎中医辨证为风热证 者,症见鼻塞,嗅觉减退,鼻燥咽 干,涕黄稠,气味臭,头胀不适, 心烦耳鸣,并见发热,微恶风,头 痛以前额为甚,咳嗽痰粘,舌质 红,苔黄,脉数。治宜疏风清热解 毒,宣肺通窍。用苍耳子等中药水 煎服用,效果好。 方法:取苍耳子、刺蒺藜各 10克,辛夷花6克。水煎分3次 服,每日l剂。 廖富佳 治鼻炎经验 方法:取藿香150克,苍术、 黄芩各100克,辛夷50克,檀香 5克。共研为粗粉,装入布袋,当 作枕芯,供睡眠时使用。 主治:鼻炎,中医辨证...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