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人 第23页

老人 第23页

  • 胖老人运动护好腰

    胖老人运动护好腰

    合理的健身活动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但对体型偏胖的老人而言,必须注意:运动时一定注意护好腰。要完成前后屈伸、左右旋转的动作,都需要腰部关节、韧带和肌肉的协助,它们都能缓冲脊柱运动受到的压力,吸收震力、保护脊髓。而人老后,肾气开始衰退,骨质变得疏松,腰部关节韧带、肌肉也都在发生退行性改变,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保护腰椎。尤其对于胖老人来说,腰椎大多被包在厚厚的脂肪中,突然运动时腰椎适应力差,承重相对更大。如果进行大量运动,很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专家介绍,胖老人锻炼时要做好热身活动,尤其不要一起床就锻练。可先慢走3~5分...

  • 九十老人骑车不输年轻人

    九十老人骑车不输年轻人

    在浙江省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90岁高龄的董仁挨,身体十分健康。村民都说:这董老伯哪像90岁的高龄啊,骑着自行车比年轻人还利索。 董老伯小的时候,体弱多病,营养不良。十七八岁的时候,跟随南拳师傅学了1个多月的南拳,此后几十年间里;他一直断断续续地练着南拳。60多岁那年,他才学会自行车,自此他的生活就没有和自行车分开过。董老伯说:“骑自行车对我不是锻炼,主要是出门方便。只要走出一里路以外,我就骑自行车,平均一天骑2个多小时,我现在骑车的技术还不错,一手扛着25公斤的圆木,骑上一两个小时也没问题。&rdquo...

  • 老人加餐有何讲究

    老人加餐有何讲究

    很由于老年人活动量较年轻时大大减少,胃肠蠕动较慢,消化吸收功能也有所下健康,所以一次摄入食物不宜过多,否则会使胃肠负担骤增,容易引起积食等不适。 如果一日三餐,顿顿吃得都比较少的话,则势必造成摄入食物妁种类和数量不足,从而影响老人的营养均衡。因此,营养学家普遍认为,老人应该适当加餐。 加餐要注意两点,一是时间的选择,二是食物的选择和量的控制。老人一般起得较早,早餐和午餐的间隔时间很长,可以在这两餐之间加一顿。另外,午睡后、晚餐前加一餐也比较适宜。 老人加餐的量一定不能过大,否则会影响正餐的摄入。一般来说,加餐时如果...

  • 老人尿频练甩手操

    老人尿频练甩手操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为;尿频所困扰,这里介绍一种甩手操,可缓解尿频症状;具体做法是:头正身直,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跟平视;自然呼吸。然后两手同时向前、向后甩动。身体也要随着双手启然前后.摆动。向后甩时,脚趾同时要用力抓地,力发甲腰,作用于手,落于脚跟,人的重心要随身体的摆动而在脚底前后移动。...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尿频老人
  • 老人腰痛少食西瓜

    老人腰痛少食西瓜

    西瓜是消暑利水的果品,但并非人人皆宜,尤其是患有慢性腰痛的老人不宜多食西瓜。中医认为老人腰痛多是脾肾阳虚、气血阻滞引起的,而西瓜性味寒凉,清热利尿作用很强,不利于人体阳气尤其是脾肾阳气的生发,也不利于气血的流通,多食不仅会加重腰痛,还会引起腹痛腹泻、精神不振、肢体浮肿、夜尿频多等。因此,腰痛的老人要慎食西瓜,尤其不能食用冰镇西瓜。最好将西瓜榨汁放置常温后饮用,每天不可超过500毫升。也可将西瓜皮焯熟,切丝凉拌食用,既可以清凉祛暑,又不会损伤阳气。...

  • 三种老人,不宜跑步

    三种老人,不宜跑步

    跑步是大多数老年人所喜好的一种锻炼项目,但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宜跑步。专家认为,以下三种老人禁止做跑步锻炼: 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

  • 老人“缩个”如何应对

    老人“缩个”如何应对

    老人身高“缩个”一般不超过2厘米。英国研究人员在对4209名男性进行调查后也发现,身高变矮大于3厘米的老年人,相对于变矮小于1厘米者,其死亡风险升高64%。 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是老人“缩个”的主要原因。老人骨质疏松与其骨骼强度、自身骨质状态及身体状况有关。因此,老人应多晒太阳,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并加强运动,多锻炼身体。老人最好经常进行一些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晨练、散步、慢跑等。此外,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睡眠,戒除不良嗜好,生理各部分机能如能保持平衡,也...

  • 气温陡升高,老人防猝死

    气温陡升高,老人防猝死

    最近一周,到医院急救的老人明显增多。从夏至到昨天,广州一家医院已经有十几个老人送医时或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据统计,这些老人年龄大多集中在70~80岁,多半有过心脑血管病史。 专家分析说,最近老人连续猝死,主要是因为夏至之后,气温升高,加之持续降雨,早晚温差很大。这种恶劣天气使人们出汗增多,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从而容易形成血栓、栓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病者夏季要特别重视及时饮水,不做剧烈运动,注意防暑降温和饮食调节,同时,要备好急救用药,有不适时及时就医,才能健康度夏。...

  • 瘫痪老人三种手法按摩

    瘫痪老人三种手法按摩

    一般在家庭护理瘫痪老人时,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手法按摩,来达到缓解病人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1.抚摩:手法较轻,从肢体远端顺着一个方向向近端抚摩,可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2.揉擦:手法较重,以手指或手掌均可,方向不限,可来回反复揉擦。有助于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 3.揉捏:根据病情而确定手法轻重。硬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比较僵硬)手法宜轻,软瘫(瘫痪肢体的肌肉松软无力)手法要重一些。可以对肌肉起到一定的促进代谢、恢复功能的作用。...

  • 老人补钙喝点酸奶

    老人补钙喝点酸奶

    不少老年人都在补钙,而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退,加之活动少,喜吃精细食物,造成膳食纤维的缺少,肠壁蠕动弱,本身就容易出现便秘,而有些钙剂还易引起便秘;因此,老人在补钙时要格外注意预防便秘。 钙剂中有一种叫碳酸钙,如过量服用会在胃内形成氯化钙,进入肠道后会形成磷酸钙,这些钙盐难吸收,并抑制肠道蠕动,长此以往导致便秘。 专家建议老人在补钙时喝点酸奶,它含有的乳酸和钙结合,能促进钙质吸收。酸奶还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老人酸奶
  • 老人:宜少吃菜籽油

    老人:宜少吃菜籽油

    菜籽油含一种长链脂肪酸,叫做芥酸。如果长期食用富含芥酸的菜籽油,容易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目前,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冠心并冠脉供血不足或间有心绞痛者,尽量不要长期吃菜籽油为好。当然,短期吃或偶然吃些还是可以的。...

  • 夏季“醉饭”老人警惕

    夏季“醉饭”老人警惕

    生活中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老年人刚把饭吃完,话还未说上几句,就倦在沙发上昏昏睡着了,甚至连手中的烟掉在地上也不知道,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醉饭”。 “醉饭”在我国中医论著上早有“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的记载,它是脑供血不足的一种表现,也是短暂性脑出血发作的常见并发症。研究证实,人在进食后,胃就一边分泌消化液,一边蠕动,消化食物,由于胃此时需增加大量血液、氧气及水分来提高胃动力,因而体内其他部位的脏器获得的供血量就相对减少了,如...

  • 老人冲凉要防颈椎病

    老人冲凉要防颈椎病

    进入三伏,有的老人自恃身体强壮用冷水洗澡,殊不知进入老年后人体阳气日趋衰微,感受寒凉会导致颈椎疾病。中医认为,人体颈椎属督脉,是人体一身阳气之海,夏季自然界阳气生发,人体玄府(毛孔)开张,此时用冷水洗澡会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凝滞气血,产生颈肩部僵硬疼痛、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状。如果老人已出现上述问题,可将毛巾浸入50度--60度水中,拧干后热敷颈部2-3分钟,反复5次。最好选择在阳气最为充足的中午热敷,可以更好地发挥温通阳气、活络止痛的作用。...

  • 老人手抖,缓解有招

    老人手抖,缓解有招

    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干点精细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难免让老人感到苦恼。专家建议,这种情况下,可做些手部锻炼,以缓解症状。 手部运动尤其有助于健脑。搓擦两手、手攥四指、四指攥拇指、两手握拳轻轻相撞者6是很好的方式。相撞时,应用一手的拇指端和另一手的小指端上下对碰,各碰撞20次左右。撞击时,力度要适中,尽量使肌肉互相碰撞,避免骨骼碰撞产生痛感。...

  • 老人营养不良慎防曲霉病

    老人营养不良慎防曲霉病

    曲霉病是一种专门进攻免疫力低下、接受骨髓移植、进行抗癌治疗、严重烧伤甚至艾滋病等病人的真菌性疾病。尤其是一些老人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在肺部慢性病基础上,机体抵抗力减低,引起常驻呼吸道的曲菌继发感染,这些感染多发生于肺部。 对于身体过于消瘦、有厌食症的老人,子女要多关心。除了积极查找病因之外,饮食上要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同时要讲究烹调方法,使饮食尽量美味可口,增加进食量。 此外,要保持乐观情绪和充足睡眠,加强体育活动。肺部感染的老年人还要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因受凉加重病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老人口腔保健三法

    老人口腔保健三法

    1.搓唇。 将口唇闭合,用右手两指轻轻在口唇外擦搓,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这样能改善门腔及牙龈血液循环,增加口腔黏膜和牙龈的抵抗力。 2.鼓腮。 闭住口唇向外吹气,使腮部鼓起来,用手指轻轻按摩腮部,可防止腮部肌肉萎缩塌陷,有利于促进口腔黏膜血液循环,避免感染的发生。 3.吞咽。 经常做吞咽动作,使舌头、牙齿、两腮、咽喉得到活动,耳咽管保持畅通,中耳的压力与外界保持平衡。这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和口腔的抗病能力,而且能防止老年性耳聋。...

  • 卧床老人谨防“屎感”

    卧床老人谨防“屎感”

    夏季是尿路感染的高发期,卧床的老年人更应注意。除宜穿宽松、透气及吸湿性能良好的棉布内裤,要戒除不良憋尿习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逐渐习惯床上排尿 当老人不能自主排尿时,可以做一些按摩。当膀胱充盈时,用手由外到内,由轻到重按摩膀胱,待感觉膀胱收缩变小时,再由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挤压排尿,反复几次至尿排空。 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天饮水应不少于1500毫升, 以产生足够的尿液冲洗膀胱,同时也可防止尿结石的形成。 固定好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要经常给导尿管消毒,以保持插管局部及会阴部的清洁。还要鼓励病人多喝水,经常更换体...

    养生秘方 2024-03-06 7 0 老人卧床
  • 老人腹泻不止警惕脑梗塞

    老人腹泻不止警惕脑梗塞

    分水岭性脑梗塞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发生的脑梗塞,脑边缘带的供血动脉是一些终末分支血管,大多数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或狭窄较严重,当体循环发生低血压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边缘带最先发生缺血性改变,常见的病因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麻醉过量、降压药使用不当、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及严重脱水等。王大爷就是因为严重腹泻导致脱水而引起血容量不足,继而引起脑梗塞的。 在急性期首先要纠正低血压,补充血容量,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进行适当的扩容治疗,同时可以发挥中医中药、针灸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并配合现代康复等综合治疗手段...

  • 老人健身“三侧重”

    老人健身“三侧重”

    侧重椎体锻炼 平时要注意椎体锻炼,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椎体腔内含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体育锻炼时每天要有规律地活动颈、胸、腰、尾椎,尤其是颈、腰椎。可依次作前后屈,左右屈,左右转动,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适量。 侧重心血管系统 加强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减缓和预防动脉血管硬化。中老年人防止血管硬十七最适宜的运动是慢跑和步行,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慢跑和快走属有氧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能有效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降低和限制胆固醇在血...

  • 老人夏季要护好肠胃

    老人夏季要护好肠胃

    一项调查显示,在盛夏有六成人的肠胃出了问题,其中,33.57%的人出现胀气,28.65%的人有腹泻,23.01%的人便秘,14.76%的人腹部疼痛不适。消化专家指出,夏季天气炎热,致使人的胃肠神经反射受到影响,胃肠道功能减弱,造成消化道的疾病增多。而且夏季食物更不容易保存,食物上的细菌繁衍更快,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急性胃肠炎。人体机能下降,加上喝冷饮,就容易给胃肠道疾病以可乘之机。尤其老年人身体多较虚弱,若有其他慢性疾病时,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疾病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器官功能衰竭或休克等。可见,随着天气越来越炎...

  • 老人阴道炎外涂药膏治

    老人阴道炎外涂药膏治

    妇女过了更年期之后,因为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很容易发生萎缩性阴道炎,导致阴部皮肤干燥、变薄,致使此处非常敏感,很容易瘙痒、破皮,甚至反复感染,部分患者还伴有尿频。一般来说并非细菌感染,所以吃再多的消炎药都无法改善。这也是老年女性服数天消炎药无效的原因。 要改善上述症状,可以到医院妇科,请医生开一些低剂量的雌激素药膏涂抹来改善,一周使用两次,使用一两周后可以看到症状改善。...

  • 老人“腰突”疼痛特点

    老人“腰突”疼痛特点

    1.“腰突”疼痛使老人对坐姿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时加剧,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钟左右。 2.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有时可向下肢放射,65%伴有膝以下的疼痛。 3.疼痛头端不超过胸腰交界,沿着神经根的分布区放射,最常见的是腰4—腰5和腰5—骶1的椎间盘突出,分别压迫腰5和骶1的神经根,故常引起坐骨神经痛。其疼痛由臀部开始,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再向下到小腿外侧,甚至放射到足背或足趾。腰3—腰4的椎间盘突出,由于压迫了腰4的神经根,常引起股神经的疼痛,患者可感到疼...

  • 肥胖老人运动护腰

    肥胖老人运动护腰

    对于较肥胖的中老人来说,腰椎大多被包在厚厚的脂肪中,突然运动时腰椎适应力差,承重相对更大。如果进行大量运动,很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胖老人锻炼时要做好热身活动,尤其不要一起床就练。可先慢走3—5分钟,边走边甩臂,再前屈后伸及转动几下腰部,做几次下蹲起立,再用双拳或双手揉腰,这样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张力。转腰时两手插握腰部,上身稍向前,腰部慢慢做左右扭摆动作,动作要小,轻松柔和。...

  • 老人摔倒怎样处理

    老人摔倒怎样处理

    老人摔倒后,轻则皮肉伤痛,重则骨折,再严重者脑血管破裂、出血,并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摔倒之后的处理非常重要。 1.不要急于挪动,应叫旁人帮忙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因为老人若发生骨折,挪动易使骨折端发生错位,骨折面易刺伤血管、神经,反而加重伤情;如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盲目搬动或立即扶起,只会加重脑内出血;如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患者本应平卧,若将其扶起,反而会加重脑部缺血状况。 2.对于仅有皮肉伤者,建议在红肿部位进行冷敷(可用保鲜袋装些冰块冷敷损伤部位,每次10-20分钟),禁用热敷或局部按摩,否则易...

  • 夏练三伏老人不宜

    夏练三伏老人不宜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然而,不管是寒冷的冬季,还是闷热的夏季,都不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 一般来说,当环境气温达到33℃时,老年人应停止体力活动;当环境温度达到35℃至36℃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包括散步、做饭等日常活动。在三伏天,老年人要以静制动,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多休息少活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适量服用一些抗血液凝固的药物,请医生根据病情开药,一般只需小剂量服药即可。...

  • 老人噎食如何紧急处理

    老人噎食如何紧急处理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抢救噎食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及时识别诊断,有否分秒必争地进行就地抢救。如抢救得当,可使50%的病人脱离危险。美国学者海姆里斯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意识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 昏迷倒地的病人采用...

  • 老人防龋齿四法

    老人防龋齿四法

    调查显示,我国65-74岁的老年人龋齿患病率高达98.4%。老年人患龋齿不仅仅会使牙齿受损脱落,而且,在龋齿上出现的病菌能够进入人体的肺部,使老年人患上可能会致命的肺炎。下面介绍老人防龋齿的四种方法。 1.香菇: 香菇最能预防龋齿。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体,能够抑制口腔内致病菌的生长,阻止牙菌斑的形成,防止龋齿。每100克干品香菇含有7.8克的粗纤维,就如同一把健齿的“牙刷”,咀嚼时与牙面发生机械摩擦,可以对牙齿起到清洗的作用,减少菌斑的形成。香菇中还含有鲜香味的物质香菇精,气味芳香,有助于口气...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龋齿老人
  • 老人饮食宜淡不宜咸

    老人饮食宜淡不宜咸

    一般来说,每人每天仅需6-10克盐就能保持人体心脏的正常活动、维持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成年人每日从天然食物中摄取就足以满足人体对钠的需要,即能维持机体钠的正常代谢,而不需要再添加食盐了。但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习惯用盐,完全不用盐,也不现实。问题是当前人们的用盐量已远远超过了生理需要。据我国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我国居民每日盐的摄入量平均约为10-15克,并发现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因为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

  • 老人更宜吃零食

    老人更宜吃零食

    许多老年人都会认为“吃零食不好”。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上了年纪的人如能经常吃些零食对养生是有利的。北宋陈直所著的养生专著《奉老养亲书》云:“尊年之人,不可顿饱。”就是说老年人不可以一顿吃饱,因为老年人肠胃虚弱,消化吸收能力差,如果每餐吃饱之后,不但会使食物不易消化吸收,还容易造成饮食停滞,阻遏气机运行,气滞于中则百病皆出。因此,老人每次用餐均不宜多,只要七分饱即可,这样会使每次进餐的饮食容易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进食次数,宜两餐中间酌加零食,以避免营养摄入总量...

  • 翼状胬肉老人须防

    翼状胬肉老人须防

    张大爷眼睛里长了一些白色的东西快要遮住黑眼球了,很担心是白内障,于是赶紧到医院眼科就诊。 在眼科诊室,医生告诉他,一些年纪大的人眼睛里会长一些白色的东西,甚至会遮住黑眼球,这种情况多是长了“翼状胬肉”和白内障不一样,它是眼外面结膜和角膜的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手术,但容易复发;预防的方法主要是避免紫外线和风沙刺激,如佩戴墨镜。...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