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老中医 第10页

老中医 第10页

  • 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房定亚教授

    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房定亚教授

      房定亚教授是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房定亚治疗风湿病传真》是他带领他的传承团队经过三年共同努力,对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坚持中西医结合对中医学创新发展的科研硕果。   该书所言“传真”,其意有三:一为“真知,所言所论确为真知灼见”,其学术特点和辨证思维方法,皆是长期临证实践,博学众采,勇于创新、提炼而成。二为“真实,其文朴实无华,其论真实有据”,诚如《自序》所言:“医生以疗效为本,所写...

  • 李可老中医去世追悼会

    李可老中医去世追悼会

      生平: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46年中学未毕业,即投身革命,在西北野战军军校学习,同时兼任军报记者。西北解放后转入地方工作。1953年蒙冤,1980年平反昭雪。在逆境中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1978年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多年,1992年离休。   李可从医五十多年,多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解救病人痛苦。其一生所学,涉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特殊的年代和环境,造就了李可攻克多种疑难病的能力。   李可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

  • 老中医教您“辨证”喝茶

    老中医教您“辨证”喝茶

    茶历史悠久,茶的品种很多。常见的茶叶主要分为:绿茶、清茶(包括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几大类。    不同种类的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一般而言,绿茶和清茶中的铁观音属于凉性的茶,清茶中的乌龙茶、大红袍属于中性茶,而红茶、普洱茶属于温性茶。冬天气温骤降,天寒地冻,万物蛰伏,寒邪袭人,人体生理功能减退,肌体生理活动处于抑制状态,阳气渐弱。中医认为:“时届寒冬,万物生机闭藏养生之道,贵乎御寒保暖”。因而冬天喝茶以温性茶为最佳选择。   ...

  • 老中医董德懋撰写“形神合一”

    老中医董德懋撰写“形神合一”

      笔者在1981年随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董德懋先生学习期间,他将亲手撰写的“形神合一”全文交本人读学。文中归纳、概括、层次分明、深透的理论一直指导着我的临床实践,现介绍给大家以共赏。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通过后天的养生调摄,能便形神共调合一而增寿,可度百岁。祖国医学这一形与神的合一论,而成为养生之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主要内容...

  • 师从席德治老中医有感

    师从席德治老中医有感

      我们知道,盂河丁氏学派的用药特色是“轻、清、效、廉”,笔者曾跟随已故名老中医席德治老师抄方学习过程中,对此有切身的体会。   首先是“轻”,指用药剂量不宜过重,按中药的气、味、轻、重,也按历代传统剂量为常规,达到一定疗效为准。细观席师的用药剂量,除蒲黄等少数药物剂量偏大外,均按历代传统剂量为常规,即便是主药,一般也不超过教科书剂量的上限。   第二是“清”,指用药精简。按主要诊治要点,君、臣、佐,使合理搭配,而不是药味的叠加或堆...

  • 全国名老中医贾跃进临证思路探析

    全国名老中医贾跃进临证思路探析

    山西中医学院:刘扬,武萌萌,刘志慧,王志恒 贾跃进名老中医临证常用的方剂只有 30 多个, 常用中药不过 100 味,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却能基于 这些基本方剂和药物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主因是其 临证思路有独到见解,兹总结如下。 中医四诊为核心,注重西医诊断 贾老师临证以中医望、闻、问、切为基础,结合患 者的西医相关检查及检测结果,做出疾病诊断。强调 中西医各具优势,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信理太 过而涉于虚”,而西医“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逐物太 过则涉于固”,...

  • 记青海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陆长清

    记青海省中医院名老中医陆长清

    在地处高原的青海省中医院,有一位84岁高龄的老中医药专家,他从事中医药工作54年,曾担任青海省中医院副院长,被授予青海省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三届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就是将毕生精力奉献给高原中医药事业的名老中医陆长清。 战地硝烟始行医 由西转中承古训 陆长清出生在河北抚宁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医之路的第一步是因解放战争而开始的。1945年,解放战争打响,15岁的陆长清在冀东革命中学师资班学习,两年后,他穿...

  • 宋康宁跟随老中医柳玉信学中医

    宋康宁跟随老中医柳玉信学中医

    宋康宁,男,1936年生,现为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向阳社区卫生室医生。1959年跟随重庆市澄溪镇老中医柳玉信学中医,1962年分配在村卫生站工作至今。五十余年来,恪守“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德医训,在治病救人之余不忘资助贫困乡亲。先后著有《论婴幼儿疾因》、《外科临床》、《延寿之道》等中医著述10余万字。 “感冒有几天了,咳嗽不?有痰不?”6月14日早上9点,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向阳社区卫生室里,宋康宁医生正在给一名小孩看病。从早上6点半来到卫生室,这已经是宋康...

  •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学科带头人简介 王毅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理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男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山西省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性学会理事 医院外科建于1939年,近年来在罗耀德、郭振海、王毅东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科室发...

  • 103岁全国名老中医的养生经

    103岁全国名老中医的养生经

    “人活百岁不是梦,生活规律要保 证,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 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是河南中医 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全国 名老中医,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杨友 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今年103岁高 龄的杨友鹤,至今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 附院国医堂坐诊,每周两次,风雨无阻。 如今,他仍鹤发童颜,少有疾病侵扰。那 么,他有什么长寿秘诀,活得如此精神 呢? 说到养生,杨老说,中医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饮食有节,起居 有常,不妄劳...

  • 老中医教您快速缓解疲劳的良方

    老中医教您快速缓解疲劳的良方

      一天,我偶遇一位成功商人老于,他虽然50多岁了,但看上去却比实际年龄小得多。只见他一会儿接待客户,一会儿审阅信函,一会儿又很利索地在秘书送来的文件上签字,工作显得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我忍不住问他:“你每天处理这么多繁杂事务,为什么还如此精力充沛呢?”   他笑着说:“我刚刚经商时,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总是感到精力不济。后来,一位老中医传授给我一个快速缓解疲劳的良方,就是在工作期间,当感到疲倦时,关起门来闭门谢客,静坐半个小时,微闭双目,意守丹田,什么事情也不要想,摒弃一切...

  • 老中医趣谈“引经药”二

    老中医趣谈“引经药”二

    上期谈到,王先生患偏头痛久治不 愈,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中 医专家辨证为“肝阳上亢挟痰浊”型。可 是吃了几十种西药和中成药,也喝了不 少平肝潜阳、化痰止痛的中药汤剂,均 不见效,头痛“复发如故”。 全国名老中医张教授在细心的问 诊中发现,王先生的头痛原来以胀痛为 主,近几个月来已出现针扎样的刺痛, 而且其病程已达数年之久,中医认为, 刺痛为瘀阻脉络之征兆,又按照中医 “久痛人氓”的理论,因此张教授加用了 一味...

  • 养老中医服务

    养老中医服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两位“省名中医”日前赴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出诊,为在三亚过冬的东北“候鸟”人群带来熟悉、贴心的中医医疗服务,同时也向海南当地民众介绍“龙江医派”的特色诊疗技术。这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三亚市中医院开展的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中医药领域“南北合作”的新探索。 近年来,选择“南下”越冬的黑龙江人数量不断增长,现已达到数十万之多。“候鸟&...

  •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老中医表彰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老中医表彰

    为加强医院新闻宣传工作,提高科室通讯员新闻写作能力和宣传报道水平。河南省襄城县中医院日前举办首期医院新闻通讯员培训班。 培训班邀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授课,结合医院工作特点和典型的新闻事例,讲述怎样发现和发掘新闻,并从消息的要素、结构、导语类型、写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讲解和指导。 接受培训的通讯员纷纷表示将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多写勤练,熟练掌握新闻采写技巧,努力把发生在身边的事用文字及照片记录下来,通过报道,传播中医院的优秀医院文化,打造医院良好舆论氛围,大力推广医院的医疗特色,树立医院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

  • 中医药宣教基地 老中医结对带徒 树立里程碑

    中医药宣教基地 老中医结对带徒 树立里程碑

    日前,浙江省玉环县中医院开展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继承工作,通过师承带教,培养造就一批热爱中医药事业、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优秀中医人才,使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得到继承和发扬。 该院确定的4位指导老师,均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与4位青年中医生结对,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的形式,全面系统地继承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等,提高临床诊疗技术水平,为全县老百姓提供更优质的中医药服务。(黄菊青) 1月20日,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邀请...

  • 名老中医敢于“以身试药”

    名老中医敢于“以身试药”

      近读曹东义教授主编的《挺起中医的脊梁》一书,在“难言之密在于用量”篇中谈到国医大师朱良春以身试药案例,读后使我深受启发感触颇多。   书中说:70多岁的李可(已故)先生,山西灵石人,自学中医成才,以敢于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救治大量垂危病患而闻名当代。很多地方是急救找西医,慢病找中医。而在灵石县,曾经发生过西医有急症治不好,就找中医李可先生的大量事例。后来,李可因此由民间行医,转而成为第一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   他曾因给时已90岁的名医江苏南通朱良春先...

  • 老中医教你4小方法暖脚

    老中医教你4小方法暖脚

      寒从脚下起,老中医告诉你4小方法使脚暖。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寒冷的冬季,双脚与地面接触,脚部温度下降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因而会波及其他脏器。脚部如果受凉,还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容易引起感冒。下面教您简单的4小方法使脚暖。   方法一:多保暖   实验证明,若将双脚放在4℃的冷水中,反射性将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3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清涕和打喷嚏等症状。而当双脚皮表温度达到28℃-33℃时,感觉会最舒服。如果脚的温度降到22℃以下时则易患感冒等病。因此,冬季足下三分暖,对预防...

  • 老中医姜通101岁养生之道

    老中医姜通101岁养生之道

    老中医姜通101岁了,身体仍然非 常健康,不仅眼睛炯炯有神,也没有高 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便秘等常见的 老年问题。问及养生秘诀?他说,他的家 族个个长寿,应该是遗传好。不过,从饮 食起居可看出他养生真的有一套。 饮食清淡,饮食均衡 姜老从小养成不外食的习惯,偶尔 有应酬或亲友聚餐,也只意思意思吃一 点,如此可避免吃下过多油脂、盐分和 糖分,减少身体负担,摄取加工食品的 机会也大大降低。 姜老平时也吃得清淡,他的理论 是,浓淡合宜的饮食不但有益健康,更 能迎合大众,他也不喝十全大补汤等重 口味的药膳,而是炖...

  • 老中医徐景藩的养生方法

    老中医徐景藩的养生方法

      如今,我已84岁高龄,但仍思维敏捷、行动自如,坚持在一线为患者服务,而这些都得益于我“饮食有节、防怒戒满、愉悦为贵、劳逸适度、丝竹琴声、体育强身”的养生之道。   专家简介   徐景藩生于1927年,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2009年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著有《脾胃病诊疗经验集》等2部,曾参编《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等4种教材。...

  • 全国名老中医谈饮食养生(魏稼)

    全国名老中医谈饮食养生(魏稼)

    1933年出生的魏稼,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擅长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魏教授说,“有一些人,总是让儿子、孙子多吃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使他们吃得胖胖的,壮壮的。其实,肥胖不等于健康,这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只有膳食平衡,才有利于健康。” 他分析,肥胖的危害是长期一点一点积累造成的。因此,人在年轻时就应注意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不要得了病才醒悟过来。要吃得合理、均衡、科学,除了注意食物营养搭配外,还要多吃绿色、天然、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肉食,做到多品种,...

  • 老中医的鹅型健身操

    老中医的鹅型健身操

    河北石家庄辛集市老中医王丙强已74岁。25年前,他在古书籍和各类刊物中发现,鹅是长寿动物,从此他对鹅产生了兴趣。当时他立马就买了4只鹅,对它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通过观察,他反复推敲和完善,把鹅的叫声和健身操的“哈”字声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了一套鹅型健身操。这套操,内容简单动作强度小,能强身健体,尤其适合老年人练习。 练习“鹅型健身操”要轻松散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双腿站稳,双脚平行分开,距离一尺。 “鹅型健身操”共分三步...

  •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眼针疗法

      彭氏眼针疗法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彭老根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载华佗论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六,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中络八谓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现,而可验内之赃腑受病也”启发,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患者眼白睛脉络形态颜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了眼白睛脉络变化与疾病之间的规律,创立了观眼...

  • 老中医 讲究喝养生茶

    老中医 讲究喝养生茶

    多项研究证实,喝茶有益健 康,其实除了绿茶、红茶、花茶,很 多老中医都还讲究喝养生茶。 李乾构:国家级名老中医、中 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 任委员 三花茶:三七花l克,玫瑰花 2克,杭菊花3克,龙井茶4克,沸 水泡两次,代茶饮。 功效:三七花有活血化瘀、降 脂补益的作用;玫瑰花能舒肝解 郁、调节情绪;杭菊花可清肝明目、 醒脑降压。三花茶有活血降压、舒 肝解郁的功效。 个人心得:我今年78岁,身体 健康,还能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 于爱喝茶这个习惯。茶叶中的咖啡 碱能振奋精神、活跃思维;茶碱有 利尿作用;...

  • 名老中医脉诊巧断死生(上)

    名老中医脉诊巧断死生(上)

    已故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先生,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长,是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多次为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病。也曾多次接受国家的派遣,远赴海外为外国领导人用中医治愈疾病,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岳美中老中医行医50多年,治愈过无数病人,其行医经历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运用中医阴阳变化规律,在诊断一些病例时,能断定其死亡的时日,而且十分灵验。 在介绍岳美中先生的诊断病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中国古人对一天24小时的划分方法。 中国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其中,夜间23点至...

  •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月犁传统中医奖颁奖 银杏叶药品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月犁传统中医奖颁奖 银杏叶药品

    理事会华东院长论坛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建院60周年学术活动日前在山东济南举行。论坛以“新常态、新医改、新发展”为主题,聚焦院长职业化与深化医改、“互联网+”与中医院发展、文化建设、绩效管理与专科建设等中医医院发展的热点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武继彪、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贾青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张大鸣出席论坛。 针对院长职业化与深化医改,信息化与中医院管理,文化建设与中医院发展等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山东...

  • 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民间药膳秘方 中药生产企业

    老中医药专家传承 民间药膳秘方 中药生产企业

    近日,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出台《2015年全市卫生计生人才工作要点》,对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明确了四项措施,包括启动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 2015年,该市在推进中医药传承工作方面,开展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验收和督导,启动市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完成全国第五批、重庆市第二批“师带徒”出师考核工作。继续实施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市级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项目,加大重点学科团队建设力度,造就一批骨干人才。推进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

  • 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 优质中医药资源

    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 优质中医药资源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两岸名老中医专科专病经方交流培训班9月4~5日在大连举办。 活动邀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郝万山、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温崇凯等专家详细讲授了经方治疗抑郁症的思路和实践、针灸对自律神经失调疾病的治疗理论与临床应用、经方治疗急重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伤寒论理论与方剂临证发挥等课程。 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技术从业人员100余人参加。(常婷) 日前,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世界中医药...

  • 召开学习屠呦呦座谈会 青年医生拜师老中医

    召开学习屠呦呦座谈会 青年医生拜师老中医

    10月10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专题师生座谈会,贯彻李克强总理贺信精神,学习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屠呦呦研究员及其青蒿素科研团队先进事迹。 座谈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师生代表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的贺信内容,围绕此内容展开讨论。 屠呦呦研究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院广大师生连日来也沉浸在屠老师获得诺贝尔奖的无比喜悦之中。青蒿素源于中医药是不争的事实,是传统医学传承创新、与现代药学有机结合的成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将充...

  • 打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

    打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

    浙江拥有国家、省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共99个,其数量居全国前列。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举办的“国医名师大讲堂暨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经验交流会议”上,浙江省介绍“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经验”的主旨发言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那么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浙江究竟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取得卓越成果 浙江现有85位名老中医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25位名老中医和4个中医学术流派列入国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目前,浙...

  •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

    查考古今名老中医的从医经历,笔者发现他们早年或职业生涯中都有专门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古代的孙思邈、葛洪、李时珍既是中药大家又是中医大家杰出代表,当代如京城国医大师颜正华、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姜良铎等青年时代都有从事中药工作的经历。先中药后中医,是符合中医传承和发展规律的。 然而,目前一些中、青年中医师对于中药的药性药理以及临床运用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记载上,缺乏对中药实物的真伪优劣分辨能力以及临床剂量运用的深刻体会,对于中药的生、熟、炒、制等炮制区别也难以把握。一些青年中医不能很好地对中药运用自如,从而导致中...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