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第39页
-
重视防治高发的性病——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好发于外生殖器和肛门,HPV有多种类型,有一定的致癌性,其中16、18、45、56型是最常见的引起宫颈癌的高危型。但引起宫颈癌一般需要20-40年的演变,且几率极低,故无需恐惧。由于HPV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人类感染HPV十分普遍。据最新报道,在我国性活跃人群中20%-80%的人有HPV感染史。该病好发于性活跃的中青年,潜伏期一般为1—8月,平均3个月左右。下面给大家介绍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和防治知识。 一、病毒感染,传染性强,容易复发。尖锐湿...
-
江苏高邮市中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感冒专病门诊成立以来,发挥中医药疗法优势,实施“五一序贯疗法”治疗感冒,形成该院综合治疗感冒的特色品牌。 该院感冒专病门诊实施的“五一序贯疗法”采用辨证论治方案、协定中医处方、拔罐疗法和针刺疗法、中药熏蒸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受到感冒患者的肯定。(刘刚) 近期,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斥资96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县级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40万元用于创建水南镇中心卫生院、枫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综合...
-
“高压”兼眼病睡前忌降压
一般来说,正常人在入睡之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减慢,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当高血压患者在睡前服用了降压药,特别是加量服用了降压药后,就会使降压药的作用时间与人体自调血压下降的时间相重叠,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患者的血压降得过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会出现供血不足,甚至可诱发缺血性脑中风。 此外,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患者在睡眠时,血压下降的幅度比健康人大得多。有这些眼疾的高血压患者,若在睡前再服用降压药,则会使血压下降更剧。过低的血压无法使视神经得到充足的营养;在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的情况下,他们的视神经将有一部分或全部死亡...
-
夜间血压高易患脑中风
不少人都有测血压的习惯,但大都在白天进行,而忽视了夜间血压水平的巨大参考价值。其实,高血压患者不妨经常测一测晚上的血压是多少,因,为它可能透露出很多重要的信息。 夜昼血压比值,是用夜间血压除以日间血压得到的结果,比如,夜间的血压是140/90毫米汞柱,白天的血压是150/95毫米汞柱,夜昼血压比值就是140除以150约等于0.93。该比值可独立预测死亡危险,尤以收缩压的比值参考意义更大。早有专家观察到,夜间血压不下降者(夜昼血压比值大于0.9)患脑中风的危险显著高于夜间血压下降者(比值介于0.8--0.9之间)。...
-
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与药物治疗
最新调查表明,全国高血压患者现已突破2亿,且还在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有70%的高血压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多数患者并未将高血压当作严重的健康问题;有高达30%的医生不清楚通过控制血压可以预防绝大多数首次发生的中风。事实上,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因为高血压是导致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鉴于此,国内心血管专家一致认为,减少中风发病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好高血压。专家们强调,凡是年满30岁的成年人每年应该测量2次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血脂或血糖...
-
未来高或矮四岁可预测
民间一直有孩子身高早长、晚长的说法,因而很多家长都是在孩子上学后甚至十几岁时才意识到孩子身高有问题,结果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 0~3岁是孩子的快速生长期,而4岁、5岁是关键的过渡阶段,如果这时过渡不好,孩子生长发育不佳,就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身高,因此,4岁是判定儿童矮小的分界线。因为,孩子在4岁左右体内长高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身材上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着缺陷,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就要开始注意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了。除了比较孩子和同龄人的身高外,家长最好了解儿童各年龄的生长曲线,看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是否偏离、...
-
喝高度酒来御寒 很不科学
在不少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情节:在寒冷的冬季,一些人尤其是男人们总喜欢喝一些高度酒来御寒。其实,这样的做法很不科学,在寒冷的冬季依靠喝酒来御寒,不仅保暖效果差,而且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严重者甚至会诱发疾病。 人在喝酒之后,的确会有一小段时间,感觉到全身温暖、发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感觉,是因为白酒中的乙醇会经过人体的消化道进入人的血液,一方面乙醇会造成人体肌肤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也会因此迅速增快,造成人体内的热量较快地散发到人的体表,这样一来,人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另一方面,乙醇经过人...
-
高血压患者入冬须护肾
进入冬季,寒冷会使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突然升高的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而且也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高血压肾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在5年以上,但有研究发现,有些高血压病史不到5年的患者,也出现了高血压肾损害。肾功能减退时,往往小便短少,甚至无尿。水分不能及时排出,全身会发生浮肿。如果肾脏的功能严重衰退,血液里积留的代谢废物(尿素氮、肌酐等)太多,就会导致严重的中毒现象,形成尿毒症,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气急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昏迷,出现生命危险。 保证血压平稳 预防...
-
高温时节如何开胃
不少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高温炎热的季节,总觉得没有胃口,进食减少。专家指出,在高温时节,可从以下三点人手,让中老年人胃口大开。 首先,中老年人要多吃一些含锌的食物,如麸皮、蘑菇、葵花子、山核桃、松子、豆类,此外动物性食物,如肉、鱼、禽蛋、海产品等不仅锌含量丰富,而且较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锌有参人味蕾素的合成,增强味蕾机能和营养味蕾以及促进食欲的作用。 其次,高温时节人体出汗多,钾随汗液流失后,容易造成低钾。蔬菜瓜果里钾的含量丰富,出汗后多饮些茶水,也能有效补钾,从而改善食欲。 再次,适当改善就餐环境,尽可能地...
-
腿坐麻无法站举高双手走内八
坐得时间一长,就会腿脚发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介绍,这种腿麻脚麻多由不良姿势的久坐、久站、久蹲引起。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周围神经受到压迫,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不能把受到的刺激准确、及时地传给大脑,提醒我们变换姿势,所以就会腿脚发麻。另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压迫胫神经或腓神经;引起神经麻痹症状,使腿和脚产生麻木感。 此时,应立刻改变姿势,可以小范围内快速走动几分钟;如果感到左腿发麻,就高举右手10秒,然后放下,反复3次,右腿麻的话就举左手,麻木感可以得到缓解;变换走路姿势,如走&ldq...
-
血糖高怎样吃水果
血糖控制好才能吃水果 当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1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并在不经常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前提条件下,就可享受水果了。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先将番茄、黄瓜等低糖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选择水果。 水果不宜在餐后吃 不要在餐后立即吃水果,水果一般作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两次正餐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1小时吃,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负担过重。 哪些水果含糖低 各种水果的碳水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