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眼 第112页

眼 第112页

  • 治鸡眼外敷疗法

    治鸡眼外敷疗法

    用葱白外敷治疗鸡眼76例,获得较满意的 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 16~72岁,平均44岁;病程大于2年者10例, 大于1年者32例,小于1年者34例;52例病在 足底,24例在足趾间。均表现为行走时疼痛。 二、治疗方法 先用热水将鸡眼泡软,用消毒的剪刀将老 化角质层除太。取新鲜葱白一片,略大于鸡眼, 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 三、治疗效果 一般治疗5日后症状可减轻,7~10日后可 痊愈。76例患者经外敷7天痊愈者44例,10天 后痊愈者29例...

  • 治疗鸡眼妙招:84 消毒液

    治疗鸡眼妙招:84 消毒液

    鸡眼在人类疾病中只能算个“小不点”,但患鸡眼后多走一点路就痛,更不能久站和跑步。用手术切除似乎小题大做,而其他方法又多不见效。下面推荐一种新法治疗,不妨一试。 取84消毒液原液,用消毒注射器抽取一滴;滴于鸡眼中心部位,待其自然风干。一周左右,鸡眼的硬化组织,即转化成正常组织。若用十次后明显好转而未痊愈,一周以后再用一次。 84消毒液是一种去污力很强的消毒剂,原液浓度高,对皮肤有腐蚀效果,故能治愈鸡眼。重要的是预防复发,平日不I 应穿较紧小和质地硬的鞋子,减少摩擦和压迫,则不会再生鸡眼...

  • 蓖麻子治疗鸡眼效佳

    蓖麻子治疗鸡眼效佳

    治疗方法:先用热水使鸡眼周围角质层浸软用小刀刮去,然后用铁丝将蓖麻子串起置火上烧,待烧去外壳出油时,趁热按在鸡眼上。 鸡眼治疗多用腐蚀性药物局部涂擦,但对鸡眼周围皮肤有损害,手术挖除不彻底易复发,本法治疗,一般2—3次即可治愈。...

  • 除鸡眼有妙法

    除鸡眼有妙法

      1.取乌梅10枚,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加上香油浸泡7~10天,和匀成药膏。用温盐水浸泡鸡眼,待粗皮软化去除粗皮,取适量药膏敷在鸡眼上,再用纱布包扎。12小时换一次药,3天为一疗程。   2.取地骨皮、红花各10克,研成细末,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再覆盖上无毒塑料薄膜,用胶布固定。   3.取芦荟和少许盐水,研成药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4.取紫皮独头蒜一个,葱白一根,花椒3~5粒,放在一起...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鸡眼
  • 鸡眼_中药方集

    鸡眼_中药方集

    鸡眼是一种多见于足底及足趾的角质增生物。呈灰黄色或蜡黄色,系足上较突出部分的皮肤长期受压或摩擦,发生局限性角层增厚,其尖端逐渐深入皮层,圆形基底裸露皮外,坚硬如肉刺,行走时因鞋过紧,或脚部先天性畸形,长期重心固定,使尖端压迫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1.荸荠葱白治脚鸡眼 [配 方] 荸荠1枚,葱白1根。 [制用法] 将荸荠、葱白去皮,捣烂如泥。敷于鸡眼处,用卫生布包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 效] 用治脚鸡眼。 2.葱白液治鸡眼 [配 方] 葱白液(即葱叶内带黏性的汁液)。 [制用法] 取鲜大葱,将葱...

  • 牛奶浆草 治愈鸡眼

    牛奶浆草 治愈鸡眼

    用民间验方牛奶浆草治疗鸡眼180 例,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且疗程短,无不良反应。 牛奶浆草是一种野生的大戟类植物,春、夏、秋皆可采到。取刚采集的牛奶浆草,取其白汁直接涂于鸡眼患处,如药草稍干汁少,可将其捣成泥敷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一般2—5日即愈。 梁国庆...

  • 治鸡眼单味中药半夏外敷

    治鸡眼单味中药半夏外敷

    鸡眼是一种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物,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表面,呈圆形似鸡眼故得其名。本病常生长于足趾及足底前端,行走或按压时有疼痛。多因穿过紧的鞋子或足骨原来就有畸形,致使足部皮肤长期受刺激而引起。中医认为鸡眼是由于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所致。采用单味中药半夏外敷治疗,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 方法:取半夏5克,研细末,备用。用药前洗净患处,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角化层,呈一凹,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固定。经5~7天治疗后,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生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可痊愈。且治愈后不易复发。苦于鸡眼困扰者不...

  • 四法除鸡眼

    四法除鸡眼

    1.取乌梅10枚,研 成细末,装入瓶内,加 入香油浸泡7天,和匀 成药膏。用温盐水浸泡 鸡眼,待粗皮软化后去 除,取适量药膏敷在鸡 眼上,再用纱布包扎, 12小时换1次药,3天为1 个疗程。 2.取地骨皮、红花 各10克,研成细末,加入 适量香油调成糊状。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再用无毒塑料薄膜盖上,用胶布固定。 3.取芦荟捣成糊,加少许盐水,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4.取紫皮独头蒜1个、葱白1根、花椒5粒,放在一起捣成泥状;...

    精品偏方 2024-03-08 11 0 鸡眼
  • 宝宝频繁眨眼吐舌头 体检

    宝宝频繁眨眼吐舌头 体检

    婴幼儿的体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智力发育情况,及早发现生长发育偏离,早期干预,减轻残障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很多家长对宝宝的系统系体检知之甚少。 什么时候开始体检? 新生儿出生2天后都会常规进行听力筛查、行为神经评分、黄疸监测。以后半年内每1个月需体检一次,1-3岁每3个月至半年一次,4-7岁每年检查一次即可。 体检一般检查哪些项目? 测身高体重、各种反射、发育状况,呼吸频率、运动能力、智能评价、心理健康等,甚至需要验血,检查有无贫血和微...

  • 孩子“挤眉弄眼” 可能是抽动症

    孩子“挤眉弄眼” 可能是抽动症

    近期,上小学二年级的睿睿同学(化名)开学后,老师发现他在上课的时候挤眉眨眼、咧嘴,还时不时喉中发出“咯咯”声音,以为睿睿是不是得了结膜炎,建议去看眼科,可在医院检查眼睛、鼻子,甚至喉咙都没有发现器质性的问题。为了寻求诊治,睿睿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及详细查体后,诊断睿睿的病因不是结膜炎也不是鼻炎、咽喉炎,而是抽动障碍。经过一周的中药治疗后,睿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又可以认真上课学习了。 近段时间,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抽...

  • 小儿面瘫口眼歪斜 治则取穴轻柔浅刺法

    小儿面瘫口眼歪斜 治则取穴轻柔浅刺法

    王某,女,8个月,2016年3月10日初诊。主诉:口眼歪斜10余天。患儿10天前由其母携抱外出购物,适值天冷风大,于回家后次日发现患儿面部向左歪斜,哭笑时症状加重,遂到医院儿科就诊,确诊为面神经炎。给予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10天,无明显效果,经人介绍前来针灸治疗。患儿发育正常,面部向左侧歪斜,右眼闭合不全,伴见流泪,上看时右侧额肌纹消失,饮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指纹浮现于风关,色泽鲜红。 诊断:小儿面瘫。 辨证:风寒外袭,闭阻脉络。 治则:解表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

  • 黑眼圈提示妇科病

    黑眼圈提示妇科病

    多数女性都认为,黑眼圈是由于熬夜、疲劳引起的。中医妇科专家提醒,黑眼圈还是妇科疾病的标志。 为什么妇科疾病会表现为黑眼圈呢?中医认为,人的气血盛衰及脏腑变化会在面部有所反映。女性只有气血充足,才能皮肤红润,面有光泽,体形健美。气血活动正常,女性就能保持健康美丽;如果因久病失养、房事过度、情志不舒等引起气血运行失常,就会导致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盆腔炎以及一些卵巢疾病,在面部则会出现黑眼圈。 中老年女性如果发现面部有月牙形的黑眼圈更要引起重视。这种黑眼圈从内眼角向下并一直达到外眼角,呈棕褐色或灰黑色,色泽会随年龄及身体...

  • 坐月子流泪眼睛提前老化

    坐月子流泪眼睛提前老化

    读者新素梅:我刚生完宝宝不久,因为经常和丈夫闹些别扭,总是难过想哭。听老人说,坐月子流眼泪会使眼睛提前老化,患上青光眼、白内障等。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艳鸣:由于体内激素改变、对小宝宝哺育的焦虑等综合因素,一些产妇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加上产后女性血流不足,各器官能分配到的血液会比平时少,如果此时经常流泪,眼睛就会很容易疲劳。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应该避免“四大伤眼行为”。第一是不要戴隐形眼镜。第二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或电脑屏幕,以免怀孕期间还未稳定的视...

  • 眨眼摇头 预防颈椎病

    眨眼摇头 预防颈椎病

      年前加班不少,“久视伤血”,肝主筋,开窍于目,眨眼运动可缓解用眼疲劳,促进眼睛的血液循环,养肝明目。做摇头运动可缓解用脑疲劳,促进颈项的血液循环,预防颈椎病。   眨眼:两脚分开,与肩等宽,直立,用劲眨眼、睁眼,反复20~30次;或看绿色植物5~10分钟;或并腿坐于椅子上,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放在眼胞上,上下左右反复搓揉,至有热度为佳。   摇头:以书写“米”为标准,左上点、右上点、一横、一竖、左下点、右下点。即点头点头上下式,摇头摇头左右瞧。或...

  • 重症肌无力(I型眼型)中医治法 通腑活血通络

    重症肌无力(I型眼型)中医治法 通腑活血通络

    戴某,男,9岁,2013年3月22日初诊。 主诉:左眼睑下垂1年余。患者经重庆某大型综合医院行“单纤维肌电图”等检查确诊为“重症肌无力(I型眼型)”,长期口服溴吡斯的明效果不佳。遂转求中医治疗。 刻诊:左眼睑下垂,右眼睑开合正常,睁眼状态下左眼较右眼明显缩小,仅能张开约1厘米眼缝;大便较干结,排便困难,2~3日1行。平素精神可,无明显困倦疲乏感,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正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痰热内蕴,腑气不通,络脉瘀阻。 治法:清热化痰,通腑...

  • 中医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中医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广州中医药大学彭胜权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等疑难重病。今择其从温补肾阳入手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乙肝相关性肾炎”、“肝硬化泄泻”三则验案如下。   不明原因反复肉眼血尿   陈某,男,17岁,广东省佛山市人。2005年7月29日以反复肉眼血尿9年余就诊。自诉8岁开始尿血,在中山医科大学行肾穿刺活检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诊见:血尿色淡红,常在劳累后加...

  • 肉眼血尿 使用经方验案一则

    肉眼血尿 使用经方验案一则

      杨亚民为鄂尔多斯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40年。他学验俱丰,善于辨病、辨证、辨体结合,灵活施治,使用经方治疗顽症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特整理验案一则,供同道交流。   病例特点   柴某,女,38岁,体瘦,于2010年6月18日门诊收住入院。   主诉:肉眼血尿,伴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饮酒、劳累诱发出现腰酸痛,乏力,颜面轻度浮肿。遂赴某医院肾内科,查尿常规示:BLD3+,PR2+,经中西药对症治疗一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在北京某医院住院诊治,肾活检报告诊断为LgA...

  • 腰椎受伤出现腰背痛 按摩腰眼委中穴

    腰椎受伤出现腰背痛 按摩腰眼委中穴

    腰椎是脊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我们身体上半身的重量,又协调着下半身的运动,灵活性仅次于颈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借用腰部发力进行推、拉、提等活动,如果动作稍有不当就很容易使腰椎受伤,容易出现腰背痛、下肢酸痛、膝痛等。可见,保护好腰何等重要。可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保护腰呢? 按摩腰眼 把手掌对搓发热后,双手叉腰,按压腰眼穴,然后用力向下推摩到尾骶部,然后再向上推回到背部,站、立都行。 按摩委中穴 俗话说:“腰背委中求”。身体放松,趴于床,用双手拇指端按压...

  • 晒眼养肝 压护肝穴 做操护肝

    晒眼养肝 压护肝穴 做操护肝

    立春后正是调养身体五脏的大好时机。按照中医“四季侧重”的养生原则,春季补五脏应以养肝为先。养肝要“两护两养”。 压护肝穴 双手相叠,擦两乳间的膻中穴,上下往返30次,可舒畅气机,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或者也可以两拳松握,捶击两小腿上部的足三里穴,可补肾强肝,固护脾胃。 做操护肝 干洗腿,两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摩擦到脚踝,然后再往上到腿根。或也可揉腿肚,即以两手掌夹紧一侧的小腿肚,旋转揉动。 卧姿养肝 春季宜早睡早起,睡...

  • 伴肉眼血尿2周 予正阳汤3剂痊愈

    伴肉眼血尿2周 予正阳汤3剂痊愈

    《三因司天方》为为清代医家缪问注释宋代陈无择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而成的著作,其中所列运气十六方基本取自陈氏之方,经龙砂医家姜氏世医推广发扬,在龙砂医学流派中得到较好传承应用。《黄帝内经》云:子午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民病关节禁固,腰痛,气郁而热,小便淋,目赤心痛,寒热更作,咳嗽,鼽衄,嗌干,饮发,黄疸,喘甚,下连小腹,而作寒中。针对以上运气病机特点,陈无择制定了“正阳汤”方。2014年值甲午之年,笔者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老师的指导下,在临床中使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每获...

  • 肾病,眼睑下肢浮肿,具体方药经验介绍

    肾病,眼睑下肢浮肿,具体方药经验介绍

    肖某某,女,32岁,2013年2月26日,因“反复眼睑、双下肢浮肿2年余”初次来就诊。 四诊:神清,精神疲倦,颜面无浮肿,双下肢轻度浮肿,少许腰酸,稍口干无口苦,纳一般,眠可,尿量尚可,尿中多泡沫,大便偏硬。舌淡暗,苔白偏腻,脉细数。患者因颜面、双下肢浮肿逐渐加重,伴尿量减少,在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查尿蛋白定量:4650mg/24h,血清白蛋白22.2g/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强的松55mgqd抑制免疫治疗,并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经治疗后患者双下肢浮肿缓解后出院。出院...

  • 肉眼血尿兼外感 方以四君二至丸加减

    肉眼血尿兼外感 方以四君二至丸加减

    初诊: 2012年09月25日 姓名:陈某某 性别:女 年龄:46岁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 主诉:尿检异常2年,肉眼血尿3月余 病史:患者2010年12月体检发现镜下血尿,未行相关检查及专科治疗,2012年4月患者发热、腹泻后开始出现肉眼血尿,于中大一院住院,尿常规:蛋白1+,潜血3+,红细胞镜检2+;生化未见异常,红细胞位相:正/畸:37500/87500。尿蛋白定量:0.805g/d。肾穿结果:IgA肾病,轻-中度系膜增生伴新月体(5/35),球硬化(2/35)及阶段硬化(3-35)。给予激素30...

  • 龙眼猪肚治胃下垂

    龙眼猪肚治胃下垂

    胃下难足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临床常见食欲不振,上腹疼痛,腹胀,泛酸,胃脘部有下坠感等。中医认为该病与脾虚气陷有关,用龙眼肉炖猪肚治疗,有健脾益胃,升提中气的作用。 方法:取干龙眼肉100克,猪小肚1个,炖熟后服用,每日1 剂。 龚文采...

  • 转动眼球颈部缓解心悸

    转动眼球颈部缓解心悸

    中老年人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甚至晕厥,常常突然发作,这些症状与情绪紧张、受刺激有关。要想快速缓解心悸,不妨试试以下两个动作。 转动眼球 取坐位,上身正直头颈部不动,将眼球先尽量向左看,然后再尽量往右看,转换要迅速,每分钟可转动30次以上。其次,眼球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转动30次,动作也要快。最后,双目凝视自己的鼻尖1分钟,如无效可重复2~3次。此法主要以刺激迷走神经来达到缓解心动过速的目的。 转动颈部 取坐位,两臂平放在椅子扶手上。先将头向左侧偏转,然后再向右偏转,要尽量转向侧后方,转动速度...

  • 湖南名医治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方

    湖南名医治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方

    处方:茺蔚子、丹参各12克,生地、石决明(包煎)、草决明、茯苓各15克,地龙、钩藤、知母、黄柏、夏枯草、牛膝各10克,木贼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见视网膜新鲜出血、渗出者,加黄芩、槐花、白茅根各10克,以凉血止血;日久出血不吸收者,加三七粉3克(吞服),以活血化瘀;气虚视网膜水肿者,加黄芪30克,以益气利水消肿;大便秘者,加大黄6克(后下),以泻热通腑;失眠梦多者,加珍珠母30克(包煎),首乌藤12克,以镇静安神。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养阴通络。用于治疗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视网膜静脉阻塞、缺...

  • 治高血压 高血压眼底出血妙方

    治高血压 高血压眼底出血妙方

    1.取黑木耳6克,洗净,清水浸泡一夜,放锅内蒸一小时,再加冰糖适量,睡前服,可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2.高血压患者宜食香蕉,一日三次,每次1~2个。 3.花生米浸醋中,五日后食用,每日早晨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鲜芹菜500克,用冷开水洗净,捣烂取汁,再加蜂蜜50毫升调匀,每日一剂,分三次饮服。也可以把芹菜洗净、捣烂,搅汁服,或用芹菜连根120克切碎、加米半斤,煮成粥,经常服用,15天为一疗程。 5.先将水烧开后,放绿豆及切碎的海带各100克,再加入大米约150~250克煮成粥,...

  • 雷昌林治验脑梗后眼睑下垂

    雷昌林治验脑梗后眼睑下垂

      孙某,男,58岁,内科住院,1991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主诉左上眼睑完全下垂已一月余。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无效,后到西安省医院检查,诊断为大脑皮质下动脉硬化伴脑梗。经治疗(口服肌注B1、B12等西药)一段无效,经人介绍来此住院治疗。   患者现左眼睑下垂完全遮目,眼睑不能上抬(患者自感眼睑一点也用不上力)有轻度水肿,眼球在睑内转动不灵活,并有抽动感,伴头痛头晕,面色灰黄,表情呆滞,精神差,有高血压病史,苔薄黄,脉浮细弦。血压180/100毫米汞柱。   此为肝阳上亢,风痰阻络;治以平肝潜阳,...

  • 眩即眼花 晕是头晕 眩晕辨证论治

    眩即眼花 晕是头晕 眩晕辨证论治

      眩晕在中医看来以风、痰、虚引起清窍失养。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脑动脉硬化等病变也可以引起眩晕,也可参照中医加以辨证论治。   指导专家:广州中...

  • 治经期烦躁方 治鸡眼 脱发 胃疼

    治经期烦躁方 治鸡眼 脱发 胃疼

    治经期烦躁方:经期烦躁可用“柴胡疏肝散”合“逍遥散”治疗。柴胡、川芎、香附各10克,枳壳、当归、白芍、茯苓、郁金、炒酸枣仁、甘草各15克,佛手12克。水煎两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连服4—6剂。可在经前3~5天服。功效:舒肝解郁。 芦荟治鸡眼方:取芦荟和少许盐水,捣成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该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一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防老年脱发方:何首乌、黑芝麻、枸杞子各100克,共研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一...

  • 肚脐眼诊治疾病作用广

    肚脐眼诊治疾病作用广

    脐窝,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而留下的疤痕。肚脐不仅是人体重要的体表标志,而且还是医生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部位。 椐临床资料记载,在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有许多外伤性截瘫病人出现尿潴留,小腹胀满,小便不通。医生用大蒜、山栀捣烂敷脐,结果这些患者经敷用一次均可拔去导尿管而自己排尿。肚脐敷药治疗高血压更是大显神通。河南中医学院曾采用降压药粉敷脐,每周换药1次,经治 300余例,总有效率84%以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