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第110页
-
养肝护眼明日功
旋珠练目先取一个 平底盘子,内放人6~10个 圆形小物体,如豌豆、黄 豆、小铁珠等,并在每个圆 形小物体上编上号。练习 时,正身端坐,头微垂,一 手持盘,并将其置于距离 眼睛约33厘米处,然后手 轻轻晃动盘子,两目紧盯 其中一个圆形小物体并随 其来回滚动,注意紧盯勿 失,手之晃动要由慢逐渐 加快。建议每次坚持盯10~ 20分钟。初时可能盯不久 即会混失目标,但坚持练 习自能久久盯牢而不失目 标。 采气明目自然站立, 沉肩坠肘,松腰松胯,双膝 微屈,两足与肩同宽,十趾 抓地,双掌重叠(男右手在 外,女左手在外),轻附...
-
眼睛疲劳 按“明眼穴”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风眼、大空骨(如图)。 明眼、风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与眼睛有关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肖光前...
-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可常食用山药炖红枣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很多女性在“快节奏”的压力下,经常熬夜、加班等,久而久之,黑眼圈就找上门了。而为了消除黑眼圈,又想尽办法,但效果却不明显。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旭山指出,大部分的黑眼圈是劳累、熬夜所致,除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外,通过中医调理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查旭山告诉记者,传统医学认为,黑眼圈与肾虚、脾虚有关。如果一个人长期劳累或情绪不佳就容易导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黑眼圈,如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等。对于黑...
-
清降虚火除黑眼圈 艾叶水泡脚除体内虚火
黑眼圈是很多白领挥之不去的烦恼。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 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一般连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有效。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体内虚火引起的黑眼圈就会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用艾叶水泡脚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
-
除皱纹和眼袋 按摩疗法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出现肾精亏虚、胃肠功能失调等,由此导致脸色晦暗、缺乏光泽,眼睑也下垂,眼周出现皱纹和眼袋。按摩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减轻面部皱纹,使人容光焕发。 揉腹法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按摩5分钟,也可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轻按肚脐,做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此法可调节胃肠功能,营养肌肤。 擦面法将两手掌相互摩擦发热。由前额经鼻旁往下擦,直至下颌,再由下颌沿面颊向上至前额,如此反复进行,一上一下共36次.同时配合均匀、和缓的呼吸。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 推前额双手拇指按于...
-
长了鸡眼 用下面一些方法去除
如果你脚上长了鸡眼,可尝试用下面一些方法去除。 1、取乌梅10枚,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加上香油浸泡7~10天,和匀成药膏。用温盐水浸泡鸡眼,待粗皮软化去除粗皮,取适量药膏敷在鸡眼上,再用纱布包扎,12小时换一次药,3天为一个疗程。 2、取地骨皮、红花各10克,研成细末,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再用无毒塑料薄膜盖上,用胶布固定。 3、取芦荟和少许盐水,研成药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4、取紫皮独头蒜一个...
-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名医治眼睑带状疱疹(脾经风热)方 处方: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怙梗各6克,大黄3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脾热,散风邪。用于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中医辨证属脾经风热型。症见胞睑皮肤红赤刺痒,灼热疼痛,水疱簇生,有粘液渗出,伴发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眼睑带状疱疹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
-
猫眼疮 小柴胡汤加味治多形红斑
黄某,女,10岁,2015年7月20日初诊。 因出现全身性红斑、丘疹1天,加重3小时就诊。患者日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红斑、丘疹,伴高热(体温40℃),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予头孢他啶片、布洛芬缓释片、氯雷他定分散片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未见缓解,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全身红斑、丘疹,以双下肢、头面部为甚,头晕乏力,口干,口苦,小便调,大便秘结,三日一行,舌红,苔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多形红斑。 中医诊断:猫眼疮。 中医辨证:三阳合病。 治则:和解少阳,兼治...
-
龙眼壳治老年瘙痒症
我们吃龙眼时,通常会把果壳丢弃,其实龙眼壳是治疗瘙痒症的良药。一到秋季,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浑身瘙痒的症状,一般白天轻,夜晚重,严重时皮肤上布满抓痕、血痂。 中医认为,皮肤干燥、瘙痒或脱屑都是由风邪导致的。上了年纪阴血亏虚,肌肤失于濡养,燥热内生而动风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用龙眼壳水煎外擦可缓解这些症状。龙眼壳味甘性温,有散风疏表、消疹止痒之功,对治疗瘙痒症、荨麻疹、皮炎等作用明显。 方法是取龙眼壳30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2小时,大火煮沸,改文火继续煎20分钟,放凉后用药汁擦洗患处,每日2次。症状不严重者一般7天可...
-
鸡眼又称肉刺,乌梅肉泥外敷
鸡眼又称肉刺,是一种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物,尖端深化皮内,基底露于外表,呈圆形,似鸡眼故得其名。本病常生善于足趾及足底前端,行走或按压时有痛苦。中医以为鸡眼是因为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转不畅,肌肤失养所致。医治以软坚、拔毒、蚀腐为主。临床验证,选用乌梅肉泥外敷医治鸡眼,有较好效果。 取5克乌梅,剥除内核后加少量食醋捣烂,再加少量食盐混合均匀,配制成乌梅肉泥。用时先用热水将鸡眼部位浸泡烫洗10分钟,擦干后用锐器轻轻地将鸡眼外层的硬皮刮去,将乌梅泥肉贴于其上,以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1~2周即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