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眼 第110页

眼 第110页

  • 养肝护眼明日功

    养肝护眼明日功

    旋珠练目先取一个 平底盘子,内放人6~10个 圆形小物体,如豌豆、黄 豆、小铁珠等,并在每个圆 形小物体上编上号。练习 时,正身端坐,头微垂,一 手持盘,并将其置于距离 眼睛约33厘米处,然后手 轻轻晃动盘子,两目紧盯 其中一个圆形小物体并随 其来回滚动,注意紧盯勿 失,手之晃动要由慢逐渐 加快。建议每次坚持盯10~ 20分钟。初时可能盯不久 即会混失目标,但坚持练 习自能久久盯牢而不失目 标。 采气明目自然站立, 沉肩坠肘,松腰松胯,双膝 微屈,两足与肩同宽,十趾 抓地,双掌重叠(男右手在 外,女左手在外),轻附...

  • 眼睛疲劳 按“明眼穴”

    眼睛疲劳 按“明眼穴”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穴道按摩法,来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在我们的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风眼、大空骨(如图)。 明眼、风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与眼睛有关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方法是,用另一手的拇指和食指夹住,以拇指的指甲分别对着三个穴道施予刺激,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的力气来指压即可。 肖光前...

    精品偏方 2024-03-08 12 0 眼睛疲劳
  • 几个养护眼睛的步骤

    几个养护眼睛的步骤

    不少老人把看电视、打牌、下棋作为晚年生活的主打项目,对眼睛的危害大。以下6个养护眼睛的步骤可以试试: 步骤一:远眺运目 当感到眼睛酸疼时,马上去室外看看远处的山峰、楼顶、塔尖等,可调节眼肌和晶状体,减轻眼睛的疲劳,降低眼疾的发生率。 步骤二:按摩熨目 将两手掌快速搓热,然后放在眼睛上,可以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眼睛疲劳,也可以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可以每天早、晚用拇指与食指指腹按在眼内角上方的凹陷中,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也可以按左右眉内侧的凹陷处。经常按摩眼周穴位能防治老花眼、白内障等疾病。 步...

    精品偏方 2024-03-08 15 0 眼睛护眼
  •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可常食用山药炖红枣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可常食用山药炖红枣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很多女性在“快节奏”的压力下,经常熬夜、加班等,久而久之,黑眼圈就找上门了。而为了消除黑眼圈,又想尽办法,但效果却不明显。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旭山指出,大部分的黑眼圈是劳累、熬夜所致,除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外,通过中医调理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查旭山告诉记者,传统医学认为,黑眼圈与肾虚、脾虚有关。如果一个人长期劳累或情绪不佳就容易导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黑眼圈,如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等。对于黑...

  • 去黑眼圈的方法 6妙招

    去黑眼圈的方法 6妙招

      方法1   准备材料:棉花球、冰水、冷的全脂牛奶。   制作方法:1.将冰水及冷的全脂牛奶依1:1比例混合调匀;2.将棉花球浸在混合液中;3.然后将浸湿的棉花球敷在眼睛上约15分钟即可。棉花球可用化妆棉代替。   方法2   准备材料:红砂糖、手帕或纱布。步骤:1.将适量红砂糖放入锅内,以小火加热。2.冒烟时,再将红砂糖包在手帕或纱布里。3.等到眼皮可以适应时,依顺时针方向,慢慢热敷眼睛四周。   方法3   将用过的茶包,直接敷在眼睛周围一会儿,隔天黑眼圈就会慢慢消失啰!   ...

  • 清降虚火除黑眼圈 艾叶水泡脚除体内虚火

    清降虚火除黑眼圈 艾叶水泡脚除体内虚火

      黑眼圈是很多白领挥之不去的烦恼。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   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汗。   一般连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有效。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坚持一段时间后,由体内虚火引起的黑眼圈就会明显好转。   需要注意的是,用艾叶水泡脚时,必须停吃寒凉的食物。还可...

  • 瘀血导致黑眼圈 肾虚的人会有黑眼圈

    瘀血导致黑眼圈 肾虚的人会有黑眼圈

    有的人在眼睛周围有一双乌黑的眼圈,这往往是很苦恼的问题。为何有的人会有黑眼圈呢?其实,黑眼圈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但是,必须要了解其中所代表的含义,因为,它是健康出问题的一个外部显现。   肾虚的人会有黑眼圈   这种黑眼圈是长期出现的,颜色暗黑。同时,神情比较疲惫,精神萎靡不振。这种肾虚,是肾精不足,或者导致肾阳虚者多。这样的人多是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比如性生活过度,损耗了肾精,肾之黑色就浮越于上,因此双目无神、眼圈发黑。   这种阳虚或者肾精不足之人,除了眼圈黑,还会有哪些症状呢?最重要的是...

  • 黑眼圈的穴位按摩

    黑眼圈的穴位按摩

    造成黑眼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血管型黑眼圈,缘于生活作息不规律;另一个是色素型黑眼圈,缘于长期日晒。除上述两种原因外,所有的睡眠不足,也是常见诱因。以下两种方法可以改善缓解黑眼圈。   敷土豆片:血管型黑眼圈就是血液循环不畅通而导致的瘀血。对于这种类型的黑眼圈,外敷土豆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土豆片内的胆甾烷衍生物茄碱,可渗于皮下组织及血管内,加快血液流速,起到较强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   穴位按摩:穴位按摩也能改善血管型黑眼圈。用食指、中指以及无名指,从眼头的位置,轻轻地滚到眼尾至太阳穴,然...

  • 按摩去除“泡泡眼”

    按摩去除“泡泡眼”

      夏夜是短暂的。有没有发现,每次贪恋夏夜的风情和凉爽后,结果就是第二天镜子里一双惨不忍睹的“泡泡眼”。陕西曼诗贝丹国际美容连锁机构美容专家沈悦告诉记者,“泡泡眼”是催人老的一大祸首,因为浮肿时间一长,还容易变成永久性的眼袋!   按摩去除“泡泡眼”   眼睛浮肿是眼部肌肤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眼下的皮肤很薄很松,一旦水分停留在那里,皮肤扩张,就会形成浮肿的现象。另外,长期食用高盐分及辛辣的食品,眼部淋巴循环不畅;新陈代谢紊乱形成下眼睑皮脂积聚;抑或是睡前饮水过多,睡觉姿势不当、枕头过低,也都会造成眼部浮肿...

  • 肝好眼也好 明目吃肝也可行

    肝好眼也好 明目吃肝也可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清肝明目”这个说法,一些眼睛有毛病的人也会问,我的肝是不是有问题,要不要检查一下肝功能?而在广东民间很多人一发现眼睛红,也会到凉茶店买碗清肝热的凉茶,而且常常都有效果,似乎调理好肝就能治好眼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中医师黄仲委教授表示,中医认为人的五官分别为五脏所主,其中眼睛确实与肝有密切的关系,但并非任何情况都适合清肝来明目。   1 肝好,眼也好   普通人能知道眼病与肝有关系,也说明中医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黄仲委表示,中医理论说“肝开窍于目”,肝的经脉上联...

  • 除皱纹和眼袋 按摩疗法

    除皱纹和眼袋 按摩疗法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出现肾精亏虚、胃肠功能失调等,由此导致脸色晦暗、缺乏光泽,眼睑也下垂,眼周出现皱纹和眼袋。按摩疗法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脏腑功能、减轻面部皱纹,使人容光焕发。 揉腹法用单手或双手重叠,放在腹部按摩5分钟,也可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轻按肚脐,做轻柔的小幅度环旋揉动。此法可调节胃肠功能,营养肌肤。 擦面法将两手掌相互摩擦发热。由前额经鼻旁往下擦,直至下颌,再由下颌沿面颊向上至前额,如此反复进行,一上一下共36次.同时配合均匀、和缓的呼吸。此法可促进血液循环,使面部红润有光泽。 推前额双手拇指按于...

  • 黑眼圈常用预防 解救熊猫眼

    黑眼圈常用预防 解救熊猫眼

    经常有年轻的女士紧张地问:   “我的眼睛原来好好的,现在变成黑眼圈了,能消除吗? ”   可爱的熊猫之所以逗人是有一双“熊猫眼”,   但是如果人们说您的眼圈变黑,肯定会感到难堪。      过度上网易变“熊猫眼”   熊猫眼是如何形成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黄仲委教授解释, 熊猫眼就是“黑眼圈”,就是指眼眶周的皮肤颜色呈现青黑色。黑眼圈的原因很多, 与眼皮下的色素、眼皮下的血管血流颜色、甚至遗传等因素相关。其中和眼睑皮肤结构最有关系。  ...

  • 氯霉素滴眼液治灰指甲

    氯霉素滴眼液治灰指甲

    此法适用于浅表型灰指甲患者。方法是将灰指甲用温热水浸泡20—30分钟,使其发软,再用小刀去除脱落的角质,刮薄,以利于药水接触甲根部病灶。将氯霉素滴眼液滴在灰指甲表面及灰指甲缝里,每日滴3—4次,数日后即可从指甲根部长出正常的指甲。 等到所有的新指(趾)甲生长超过甲板一半时,如无灰指甲出现即可停药,但为巩固疗效,可以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 治猫眼疮内服外用药

    治猫眼疮内服外用药

      猫眼疮是以红斑为主,兼有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古时又称"雁疮"、"寒疮",相当于西医的多形性红斑。因其疮形如猫之眼,光彩闪烁无脓血面得名。本病易发春冬两季,多见于青壮年人。笔者应用下列验方有效,不妨患者一试。   内服药  荆芥、防风各10克,蝉蜕6克,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芩、通草各10克,牛蒡子15克,连翘12克,生地15克,元参20克,板蓝根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用药  当归12克,红花、花椒各20克,肉桂3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樟脑2克。将上药用9...

  • 甲沟炎“蛇眼疔”治方

    甲沟炎“蛇眼疔”治方

      甲沟炎是一种指甲部周围组织的急慢性炎症,中医称之为“蛇眼疔”。其特征为甲旁化脓或甲周围红肿。此虽为小疾,但疼痛难忍,化脓后不易痊愈。   蒲公英为菊科生草本植物的带根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功效。经临床证明,单味蒲公英捣烂外敷对治疗甲沟炎有疗效。   方法:鲜蒲公英洗净,捣烂,外敷患甲上,包扎,干则易之,每日3次。无鲜蒲公英可用干品代替(稍加水浸润后,捣烂外敷),但鲜品效果更佳。   一般患者在敷药1~2天能炎消痛止;红肿较甚但未化脓者,敷药2-3天能痊愈;化脓但未溃时,先切开排脓,再敷药,4~5天即愈。治...

  • 长了鸡眼 用下面一些方法去除

    长了鸡眼 用下面一些方法去除

    如果你脚上长了鸡眼,可尝试用下面一些方法去除。 1、取乌梅10枚,研成细末,装入瓶内,加上香油浸泡7~10天,和匀成药膏。用温盐水浸泡鸡眼,待粗皮软化去除粗皮,取适量药膏敷在鸡眼上,再用纱布包扎,12小时换一次药,3天为一个疗程。 2、取地骨皮、红花各10克,研成细末,加适量香油调成糊状。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再用无毒塑料薄膜盖上,用胶布固定。 3、取芦荟和少许盐水,研成药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4、取紫皮独头蒜一个...

  • 治脚气脚汗鸡眼经验方

    治脚气脚汗鸡眼经验方

    治脚气经验 方法:取大蒜头2头,去皮,放入 250毫升醋内,浸泡3天,用大蒜涂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杀菌之功效。 主治:脚气。 马富民   治脚汗症经验 方法:取枯矾、葛根各25克。打碎,水煎约1500毫升,泡洗患脚,每日3 次,每次洗泡30分钟以上,每日1剂,6 日为1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 主治:脚汗症。据报道,治疗脚汗74 例,痊愈67例,好转4例,无效3例。 姜悦鸣 治鸡眼方 处方:沙参、丹参各30克。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2~3剂。 主治:...

  •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清热除湿 周潇治疗眼脸带状疱疹

    名医治眼睑带状疱疹(脾经风热)方 处方:陈皮、连翘、防风、知母、玄明粉、黄芩、玄参、黄连、荆芥、怙梗各6克,大黄3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脾热,散风邪。用于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中医辨证属脾经风热型。症见胞睑皮肤红赤刺痒,灼热疼痛,水疱簇生,有粘液渗出,伴发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专家点评:眼睑带状疱疹典型的病变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各分支(额神经、泪腺神经及鼻睫状神经)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较少见)的皮肤分布区域,发生群集性水疱样皮疹。但不跨越睑及鼻部的中央界...

  • 猫眼疮 小柴胡汤加味治多形红斑

    猫眼疮 小柴胡汤加味治多形红斑

    黄某,女,10岁,2015年7月20日初诊。   因出现全身性红斑、丘疹1天,加重3小时就诊。患者日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红斑、丘疹,伴高热(体温40℃),遂于某三甲医院就诊,予头孢他啶片、布洛芬缓释片、氯雷他定分散片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未见缓解,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全身红斑、丘疹,以双下肢、头面部为甚,头晕乏力,口干,口苦,小便调,大便秘结,三日一行,舌红,苔黄,脉浮数。   西医诊断:多形红斑。   中医诊断:猫眼疮。   中医辨证:三阳合病。   治则:和解少阳,兼治...

  • 龙眼壳治老年瘙痒症

    龙眼壳治老年瘙痒症

    我们吃龙眼时,通常会把果壳丢弃,其实龙眼壳是治疗瘙痒症的良药。一到秋季,不少中老年人会出现浑身瘙痒的症状,一般白天轻,夜晚重,严重时皮肤上布满抓痕、血痂。 中医认为,皮肤干燥、瘙痒或脱屑都是由风邪导致的。上了年纪阴血亏虚,肌肤失于濡养,燥热内生而动风是本病的主要原因。用龙眼壳水煎外擦可缓解这些症状。龙眼壳味甘性温,有散风疏表、消疹止痒之功,对治疗瘙痒症、荨麻疹、皮炎等作用明显。 方法是取龙眼壳30克,加水1000毫升,浸泡2小时,大火煮沸,改文火继续煎20分钟,放凉后用药汁擦洗患处,每日2次。症状不严重者一般7天可...

  •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程某某,男,55岁,湖南人。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双眼睑皮肤瘙痒、红疹,20余天,伴眼胀、视蒙、久视则疲劳1年多,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内服抗过敏片剂、霜剂,并涂消炎药膏,无效。舌红,舌苔白腻,脉细。查眼睑皮肤潮红、粗糙、有黄白色皮屑附着,无破损,无溃脓。 辨证:风热血燥。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养血。 主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牛蒡子...

  • 足长鸡眼  石灰可治

    足长鸡眼 石灰可治

    我国民间用石灰水泡糯米治鸡眼,有明显疗效。鸡眼是足部因长期被挤压或摩擦,生成的鸡眼状角质增生物,中医也称为肉刺。中医认为,石灰有“蚀恶肉,出淤血”的功效,能软化硬结;糯米性黏,可“除血积,解毒肿”,还能缓解石灰对皮肤的刺激。 取生石灰30克用水浸泡,滤掉石灰渣,将20克糯米放人石灰水中泡24小时后备用。先用胶布贴在鸡眼周围,保护周围的皮肤,然后将泡好的糯米5~6粒碾碎敷在鸡眼上,并用纱布固定好。24小时更换1次,直至将鸡眼去掉。一般在7日之内可治愈。...

  • 治鸡眼方

    治鸡眼方

    蜈蚣粉3克,冰片1克,敷于鸡眼上,无菌纱布覆盖。以胶布封固,数日后可软化脱落。适用于鸡眼。...

  • 鸡眼外敷简便治疗

    鸡眼外敷简便治疗

    鸡眼是最常见的脚病,分硬、软两种,可以发生于双足底,偶见于手部。硬鸡眼多位于脚底前部外侧或近中央处跖骨头的下面,圆形或类圆形,质坚硬,为圆锥形角质体。因坚硬的锥尖压入真皮,刺激乳头部的神经末梢而引发疼痛。软鸡眼多见于两个脚跖相贴的部位,在一个脚跖的侧面或脚丫,压痛明显。 治疗:花椒3~5粒,大蒜一头,葱白10厘米长。共捣烂如泥,涂于卫’生纸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一般用药1~2次即愈。 ·六味鸡眼膏治鸡眼 ·鸡眼 治疗的简便验方 ·脚鸡眼 治疗偏方...

  • 艾灸法可除鸡眼

    艾灸法可除鸡眼

    鸡眼是一种常见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肉刺,在《证治准绳》中记载:“肉刺者,生于足指间,形为硬胝与肉相附,隐痛成刺,由靴履急窄相摩而成”。用传统的艾灸方法治疗比较简便,又无痛苦,疗效确切。 治疗时,在鸡眼患部取穴,先用温热的水浸泡患脚15分钟,使得鸡眼角质软化,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将艾条(药店有售,价格便宜)的一端点着,靠近鸡眼处熏烤,感觉略有热痛感为宜,灸至皮肤红润为度,一般灸20分钟即可。灸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距离,既要避免灼伤皮肤,又要感觉温热使之发挥功效。此灸法每日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休息...

  • 鸡眼中药外敷方

    鸡眼中药外敷方

    鸦胆子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隔6天换药1次。   地骨皮、红花各等分,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   乌梅2个,用米醋浸泡3天后,去核取肉,加少许食盐,捣烂敷患处。   取补骨脂25克,放入100毫升的白酒中浸泡1周,用补骨脂酒擦患处。...

  • 鸡眼外治法大集合

    鸡眼外治法大集合

    鸡眼俗称脚钉。以足底及足趾皮肤的角质层过度增厚,走路时疼痛为特征。检查时,患处有略高于曳面的圆锥形象质增生,如黄豆大小,其根部扎入皮内,用手按压患处时,有明显的疼痛。治疗鸡眼多用外治方法。常用的简便外治法有: 普鲁卡因注射法:将1%普鲁卡因溶液2- 3毫升注射到鸡眼底部。注射前二天最好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每周注射1~2次,经2— 4次后即可获较好效果。 苯甲醇液注射:用 2%-5%苯甲醇注射液 1~2毫升注入鸡眼的基底部,注射间隔3~5天,多数会康复。 酒精注射:用...

  • 鸡眼又称肉刺,乌梅肉泥外敷

    鸡眼又称肉刺,乌梅肉泥外敷

    鸡眼又称肉刺,是一种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物,尖端深化皮内,基底露于外表,呈圆形,似鸡眼故得其名。本病常生善于足趾及足底前端,行走或按压时有痛苦。中医以为鸡眼是因为足部长期受压,气血运转不畅,肌肤失养所致。医治以软坚、拔毒、蚀腐为主。临床验证,选用乌梅肉泥外敷医治鸡眼,有较好效果。 取5克乌梅,剥除内核后加少量食醋捣烂,再加少量食盐混合均匀,配制成乌梅肉泥。用时先用热水将鸡眼部位浸泡烫洗10分钟,擦干后用锐器轻轻地将鸡眼外层的硬皮刮去,将乌梅泥肉贴于其上,以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一般1~2周即可治...

  • 蓖麻子芦荟蜂胶治鸡眼

    蓖麻子芦荟蜂胶治鸡眼

      验方1   组成芦荟、盐水适量。   用法将芦荟研成药糊,每晚热水泡脚后,取适量药糊涂在鸡眼上,用无毒塑料薄膜覆盖,再用胶布固定好。每天1次。   验方2   组成蜂胶适量。   用法先将患处用热水浸软,再以刀片削去表层病变组织,然后将蜂胶捏成饼状敷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约7天后鸡眼自行脱落,此后还需再贴敷蜂胶7天,待患处皮肤长好为止。   验方3   组成蓖麻子一粒。   用法去外壳,灰火内埋烧爆胀为度,然后将蓖麻子捏软乘热敷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3~5日换1次,一般3次见...

  • 用蒜葱治愈“鸡眼”

    用蒜葱治愈“鸡眼”

    紫皮大蒜一只,葱头一个,酸醋适量。把大蒜和生葱压碎如泥,再加入酸醋调匀。必须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操作方法:患处作常规消毒。用手术刀或普通利刀割除鸡眼表面粗糙角膜层,以不出血或刚出血为度,接着用盐水(温开水2000毫升加生盐5克),浸泡20余分钟,目的使真皮软化,以发挥药物的更大作用。用布抹干,取蒜葱泥塞满切口,用消毒纱布、绷带和胶布包好即可。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一般五至七天而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