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法 第27页

疗法 第27页

  • 肠麻痹外敷疗法

    肠麻痹外敷疗法

    肠麻痹推荐几剂中药外敷法 1。葱白100克,食盐500克。将食盐在锅内炒,以炸花为度,纳入葱白拌匀,用布包好,热敷脐上(热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每日1~2次,连续2~3日。 2。中成药外治法:新鲜葱白20~30根洗净,捣烂后加入六神丸15~20粒,调匀成圆饼状,经稍焙温后贴敷在患儿肚脐上,盖上纱布,稍固定,根据病情每4~6小时用药1次,连续用药1~2天,可清热解毒,行气通腑。 3。生姜疗法:生姜500克,切碎捣烂,装入布袋内,置脘腹部位,上放热水袋热熨1~2小时,每日2~3次,直至病愈。可散寒通络,行气止痛。...

  • 小儿尿路感染的中医疗法

    小儿尿路感染的中医疗法

      尿路感染系微生物侵犯泌尿道引起的炎症,它可以累及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但在小儿常常不易确定部位,故统称为尿路感染。本病发病率占泌尿系疾病的第3位,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女孩发病多于男孩,男女之比为l∶4。小儿尿路感染一般预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反复感染可导致瘢痕形成,甚至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加之小儿尿路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故须高度重视。   本病属中医“淋证范畴”,急性期多属“热淋”,慢性期多属“劳淋”。...

  • 中医痿证简易疗法

    中医痿证简易疗法

    肢体萎缩,筋脉弛缓,软弱没有劲,想动也动不得的, 叫做痿证。引起痿证的原因,大致不外两种:一种是长期关 节肿痛,湿热流注,使人身的气血不能很好的流通;一种是 人身气血不足,不能营养筋骨,故痿症在临床上一般常见的 有湿热流注、气血不足两种证候。除这两种外,在发高烧的 时候,神识昏迷,手足抽筋,骤然两脚痿了,也叫做痿证。 这种病多见于小孩,跟上面两种痿证不同。 湿热流注 初起多四肢关节肿痛,或足趾麻木发痒,渐 渐两脚关节轮流作痛,痿软没有力,甚至不能走,小便短 少现红色,大便稀薄,舌苔白腻。治宜清热化湿。 处方...

  •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医疗法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中医疗法

      化脓性脑膜炎又称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由多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颈强直及脑脊液异常。多数化脑好发于冬春季,新生儿化脑常无明显的季节性。病死率仍在5%~15%之间,约1/3幸存者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   化脑属中医“温病”、“惊风”、“痉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外因为四时温毒疫邪,内因为肌肤薄弱,脏腑嫩小。风温合至或疫疠毒邪,多由口鼻...

  • 股骨头骨骺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股骨头骨骺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股骨头骨骺炎又称扁平髋、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变部位在股骨头的骨化中心,股骨头的形态因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而导致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失衡,晚期形成退行性关节炎。本病好发于3~12岁儿童,单侧发病多见。   中医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外感湿邪,湿浊痹阻,脾虚水湿不化,阻滞静脉关节。症见关节轻度肿胀、疼痛,肌肉轻度萎缩,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滑;湿滞日久或外伤血瘀静脉关节,症见跛行,关节疼痛、压痛、拒按,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弦涩;年幼体弱,肾气不充,不能温煦濡养筋骨。症见四肢酸软隐...

  • 急性心肌梗中医疗法

    急性心肌梗中医疗法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本病属于中医“卒心痛”范畴,包括“厥心痛”、“真心痛”。   辨证分型   寒凝心脉:卒然心痛如绞,感寒益甚,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伴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疗法大全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疗法大全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生在7~10天的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窒息、重症感染的新生儿易见本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   本病与中医古医籍中的“胎寒”、“五硬”相似。   病因病机...

  • 髌骨软骨软化症 中医疗法大全

    髌骨软骨软化症 中医疗法大全

      髌骨软骨软化症主要是指髌骨软骨退行性改变,软骨面被磨损而导致以下蹲时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髌骨软骨软化症又称髌骨劳损、髌骨软骨病,是一种很常见的膝关节疾患。临床上以45岁以上妇女多见。   病因病理   当膝关节伸直时,股四头肌松弛,髌骨下部与股骨髁间窝轻轻接触;当膝关节屈曲至90°时,髌骨上部与髁间窝接触;当膝关节完全屈曲时,整个髌骨关节面紧贴髁间窝。   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膝关节在长期伸屈中,髌股之间反复摩擦、互相撞击,致使软骨面被磨损而致本病。   高位、低位髌骨,膝内、外翻畸...

  • 小儿营养不良 中医疗法详解

    小儿营养不良 中医疗法详解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由于摄入不足或由于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临床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本病在贫困地区较多见,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本病的发病减少,目前主要由于喂养不当引起。   相似于中医的“疳证”,是古代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辨证论治   1.疳气证   [证候]形体略见消瘦,面色稍萎黄,食欲缺乏,或食多便多,大便于稀不调,精神不振,好发脾气。舌苔腻,脉细滑,...

  • 皮质醇增多症 中医疗法大全

    皮质醇增多症 中医疗法大全

    皮质醇增多症在中医中无相应的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有人提出本病属肾实证。有关肾实证,在古代医籍中论述很少,其病机、治疗均不多见,有些记载,符合本病的某些症状,但与本病不能完全等同,如孙思邈曰:“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刘河间曰:“肾实精不运。”叶天上立“精瘀”一证。 皮质酸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过多所致。于1932年由GUShing首先予以描述,故又称为柯兴氏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多血质外貌、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 鸡鸣泻(晨泻、五更泻)治疗法

    鸡鸣泻(晨泻、五更泻)治疗法

      鸡鸣泻,又名晨泻、五更泻,是指发生在黎明前的泄泻,此时正是公鸡打鸣的时候,故名。鸡鸣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医认为,这种慢性腹泻多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因属肾虚所致,故本病也有“肾泻”之称。   人至老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即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泄泻。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尤易发作。这类患者除黎明前迫不及待地如厕排便外,平素还常伴形寒怕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肾阳虚衰表现。患了这种病,服中药如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效果一...

  •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变异或损伤,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以一侧臀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病因病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间接外力所致。   急性扭伤如闪、扭、跨越、反复下蹲等动作及慢性劳损均可致伤。腰部遇有跌闪扭伤时,髋关节急剧外展、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或髋关节突然内旋,使梨状肌受到牵拉,均可使梨状肌遭受损伤。有坐骨神经走行变异者更易发生。   梨状肌的损伤可能为肌膜破裂或部分肌束断裂,导致局部充血、水肿,肌肉痉挛,肥大或挛缩,常可压迫、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臀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久之可引起臀大...

  • 灌肠疗法巧治寄生虫病

    灌肠疗法巧治寄生虫病

    治蛲虫病:葱白 (去叶及须根)90克,加水300毫升;大蒜 (去皮及须根)30克,加水600毫升。两味分别用文火煮烂,纱布过滤,各装瓶备用。应用时选用大号注射器连接导尿管,分别单独吸取煎液各10毫升,作保留灌肠,时间以晚上 8-9时或下午4-5时为宜。 另方:生百部浓煎取汁50毫升,加米醋 100毫升,每晚保留灌肠1次。 治绦虫病:成人先空腹服生南瓜子100- 125克,同时,以槟榔 8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保留灌肠。过30分钟口服 50%硫酸镁60毫升,一般3小时内可见完整而活动的虫体排出。 (...

  • 急性呼吸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呼吸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导致呼吸抑制,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呼吸衰竭。本病属中医学“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虽多,但不外热毒内陷、外伤气脱和久病气竭3个方面。   辨证分型   邪热壅肺:气息喘促,张口抬肩,昏厥痰壅,口唇青紫,高热烦躁不安,口渴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中医疗法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中医疗法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本身的病变所致,1855年首先由英国医生Addison氏所描述凸其主要病因是结核、癌瘤及特发性萎缩,在我国及日本主要是结核造成的肾上腺组织破坏,约占全部病例的68%。近年来由于结核感染之病例减少,本病的发生也相继下降而较罕见。基于肾上腺储备能力很大,一般须待肾上腺组织破坏达到80%一90%以上时,临床才出。现明显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症状。现代西医尚缺乏特效疗法。 中医学对本病未见系统论述,但结合本病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黑疽”、&l...

  • 宫外孕 中医疗法大全

    宫外孕 中医疗法大全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且以壶腹部最多,其次是峡部、伴部,间质部最少。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孕妇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运行受阻;或脾肾气虚,运送孕卵乏力、迟缓,而使孕卵滞留子宫腔外等有关。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日久则胀破脉络,血溢于内,蓄积少腹,而形成少腹血瘀之实证;若脉络大伤,则血崩于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变生厥脱之危急重证;或瘀血...

  • 席汉氏综合征 中医疗法大全

    席汉氏综合征 中医疗法大全

    席汉氏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随本病之发生、演变及其主要症候,分别可归属“产后血晕”,“闭经”及“虚劳”等范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本病可归属“虚劳”,但“虚劳”的概念较广,仅能概括本征而不能与此等同,放建议定为“劳瘠”、“产后失血虚劳”等,旨在把席汉氏综合征从“虚劳”中分化出来,以进一步确定病名。 席汉氏综合征属常见的垂体...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在冬春季节流行,目前以散发为多。本病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小于5岁,发病高峰年龄为6~12月。暴发型病死率高。本病相当于中医“春温”、“风温”范畴。病机为瘟疫时邪侵入人体,首犯肺卫,速传人里,则表里俱热,卫气同病。疫邪化火侵入营分,伤及心肝则见壮热,烦躁、神昏、抽搐;入血动血则见皮肤瘀斑,鼻衄吐血,阴血暗耗。   辨证论治...

  • 小便不通 [敷脐疗法]

    小便不通 [敷脐疗法]

    小便不通。即癃闭。癃闭,是指以排尿困难,甚或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证的疾患。 方法一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生田螺5-10个、葱白60-90克、麝香少许(也可用冰片代替)、面粉适量。先将田螺肉、葱白捣烂,加入面粉制成饼状,后加入麝香(或冰片)敷脐中,药饼上放一纱布,用炒热食盐乘热在药饼上熨20-40分钟,小便即能通利。1次无效,可重复之。 方法二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车前草60克、连须葱白60克,捣烂成饼,敷脐,用数层新白布覆盖,再用热水袋热熨。每天1-2次。 方法三 穴位:脐中 操作方法:取甘遂31克、薏...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死率高达80%~90%。本病属中医“急黄”范畴。又称“疫黄”、“瘟黄”。   辨证分型   邪在气分:发病急骤,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小便深黄,高热烦渴,面亦气粗,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

  • 慢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慢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慢性菌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难愈达2 个月以上。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黏液或见赤白,即使无腹泻时,肠镜检查仍可见细菌病变粪培养阳性。下列灌肠方药可酌选:牡蛎芒硝汤:煅牡蛎50克,芒硝20克。将煅牡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冲入芒硝,待药液变温后,保留灌肠,日1次。马尾连煎:马尾连、黄芩、黄柏、杭菊、地榆、小蓟各25克,煅牡蛎 50克,加水煎成200毫升,于每晚睡前作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三黄白术煎:黄柏、黄连、黄芩各25克,白术30克,加水煎至200 毫升。加入氨水3~4滴,以滴注法作乙状结肠保留灌肠...

  • 大骨节病中医疗法大全

    大骨节病中医疗法大全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基本病变是发育中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终生残疾。多发生在偏僻的地区,呈局灶性分布。儿童时期发病最多,成人也有。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痛痹”一类,其发病是由于体内正气衰微、外邪乘虚而入引起的。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皆因体虚,腠理空疏”,“风...

  • 屈指肌腱腱鞘炎 中医疗法

    屈指肌腱腱鞘炎 中医疗法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多发于拇指,少数患者为多个手指同时发病。本病多发于家庭妇女与用手工操作的工人。   病因病理   经常握物,在掌骨头相对应的指屈肌腱纤维管处,受到硬物与掌骨头的挤压,而致组织退行性改变。再加寒冷的刺激,使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腱鞘发生渗出,肿胀,进而发生退行性变,发生机化、肥厚、腱鞘节段性狭窄,肌腱活动在腱鞘内受限,受压部分远端及近端膨大,使肌腱呈葫芦状改变,肌腱在活动时可产生交锁现象,勉强通过时可发生弹响,出现&ldquo...

  • “以毒攻毒”是中医一种特殊的疗法

    “以毒攻毒”是中医一种特殊的疗法

      武侠小说里常有“以毒攻毒”的桥段,说是中毒以后,用另一种毒物去应对,达到解毒的奇效。在现实中,“以毒攻毒”是中医一种特殊的疗法,即针对致病邪毒的偏性和病机,利用某些药物或疗法的毒性来抑制或消除,常用来治疗肿瘤、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等疑难疾病。   以毒攻毒疗法源远流长,《淮南子·修务训》就记载了古人用乌头、附子等毒性药物救活濒死者的实例。以毒攻毒疗法有两层含义:   其一,凡是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的药性均泛称为“毒&r...

  • 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

    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三月是生发的季节,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春季万物萌生,充满生机,人处于大自然之中,时刻都与大自然相应。因此,在春季,人体的各种功能也应时令而活跃起来,新陈代谢也逐渐增强。如果此时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采用传统按摩疗法来养生,便可保健防病、延年益寿。 春季,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若不能正确调养,以调节人体阴阳、补充耗损的阴津,就会阴阳失调、阳气偏亢,从而诱发多种疾病。比如:高血压患者产生眩晕、头痛;慢性气管炎患者产生咳嗽、痰多、喘息;肺肾阴虚者会咳嗽、烦热、失眠;肝气郁滞者可出现胸胁胀闷、隐隐作痛等。...

  • 自然康复疗法 利用温泉养生

    自然康复疗法 利用温泉养生

      利用温泉养生,其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神农”时代,古人已开始了对温泉的认识与利用。相传说轩辕黄帝在黄山温泉洗过澡,头发由白变黑,返老还童,黄帝极为高兴,便称黄山温泉为“灵泉”。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最早将我国的矿泉分为热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把温泉直接划归为药引之一,说硫磺泉可以治疗“诸风筋骨挛缩及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诸疾”,在记述庐山温泉条目中说:“方士往往教患有疥癣、风癫、杨...

  • 自然疗法应该是治疗的最高境界

    自然疗法应该是治疗的最高境界

      自然疗法应该是治疗的最高境界。即不用药物,只凭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温度以及语言、运动等,就可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甚至是严重的、用药物也无法治疗的疾病。   笔者经常想,用药无非是在模拟自然。比如病属于寒,身体喜夏不喜冬,治疗就是在患者的身体内加入更多的“夏”意,使之在自然界的冬夏中均可正常生存。这种情况,用“夏”药可,不用“夏”药而模拟出一个自然的“夏”来不更好吗?这样的思路,可以说比只知道用药对症已经高...

  • 调治疾病 自然呼吸疗法

    调治疾病 自然呼吸疗法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呼吸,呼吸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我们平时很少去想呼吸的事,认为呼吸是再自然不过的生理反应。其实,一些特殊的呼吸却可以治病,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古代、现代的养生学家都很重视呼吸疗法。一呼一吸,包括呼吸之间的停顿。都有很多的学问; “有意识”地呼吸,使呼吸变得深、细、匀、长,可达到调治疾病的目的。 催眠呼吸法采用鼻子吸气,口呼气的方式。躺在床上,全身放松,慢慢吸气,胸微微扩张,扩张至一半时用口呼气,同时默念“哩”的音,反复呼吸数次。此法类似于催眠术的自我催眠...

  • 体位疗法 巧祛疾病

    体位疗法 巧祛疾病

    体位疗法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运动系统常见病效果较好,也可作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常见病的辅助疗法。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患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病姿势,每天练习2次,练习前还应做些简单的热身,动作难度要循序渐进。 腰椎间盘突出:站立推腰。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轻推后腰部,同时向前挺胸,双腿绷直,臀后翘,头后仰,保持此姿势2分钟后放松,连做5~7 遍,每天1次。 心功能差:斜向扭臂。站在门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分别抓住门框上lO点和4点的位置。身体微微向前倾、双脚不动。做伸展、扩胸运动...

  • 毛巾疗法 巧妙治病保健

    毛巾疗法 巧妙治病保健

    毛巾是人们每天都要使用的物品,将普普通通的毛巾巧妙地利用起来,就可以治病保健。毛巾疗法就是用毛巾按摩、外敷治病的方法。毛巾表面毛圈密集,手感柔软,吸水性强,耐磨性能好。毛巾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地消除疲劳。 干毛巾搓背准备一条干毛巾,毛巾尽量粗而柔软。脱去上衣,把毛巾放在后背上,一手在上,一手在下来回拉动,2分钟后换一下手。还可水平方向来回拉动,直到背部发热为止,一般持续5~10 分钟。搓背时间不宜太短.若太短则起不到保健作用。为避免感冒,应将室温控制在 20℃以上。人体背部有主阳气的督脉,对其...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