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法 第25页

疗法 第25页

  • 脊髓小脑萎缩症,小脑萎缩症,中医疗法探究

    脊髓小脑萎缩症,小脑萎缩症,中医疗法探究

    小脑萎缩症的中医治疗策略浅析 小脑萎缩症, 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spinocere- bellar ataxia,SCA), 是一种主要累及脊髓、 小脑及脑 干的慢性、 进行性脑部疾患,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 在神经系统遗传病中发病率位居第 3 位。临床 上多以步态失稳为首发症状, 而后逐渐累积上肢, 可 伴有眩晕、 眼颤、 记忆力减退及构音障碍等表现。初 期生活尚能自理, 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可出现二 便失禁、 吞咽困难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 量 [1- 2 ] 。这些症状经久难愈, 不仅给患者带...

  •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不寐”等范畴。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5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睡眠问题的比率为13.5%—24%[1]。笔者运用蜂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显著,现将治疗经过及体会报告如下。 病案记录 孙某,男,37岁,广东广州人,银行职员,初诊于2013年8月23日。患者因“顽固性失眠3年余”来我院就诊,自诉因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反复失眠3年,期间多次就诊于外院,服用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归脾汤、交泰丸等疗效不佳,每日需服用...

  • 孙申田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治中风病理论探要

    孙申田经颅针刺刺激疗法治中风病理论探要

    中风病具有高发生、高致残、高死亡、后遗症重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自20世纪70年代起,首届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奠基人之一孙申田教授,借助CT、MRI、fMRI等影像学手段和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形态学、机能学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层面,对中风病的头穴针刺疗法及其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取得了累累硕果。其创制的经颅针刺刺激疗法用于中风病的治疗,有特殊的理论基础、独特的治疗手法和显著的即刻效果。 特殊...

  • 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

    综合运用中医疗法来治疗带疱后遗神经痛

    本人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两年多了,疱疹痊愈处一直疼痛,苦不堪言,曾试过放血、挑治、针灸等中医方法治疗,又试过末梢神经阻断皮下注射等西医方法治疗,均不能奏效,仅靠服用奥斯康定、吗啡等强力镇痛药方可临时缓解。请问林国华主任,我这毛病还有治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一直是尚未攻克的难题,常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主要有早期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配合使用物理因子治疗、封闭、神经阻滞及其他镇痛手段,目前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以控制疼痛症状为主,即使最有效的方法,也仅能使疼痛减轻50%左右。...

  • 缺血性中风 临床研究针刺疗法

    缺血性中风 临床研究针刺疗法

    许能贵,1964生,男,汉族,针灸推拿学,二级教授、研究员。从事中医针灸学的医、教、研工作20余年,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国家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广东省南粤百杰,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南粤创新奖&rdquo...

  • 失眠症的放松训练疗法

    失眠症的放松训练疗法

    放松疗法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肌肉松弛精神安定减轻焦虑的治疗方法。松放疗法作为一种减轻焦虑的心理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明显的缓解精神因素造成的各种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大家知道,精神焦虑、神经兴奋等因素可引起的头皮及颈背部肌肉痉挛而造成头皮紧缩感而产生头痛、头晕,紧张或情绪刺激可加重,伴焦虑、烦躁、心慌、多汗、颈背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并发抑郁症状及强迫症状等其他神经症状。其发病机理就是焦虑—肌肉痉挛,这两种...

  •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失眠是以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困难并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常影响日间社会功能,为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1]。据报道,约35%的人出现过周期性或长期性睡眠障碍,我国失眠障碍患病率达10%~20%[2]。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目前临床治疗失眠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干预、中医药干预3种方式[3]。本案患者确诊为失眠,既往口服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经我科针刺治疗后,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现分享如下。 1 病案举隅 患者,男,55岁,2019年6月19日因&ldq...

  • 消化不良食疗方法 中成药疗法

    消化不良食疗方法 中成药疗法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无不与“吃”有关,吃是最能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过节期间,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同事师生等相约聚会,寒暄叙旧,其乐融融……面对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佳肴,相信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舌尖上的诱惑,很容易比平时多吃上几口饭菜,多喝上几口好酒,加上各种零食糕点水果,不知不觉间就超出了肠胃所能接受的范围,“每逢佳节胖三斤”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黄帝内经》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节期间,暴饮暴食、大吃...

  • 胃痛并伴有气胀“老胃病”食疗法来辅助治疗

    胃痛并伴有气胀“老胃病”食疗法来辅助治疗

    近段时间,凉意越来越浓。记者从广州各大医院的消化科了解到,近日患胃病或老胃病复发的病人明显增多。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说,在胃病发病的病因中,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其中对胃影响最大的是“寒”。换句话说,胃最怕受寒,小儿出世穿肚兜,人们大热天睡觉要盖肚子,都是怕胃着了凉。她建议患者在配合药物治疗、日常起居注意防风寒的同时,在饮食上可以要多吃些性味温和的食物,忌吃性味过于寒凉或是辛辣刺激的食物。 食疗 猪肚炖胡椒驱...

  • 失眠症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穴位贴敷疗法

    失眠症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穴位贴敷疗法

    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以及工作能力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进一步还可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心理。可见, 睡眠问题已是人类迫待解决的全球性社会性问题。壮医认为, 失眠 (壮医称“年闹诺”“夜不睡”“嫩卟叻”) 之为病, 是人体天、人、地三部之气失调, 谷道、水道、气道三道功能失常, 龙路、火路两路通行不畅, 若身体虚弱, 或思虑过多、情志不舒, 或心虚胆怯, 或饮食不节, 进而使...

  • 治疗郁证 情志疗法重于药物

    治疗郁证 情志疗法重于药物

    笔者经过数十年临床后,重读《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发现书中虽无郁证病名,然而却早已系统地论述了郁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强调通过防治郁证以治未病、以求健康长寿的学术思想。 情志致病 五脏具有活的灵魂 提出情志病因学说是《内经》的重要学术贡献。 喜怒常情,不节致病 《灵枢·邪客》:“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犹如自然界存在风雨寒暑一样。然而,如果情志活动失调,便如四季不时之邪一样,可以引起疾病。《灵枢&middo...

  • 按摩疗法治食积腹胀

    按摩疗法治食积腹胀

    I导读:取鸡蛋一个,去黄留清,把蛋清倒入碗内,兑入做豆腐的卤水一小酒盅(约5-10毫升),搅匀,令患者仰卧,脱去上衣,暴露腹部,术者每抓取蛋清少许放于腹壁上,(我想是不是主要用来起润滑作用?)即将手掌平放于患者腹上,稍加压力,顺一个方向巡回按摩,约三至五分钟,可再抓取少许蛋清放于腹壁上,重复上述动作,约半——1小时左右,随术者手动,即可听到患者腹中哗哗的声响(即肠鸣音),患者开始排气(放屁)腹胀明显转轻而愈。 按摩疗法治食积腹胀 食积,又称伤食,也叫宿食,意义基本一样,只...

  • 治疗失眠壮医养生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

    治疗失眠壮医养生法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

    壮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概况 失眠,壮医称为“嫩卟叻”“年闹诺”,属壮医“龙路病”范畴,指因机能失调导致难以正常睡眠的一种疾病,为壮医内科常见病的优势病种之一[1]。当今社会,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易引起失眠,影响其生活品质及工作质量,长期失眠会引发其他疾病或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2]。壮医临床运用养生法、内服经验方、刮痧排毒疗法、刺血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等特色疗法治疗失眠,疗效颇佳。本文对壮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与总结,并做如...

  • 胃下垂痛苦不适试一试体育疗法

    胃下垂痛苦不适试一试体育疗法

    患有胃下垂的人自感中下腹胀痛苦不适,尤其是在饱餐后愈加显着。现在尚没有特效药物医治胃下垂,一般仅仅对症医治,作用欠佳。因而,医治胃下垂的关键是增强体质,改进营养,加强对腹部肌肉的训练。以训练腹肌和腰背肌肉为主,并合作腹部的按摩活动,作用比较显著。选用运动疗法,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以下十种体育运动疗法不妨一试: 仰卧起坐 仰卧在床上,双手不能凭借其他物体,只凭腰腹部肌肉缩短拉起上体,双腿仍坚持原位,上体前倾,双手尽量能摸足尖,稍中止,然后再躺下。每天迟早各做20~30次。 仰卧挺胸 仰...

  • 呃逆穴位按压 耳穴疗法

    呃逆穴位按压 耳穴疗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郭灵龙   深呼吸:进食时不慎发生呃逆,可以暂停进食,做几次深呼吸,往往在短时间内能止住。   穴位按压:呃逆频繁时,可自己或请旁人用手指压迫两侧的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6毫米,在赤白肉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   耳穴疗法:选穴耳中、贲门、食道、胃、十二指肠、神门。耳廓用75%的酒精脱脂后,将胶布剪成8毫米×8毫米见方,将王不留行放于胶布上,对准所选耳穴,贴压在敏感点...

  • 浸润型肺结核的治疗法

    浸润型肺结核的治疗法

    鸡蛋壳五至六个研细,再加入蛋黄五至六个,搅合后置陶(或瓷)锅内,放炭火上炒至焦黑,即有褐色的油渗出,将油盛在盖碗内备用,每次饭前一小时,限三至五滴,或盛入胶囊内,每次服二个胶囊,每天吃三次。...

  • 肠痈 肠道的痈肿 中医治疗法及所用方药

    肠痈 肠道的痈肿 中医治疗法及所用方药

    李应存运用敦煌泻肝清毒调气血法治疗老年肠痈经验 李应存教授是我国敦煌医学专家,敦煌医派代表人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敦煌医学特色专科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主编或参编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临床善用敦煌医学理论与敦煌医方治疗疾病,疗效显著。李应存教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敦煌医学理法新用观,如针对肝实证及兼证,在辨证使用敦煌大、小泻肝汤的基础上,提出敦煌泻肝实脾法、泻肝宣肺法、泻肝补肾法、泻肝养心法等治疗大法,已成为敦煌医派领域的...

  • 食积又称伤食“消化不良”按摩疗法

    食积又称伤食“消化不良”按摩疗法

    食积,又称伤食,也叫宿食,现在称之为“消化不良”。 伤食一病,临床上经常见到,但是大多数的内科专箸上却不见论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伤食不算什么大病,又由于普遍认为此病多得之于小儿,所以此病也就多归入于儿科专箸中去论述了。其实,我认为不然,就我临床中见到的病例,固然以小儿患病者居多,但成年人患此病者也不少。病情也可轻可重,不一定都是“小病”。虽然此病一般讲是危及不到生命,但患此病者的痛苦,实在是不比其他病为轻,这一点我自己是深有感触的。 《幼幼集成...

  • 针对慢性萎缩性 健脾化浊解毒中医疗法

    针对慢性萎缩性 健脾化浊解毒中医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胀满、甚或疼痛等特征,常伴有嗳气、反酸、恶心欲吐、纳差等一系列症状,其病理特征可表现为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纤维替代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疾病。据调查,我国胃癌发病率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二位,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被认为是癌前疾病,逆转本病可对于预防胃癌发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祖国医学根据CAG的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于“胃痛”“痞满”“嘈杂”“呃逆”等范畴。全国...

  • 天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 防治儿童哮喘

    天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 防治儿童哮喘

    天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常用于对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防治。为证实天灸疗法有降低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和提高哮喘患儿肺通气功能的作用,于2000年7月~2002年8月,对来本院儿科专科门诊就诊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进行了连续3年的天灸治疗,并设立同期不接受天灸治疗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3年测定患儿最大呼气流速(PEF)%预测值和PEF变异率,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方法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接受常规的哮喘长期控制方案治疗(包括吸入表面皮质激素辅舒酮,必要时使用平喘剂喘...

  • 自血穴位疗法治疗硬皮性间质性肺炎

    自血穴位疗法治疗硬皮性间质性肺炎

    硬皮病(SSc)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除皮肤受累外,也可影响心、肺和消化道等内脏器官,其中肺间质病变是 SSc 最常见脏器损伤。临床上以运动时气短、活动耐受量减低和干咳为主要症状。目前,硬皮病相关间质性肺炎(SSc-TLD)的治疗尚缺乏统一的方法。自血穴位注射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临床已广泛运用于治疗肺疾病,笔者采用自血穴位疗法治疗硬皮性间质性肺炎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岁,因“双手指皮肤僵硬,握拳困难4年,气...

  •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 它是由 宿痰伏肺, 复因外邪、 饮食、 情志、 劳倦等因素, 致气滞 痰阻, 气道挛急、 狭窄而发病,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 呼吸困难, 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 学的支气管哮喘 [1 ] 。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 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2 ] 。穴位敷贴及穴位 注射治疗哮病, 取得了良好疗效 [2 -4 ] 。本研究采用穴 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 以观察 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基于“肺-脾-肠”轴理论的小儿咳喘诊治思路 咳喘为常见的小儿肺系病证, 以咳嗽、咳痰、喘息见症居多, 每因外邪袭肺, 或脏腑虚弱, 或情志郁结等致使肺气壅滞不通, 逆而发生咳喘。因于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史正刚教授提出了从“肺-脾-肠”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临证每获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病从滞患——气机郁滞是咳喘之源 肺为清肃之脏,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咳喘发于肺脏。史教授认为, 咳喘虽发于肺脏, 然不止肺也。小儿...

  •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中医验方民间偏方饮食疗法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中医验方民间偏方饮食疗法

    【病因与症状】 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两种。 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外感,是由一般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普通病毒(如鼻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所致的疾病。,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不分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普通感冒症状轻、病程短、感染性小,病后免疫力低,可反复患感冒。受凉、疲劳、营养不良、年老体弱、情绪不佳等都可以成为感冒的诱因。 普通感冒的发病大多较急,之玎起可有咽干、喉痛或咽部发痒、有灼热感,继而出现鼻塞、流稀鼻涕、打喷嚏、咳嗽。同时可有发烧,体温在38.5℃以下,头痛、头...

  • 发热发烧的中医药疗法详解

    发热发烧的中医药疗法详解

    【病因与症状】 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一般认为,正常健康人的体温保持在 36.2℃~37.2qC,当口温超过37.3℃、肛温超过37.6℃、腋温超过37.2℃ ,说明已有发热。根据发热的高低可分为以下几种:低热是指体温在 37.4℃~38cc,中等热度是指体温在38.1 o(=~39℃之间,高热是指体温超过 39.1 clC;根据致热原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1.感染性发热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缓缓起病形成慢性感染。主要见于局部或全身性的各种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肺炎...

  • 中医自然疗法治感冒

    中医自然疗法治感冒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患者要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感冒,再对症使用中医自然疗法,可有效缓解病情。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机体、肺气失宣所致,治疗的关键是出点汗。 隔姜灸法选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穴位,取 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高约1厘米,炷底直径约1厘米)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热时,可上下或左右移动姜片,以局部皮肤微微汗...

  • 小儿伤风感冒中药外治疗法

    小儿伤风感冒中药外治疗法

    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称为“伤风感冒”,小儿感冒后,无论是风热或是风寒,治疗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以辛凉解表治风热。吃药打针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有几样中药外用疗法,既能达到治,感冒的效果,又能不吃药不打针家长们刁妨一试。 敷贴疗法:适用于风热感冒患儿.用鲜地龙10条放净碗里撒上适量白糖,地龙体液外渗而死后,加入适量面粉’,调和成膏,制成2枚直径约3厘米的药饼,分别贴患儿 卢门穴 、神阙穴处。每日贴2次,每次贴4~6小时 ,连贴2 -3日,即可有效。 推捏...

  • 自煎药液蒸汽熏脚 药浴疗法治风寒感冒

    自煎药液蒸汽熏脚 药浴疗法治风寒感冒

    方一 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桂枝各50克,黄芩、细辛各25克。 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煎液倒进盆里余下的药渣加水继续煎煮。先用首煎药液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加入二煎药液,每次20-30分钟,若药液能没过小腿更好。药液可重复使用,只需加热即可。 方二 食盐100克,生姜70克。 将食盐和生姜放入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先用药液的蒸气熏双脚,待水的温度适宜时,再泡脚,并且相互搓擦。中医认为食盐具有清火、凉血...

  • 感冒(风寒型风热型)穴位疗法

    感冒(风寒型风热型)穴位疗法

    验案1:感冒(风寒型) 李某,男,23岁,工人,2011年3月2日初诊。 头痛、流清涕两天。两天前,脱衣干活受凉,当晚即头痛、恶寒重、发热轻、流清涕,咳嗽,痰稀薄,脉浮紧。证为风寒型感冒。治宜祛风解表。选列缺穴针刺,用泻法捻转,约1分钟,头痛、恶寒、流清涕即可缓解,5分钟捻转1次,捻转3次,诸症悉除,次日用上方巩固治疗1次,其后告愈。 验案2: 感冒(风热型) 马某,女,37岁,干部,2011年7月14日初诊。 发热、咳嗽、咽痛两天。两天前,连续加班劳累,又加受凉,...

  • 揉鼻疗法抵御感冒

    揉鼻疗法抵御感冒

    鼻子不灵,同时经常咳嗽,有时甚至呼吸困难,这是肺功能逐步衰退的标志。人之所以易患感冒,与鼻腔温度下降有关,注意对鼻子的按摩,可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揉鼻疗法是通过揉捏摩擦鼻部,以治疗头面部及呼吸道等疾患。揉鼻疗法不仅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能宣肺通窍,调和气道,有利于全身的新陈代谢。揉鼻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摩鼻翼将双手中指的指腹,分别置于鼻子两侧,然后沿下方的鼻翼,上下反复按摩,共做20次。冬天或天气骤冷时,可增至40次。按搓时,双手可以一同向上;也可以一手向下,另一手向上揉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