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菌痢

菌痢

  • 生山楂与茶叶治急性菌痢3剂可愈

    生山楂与茶叶治急性菌痢3剂可愈

      刘某,男,21岁。1990年8月20日诊。腹痛里急,便脓血1天,伴发热恶寒,恶心纳呆,全身乏力,大便日下10余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经便检、血检确诊为急性菌痢。用生山楂60克,茶叶5克,水煎服,1剂止,3剂愈。   引自:《浙江中医杂志》(1992年第5期)、《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仙鹤草治急性菌痢有立竿见影之效

    仙鹤草治急性菌痢有立竿见影之效

      周某,男,20岁。患急性菌痢,腹痛,解脓血便,里急后重,时欲登厕,痛苦不已。嘱其用仙鹤草30克,煎服,每日2次,服2剂而愈。   引自:《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医单药奇效真传》   来源:《中国民间秘验偏方大成》...

  • 治急性菌痢经验

    治急性菌痢经验

    经验方:地锦草(鲜品)70—100克(重症加倍)。 用法:将地锦草加水煎汤,再酌加蜂蜜或白糖少许矫味。分3次服,每日1剂。或频煎代茶饮服。连服7日为1疗程。忌用其他药。 疗效:本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42例,治愈39例,缓解3例。服药后如有腹胀不适感,减少药量后消失。...

  • 速治菌痢验方

    速治菌痢验方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以夏秋季节多见。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 1.秦皮30克,白头翁30克,红藤60克,败酱草60克,马齿苋60克,凤尾草60克,赤芍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2.葛根9克,黄芩9 克,焦槟榔12克,白芍15 克,藿香9克,黄连6克,木香9克,生甘草6克,车前予15克,炮姜3克,水煎服。清热化湿,消积导滞,调和气血;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3.穿心莲12克,鱼...

  • 双木花疗菌痢

    双木花疗菌痢

    痢疾,中医称为“肠辟”、 “滞下”,多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积滞损伤肠道所致,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夏秋季是菌痢高发时节,老年人出现肠胃不适,便脓血必须及时治疗,以下两种花卉药物对控制病情发展很有帮助。 木槿花木槿花又称白槿花,其味甘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活血排脓、解毒消肿,以擅治血痢著称,清代《冷庐医活》记载:“白槿花治赤痢甚效,凡是赤痢者,以花五六朵,置瓦上炙研,调白糖汤,服之皆愈。” 取...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菌痢
  • 急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急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急性菌痢属中医“湿热痢”或“疫毒痢”(急性中毒性菌痢)的范畴。用灌肠方法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加味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秦皮10克,焦山楂30克,白芍15克,广木香10克。水煎取液200毫升,分2次作保留灌肠,早晚各1次。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热痢。 白头翁苦参汤:白头翁、苦参各50克,金银花;黄柏、滑石各30克,加水浓煎成200毫升药液,先给患者作清洁灌肠后,再以药液保留灌肠。灌肠后静卧休息,每日1次,连用3次。功能: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

  • 车前草治菌痢

    车前草治菌痢

    取车前草60克,鲜品加倍,水煎2次,2次药液调匀,每日3分次服用,连续7—10天。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 湿阻肠腑之急性菌痢 加减方解

    湿阻肠腑之急性菌痢 加减方解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黄连4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广木香10克,槟榔10克,山楂10克。   功能:清肠化湿,行气导滞。   主治:湿阻肠腑之急性菌痢。...

  • 慢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慢性菌痢的灌肠疗法

    慢性菌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难愈达2 个月以上。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黏液或见赤白,即使无腹泻时,肠镜检查仍可见细菌病变粪培养阳性。下列灌肠方药可酌选:牡蛎芒硝汤:煅牡蛎50克,芒硝20克。将煅牡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冲入芒硝,待药液变温后,保留灌肠,日1次。马尾连煎:马尾连、黄芩、黄柏、杭菊、地榆、小蓟各25克,煅牡蛎 50克,加水煎成200毫升,于每晚睡前作保留灌肠,10天为1个疗程。三黄白术煎:黄柏、黄连、黄芩各25克,白术30克,加水煎至200 毫升。加入氨水3~4滴,以滴注法作乙状结肠保留灌肠...

  • 治菌痢护好肠黏膜

    治菌痢护好肠黏膜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伴有黏液脓血便,以夏末秋初季节多发。通常将菌痢分为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两种。急性痢疾因治疗不彻底或延误治疗,病程超过三个月即为慢性痢疾。一旦演变成慢性痢疾,不仅给治疗增加了难度,也为控制传染源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患了急性菌痢后,应卧床休息,及时消毒隔离,粪便要消毒处理。多饮淡盐水、菜汤、米汤,补足体内丢失的水分。在菌痢急性期要坚持少量多餐,清淡无渣,少植物纤维和稀软的饮食原则。发热期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稀藕粉、大米粥...

  • 菌痢的家庭处理

    菌痢的家庭处理

    细菌性痢疾是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除进行必要的抗菌治疗外,适当的处理对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 隔离: 对菌痢患者实施隔离,大便培养3次阴性后方能解除隔离。 休息: 急性期患者要卧床休息,大便次数频繁者,应使用便盆、纸尿裤或一次性尿布。 饮食: 对能进食者,应给予少渣、低纤维、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浓米汤、稀藕粉、蛋汤、挂面、粥、蛋羹等)。但不要饮牛奶,少食蔗糖,以免食物发酵而导致肠胀气。以少食多餐为宜,忌食生冷、多脂及刺激性食物,多饮水。观察仔细观察大便次数、性质,以及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 慢性迁延性菌痢“木艾饮”白族秘方

    慢性迁延性菌痢“木艾饮”白族秘方

    慢性迁延性菌痢多由急性菌痢未彻底治愈转化而来,因此大多数患者均表现为湿热病毒郁遏肠胃,气血阻滞,积滞不消。白族民间验方“木艾饮”是广泛流传于白族民间,用来治疗慢性菌痢的药方,有很好的疗效。 黑木耳(干品)10克、艾叶 15克、粳米20克、红糖10克、绿茶3克,均用铁锅分别炒至微焦,再加鲜车前草30克(或干品15克)、生姜3片,加水煎煮 30分钟,取汁枷毫升温服,每日1剂,每剂3次.饭前服用。连服5天为1疗程。 方中黑木耳既能清热凉血,可止血止痢;艾叶性温味苦,能理气血,逐寒湿,止血止痢...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